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二中高三化学上学期周练9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二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三化学周练(九)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共5分)
1、Mg(HCO3)2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

2、向烧碱溶液中加入石英的反应。

3、O3使酸性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离子方程式是。

4、硫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将MnO2还原为
MnSO4,。

5、SO2气体通入足量BaCl2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
体:。

二、单选题(16*3=48分)
1、1、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A.2a+2 B.2a+10 C.a+2 D.2a
2.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A. Na+ B. C. D.
3、有下列物质,正盐:钾盐、钠盐、铵盐、镁盐、钡盐;酸:盐酸、硝酸、醋酸、稀硫酸、氢碘酸;在水溶液中符合离子方程式:2H+ + SO32—== SO2↑+H2O化学反应的组合共有
A、6 组
B、9 组
C、12 组
D、15组
4、有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共有
①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②氯化铁溶液有较强氧化性,故可用作净水剂③浓硝酸、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④、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氯化氢、碘化氢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二氧化氮气体⑤、玻璃、水泥、水晶项链、光导纤维都是硅酸盐制品⑥、氢氧化铁胶体、氯化亚铁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得到相同的物质⑦⑧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NO2和氯气的废水
A、8
B、6
C、4
D、2
5、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 n XO 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6、质子数为a的短周期元素,其M层上电子数是b(a、b均大于0);该元素原子构成的单质X与盐酸反应有可燃性气体生成。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单质X一定是金属
B.单质X不可能与强碱反应
C.a=10+b
D.b<4
7、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且所给离子方程式能说明不能共存原因的是
选项条件离子组不能共存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

A pH=1的溶液Fe2+、Al3+、Cl-、MnO-410Cl-+2MnO-4+16H+===2Mn2++5Cl2↑+
8H2O
B 常温下c(OH-)=10-2mol·L
-1的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
气的溶液
K+、NO-3、Cl-、NH+4NH+4+OH-===NH3·H2O
C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2-、SO2-3SO2-3+2S2-+6H+===3S↓+3H2O
D 含有大量H+的透明溶液Na+、Cu2+、AlO-2、SiO2-32H++SiO2-3===H2SiO3

8、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FeSO4氧化,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100ml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主要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
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C.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D.原硫酸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mol.L—1
9、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的氮、磷废水排入海洋,易引发赤潮
B.在工段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C.工段②中结晶出的MgCl2·6H2O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l2
D.工段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2-4、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10、“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
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
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X 、Y 、Z 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 (Y)>r (X)>r (Z),原子序数之和为16。

X 、Y 、Z 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其中B 和C 均为10电子分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X 元素位于ⅥA 族
B .A 不能溶解于B 中
C .B 的沸点高于C 的沸点
D .A 和C 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2已知:A 是一种无机盐,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大16,E 是酸;当X 无论是强碱还是强酸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并且A 、B 、C 、D 、E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B ――→Y
C ――→Y
D ――→Z
E A 、转化关系中均有两步为氧化还原反应 B 、D 一定是酸酐
C 、A 、B 、C 、
D 、
E 中的相同元素可能处在同一周期 D 、E 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均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储运
13、(12分)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

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 .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 .丙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 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 .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14.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
15.元素X 、Y 和Z 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 3;X 、Y 和Z 的原子序数和为26;Y 和Z 在同一周期。

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XYZ 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 与Y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2
16.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NO2等,用通式NO x表示)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保护环境,工业上常通入氨气与之发生如下反应:NO x+NH3―→N2+H2O来消除污染.有关此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当x=1时,每生成2.5 mol N2,被氧化的气体有3 mol
C.当x=2时,有1 mol气体被还原,转移电子4 mol
D.反应通式配平表示为:6NO x+4x NH3===(3+2x)N2+6x H2O
三、非选择题
17、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Ba2+、Al3+、Fe3+、I-、NO-3、CO2-3、SO2-4、AlO-2。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溶液适量,加入少量CCl4和数滴新制氯水,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溶液适量,逐滴加入NaOH溶液;
a.溶液从酸性变为中性
b.溶液逐渐产生沉淀
c.沉淀完全溶解
d.最后加热溶液,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取适量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以排除__________的存在。

(2)由②可以证明__________的存在;同时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存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③可以证明________的存在;写出c、d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④可以排除__________的存在,同时证明________的存在。

18、(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
....回答下列问题:

IA 0 周期
1 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②③④
3 ⑤⑥⑦⑧
(1
)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 _。

a.MnO2 b.FeCl3c.Na2SO3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

19.(11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

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来源:学科网ZXXK]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黏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
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
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
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
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
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
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
色沉淀
[来源:学,科,网
Z,X,X,K]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方案2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________。

[来源:学科网ZXXK]
(3)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________成立。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
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天然有机化合物A仅含C、H、O元素,与A相关的反应框图如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S→A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A→P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A、P、E、S的结构简式
P:___________、E:___________、
(4)写出在浓H2SO4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F与足量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与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22222O H I O I H O +-++=++
232222422Fe H MnO Fe Mn H O ++++++=++
222343322324SO Ba H O NO BaSO NO H +-
++++=↓+↑+
1~16、ACCBA BBDAC DDDDBB
17.(1)CO 2-3、AlO -
2
(2)I - ;Fe 3+、NO -3 CCl 4层呈现出碘的颜色,Fe 3+、NO -3在该环境中与I -
不能共存 (3)Al 3+、NH +4 Al(OH)3+OH -===AlO -
2+2H 2O NH 3·H 2O=====△NH 3↑+H 2O (4)SO 2-
4 Ba 2+
18答案:(1)Na >Al >O (2)HNO 3>H 2CO 3>H 2SiO 3 (3)

(4)a b
(5)Al 3++3NH 3·H 2O=Al(OH)3↓+3NH 4+
2Al 2O 3(熔融)4Al +3O 2↑ 溶液的pH 等于7
19.(1)Na 2CO 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且也有可能是Na 2O 和Na 2CO 3的混合物
(2)Na 2CO 3
(3)假设2 方案2①中出现的白色沉淀是CaCO 3;方案2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燃烧后的白色产物中没有Na 2O 存在,所以燃烧后的白色产物中仅有Na 2CO 3,白色沉淀为CaCO 3
(4)4Na +3CO 2=====点燃
2Na 2CO 3+C
(5)不同意 ;因为反应物中无氢元素(或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其他合理解释也对) 20、(1)取代(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取代)反应。

(2)碳碳双键 羧基
(3)A :HOOCCHOHCH 2COOH
P :
E :HOOCC ≡CCOOH S :HOOCCHClOHCH 2COOH
冰晶石
电解
(4)+2C2H5OH +2H2O
(5)HOOCCBr2CH2COOH
(应届)高三化学周练九(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 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共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3*16=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47分)
17、(12分)(1)、。


(2)、;1´;1´。

2´(3)、;1´
c;2´
d;2´
(4)、,1´。


18、(12分)(1)。

1´(填元素符号)
(2)。

1´(填化学式)
(3)。

2´(4)。

2´(5),2´
,2´。


19、(11分)(1)。


(2)。

1´(3),1´
2´(4)。

2´(5),1´。


20、(12分)
(1)S→A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1´,A→P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