丑石教案第二课时
《丑石》优教课件(第二课时)
![《丑石》优教课件(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2f3be7a1ed9ad51f01df2e7.png)
课文讲解
丑石“美”在哪里?
①珍贵稀少 是块陨石 ②往日辉煌 补过天,发过热,闪过光 ③精神伟大 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课文讲解
“我”对丑石的认识前后有什么变化?
遗憾→讨厌→惊奇→怨恨(敬仰) 丑 → 美 抑 → 扬
课文讲解
天文学家为什么说“以丑为美”,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回顾全 文谈谈你的看法。 “丑石”本是自然之物,无所谓美 与丑,它的美与丑只不过是人们主观判 读出来的;通常我们看待人、事物的时 候也不能只是看重它的外表而忽略它的 内在。
2 美与丑
第二课时
目录 生字复习 词语复习 课文讲解 课文总结 课后作业
初读感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文中关键词,体会丑石之美,提 高对美与丑的认识。 3、学习课文从不同侧面描写丑石之丑的 方法。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感受作 者用先抑后扬的方法描写事物的好处。
生字复习
点击
牛似的模样 压铺台阶 浣纱捶布 孩子讨厌
外表丑陋 毫无用处 大美不言甘寂寞 忍辱负重待明天
丑石——— 珍贵—眼光拉直——一块陨石——小心翼翼 补天 发热 闪光 美丽—— 以丑为美 遭讥讽 忍受寂寞 真伟大
坚韧不屈 默默承受
课后作业
1、本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感 悟。请你为本文另外写一个结尾, 表达你对丑石命运的感悟。 2、完成老师推荐的优教通网上 作业。
课文讲解
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说说丑石的境 遇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1、我们在评价他人时,不要只看外在 的东西、表面的现象,而是应该深入 下去,发觉其内在的美。 2、有时我们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误解与 讥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3、即使我们遭人厌弃,被人冷落,也 依然要心静如水,不抱怨刻字 花不光顾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8d638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6.png)
3.运用情感教育法,以人性化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4.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学生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认识到美的多样性和客观性。
2.情景模拟:设定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丑石被误解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3.生活情境: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丑石,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问题导向
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丑石为什么会被人们误解?它有什么特点让人们最终认可它?
2.启发学生思考美的多样性和客观性,如:什么是美?美的标准是什么?
3.通过对丑石的故事的感悟,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要学会尊重他人。
4.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5.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堂导入:以一幅丑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和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美的多样性,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同时,我还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丑石》的内容,把握丑石被人们误解的过程以及最终得到认可的原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丑石被人们误解的过程以及最终得到认可的原因。
《丑石教案》word版
![《丑石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ac82a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0.png)
《丑石教案》word版第一章:丑石的来历1.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理解丑石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教学内容介绍丑石的定义和起源。
讲述丑石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和传统。
分析丑石的特殊意义和象征。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丑石的来历。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丑石的特点。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回答丑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学生能够解释丑石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第二章:丑石的形态特征2.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的形态特征和多样性。
掌握描述丑石形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丑石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质地等。
展示不同丑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分析丑石形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和描述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丑石的形态特征。
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描述丑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丑石的形态特征。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丑石。
第三章:丑石的审美价值3.1 教学目标理解丑石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点。
掌握欣赏丑石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丑石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点,如奇特、怪异、幽默等。
展示不同丑石艺术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探讨丑石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和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丑石的审美价值。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丑石的审美价值。
学生能够运用欣赏方法,分析和评价丑石艺术品。
第四章:丑石的传说与故事4.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传说和故事的文化背景。
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想象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丑石传说和故事的基本情节。
讲述丑石传说和故事的文化意义和象征。
分析丑石传说和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丑石传说和故事。
丑石第二课时ppt
![丑石第二课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03efee04a1b0717ed5dd05.png)
读第5——13自然段,回答问题。
