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

合集下载

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是光缆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确定光缆传输特性的关键参数之一。

光缆截止波长即表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的最大波长,超过这个波长的光信号会发生严重的衰减和失真,影响传输质量和距离。

因此,准确、可靠地测试光缆的截止波长对于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在光缆截止波长测试中,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光源和光功率计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光源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而光功率计则用于测量不同波长下光信号的强度。

通过记录不同波长下的光功率值,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确定光缆的截止波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时,还应当考虑到光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光功率计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同时,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也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在测试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控制。

总之,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是光缆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光缆的传输特性,保证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光功率计,并注意测试环境的稳定性,以获取可靠的测试结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意在组织整篇文章,为读者提供清晰的逻辑框架,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内容。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是引言,引言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内容,并给出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正文将详细介绍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的要点和相关知识。

2.1 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要点1: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光缆截止波长的概念、测试原理和测试步骤,并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仪器。

2.2 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要点2:本部分将进一步讨论光缆截止波长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测试环境的影响、数据的分析与解释等。

第三部分是结论,结论将对前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作者的观点和建议。

3.1 总结要点1:本部分将概括全文,重点强调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并总结出本文讨论的关键问题和结论。

光纤中的波长

光纤中的波长

光纤中的波长光纤作为一种传输光信号的重要媒介,其特点是具有高速、大容量、低损耗等优势。

而光信号的传输又与光的波长密切相关。

本文将以光纤中的波长为主题,探讨光纤中波长的意义、特性以及相关应用。

一、波长的定义和单位波长是指光波在介质中传播一个完整周期所需要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单位为纳米(nm)。

在光的电磁波谱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二、光纤中的波长范围光纤传输的波长范围通常是从800纳米到1600纳米。

这个范围内的光波被称为光纤通信的窗口。

其中,850纳米、1310纳米和1550纳米是光纤通信中最常用的波长。

三、不同波长的特性和应用1. 850纳米波长850纳米波长的光波属于近红外光,具有较短的传输距离和较大的衰减。

这种波长的光波主要应用于短距离传输,例如局域网和数据中心内部的通信。

2. 1310纳米波长1310纳米波长的光波属于近红外光,具有较长的传输距离和较小的衰减。

这种波长的光波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光纤通信,如城域网和广域网。

3. 1550纳米波长1550纳米波长的光波属于中红外光,具有最小的衰减和最长的传输距离。

这种波长的光波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的骨干网和长距离传输。

四、波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技术(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WDM)是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波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不同的信号。

这种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光纤传输的容量和效率。

目前常用的WDM技术包括密集波分复用(DWDM)和波分多路复用(CWDM)。

DWDM技术允许在光纤中传输数十个波长的光信号,从而大幅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

CWDM技术则可以传输较少的波长,但成本较低,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五、光纤中波长选择的影响因素在光纤通信中,选择合适的波长对于传输的质量和距离都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1. 光纤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光纤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波有不同的响应特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以获得最佳传输效果。

光纤的弯曲损耗、抗弯曲光纤标准G.657及试验

光纤的弯曲损耗、抗弯曲光纤标准G.657及试验

二、光纤弯曲与截止波长的关系
MAC=MFD/λ c,用于表征单模光纤弯 曲(宏弯和微弯)灵敏度的特征,弯曲 损耗随着MFD减小、λ c增加而减小,即 MAC值越小对弯曲损耗越有利。 G.650.1中提到:“光纤截止波长可 以和模场直径结合起来评估光纤的弯曲 敏感性。截止波长大而模场直径小的光 纤更能耐受弯曲。这就是为什么常常想 要规定较大的截止波长c, 哪怕该参 数的上限超过工作波长。但所有的实际 安装技术和光缆设计都应确保缆截止波 长小于工作波长。”这句话很好地解释 了大多数光纤厂家将光纤出厂的截止波 长上限规定为1330nm甚至更高,以及 G.655光纤的截止波长超出PK2200测试 波长范围的原因。 设计图:
一、光纤弯曲损耗的理论和计算
光纤的弯曲损耗归根揭底是由于光不满足全内反射的条件 而造成的。它可分为宏弯损耗和微弯损耗两种:
宏弯损耗:当光纤弯曲时,光在弯曲部分中进行传输,当 超过某个临界曲率时,传导模就会变成辐射模,从而引起光束 功率的损耗。 微弯损耗:微弯曲相应于光纤在其正常(直的)位置附近 以微小偏移作随机振荡。尽管偏移量小(曲率半径可以和光纤 的横截面尺寸相比拟),但振荡周期一般也很小,因而可能发 生急剧的局部弯曲。微弯主要是由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应变、 以及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光缆材料尺寸变化引起,例如受到侧 压力或者套塑光纤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微小不规则弯曲。
( nm )
………………….(7)
光缆结构的松紧也影响截止波长(主要是由于引起微弯),一般而言,对 于同一种光纤,松套光缆截止波长降低较小,带状光缆次之,紧套光纤成缆 后其截止波长降低最大[2]。表2给出了试验结果。 表2 光纤光缆截止波长数据统计平均值
光缆结构 松套光缆 带状光缆 紧套单芯缆 光纤λ cf (nm) 光缆λ cc (nm) 1251 1273 1283 1176 1192 1174 截止波长差 (nm) 75 81 109

