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以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以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21-03-19T03:18:10.14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23期作者:张文君[导读] 进一步稳定发展实现素养化,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山东省海阳市育才小学265100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宏观概念,必须分解为学科素养,才能落地生根,而数学这一学科思想恰恰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通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旨在为以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做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思想全面发展的人
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说过:“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

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生受益。

”这启示我们教师要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层研究,牢固把握课堂教学的质和量,把数学学科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具体地落实到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进一步稳定发展实现素养化,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思想
我国传统数学教育往往存在课程目标比较单一,过多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偏窄、偏难,解决实际问题不多,缺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等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课堂教学形式单调,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

然而,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至关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源泉和动力。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通过对所设置的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再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数学知识发展应用的前景,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思考,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会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过程中,初步领略数学的精髓——数学思想。

二、科学引导,让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进行自主探索
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不但要把知识结构告诉学生,更要科学引导学生积极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归纳总结规律等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可以先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与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再把圆柱转化为类似的长方体,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入手,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学过的问题或者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找到突破口,使问题得以解决。

这样,使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渗透了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加强锻炼,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

”数学教学要达到不教的境界,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

数学的思考又称为数学的思维,认为数学的思考意味着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学会数学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具有构造模型、符号化、抽象化等数学化倾向,运用数学进行预测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就是要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勇敢提出疑问、作出假设,进而导入数学课程学习,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在梳理方法时,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方法,将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热情。

四、鼓励创新,让学生将数学思想转化成应用技能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进一步加强数学应用意识,使之更有效地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体现数学的社会价值。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谈到学习与探索时指出:“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

”这启示我们,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进步与现实问题的解决是密不可分的,而数学应用可以不断转化成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

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去发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渗透、领悟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以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任重而道远,这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身事业,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只有将数学思想教学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才能为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自主学习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获得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智先《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核心素养》。

[2]吴军平《关于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