2、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了什么?天文 学家把丑石搬走时是小心翼翼的,小心翼 翼说明了什么? 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了天文学家发 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和对这块丑石的珍 视。。 小心翼翼表现了天文学家对丑石的爱 护、珍惜、高度重视。
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夸张,表现了天文学家发 现丑石时的惊奇和对这块丑石 现了天文学家对丑石的爱 护、珍惜、高度重视。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丑是丑石的外表,美是它的经历。 经历越奇特,外表也越独特,这种独 特性使丑石丑到极处,也美到极处。
读第5——13自然段,回答问题。
丑石的
“丑”
垒山墙极不规则; 压铺台阶也不行; 没有实 洗石磨石质太细; 用价值: 不细腻,不可以“刻字雕花”; 不光滑,不可以“浣纱捶布”;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 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拟人,表现了丑石的孤苦、寂寞。
遗憾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 丑的丑石了。
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读第5——13自然段,回答问题。
3、我们惊奇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惊奇的原因是:天上来的。 发过热,闪过光。落下来,一躺就 是几百年。
读第5——13自然段,回答问题。
4、你明白了什么? 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而应该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丑石的“伟大 ”在文中指什 么? 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赞扬了丑石不屈于误解, 寂寞的生存的伟大精神,揭示 了大美不言的人生哲理。
散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使丑石的丑和美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而达到更有利地赞扬丑石的目的。
作者写丑石的故事,就是为了要赞丑石的不屈于 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精神,那么,作者为什么 在课文第一部分写丑石的“丑”呢?
丑石教案设计范文
![丑石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770c8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d.png)
丑石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丑石的发现与认知1.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的定义和特征掌握丑石的分类和分布认识丑石的价值和意义1.2 教学内容丑石的定义和特征丑石的分类和分布丑石的价值和意义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丑石的定义和特征学生观察丑石的图片和标本学生分组讨论丑石的分类和分布1.4 教学评价学生回答丑石的定义和特征的问题学生展示对丑石分类和分布的理解学生表达对丑石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第二章:丑石的鉴别与欣赏2.1 教学目标学会鉴别不同类型的丑石培养对丑石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了解丑石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2.2 教学内容丑石的鉴别方法丑石的欣赏角度和技巧丑石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2.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鉴别不同类型的丑石学生练习鉴别丑石的方法学生小组讨论丑石的欣赏角度和技巧教师讲解丑石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2.4 教学评价学生展示鉴别丑石的能力学生分享对丑石的欣赏心得学生表达对丑石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的理解第三章:丑石的采集与保护3.1 教学目标学会采集丑石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丑石的保护意义和措施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3.2 教学内容丑石的采集方法和技巧丑石的保护意义和措施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丑石的采集方法和技巧学生实践采集丑石的技巧学生讨论丑石的保护意义和措施教师强调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4 教学评价学生展示丑石采集的技巧学生表达对丑石保护意义的理解学生展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第四章:丑石的应用与创作4.1 教学目标学会将丑石应用于装饰和设计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了解丑石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丑石在装饰和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丑石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案例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丑石在装饰和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学生进行丑石应用的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展示丑石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案例4.4 教学评价学生展示丑石应用的作品学生分享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经验学生表达对丑石在现代艺术中应用的看法第五章:丑石与环境的关系5.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认识丑石在环境中的生态价值培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5.2 教学内容丑石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丑石在环境中的生态价值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丑石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观察丑石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学生讨论丑石在环境中的生态价值教师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5.4 教学评价学生回答丑石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问题学生展示对丑石在环境中生态价值的理解学生表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第六章:丑石的传说与故事6.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相关的传说和故事掌握传说和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6.2 教学内容丑石的传说和故事收集传说和故事中文化内涵的分析传统文化的重要性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述几个典型的丑石传说和故事学生分组收集和整理更多的丑石传说和故事学生分享传说和故事中的文化内涵教师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识6.4 教学评价学生复述丑石的传说和故事学生表达对传说和故事中文化内涵的理解学生展示对传统文化尊重和传承的态度第七章:丑石艺术作品的欣赏7.1 教学目标学会欣赏丑石艺术作品了解丑石艺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7.2 教学内容丑石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丑石艺术的发展历程概述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7.