光纤截止波长测试

光纤截止波长测试

光纤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因素涂昌伟 Tu changwei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 Chendu SEI Optical Fiber Co.,Ltd摘要:现代光纤通信中单模光纤已经作为的光传输主要媒介,由光纤的传输理论可知,把包层和芯层边界代入波动方程求解,可得LP11模截止时光纤只有单模即LP01模传输,对应的波长叫作截止波长。

在通信链路中系统波长必须大于截止波长。

国际电信联盟技术委员会ITU-T 根据不同的测试条件和环境规定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和替代方法及相应标准,本文主要针对用光谱传输功率法进行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测试截止波长的原因进行阐述。

关键词:单模光纤、截止波长、光谱传输功率法Abstract: A Singlemode fiber is a primary optic transmission medium in modern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iber transmission theory ,we solve wave equations according to fiber ’s core-cladding boundary and know that fiber transmits only by Singlemode(LP01 mode) if the higher mode(LP11 mode) is cut-off. That wavelength is defined as cut-off wavelength. The system ‘s operating wavelength must be greater than the fiber cut-off wavelength in transmission-lank.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ITU-T) rule the cut-off wavelength measuring method ,the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 by the deferent measuring factor and condi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 the optic spectral transmitted power technique which measure the cut-off wavelength and the influent factor.Key words: a Singlemode fiber, cut-off wavelength, an optic spectral transmitted power technique一. 截止波长的物理概念和定义根据光纤中光传输的标量波动方程求解可知,单模光纤LP11模的截止波长为:∆=221n V acc πλ 1-1 对于阶跃型光纤,Vc=2.40483。

光纤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因素

光纤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因素

光纤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因素涂昌伟 Tu changwei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Chendu SEI Optical Fiber Co.,Ltd摘要:现代光纤通信中单模光纤已经作为的光传输主要媒介,由光纤的传输理论可知,把包层和芯层边界代入波动方程求解,可得LP11模截止时光纤只有单模即LP01模传输,对应的波长叫作截止波长。

在通信链路中系统波长必须大于截止波长。

国际电信联盟技术委员会ITU-T 根据不同的测试条件和环境规定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和替代方法及相应标准,本文主要针对用光谱传输功率法进行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测试截止波长的原因进行阐述。

关键词:单模光纤、截止波长、光谱传输功率法Abstract: A Singlemode fiber is a primary optic transmission medium in modern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iber transmission theory ,we solve wave equations according to fiber ’s core-cladding boundary and know that fiber transmits only by Singlemode(LP01 mode) if the higher mode(LP11 mode) is cut-off. That wavelength is defined as cut-off wavelength. The system ‘s operating wavelength must be greater than the fiber cut-off wavelength in transmission-lank.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ITU-T) rule the cut-off wavelength measuring method ,the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 by the deferent measuring factor and condi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 the optic spectral transmitted power technique which measure the cut-off wavelength and the influent factor.Key words: a Singlemode fiber, cut-off wavelength, an optic spectral transmitted power technique一. 截止波长的物理概念和定义根据光纤中光传输的标量波动方程求解可知,单模光纤LP11模的截止波长为: ∆=221n V a cc πλ 1-1 对于阶跃型光纤,Vc=2.40483。

