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方法 对 照 组 行 常 规 开 胸 手 术:患 者 在 施 行 全 麻 后,取 其 侧 卧
2.2 两组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肺不张、肺漏气、术口感染、慢性疼痛出现
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 17.65%,
位,在第五或第六肋间做长度约 15~20cm 外侧切口,切断局 对照组为 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1 两组手术治疗指标对比( ±s)
50~70 岁,平均(60.21±2.17)岁;病程 2~31 个月,平均(13.67±1.44) 个 月;临 床 分 期:Ⅰ 期 18 例、Ⅱ 期 14 例、Ⅲ a 期 2 例。 两 组
手术时间 组别 例数
(min)
术中出血量 淋巴结清扫
NRS 评分
(mL)
个数(个)
现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较于常规开胸手术而言,效果更好,能显著减少术中出
血量、术后疼痛,帮助患者预后恢复。
关键词:开胸手术;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3.032
排 除 标 准:① 重 要 器 官(心、肾)不 全 者;② 精 神 障 碍、凝
对照组 34 145.65±9.71 288.09±7.62
t
5.242
15.547
P
0.000
0.000
6.49±1.19 1.168 0.247
9.17±2.25 2.995 0.004
血功能异常者;③其他恶性肿瘤合并者。
将数据纳入 SPSS19.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 较采用 χ2 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并 以(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 NRS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 的个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观察组 34 162.39±15.89 213.98±26.73 6.01±2.08 7.02±3.53
纳入标准:①未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②通过我院伦理 协 会 批 准;③ 精 神、认 知 等 正 常,能 够 有 效 配 合 治 疗;④ 签 署 知情同意书。
本 文 引 用 格 式 :苏祥磊 , 王朝敏 , 卢森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 ,2019,19(53):60,62.
0 引言
肺癌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因素等密切相关,是主 要表现为胸痛、气短、咳血的恶性肿瘤 [1]。通过手术治疗是现 阶段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主要有常规开胸手术和胸腔 镜(二 孔 、三 孔)肺 叶 切 除 术 ,常 规 开 胸 术 因 操 作 相 对 简 单 和 手术视野清晰的等优势,较为常见,但其行术时肋骨需切断并 撑开创口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 [2]。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势,能使提高患者 预后恢复速度。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 68 例肺癌患者为 对象,分析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常规开胸手术对肺癌患 者的影响,意在提供相关临床手术方案,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7 月收治的 68 例肺癌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各 34 例。对观察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常
规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24h 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等手术期治疗指标和术口感染、慢性疼痛、肺
不张等术后临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 术后 24h 疼痛程度数字评分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出
表 2 两组不良心血管时间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肺不张 肺漏气 术口感染 慢性疼痛 并发症总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 2014 年 7 月至 2018 年 7 月收治的 68 例肺癌患
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4 例。观察组:男性 患者 22 例,女性 12 例;年龄 50~70 岁,平均(59.21±3.18)岁; 病程 3~31 个月,平均(13.66±1.46)个月;临床分期:Ⅰ期 22 例、Ⅱ期 11 例、Ⅲ a 期 1 例。对照组:男性 24 例,女性 10 例;年龄
或患者肺裂发育不全,则需按照静脉→支气管→动脉的顺序 进行单项式处理,术中,为了利于后纵隔显露,可在必要时缝 2~3 根细线于后纵隔膜处进行牵拉,以阻挡肺组织 [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与 NRS 评分。术后 24h 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的标准:没有疼痛为 0 分,强烈疼痛为 10 分,疼痛程度越深则分值越高。观察两组 术后肺不张、肺漏气、术口感染、慢性疼痛临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部 胸 壁 肌 肉,并 辅 助 使 用 肋 骨 牵 开 器 牵 开 肋 骨,在 完 全 直 视 下,进行常规肺叶切除操作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操作 [3]。
研 究 组 行 三 孔 胸 腔 镜 肺 叶 切 除 术:患 者 施 行 全 麻 后,取 仰卧位。不使用肋骨牵开器,选择做 1cm 切口位于腋中线第 七 至 第 八 肋 间 为 观 察 孔,并 胸 腔 镜 置 入;做 1.5~2.0cm 切 口 为主操作孔于肩胛下线第八至第九肋间,并植入胸腔镜切割
6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3
·临床研究·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苏祥磊,王朝敏,卢森
(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摘要:目的 探讨与研究胸腔镜(三孔)肺叶切除术对比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4 年 7 月至 2018 年