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如何欣赏丑石艺术作品学生练习欣赏丑石艺术作品学生小组讨论丑石艺术的发展历程教师讲解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方法7.4 教学评价学生展示对丑石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学生分享对丑石艺术发展历程的了解学生表达对艺术鉴赏能力的看法第八章:丑石主题的创意活动8.1 教学目标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会以丑石为主题进行创意活动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8.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丑石主题创意活动的设计方法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提升8.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丑石主题的创意活动任务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展示和讨论丑石主题的创意活动教师点评并指导如何提高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8.4 教学评价学生展示丑石主题的创意活动作品学生分享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的提升经验学生表达对文化素养的看法第九章:丑石保护与可持续利用9.1 教学目标理解丑石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可持续利用丑石的方法培养环保和资源节约意识9.2 教学内容丑石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可持续利用丑石的策略和实践环保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9.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丑石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学生讨论可持续利用丑石的策略学生实践丑石的可持续利用方法教师强调环保和资源节约的意识9.4 教学评价学生回答丑石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的问题学生展示对可持续利用丑石的理解学生表达对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看法10.1 教学目标反思个人在活动中的成长和收获规划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10.2 教学内容个人成长和收获的反思技巧未来学习和研究方向的规划10.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在活动中的成长和收获学生分组讨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学习路径10.4 教学评价学生分享个人成长和收获的反思学生展示对未来学习和研究方向的规划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丑石的定义和特征:学生需要理解丑石的基本概念和独特属性,这可能需要较多的实际案例和图片来辅助教学。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a46e9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3.png)
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自己信念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找字典,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分享自己的观点。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或小练笔。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或小练笔。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拓展任务,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音频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3. 生字词卡片4. 课堂练习纸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1丑石(2课时,含单元安排)(1)
![2.1丑石(2课时,含单元安排)(1)](https://img.taocdn.com/s3/m/1dabdf60a8956bec0975e370.png)
第二单元美与丑单元分析本单元围绕“美与丑”这一主题,编选了五篇文章。
有散文、有随笔、有寓言、有戏剧;有古代作品、有当代作品;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
在这五篇作品中,既有传统名篇,又有新人新作,内容都比较浅显,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感情。
《做一个最好的你》告诉我们:人人渴望成功,成功需要自信,自信须建立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
《丑石》描写一块长年累月埋没于污泥荒草中,不但不被村民们重视,反遭咒骂和唾弃,某一日被一位天文学家发现,终于成了无价之宝的石头的遭遇,揭示出了认识事物不可局限于表面。
《寓言二则》中《东施效颦》通过东施盲目效仿西施病态,反增丑态的故事,告诉人们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楚王好腰细》通过达官显贵们束腰以求楚王宠信的丑陋举止,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下场。
《有些人》通过记叙作者生活中的几段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丑公主》通过丑公主“相亲”的戏剧场面,赞美了公主和王子追求心灵美、不以貌取人的美好品德。
教学目标1.学习本单元的新词,掌握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章脉络,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努力学习表达技巧,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真思索“美与丑”这一人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激发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提高生活品位,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4.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课时安排丑石 2课时寓言二则 2课时做一个最好的你 2课时有些人 1课时丑公主 1课时丑石【教材分析】《丑石》本文通过描写一块长年累月埋没于污泥荒草中,不但不被村民们重视,反遭咒骂和唾弃,某一日被一位天文学家发现,终于成了无价之宝的石头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操守的探索思考。
丑石第二课时
![丑石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f6ca66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4.png)
1、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
板书设计
形丑陨石
无用丑价值高
没人爱石精神伟大
丑极美极
Hale Waihona Puke 教后反思课件教学过程
批注栏
一、板题示标
1、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丑石》。
2、板题,出示课题。
二、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所写的中心事件。
2、作者是如何展示这块石头的丑的呢?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三、先学
一、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围绕自学提示实行自学,做好批注。
二、指名回答。
丑在外形: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
丑在“无用”:垒山墙······用釡破开······压铺台阶······洗石磨······刻字雕花······浣纱捶布······
丑在“没人爱”······
三、感知丑石“美”的原因。
过渡:这块丑石到底丑不丑呢?追问:为什么?哪些地方说明丑石并不“丑”呢?提示1:补过天、发过热、闪过光(第7段)。提示2:第6段“拉直”、“小心翼翼”(侧面描写)点拨:是否因为它“补过天、发过热、闪过光”它就不丑了哪?(或丑石到底“美”在哪里?)提示:(伟大)美在“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点拨:这体现出丑石具有怎样的品质?