截止波长

截止波长

10 log
PLP11 PLP01
0.1dB
在此定义中,第一高阶模 LP11,在截止波长处将衰耗掉 19.3dB。 依据此定义, 还分别给出了光纤截止波长λ c 与光缆截止波长λ cc 的测试样品的采集标 准 光纤截止波长λ c 的测试样品: 一段 2 米长,未成缆光纤,中间绕一半径为 140 mm 的圆环。 光缆截止波长λ cc 的测试样品: A) 取一段长 22 米的光缆,其中两端各包 1 米长的未成缆光纤,为了模拟接头盒的效 果,两端各绕制一个半径为 40 mm 的圆环。 由于一般的光纤生产厂没有成缆的光纤,因而 ITU,IEC 和 EIA 提出另一种,可供光纤 生产厂的测试样品的采集标准: B) 一段长 22 米的未成缆光纤,将中间 20 米绕制成半径≥140 mm 的若干个圆环,两 端仍然各含一个半径为 40mm 的圆环。 Bellcore 文件 GR-20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测试样品的采集标准: C)一段两米长的光纤,其中绕制两个半径 40 mm 的圆环。 但是,这种测试方法仅对 MCSM 单模光纤,才能给出等值的结果。 三· 测试结果的比较 文献[1]中对两种未成缆 MCSM 光纤的光缆截止波长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测试样品 的采集标准(B)和(C)]。测试样品选择了一些截止波长超过标准的光纤,以便发现最佳 的映射图形。图 1,给出了两个测试标准所得到的光纤与光缆截止波长的对应结果。 由下图可以看出,由两种未成缆光纤测试标准给出的结果所拟合的曲线非常吻合( 22 米未成缆光纤及 Bellcore 2 米未成缆光纤) 。 这说明光纤样品的长度对光缆截止波长的测量
图4 截止波长的分布 1400 1300 1200 1100
11 13 15 17 截止波长
位置
1 . Ir. P ete r P rleun is, the cable and fiber cu t o ff l Fiber BV P O Box 1136, 5602 BC Eindho ven th e Netherlan d. 2. 何珍宝, PCVD 光 纤 的 均 匀 性 , 光 电 产 品 世 界 , 2000 年 第 11 期 .

ITU-T G.652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
至本建议书批准之日止,国际电联已经收到实施本建议书可能需要的受专利保护的知识产权的通 知。但需要提醒实施者注意的是,这可能不是最新信息,因此大力提倡他们查询电信标准化局(TSB) 的专利数据库。
国际电联 2005 版权所有。未经国际电联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手段复制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ii
ITU-T G. 652 建议书(06/2005)
ITU-T G.652 建议书
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
摘要
本建议书描述了单模光纤和光缆的几何、机械及传输属性,光纤的零色散波长约为 1310nm。这 种光纤原本是为在 1310nm 波长范围内使用而进行优化的,但也可以用于 1550nm 波长范围。这个最 初于 1984 年编制的最新版本的建议书明确提出,PMDQ 必须在未成缆光纤上标明,并缩小某些容差。 本版旨在保持此光纤在高性能光传输系统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继续取得商业成功。
表3g652c属性类似于g652a允许在1360nm到1530nm的扩展波长范围内的部分传表4g652d属性类似于g652b允许在1360nm到1530nm的扩展波长范围内的部分传652062005652a波长1310nm标称值范围8695标称值1250核壳同心度误差最大值06包层不圆度最大值10光缆截止波长最大值1260半径30mm100宏弯损耗在1550nm区域的最大值01db表面应力最小值069gpa0min1300nm0max1324nm色散系数0max0092psnmkm在1310nm区域的最大值05dbkm衰减系数在1550nm区域的最大值04dbkm20光缆001pmd系数最大pmdq05pskm注根据62的规定确定了未成缆光纤的最大pmd652062005652b波长1310nm标称值范围869506m标称值1250m包层直径核壳同心度误差最大值06m包层不圆度最大值10光缆截止波长最大值1260nm半径30mm100宏弯损耗在1625nm区域的最大值01db表面应力最小值069gpa0min1300nm0max1324nm色散系数0max0092psnmkm衰减系数在1310nm区域的最大值04dbkm在1550nm区域的最大值035dbkm在1625nm区域的最大值04dbkm20根光缆001pmd系数pmd的最大值020pskm注根据62的规定确定了未成缆光纤 参考性文献 ........................................................................................................................