2.2 两组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肺不张、肺漏气、术口感染、慢性疼痛出现
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 17.65%,
位,在第五或第六肋间做长度约 15~20cm 外侧切口,切断局 对照组为 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1 两组手术治疗指标对比( ±s)
50~70 岁,平均(60.21±2.17)岁;病程 2~31 个月,平均(13.67±1.44) 个 月;临 床 分 期:Ⅰ 期 18 例、Ⅱ 期 14 例、Ⅲ a 期 2 例。 两 组
手术时间 组别 例数
(min)
术中出血量 淋巴结清扫
NRS 评分
(mL)
个数(个)
现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较于常规开胸手术而言,效果更好,能显著减少术中出
血量、术后疼痛,帮助患者预后恢复。
关键词:开胸手术;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3.032
排 除 标 准:① 重 要 器 官(心、肾)不 全 者;② 精 神 障 碍、凝
对照组 34 145.65±9.71 288.09±7.62
t
5.242
15.547
P
0.000
0.000
6.49±1.19 1.168 0.247
9.17±2.25 2.995 0.004
血功能异常者;③其他恶性肿瘤合并者。
将数据纳入 SPSS19.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 较采用 χ2 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并 以(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 NRS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 的个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观察组 34 162.39±15.89 213.98±26.73 6.01±2.08 7.02±3.53
纳入标准:①未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②通过我院伦理 协 会 批 准;③ 精 神、认 知 等 正 常,能 够 有 效 配 合 治 疗;④ 签 署 知情同意书。
本 文 引 用 格 式 :苏祥磊 , 王朝敏 , 卢森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 ,2019,19(53):60,62.
0 引言
肺癌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因素等密切相关,是主 要表现为胸痛、气短、咳血的恶性肿瘤 [1]。通过手术治疗是现 阶段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主要有常规开胸手术和胸腔 镜(二 孔 、三 孔)肺 叶 切 除 术 ,常 规 开 胸 术 因 操 作 相 对 简 单 和 手术视野清晰的等优势,较为常见,但其行术时肋骨需切断并 撑开创口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 [2]。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势,能使提高患者 预后恢复速度。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 68 例肺癌患者为 对象,分析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常规开胸手术对肺癌患 者的影响,意在提供相关临床手术方案,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7 月收治的 68 例肺癌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各 34 例。对观察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常
规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24h 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等手术期治疗指标和术口感染、慢性疼痛、肺
不张等术后临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 术后 24h 疼痛程度数字评分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出
表 2 两组不良心血管时间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肺不张 肺漏气 术口感染 慢性疼痛 并发症总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 2014 年 7 月至 2018 年 7 月收治的 68 例肺癌患
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4 例。观察组:男性 患者 22 例,女性 12 例;年龄 50~70 岁,平均(59.21±3.18)岁; 病程 3~31 个月,平均(13.66±1.46)个月;临床分期:Ⅰ期 22 例、Ⅱ期 11 例、Ⅲ a 期 1 例。对照组:男性 24 例,女性 10 例;年龄
或患者肺裂发育不全,则需按照静脉→支气管→动脉的顺序 进行单项式处理,术中,为了利于后纵隔显露,可在必要时缝 2~3 根细线于后纵隔膜处进行牵拉,以阻挡肺组织 [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与 NRS 评分。术后 24h 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的标准:没有疼痛为 0 分,强烈疼痛为 10 分,疼痛程度越深则分值越高。观察两组 术后肺不张、肺漏气、术口感染、慢性疼痛临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部 胸 壁 肌 肉,并 辅 助 使 用 肋 骨 牵 开 器 牵 开 肋 骨,在 完 全 直 视 下,进行常规肺叶切除操作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操作 [3]。
研 究 组 行 三 孔 胸 腔 镜 肺 叶 切 除 术:患 者 施 行 全 麻 后,取 仰卧位。不使用肋骨牵开器,选择做 1cm 切口位于腋中线第 七 至 第 八 肋 间 为 观 察 孔,并 胸 腔 镜 置 入;做 1.5~2.0cm 切 口 为主操作孔于肩胛下线第八至第九肋间,并植入胸腔镜切割
6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3
·临床研究·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苏祥磊,王朝敏,卢森
(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摘要:目的 探讨与研究胸腔镜(三孔)肺叶切除术对比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4 年 7 月至 201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