焦村镇万渡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丑石(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领会文章的意蕴,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3、分析文章内容,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用具
丑石第二课时
![丑石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26b1597bceb19e8b8f6bacb.png)
样子丑:
黑黝黝,牛似的模样。 没有用处:
不能垒山墙;不能洗石磨;压铺 台阶也不行;不细腻,不可以“刻字雕花”; 不光滑,不可以“浣纱捶布”;碍地面。 看月亮时还磕破了我的膝盖等。
这块丑石到底丑不丑?为什么?
自学指导(二)
快速默读课文第7—16自然段,找一找:
哪些地方说明丑石并不“丑”?
用“~~~~~~~”标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 你的体会。(2分钟)
作者写丑石的故事,就是为了要赞丑石的不屈于 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精神,那么,作者为什么 在课文第一部分写丑石的“丑”呢?
(先)丑石的 “丑” (抑) 突出了丑石 的价值,表 现了中心 (后)丑石的“美” (扬)
先
抑
后
扬
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对丑石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一个 变化过程?
出
是块陨石 东西
……是件了不起的
补过天、发过热、闪过光。 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师友讨论、交流:
如何理解“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a.事物丑到极处,没什么可相比的,这 便成了它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也是一 种美。 b.本文要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美。丑石虽 有补天发热闪光的经历,却又默默无闻, 不以外貌取悦于人,不屈于误解与寂寞, 这才是真正的美。
学习目标: 1、通过作者对丑石命运的描写,了解作者 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 力的语言。
3、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复习导入:
文章先写了丑石的什么,又写了 丑石的什么?(各用一个字概括)
自学指导(一)
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想一想:
这块石头为什么叫“丑石”?
(用“______”画出相关的语句,标出重点 词语,在旁边写出你的体会。)(2分钟)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e3813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d.png)
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丑石》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和理解故事情节。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差异,接纳不同,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多元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丑石》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对于“丑石”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丑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引入课文学习。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丑石”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一段关于“丑石”的描写性文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态度和观点,评估学生的包容心和多元价值观。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找寻自己身边的“丑石”,并写一篇关于它的观察日记。
5.2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5.3 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文学作品,扩展阅读视野。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丑石》原文6.2 图片资源:丑石的图片6.3 视频资源:有关丑石的纪录片或故事视频6.4 参考书籍:有关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文学作品第七章:教学方法7.1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丑石课件(第二课时)
![丑石课件(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81ee45933687e21af45a96a.png)
课文告诉我们:
• 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 质。
• “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外形丑陋: 黑黝黝的卧在那里,
牛似的模样
丑石的
“丑”
没有实 用价值:
垒山墙极不规则; 压铺台阶也不行; 洗石磨石质太细; 不细腻,不可以“刻字雕花” 不光滑,不可以“浣纱捶布”
第四自然段是写丑石的“丑”还是“美”?
写它的丑,因为连孩子爬上去望 月,都要摔下来。
遗憾——讨厌
请阅读(6—15自然段)
丑石的“伟大 ”在文 中指什么?
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学习《丑石》这篇文章,你得到 了什么启示?
1、别人的时候,不能只看外在的东西、 表面现象,而是要深入下去,发掘他的内在美。 3、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必在意一时一地他人的 误解与讥讽。
作者的心声
是块陨石….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丑石“美”
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 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 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当得知丑石是件了不起的东西时,奶奶的 脸和“我” 都红了,为什么? 表明奶奶和“我”因只看到丑石的外形, 却忽略了它内在的价值 而自责、惭愧。 2、怎样理解“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1、你怎样理解“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中的
“拉直”?