光缆技术指标

光缆技术指标

3-1、光缆主要技术要求及指标1 光缆中的光纤光缆中的光纤1.1.1使用ITU-T 建议的单模光纤。

1.1.2每一包中的所有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

每盘光缆保证没有光纤接头。

1.1.3 模场直径(1310nm)标称值:μm偏差:不超过±μm模场直径(1550nm)标称值:μm偏差:不超过±μm1.1.4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偏差:不超过±1μm1310nm波长的模场同心度偏差:小于μm。

1.1.6包层不圆度:小于1%。

1.1.7 截止波长截止波长满足下述λcc或λc要求:λc (在2米光纤上测试):1100~1330nmλcc(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270nm1.1.8 光纤衰减系数(1)在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km在1285~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km。

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km在1480~158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km。

(2)光纤衰减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nm和1550nm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αmean+)/2,α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1.1.9光纤在1550nm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37.5mm的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小于。

1.1.10 色散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ps /(nm2·km)。

1288~1339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ps /(nm·km)。

1271~136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ps /(nm·km)。

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 ps /(nm·km)。

光纤-光缆及其传输特性

光纤-光缆及其传输特性

光纤\光缆及其传输特性摘要:在广播电视传输网中,同轴电缆传输系统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接入用户方便,因此它在广播电视传输网的接入网部分和小区域的用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对于远距离传输而言,同轴电缆传输系统就曝露出致命的弱点。

而光纤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由于光信号在光缆中的传输衰减极小,很小的光功率便可以在光缆中将其传到很远的地方。

因此光纤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

现就光纤、光缆的概念及其传输特性做一介绍。

关键词:光纤、光缆、传输损耗、传输带宽、光纤性能参数1、光纤光纤是用于传导光的介质光波导。

为了能对光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光纤必须具有两个功能:(1)必须具有较低损耗。

(2)必须满足光波导条件。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光纤通常由纤芯和包层两个二氧化硅层组成,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小于纤芯的折射率,这样在包层与限制你的临界面便形成一个封闭的全反射面,保证了从纤芯向外射出的光能被完全反射回纤芯。

光纤按其传输光波的模式,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光信号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它在光纤中传播与电磁波在电波导中传输一样,同样存在着模式的问题。

多模光纤可以允许光信号以多模式传播,而单模光纤只允许光以基模一种模式传播。

多模光纤中,由于多种模式的光信号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时域脉冲展宽,使其信道带宽受到限制。

