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分子诊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探针 异常探针
20
Leber 病患者 PCR/SSCP分析 分析
﹣
+
正常人
纯合突变
杂合突变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原理
将经扩增的DNA片段变性形成单链,由于序列不同, 将经扩增的DNA片段变性形成单链,由于序列不同,单 DNA片段变性形成单链 链构象就有差异, 链构象就有差异,在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的迁移率 不同,通过与标准物的对比,即可检测出有无变异。 不同,通过与标准物的对比,即可检测出有无变异。
三、分子诊断常用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allele 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ASO) DNA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DNA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LFP)分析 RLFP)分析 PCRPCR-SSCP DNA测序 DNA测序 DNA芯片技术 DNA芯片技术
DNA分析中常用的遗传性多态性标记有3类: DNA分析中常用的遗传性多态性标记有3 分析中常用的遗传性多态性标记有
RFLP: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为第一代多态性标记; 1)RFLP: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为第一代多态性标记; 重复序列多态性(VNTR) STR其重复次数在人群中存在 2)重复序列多态性(VNTR):如STR其重复次数在人群中存在 变异, 为第二代多态性标记; 变异,形成多态即 VNTR ,为第二代多态性标记; 单碱基多态性(SNP) 3)单碱基多态性(SNP):发生在基因组中的单个核苷酸的替 为第三代多态性标记。 代,为第三代多态性标记。
DNA测序 DNA测序
DNA自动测序结果举例
DNA芯片技术 DNA芯片技术
四、分子诊断的应用及举例
遗传疾病 肿瘤 感染性疾病 判断个体疾病易感性 器官移植组织配型 法医学中个体识别、 法医学中个体识别、亲子鉴定
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组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MstⅡ酶切位点(CCTNAGG) Ⅱ酶切位点
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ASO) 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ASO)
引物1 引物 5’ 3’
点突变(C to T) 点突变( )
引物2 引物 探针1 探针 3’
G
5’
探针2 探针
3’
5’
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原理 DNA序列上发生一个变异后获得或丢失了一 指DNA序列上发生一个变异后获得或丢失了一 限制性识别位点,使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发生 限制性识别位点, 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发生 变化, 变化,在人群中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限制性 类型 利用特定限制性识别位点进行基因分析
4
二、分子诊断策略
DNA多态( Polymorphism) DNA多态(DNA Polymorphism) 多态
群体中每个个体DNA区域中等位基因(或片段) 群体中每个个体DNA区域中等位基因(或片段)存在两种 DNA区域中等位基因 或两种以上的形式,对基因功能没有影响,称DNA多态。 多态。 或两种以上的形式,对基因功能没有影响, DNA多态
优点
• • 检测基因变异,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点, 检测基因变异,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点,不需特殊设 己广泛应用于检测各种病原体基因的点突变及缺失突变, 己广泛应用于检测各种病原体基因的点突变及缺失突变, 备,适用于大样本筛选。 适用于大样本筛选。 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等。 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等。
PCR-SSCP) ( PCR-SSCP)示意图
基因突变类型—缺失、点突变、重复、 基因突变类型—缺失、点突变、重复、插入等 ——应用DNA多态性为遗传标记进行连锁分析 应用DNA多态性为遗传标记进行连锁分析, 间接诊断——应用DNA多态性为遗传标记进行连锁分析, 确定待测者是否得到带有致病的染色体, 确定待测者是否得到带有致病的染色体,从而间接地作出 诊断 DNA多态——RFLP、VNTR、 DNA多态——RFLP、VNTR、SNP 多态——RFLP
一、分子诊断的概念和特点
特点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早期诊断性 已明确疾病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适应性强 检测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与疾病连锁的遗传标志; 检测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与疾病连锁的遗传标志;建立 多基因疾病表型克隆; 多基因疾病表型克隆;定量分析致病基因的表达水平
分子诊断的前提
二、分子诊断策略
直接诊断——直接检测致病基因的突变 直接诊断——直接检测致病基因的突变 ——
GAG → GTG ↓ Aa→ 谷Aa→缬Aa 5´ ´ 1.15k´ ´
突变基因
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组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1.35kb 1.15kb
﹣
0.2kb
+
正常人 突变携带着 患者
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组的ASO探针杂交 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组的ASO探针杂交 ASO
Probe—— ——与正常 Normal βΑGene Probe——与正常 Probe βΑ杂交稳定 Probe—— ——与异常 Mutation βS Gene Probe——与异常 βS杂交 稳定
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组的ASO探针杂交 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组的ASO探针杂交 ASO 斑点杂交结果: 斑点杂交结果: βΑ/βΑ βΑ/βS βS/βS
第十二章 分 子 诊 断
一、分子诊断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概念: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和方法,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检测基因结构或其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对人 通过检测基因结构或其表达水平是否正常, 体健康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体健康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传统的诊断:表现型→ 传统的诊断:表现型→基因型 基因型→ 基 因 诊 断:基因型→表现型 逆向诊断) ( 逆向诊断)
RLFP分析法 分析法
RFLP分析 RFLP分析
优点 • 分辩率高,无需标记,重复性好,简便快速直观 分辩率高,无需标记,重复性好, • 主要用于核酸变异分析比较, 微生物的分群分型, 主要用于核酸变异分析比较, 微生物的分群分型, 癌基因分析,遗传病的诊断等。 癌基因分析,遗传病的诊断等。 局限 只能应用突变引起限制性酶切位点改变筛选, 只能应用突变引起限制性酶切位点改变筛选,检测 效率低。 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