眼光是无形的东西,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表达生
动、形象。作用是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
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
《丑石教案》
![《丑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103e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5.png)
《丑石教案》word版第一章:丑石的来历1.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的定义和来历理解丑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掌握丑石的基本特征和鉴别方法1.2 教学内容丑石的定义和来历丑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丑石的基本特征和鉴别方法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丑石的概念和来历讲解丑石的特点和鉴别方法分析丑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二章:丑石的种类和分布2.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掌握不同种类丑石的特点和鉴别方法理解丑石分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2.2 教学内容丑石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不同种类丑石的特点和鉴别方法丑石分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丑石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讲解不同种类丑石的特点和鉴别方法分析丑石分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三章:丑石的采集和加工3.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的采集和加工方法掌握采集和加工丑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理解丑石加工的意义和价值3.2 教学内容丑石的采集和加工方法采集和加工丑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丑石加工的意义和价值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丑石的采集和加工方法讲解采集和加工丑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分析丑石加工的意义和价值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四章:丑石的观赏和收藏了解丑石的观赏和收藏方法掌握观赏和收藏丑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理解丑石观赏和收藏的意义和价值4.2 教学内容丑石的观赏和收藏方法观赏和收藏丑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丑石观赏和收藏的意义和价值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丑石的观赏和收藏方法讲解观赏和收藏丑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分析丑石观赏和收藏的意义和价值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五章:丑石的文化价值5.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丑石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理解丑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5.2 教学内容丑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丑石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丑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引入话题:介绍丑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讲解丑石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分析丑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六章:丑石的审美意义6.1 教学目标理解丑石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掌握丑石的审美欣赏方法和技巧探索丑石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和影响6.2 教学内容丑石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丑石的审美欣赏方法和技巧丑石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和影响6.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探讨丑石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讲解丑石的审美欣赏方法和技巧分析丑石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和影响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七章:丑石的环保价值7.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环境掌握丑石的环保价值和保护方法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中丑石的保护和利用7.2 教学内容丑石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环境丑石的环保价值和保护方法人类与自然环境中丑石的保护和利用7.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丑石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环境讲解丑石的环保价值和保护方法分析人类与自然环境中丑石的保护和利用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八章:丑石的传说与故事8.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相关的传说和故事掌握传说和故事中丑石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理解传说和故事对丑石认知和传承的影响8.2 教学内容丑石相关的传说和故事传说和故事中丑石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传说和故事对丑石认知和传承的影响8.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丑石相关的传说和故事讲解传说和故事中丑石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分析传说和故事对丑石认知和传承的影响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九章:丑石的现代利用9.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在现代社会中的多种利用方式掌握丑石在建筑、雕刻等领域的应用技巧理解丑石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融合9.2 教学内容丑石在现代社会中的多种利用方式丑石在建筑、雕刻等领域的应用技巧丑石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融合9.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探讨丑石在现代社会中的多种利用方式讲解丑石在建筑、雕刻等领域的应用技巧分析丑石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融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十章:丑石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了解丑石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掌握丑石在文化、艺术、环保等方面的潜在价值理解人类社会与丑石的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10.2 教学内容丑石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丑石在文化、艺术、环保等方面的潜在价值人类社会与丑石的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10.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展望丑石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性讲解丑石在文化、艺术、环保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分析人类社会与丑石的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丑石的定义和来历:理解丑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丑石的基本特征和鉴别方法。
语文课件丑石
![语文课件丑石](https://img.taocdn.com/s3/m/d415fe3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4.png)
语文课件《丑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丑石》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贾平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贾平凹的散文风格,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散文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文学素养。
