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灯下的阴影——民国电影的互文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进外 国影片 、与海外机 构联 合制作以及 中国人独 立 制片 的历史过程 ; 在 电影 艺术创作的方法上经历 了从 拍摄戏 曲舞台纪录片 ,到创作以讲故事为核心 的虚构性 故事片 的转变 ; 在电影的题材上经历 了从 改编文 明戏 、古典 小说 、社会新 闻到进行专 门的电 影创作 的嬗变 ; 在 电影 的技术方面 ,民国 电影经历 了一个从无声到有声 、 从1 6 格到 2 4 格的阶段性跨越 。 总之 ,民国电影在不 断变化的社会历史环境 中顽 强 地 寻求着 谋生图存的道路 ,并且形成具有 中国叙事 方 式和 抒情方式的 电影形态 ,特别是在 与西方 电影 的市场博 弈中提 供了民族 电影增强产业竞争 力的宝 贵经验 。 也许 ,我们今天应 当抱着虔诚的心态去接 受历 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 也许 ,我们应当怀着崇敬的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 8 - 0 1
在我们今天 的电影 史学 著述中 ,艾霞 ( 1 9 1 2— 1 9 3 4 ) 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人 。1 9 6 2 年出版的 《 中国电 影发展史 》除 了在介绍影片演职员时提及过艾霞、并 对她的 自杀一笔带过之外 ,并没有做出具体的描述。 1 9 9 6 年, 专门论述中国早期电影的 《 中国无声电影史》 也只是在影片职员表里 出现过艾霞的名字 ,对她并没 有其他任何记录。在 1 9 9 1 年 出版的 《 中国大百科全 书・ 电影 》 卷中没有她的专门词条。2 0 0 5 年出版的《 中 国电影史 1 9 0 5 -1 9 4 9早期 中国电影 的叙 述与记忆 》 只是在照片的图说里提到艾霞和胡萍因喜欢写作而被 称为 “ 作家明星” ,并称其 自杀而死 ,也无更多表述。 同年出版的 《 中国电影专业史电影表演卷 》和 《 中国 电影文化史( 1 9 0 5 —2 o 0 4 ) 》 对艾霞都只字未提 。目前 , 我们只是在 台湾学者杜云之 1 9 8 8 年出版的 《 中华民 国电影史》上看到了对艾霞演艺生涯和生死较为具体 的描述。除此之外 , 就是互联网上对她的记载了。在 此 ,我们并不是说 ,艾霞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和作 用有多么地伟大 ,而是 想强调,这样一位在民国电影 时期如此重要的女演员, 为什么会被我们的电影史“ 集 体遗忘”?我们说她重要不仅是因为她曾经是民国 电 影史上闪耀的一颗明星 ,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 自杀 的女演员 ,还在于她的死对中国电影史产生了深远的 历史影响——中国电影的历史版图因她的去世而有所
改变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者简介 : 贾磊磊 ( 1 9 5 5 -)。 北京人。博士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 影视艺术理论。
音乐 与表 演 I MUSI C &PE RF ORMANCE
第 二 届 南 京 电 影 论 坛 专 栏 (一 )
0 0 7
艾霞 几乎是 与民 国同时 诞生 的 。她的本 名叫严 以
心 情 去遥 望 那些 辉煌 的 电影 业绩 ……然 而 ,这一 切都 不 能使我 们忘却那些在民国时代为 中国 民族 电影 的
“ 第 一文 本 ” 的终 结 与 “ 第 二 文 本 " 的序 幕
