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济川实验初中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兴市 济川实验初中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
2009.05
(政史合场:120分钟 满分:50分 考试形式:开卷)
请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20)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1-24)。

2、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
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 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 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
卷上无效。

一、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了全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专题做出了部署。

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 电影《赤壁》正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而电影反映的这场古代战争之后奠定的基础是 A.南北对峙
B.一统天下
C.四分五裂
D.三国鼎立
3.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遣唐使的到来 4.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其中不属于专制政府决策结果的是
A .长城
B .大运河
C .军机处
D .交子 5.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许多有其巨大的魄力,可以维持久远。

”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是
A .郡县制
B .行省制
C .分封制
D .三省六部制
6.郑和下西洋,调整了当地国家闯的纠纷,实现了和平共处,加强了经济及文化交流和联系。

明代永乐年间,郑和到过的海外各国派使臣来华的就有318次,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 .掠夺外国财富 B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 .开辟新航路 D .向西方学习
7.2008年10月,佳士得宣布,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

2009年2月24日,法国法院批准拍卖。

消息传出后,引发中国民众热议, 这两个兽首与现保存在中国的牛首、猴首、虎首均是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喷泉饰物十二生肖的一部分,它们遗失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世。

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与亚洲后起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的历史补偿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0.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的是一支刚刚改变的新四军游击队,遇到一支国民党连队,两支曾经势不两立的队伍终于在冲突中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奋勇杀敌的故事。

这部艺术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战
D .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1.2008年春天,“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成了中国人共同的呼号。

这呼号感天动地,这呼号惊心动魄。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数举,下列历史事件最能体现“众志成城”含义的是 A .五四运动 B .红军长征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2.右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它的寓意是 A .清政府统治的结束 B .日军占领南京,进行南京大屠杀
C .抗日战争胜利,举行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
D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13.诗歌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壮丽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毛泽东创作的下列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①②
14.“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是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 .原子弹实验成功 B .氢弹实验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15.历史探究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实地考察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假如你要研究巴黎和会的相关历史,你首选考察地点应当是
A.白宫
B.凡尔赛宫
C.日内瓦万国宫
D.冬宫
16.很多情况下妥协就是和谐,是妥协促进了社会发展,这个结论不适合对下列哪一组历史史
实的解释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②慕尼黑阴谋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巴黎和会对德国的处理
A .①②
B . ①③
C .①④
D . ②④ 17.与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与 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应用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电子技术的应用 D .网络技术的应用
18.当美国遭受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打击时,一位美国资本家来到苏联,他在苏联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 .举行庆祝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确立的集会 B .市民正聆听废除余粮收集制的讲话 C .苏联工业化建设如火如荼开展 D .苏联红军源源不断地开赴苏德战场
19.猪本是憨厚、淳朴的形象,今年全球却谈猪色变,这都是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疫情惹的祸。

各国科学家共同合作,力图通过克隆技术开发预防猪流感的疫苗。

这项技术得益于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马歇尔计划
20.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

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 .资
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 .世界贸易日益走向制度化
D .经济全球化影响日常生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
21.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 观察下面三幅图片
图 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图一的名称是什么?西汉时哪一历史事件为这一道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2分)
(2)与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分)
(3)图三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1分)
(4)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得以推行的经济基础是 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3分)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分)
22.2009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60年坚苦卓绝的建设。

(1)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什么?(1分)
(2)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国内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开始是什么?(1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我们终于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新中国的“新”是什么含义呢?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2分)
(4)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新中国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30年。

①立交桥 ②青藏铁路 ③1982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④国内工业1978年和2003年比较表
请从上面图片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完成下列表格:(2分)
(5) 2009年我们将分享到更多的改革的盛宴,发展的成果,请你列举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发电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次博览会,展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等。

材料二 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投票,中国上海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胜出,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

即将举办的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费城博览会的举办也是为了纪念100年前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应该是什么?(1分)
(2)材料中所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而中国的产品则主要属于哪一类的产品?(2分)
(3)根据材料二,中国获得“世博会”的主办权说明了什么?(1分)
(4)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现在被誉为东方明珠。

下列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 (1分)
A.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B.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 (5)围绕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请你为建设家乡的美好城市(或美好乡村)的建设提出一条建议。

(1分)
24.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碑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将全部确定。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1)你知道中俄两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吗?(1分)
(2)近代中俄两国关系经历了风雨历程,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两件中俄外交史实。

(2分)
(3)根据材料二,说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有过哪些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怎样失败的教训?(2分)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分别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其结果如何?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5 DDADC 6-10 BBCBC 11-15 CDDCB 16-20 BBCCD
21.(1)丝绸之路示意图张骞通西域(2分);
(2)鉴真东渡(1分);开放(1分)
(3)郑和下西洋(1分)
(4)闭关锁国(1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或自然经济)(1分);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1分)。

(5)认识: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对外开放促进发展(或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1分)。

(言之成理均得分)
22.(1)五四运动(1分)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分)
(3)新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
(4)(2分)
(5)取消农业税;建立并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等;(1分)
23.(1)美国诞生。

(或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等)(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手工业、农业产品。

(2分)
(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1分)
(4)ABD(1分)
(5)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注意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转变产业结构,发展无公害农业等。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1分)
24.(1)《尼布楚条约》(1分)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150多万千米土地;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曾纪泽赴俄交涉,俄国归还伊犁地区。

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出兵进攻驻东北的日军等等。

(写出2点即可,2分)
(3)成功经验:新经济政策及成就;以重工业为核心,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取的成就;失败教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各写一点即可)。

(2分)(4)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无法克服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启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等等。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