(2)通过学习《丑石》,培养学生珍惜自我、坚定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丑石》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并欣赏贾平凹的散文风格,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领会作者通过描绘丑石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2)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散文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贾平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丑石》,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分析与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贾平凹的散文风格,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2)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2)教师总结,强调珍惜自我、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编写一篇关于《丑石》的读后感。
2. 选取一篇贾平凹的其他散文作品,进行分析与欣赏。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看看在课堂上是否有所收获。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精选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350a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0.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精选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精选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加深对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认识,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阅读、鉴赏散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抑扬先抑的手法。
3、领会文章的意蕴,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是的,不能。
因为判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
今天,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来曾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介绍: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三、指名朗读课文,同学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听到的感受。
四、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第二课时一、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熟悉了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内容。
二、精读课文。
1、迅速浏览一下课文。
思考文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各用一个字来概括)理解:先写了丑,又写了美。
2、速度第一段,思考:文章第一段作者走写到:“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
”,作者“遗憾”它什么,为什么“遗憾“呢?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理解:从三个方面回答a、黑黝黝地卧在那里(从颜色上说很暗,不着人喜欢);b、牛似的模样(从形状上说其蠢笨);c、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多碍地面(说其没来历,没人关心,还碍地面)。
丑石优秀教案
![丑石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854a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6.png)
丑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丑石》的背景和作者。
(2)掌握《丑石》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和评价《丑石》的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丑石》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丑石》的背景和作者。
(2)《丑石》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丑石》的艺术价值。
(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丑石》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丑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丑石》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丑石》的背景和作者。
(2)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丑石》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究: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丑石》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形成共识。
(2)展示交流: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提问、补充。
《丑石》教学设计2
![《丑石》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ec93b2154028915f814dc285.png)
丑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文章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并理解文章内容。
2、明确作者的心情变化过程,赏析丑石的美与高大。
二、能力目标:1、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分析文章内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道理。
;三、情感目标:学习丑石的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精神;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应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领会文章的意蕴,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是的,不能。
因为判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
今天,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丑石》这篇散文,来增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介绍:原名贾平娃,1952 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 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 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决文中的字词,指名读字词。
2、以丑石的口吻,按下列句式,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
我是一块丑石,在_____ (位置),因为不能_____ ,不能 ______ ,不能_____ ,连——,好多次要被人搬走。
一天,我被 _________ 发现_____ , 最后我被运到了天文博物馆。
四、再读课文,感受丑石的“美”与“丑”。
《丑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翠微小学刘建伟
![《丑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翠微小学刘建伟](https://img.taocdn.com/s3/m/6ea5cdb3dd88d0d233d46a73.png)
《丑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翠微小学刘建伟课时目标:1、知道“丑石”的丑和美是如何表达的,体会侧面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2、通过前挂后连的对比,体会人们的态度变化,培养学生多角度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照片导入:同一幅图,从不同角度看效果是不一样的。
《丑石》这篇文章与这幅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你们发现了吗?,从生活角度看是丑的,从科研角度看是美的。
师:开始时,人们认为他很丑,后来人们认为他很美,为什么人们的态度有这样的变化呢?生:展开谈二、研读赏析过渡:课文哪几段写丑石的丑的?(1-5段)(一)课文是怎样写丑的呢?1、默读1—5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在内容与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批注。
(将你印象最深刻之处与全班交流)2、你觉得哪里写得好?对你有启示?作出标记,读一读。
(将你印象最深刻之处与全班交流)3、看1—5段内容,自己读读提纲,看看有什么发现?(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外到内,层层深入(二)课文是怎样写美的?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天文学家态度、我们的态度、对话)2、让你印象最深的段落13段。
(丑石还丑吗?)(1)师生对读,体会丑石的不一般,才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2)填空读:……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而是,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