生存而奋进 、拼搏 、挣扎 、流泪 、直 至泣血 的电影 人,特别是 那些在残酷生存境遇 中的中国电影 殉道 者 。他 们也应 当有 自己的历 史……总之 ,民国电影 的历史 , 除 了那些让我们振奋 、 鼓舞的华彩篇章之外 , 也有诸多令我们掩卷沉思的 “ 黑 白段落” 。尤其是当 那些悲剧性的历史文本在此后 1 0 0年间不断 “ 重现” 的时候 ; 当不同时代的人 “ 退出 ”电影 的舞台与人 生的舞 台的方式竟然如此相 同的时候,我 们就 不得 不对他们这样 的 “ 退场”方式进行一种历史的反省。
【 关键词】 民国电影;互文性;艾霞;阮玲玉 【 中图分类号】 J 9 0 5【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8— 9 6 6 7( 2 0 1 4) 0 3 —0 0 0 7— 0 6
在中国 电影 1 0 0 多 年的历史 画面中 ,民国 电影 是异彩纷 呈的一 个篇章。它在 电影 体制上经历 了以
水 银 灯 下 的 阴影
— —
民 国电影 的互文性分析
贾磊磊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北京 1 0 0 0 2 9)
睛 剜 电影的互文性,指的是不同形态的文本之间所呈现的相互复制、相互映现 、 相互借鉴的同构性特征。电影,正如巴赞所言,
永远不可 能变成现实 ,而只能不 断地抵近 现实 。然而 ,电影 的创作从 来就不仅源于作为社会存在 的 第一现 实 ,它还来 自于文学 、 戏剧 、舞蹈这 些不 同的叙述话语体系 。有 时它还 来 自电影创作过程 中产 生的真实事件 。有时它们甚至 比现实本身更 离奇、更精彩甚至 更真实 。就像身处逆境 中的电影演员艾 霞吞食了鸦片告 别人世 ,她 的悲剧 人生被写成剧本 《 新女性 》 (1 93 3)搬上银幕 。生活中的 艾霞变成 了银幕 上的 韦明 而扮演韦 明的阮玲玉在复制艾 霞的人 生故事的同时 却在不知不觉 间重蹈 了前 者的覆辙 ,在电影中预 演了 自己的悲情 人生 ,成为了 第二个艾 霞 。电影与现实就是这样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电影 的历史就是在 这样 互文性的演进中交 替呈现 ,不 断翻新 。
个会在惊涛骇浪中挣扎过来的人 ,往往喜欢带着好奇 的眼光 ,而加 以种种猜测” 。 艾霞 、阮玲玉生活的
南 ,福建厦 门人。1 9 1 2 年1 1 月2 9日,出生于天津。 她小时候跟随经商的父亲在北平读书。后来 ,父亲的 事业败落。1 9 2 8 年 ,1 6岁的艾霞 因与堂兄恋爱而与 家人产生分歧,一气之下便脱离了家庭 ,只 身来到上 海。爱好表演艺术的她加入了田汉创立的南国电影剧 社。后来,她先后在几家电影公司谋生,过着清苦漂 泊的生活。1 9 3 1 年 ,进入邵氏掌管的天一公司。1 9 3 2 年 ,转入张石川创办的明星公司。随后主演 了多部无 声电影。 她的艺术才华在银幕上日渐绽放。 当时素有“ 影 坛才女” 之称。尤其是在 自己编剧的影片《 现代一女陛》 中以出色的表演被电影界普遍认可。然而 ,就在她的 事业如 日中天、 准备 自己编剧并出演丁玲的小说《 法网》 之际,却因无法承受情感生活的幻灭而仰天长逝。【 1 翻开艾霞的演艺经历 ,一度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从1 9 3 1 年到 1 9 3 4 年短短三年里, 连续拍了九部电影 , 其中 1 9 3 3 年一年就演了七部影片。 这使她在电影界 迅速走红。仅此一点,就足以使 当时许多电影明星望 尘莫及 。可是 ,翻开她此时的情感经历,却是波涛起 伏, 阴云翻卷。尤其是成名之后 , 她的 “ 追逐者 日增” , 却并没有给艾霞的情感生活带来欢乐和幸福。她的情 感生活使她陷入 了深深的绝望之中。可见 ,她的痛苦 和愤懑本来就不是缘于对现实生活中柴米油盐这类物 质缺乏的痛苦 ,而是一种 内心的情感无从寄托的迷茫 与凄苦。这迷茫与凄苦的缘由就是欺骗——就在艾霞 沉醉在婚姻的美好梦想之时 ,自称要娶她的有妇之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