由于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单一模式,所以具有很大的信道带宽。

因此,单模光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通讯系统中。

2、光缆若将若干根光纤并行使用把它们以一定的形式组合到一起,在其外部加以各种保护套便形成了光缆。

通常使用的架空和直埋式光缆有两种结构形式:中心束管式和层绞式。

中心束管式光缆,使用于光纤芯数较少的场合。

通常12 芯以下光缆使用这种结构形式。

中心束光缆就是将所需数量的光纤并行装入充满纤膏的束管内,形成中心束管。

束管内的光纤可以在纤膏内活动,这样的结构称为松套式结构。

3、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传输损耗、光纤的传输带宽以及光纤传输性能参数。

光纤光缆基本知识

光纤光缆基本知识

光纤和光缆基础知识光纤光缆基本知识一、光纤通信及发展史1、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提出“光纤通信”.2、以激光为光源,经光纤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叫做光纤通信.3、1983年武汉三镇使用光纤通信投入电话网中使用,标志着我国光纤通信进入使用阶段.二、光通信原理介绍及光纤通信的特点1、全反射原理:1)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2、光通信特点:优点: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2) 中继距离远、损耗低3)抗电磁能力强、无串话4)重量轻5)资源丰富6)抗化学腐蚀、柔软可绕缺点:1)强度不如金属2)连接比较困难3)分路耦合不变4)弯曲半径不宜太小5)传输能量比较困难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发送光传输光接收光端机四、光纤简介1、光纤的结构:由纤芯、包层、涂覆层组成2、光纤分类:1)按材料组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2)按传输模式分: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单模光纤G652 折射率:1310nm 1.4677 1550nm 1.4682G655 折射率:1550nm 1.4690多模光纤芯径62.5um A1b 折射率:850nm 1.496 1300nm 1.487芯径50um A1a 折射率:850nm 1.482 1300nm 1.4773、常用光纤的主要技术特性及部分指标介绍指标的介绍:1)衰减:光在光纤中传输时能量的损耗2)色散: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脉冲的展宽3)偏振模色散:基模可分解成两个垂直相交的偏振模,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现两个垂直的偏振模间的时延差4)光纤几何参数:包层直径、涂层直径、光纤不圆度同心度误差:芯/包层<1um 涂覆层/包层<12um不圆度=长轴直径-短轴直径/标准值4、模场直径:基模光斑的大小标准:9.2+0.4um模: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方式(单模、多模)纤芯直径:8.3um5、截止波长:保证光纤以基模传输的最小波长(G652 1100-1330nm)常用光纤的主要技术特性G652 衰减 1310nm≤0.36dB/km 1550nm≤0.22dB/km模场直径 1310nm 9.3+0.5um 1550nm 10.5+0.8um包层直径 125+1.0um包层不圆度≤02%模场/包层同心度误差≤1um涂层直径 245+5um涂层不圆度 /涂层与包层同心度误差 <12um截止波长 1100nm≤λc≤1330nm零色散波长 1300nm-1324nm零色散斜率≤0.093Ps/nm2.km1288-1339nm波长范围内色散系数≤3.5 Ps/nm.km1271-1360nm波长范围内色散系数≤5.3 Ps/nm.km1550nm波长范围内色散系数≤17 Ps/nm.km衰减不连续性—--在1310nm或1550nm处均没有大于0.01dB的不连续点,实际一般控制≤0.03dB.衰减不均匀性----在光纤后向散射曲线上,任意500米长度上的实测衰减值与全长平均每500米的衰减值之差的最坏值应≤0.05dB.外观检查----排丝整齐,颜色鲜明涂覆层牢固光洁,不脱皮.G655 (康宁LEAF、朗讯真波、长飞大保实)康宁 LEAF :衰减: 1550nm ≤ 0.22dB/km模场直径(MFD):9.5±0.6um截止波长(λcc) 1470nm色散:1530-1565nm 2.0-6.0 PS/nm.km1565-1625nm 4.5-11.2 PS/nm.km零色散斜率≤0.1Ps/nm2.kmPMD ≤0.1PS/km1/2朗讯真波:衰减:1550nm≤ 0.22dB/km模场直径(MFD):9.4±0.6um截止波长(λcc) 1260nm色散:1530-1565nm 2.0-6.0 PS/nm.km1565-1625nm 4.0-8.6 PS/nm.km零色散斜率≤0.05Ps/nm2.kmPMD ≤0.5PS/km1/2光缆的简单介绍1、缆的分类按光纤类别分:单模光纤光缆、多模光纤光缆按缆芯结构分:中心束管式、层绞式、骨架式层绞式把松套光纤绕在中心加强件周围绞合而构成。

光纤通信使用波长(波段)历史简述

光纤通信使用波长(波段)历史简述

光纤通信商用化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光纤品种和特性及应用经历了下述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1、多模光纤(第一窗口、第二窗口)1972-1981年间是多模光纤研发和应用期。

前期第一个使用的波长是850nm称为第一窗口。

先开发使用阶跃型多模光纤。

接着开发了Ala类梯度多模光纤(50/125),其衰减3.0 — 3.5dB/km,带宽200-800MH? km,数值孔径0.20 ± 0.02或0.23 ± 0.02 ;以后又开发使用A1b类梯度多模光纤(62.5/125 ),其衰减 3.0 — 3.5dB/km,带宽100—800MH? km,数值孔径0.275 ± 0.015。

这两种光纤与850nm附近波长LED (发光二极管)相配合,形成光通信系统。

LED光谱宽度40nm注入光功率5 或20卩W 最大比特速度5或60Mb/s。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又开发了第二窗口(1300nn)。

A1a类光纤衰减0.8 —1.5dB/km,带宽200 —1200MH? km; A1b类光纤衰减0.8 — 1.5dB/km,带宽200—1000MH? km 与它们相配合使用的是高辐射LED其光谱宽度120nm 注入光功率20卩W 最大比特率100Mb/s。

2、G.652及G.653、G.654单模光纤(第二、三窗口)1982—1992 年是G.652 及G.653、G.654 单模光纤开始大规模应用期,打开了光纤的第二窗口(1310nm)和第三窗口(1550nm)。