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而是用来,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3)过渡:它带给你怎样的启发?(丑石的品质: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不同角度看,多方面去看)(四)先抑后扬:就是这么一块了不起的、伟大的石头,作者却先写它的丑,我们对它的态度是(生答),再写它的美,我们的态度是(生答),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呢?——先抑后扬。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然后再去赞扬它的一种写作手法,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出示:《母鸡》浏览这篇文章看看怎样运用先抑后扬的。
第二单元《丑石》第2课时教学导案
![第二单元《丑石》第2课时教学导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e37df99b89680203d8259d.png)
课题第二单元《丑石》课时第 2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领会文章的意蕴,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形成自己的见解。
学习抑扬先抑的手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领会文章的意蕴,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难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次备课记录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熟悉了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迅速浏览一下课文。
思考文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各用一个字来概括)学生:先写了丑,又写了美。
(一)、速读第一段,思考:文章第一段作者走写到:“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
”,作者“遗憾”它什么,为什么“遗憾“呢?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二)、1、理解:从三个方面回答A、黑黝黝地卧在那里(从颜色上说很暗,不着人喜欢);B、牛似的模样(从形状上说其蠢笨);C、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多碍地面(说其没来历,没人关心,还碍地面)。
起到了总起的作用。
外在条件不好,就要从内在去弥补,那么丑石弥补了吗?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2、理解:突出了丑石的无用: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凿磨太细。
3、理解:用比较的方式证明丑石的无庸,就连花都嫌弃它,只有杂草眷顾它,而孩子们也不喜欢它4、总之,不仅外表不好看,还这么地没有用处,这是不是就证明了丑是真的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呢?对,不是。
终于被一个科学家慧眼识珠,发现了它的潜能,速读第六段,思考你怎样理解“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中的“拉直”?5、理解:眼光是无形的东西,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作用是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的活灵活现。
体现了丑石的不同凡响和科学家的慧眼识珠。
6、“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的将它运走了”中的“小心翼翼”说明了什么?理解:丑石的价值体现。
说明人们对这块丑石是非常爱护、珍惜的,与我们对丑石的态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7、“这使我们很惊奇”中的“者”指代的是什么内容?理解: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贾平凹《丑石》教案
![贾平凹《丑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d3a7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8.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贾平凹《丑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贾平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丑石》的文学价值。
2. 分析《丑石》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2. 小说情节梳理3. 人物形象分析4. 主题思想探讨5. 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教学时长: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贾平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丑石》的兴趣。
2.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理解故事发展脉络。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丑石、丑石的主人、村民等,探讨其性格特点和作用。
4.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关注,对人性美的赞扬,对苦难的反思等。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丑石》的内涵。
2. 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推荐相关作品阅读,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三、课后作业1. 阅读贾平凹的其他作品,如《废都》、《高老庄》等,体会作者的文学风格。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小说中主题思想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贾平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丑石》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的分析和理解。
3. 学生在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表现。
4.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深度。
五、教学资源1. 贾平凹的作品集:《废都》、《高老庄》等。
2. 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关于贾平凹的生平、创作以及《丑石》的解读。
3.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4. 参考书籍:涉及乡村生活、人性关怀等主题的文学作品。
1.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讲授为主,结合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文本细读:引导学生细致阅读小说,关注细节描写,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作者写文章是为了赞美丑石,为什么先写它丑?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春风》一课的写法得出本文的另一写法——先抑后扬
3、赏析语言
这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个词,为什么:
(1)教师示范:第六段: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拉直”的表达效果?写出了什么?好在哪里?
三种问法,意思一样。
第一步:抄下这个词;第二步:解释词语(语境义——词义、内容义;第三步:意图义
规范:生动形象写出了天文学家观察认真全神贯注以及惊喜的神情。
(2)学生选词进行赏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题目的理解
《丑石》中的:“丑”有几层含义?
5、放声课文,感受文章语言简洁质朴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预习《海燕》
学科
语文
授课老师
课时
第一课时
日期
2010.3.9
授课班级
初一(1)班
课题
丑石
课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讲读课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
2、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
3、赏析语言,培养语言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写作方法分析及语言赏析
教学难点
语言赏析的答题方法。
教具学具
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检测导入:
记作业
检查学生上节课学习情况导入新课
对文章中心的概括,指导方法。
结合本文及所学课文,感悟文章的写法
培养赏析语言,规范答题方法
对题目的深入理解分析
指导写作
板书设计:
丑石
中心1、主要内容
2、思想感情
3、丑石无用—补天、发热、闪光
写法:1、托物言志
2、先抑后扬
3、语言简洁、质朴,娓娓道来
回答问题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按要求总结归纳
自由回答
根据已学发言
回答
认真听老师的示范,理清答题思路
自主找词语品析小组交流自由发言
思考问题并回答
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特点
1、《丑石》的作者()()代()家。
2、解释词语:翘望咒骂细腻庇覆等
二、教学过程:
1、概括文章中心:
(1)用一分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2)作者通过写丑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把找到的画书上)
(3)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内容情感)
2、总结文章写法
(1)、文章写丑石丑陋无用进而写丑石补天、发热、闪光,为什么这样写?这叫什么写法?——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