1973—1977年世界各大光纤制造商开发了各种先进的预制棒生产工艺。

康宁开发出OV取术;日本的NTT住友、古河、藤仓等联合开发出VAD技术;朗讯改善了MCVD 技术;荷兰菲力浦开发了PCVD技术。

1982年由美国开始,日、德等国家紧跟,世界上开始大量建设G.652单模光纤长途工程。

单模光纤市场需求大增刺激了其大规模生产。

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特性条件数据单位光学特性有效面积典型值 1550nm 130 [µm 2] 模场直径 1550nm 12.3-13.1 [µm] 衰减1550nm 1625nm ≤0.19 ≤0.21 [dB/km] [dB/km] 相对于波长的衰减变化 1525-1575nm 相对于1550nm ≤0.02 ≤0.03 [dB/km] [dB/km] 色散系数1550nm 1625nm 17-23 ≤27 [PS/(nm ·km)] [PS/(nm ·km)] 色散斜率1550nm0.050-0.070[PS/(nm 2·km)]偏振膜色散系数(PMD ) 单根光纤最大值光纤链路值(M=20,Q=0.01%) 典型值≤0.1 ≤0.04 0.03[ps √km] [ps √km] [ps √km] 光缆截止波长(λcc) <1530 [nm]有效群折射率 1550nm 1.467点不连续性1550nm≤0.05[dB]环境特性 1550nm 和1625nm温度附加衰减-60℃到85℃ ≤0.05 [dB/km] 温度-湿度循环附加衰减 -10℃到85℃, ≤0.05 [dB/km] 98%相对湿度浸水附加衰减23℃,30天 ≤0.05 [dB/km]湿热附加衰减 85℃, ≤0.05 [dB/km] 85℃相对湿度,30天干热附加老化85℃,30天 ≤0.05 [dB/km]机械特性筛选张力2≥9.0 [N] ≥1.0 [%] ≥100 [KPSi]宏弯附加损耗 100圈,半径30mm1550nm ≤0.03 [dB] 1550nm ≤0.10 [dB] 涂层剥离力典型平均值 1.5 [N] 峰值 1.3-8.9 [N]动态疲劳参数(nd )≥20几何特性包层直径 125.0±0.7 [µm]包层不圆度 ≤0.7 [%] 涂层直径245±7 [µm]涂层/包层同心度误差 ≤12.0 [µm] 涂层不圆度≤6.0 [%]芯/包层同心度误差 ≤0.6 [µm]翘曲度(半径) ≥4 [m]交货长度1 2.1 to 50.4 [km/盘]。

光纤截止波长 -回复

光纤截止波长 -回复

光纤截止波长 -回复光纤的截止波长,也称为截止频率或临界频率,是指当信号发生衰减的速率达到一定的限制时,光纤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

换句话说,它是光纤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超过此频率的光信号会被光纤吸收和衰减。

光纤截止波长是在设计、生产和测试光纤时非常重要的参数。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它通常用于评估光纤的带宽和传输能力。

高截止波长意味着光纤能够传输更高频率的光信号,能够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更高;相反,低截止波长则表明光纤只能传输低频率的信号,数据速率较低,通信距离也较短。

光纤的截止波长主要受到光纤内部的衰减机制和波导结构的影响。

在光纤中,光信号的衰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

吸收衰减是指光信号在通过光纤时被光纤本身吸收而产生的衰减。

这主要是由于光纤内部的材料和杂质等原因引起的。

当信号波长接近光纤材料的吸收峰时,光信号会被强烈吸收,从而导致信号的强度迅速下降。

光纤的截止波长一般要比光纤材料的吸收峰波长低一些,以避免信号被吸收的情况。

散射衰减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发生多次散射而产生的衰减。

这主要是由于光纤中的微小杂质和不规则结构引起的。

散射衰减与波长的关系较为复杂,一般在不同的波长下有不同的散射损耗。

对于单模光纤而言,散射损耗主要在波长较小的情况下较高,而在波长大于1.3μm时变得很小,因此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一般在1.3μm左右。

光纤的截止波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影响着光纤传输信号的带宽和传输能力。

不同类型的光纤有不同的截止波长,选择合适的光纤也是通信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除了光纤本身的材料和结构的影响外,光纤的截止波长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光纤的长度、温度变化、压力变化等都会对光纤的传输性能产生影响。

光纤长度对截止波长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衰减。

光信号的衰减随着光纤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光纤长度较长时,其截止波长也会相应降低。

在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通信距离选择合适的光纤长度和截止波长,以保证传输质量。

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

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

’01#图 & 光纤与光缆截止波长的关联性&09:’565&& ; 5650&#<03& 78’=# ! 光纤和光缆截止波长的定义单模光纤通常存在某一波长!当所传输的光波长超过 该波长时!光纤只能传播一种模式"基模#的光!而在该波 长之下!光纤可传播多种模式"包含高阶模$的光% 该波长 被称为截止波长%光纤中能够传播的模式数是有限的!只有满足全反射 和相位一致条件模式的光才能在光纤中传播!而其他模式 则被截止%实现单模传输的条件是&!’归一化频率$!!""归一化 截止频率$% 其中!!" 可由式"#$得出&在该定义中!第一高阶模’65&&#在截止波长处将衰耗 &>3= 78, ()* 依据此定义! 还分别给出了 "" 和 """ 测试样品的 采集标准!具体如下,’&# "" 的测试样品& 一段 . 1 长的未成缆光纤! 中间 绕一半径为 &?0 11 的圆环,’.# """ 的 测 试 样 品 & 一 段 .. 1 长 的 光 缆 ! 其 中 两 端 各包 & 1 长的未成缆光纤, 为了模拟接头盒的效果!两端 各绕一个半径为 0 11 的圆环,’=# 由于一般光纤生产厂家都没有成缆的光纤!因此 ()*)(+, 和 +(- 提出了一种供光纤生产厂测试样品的采集 标准&一段长 .. 1 的未成缆光纤! 将中间 .0 1 绕制成半 径"&?0 11 的若干个圆环! 两端各绕一个半径为 ?0 11 的圆环,’# 8@99"A B@ 文件 2C D $0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测试样 品的采集标准&一段 $ 1 长的光纤!其中绕制两个半径为 0 11 的圆环,但是! 这种测试方法仅对 E ,F E 单模光纤才能给出 等值的结果,&’(!")*%’&#式中&! 为折射率分布指数%对应的截止波长 "" 可由式"$$得出& "’(!$/0-&.’.#式中&%& 为芯折射率指数(’ 为芯径(# 为相对折射率%截止波长的国际标准" # 测试结果的比较下面我们分别采用方法’=# 和 ’?# 测试未成 缆 E ,F E光纤的光缆截止波长!测试样品选择截止波长超过标准的 光纤!以便发现最佳的映射图形, 测试后得到的光纤与光缆截止波长如图 & 所示,由 于 理 论 上 的 截 止 波 长 对 通 信 网 络 的 设 计 用 途 不 大! 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 ()*)(+, 和 +(- 都定义了实际 截止波长的测定方法!给出了光纤截止波长"""$和光缆截 止波长""""$的国际标准*"" 一般由光纤制造商测定(""" 除与 "" 有很大的关联外! 还与光纤 及 光 缆 的 类 型 + 长 度 以 及 附 加 环有关, """ 实质上比 "" 要低!对系统设计者 而言!""" 更为有用,为避免模式噪音问题!"""应低 # ./0 %1!这也是多数系统的最小工作 波长,根据 ()* 推荐的 234/0 光纤! 截止波长 可定义为& 当 光 波 长 大 于 该 波 长 时 ! 高 阶 模 全功率 ’565&&# 与基 模 全 功 率 ’5650&# 的 比 率 将 降至 03& 78 以下, 即&在这些测试中!截止波长大约会有 $%% &’ 的漂移" 其 中大多数漂移是由于两种测试方法所定义的弯曲程度的 不同而引起的# 光纤是一个半径 $(% ’’ 的圆环! 而 光 缆 是两个半径 (% ’’ 的圆环$% 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 !) 达到 $ **% &’!!)) 仍将低于 $ +,% &’"华为 !" #$# 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喜获电信设备入网证-$$- 年 / 月 / 号! 华为公司软交换设备 01232 245678$$$ 正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电信设备进网试用批文+"华为 012329: ;); 解决方案是融合话音’ 数据’ 多媒体!面向固定’移动的统一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核 心 设 备 软 交 换 245678$$$ 采 用 高 密 度 的 商 业 通 用 硬件平台及先进的中间件技术 <=(>? &分布式面向 对象可编程实时构架$!为运营商提供完整的 ;); 解 决方案"012329: 网络解决方案具有以下特点,"支持固定移动’ 话音多媒体的统一建网! 提供 对 8) 核心网络及业务的支持! 使得 ;); 成为真正融合的网络%"提供系列化的完整的 ;); 解决方案! 系列化 的 9:) 和 ?:) 支持运营商根据各种网络规模建设需要来组网%"支持完整的话音业务! 包括新国标业务’ 商业 网增值业务! 提供多媒体@消息类增值业务及移动融合业务!并提供开放的第三方业务开发接口%"提供针对集团用户的话音’多媒体综合通信方 案 , 如广域 A B %6C BD ’01(E 6F 企业通信助理等! 方 便 集团用户业务定制和管理! 实现企业的多媒体会议’即 时消息类应用%"高可靠网络安全性设计! 采用专利技术 ;B 62G BBHB C !提供完整的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整 个 解 决 方 案 的 全 套 设 备 包 括 , 软 交 换245678$$$’ 中继媒体网关 9:)#$!$’ 接入媒体网关! 截止波长的工艺控制由式&+$可知!光纤的截止波长与光纤的芯径’相对折 射率以及归一化频率有关!而归一化频率又与光纤的剖面 结构有关"故截止波长的控制对不同类型的光纤具有不同 的要求" 例如!-./,+ 光纤的截止波长为 $ $,%0$ **% &’! 基本可以保证光缆的截止波长1$ +,% &’( 而 -./,, 光纤 对截止波长未作要求!但光缆的截止波长应1! "#$ %&%为何成缆后光纤的截止波长会大幅降低呢) 这是因为 当工作波长略小于截止波长时! 光纤系统中会同时出现’($! 和 ’(!!!而此时!’(!! 接近截止区!其光功率绝大部分分布在包层中! 光场的约束性极差!从而使得传输性能极 不稳定% 此外!光纤在光缆中会出现弯曲’微弯现象!再加 之光纤本身由于工艺造成的几何尺寸的偏差!均能使光在 此类缆中经过很短距离&通常是几米$的传输后!转换为辐 射模!而被截止%不同类型的光纤!其成缆后截止波长降低的幅度也不 相同( 具体而言!)*+,, 光纤比 )*+,- 光纤降低的幅度要 大% 这是因为! 为了增强光纤的抗弯曲性能! 目前商用的 )*+,, 光纤其剖面采用了 .型结构% 外环的作用主要是增大有效面积’降低弯曲损耗和改 变光纤的零色散点% 外环将光从光纤中心拉出来!使光具 有较大的场分布!从而增大有效面积(同时外环将约束光 在包层中传播! 这样可以防止光波在包层转变为泄漏模! 从而改善了弯曲性能%由于在外环内传输的光为 ’(!!!在未成缆状态时较稳 定!光纤具有较高的截止波长% 但在成缆后!’(!! 不稳定! 易被截止!故光缆截止波长的降低幅度大%:),$$$’ 信 令 网 关 2)I $$$’ 媒 体 资 源 服 务器 :>2+$$$’ 系列化的 J ?<’ 业务应用服务器 ?(( 2B C K 2 B C /$$$’ 策略服务器’01(E 6F 企业通信助理’;); 网。

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

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

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一、概述单模光纤,顾名思义,应当只能传输一种模式(基模LP01)的光,以便尽可能的为通信系统提供最大带宽。

但这种行为取决于窗口的工作波长以及光纤的性能参数,如光纤的芯径以及芯、包层间的折射率的差值Δ。

截止波长指的是,单模光纤通常存在某一波长,当所传输的光波长超过该波长时,光纤只能传播一种模式(基模)的光,而在该波长之下,光纤可传播多种模式(包含高阶模)的光。

理论分析表明,光纤中能够传播的模式数是有限的,只有满足全反射和相位一致条件的模式才能在光纤中传播,而其它模式则被截止。

实现单模传输条件是:归一化频率V小于其归一化截止频率Vc(V≤Vc)。

α- 折射率分布指数对阶跃型多模光纤:α→∞,Vc =2.405抛物型光纤:α=2,Vc =3.533三角形折射率分布:α=1,Vc =4.379对应的截止波长λc为:n1- 芯折射率指数a - 芯径Δ-相对折射率理论截止波长对通信网络的设计,用途不大,因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TU、IEC和EIA都定义了实际截止波长的测定方法,给出了光纤截止波长λc与光缆截止波长λcc的国际标准。

光纤截止波长一般由光纤制造商测定。

光缆截止波长与光纤截止波长有很强的关联性,另外还与光纤及光缆的类型,长度以及附加环有关。

光缆截止波长实质上要比光纤截止波长低,对系统设计者而言,光缆截止波长更为有用。

为避免模式噪音问题,光缆截止波长应低1250nm,这也是多数系统的最小工作波长。

二、截止波长的国际标准根据ITU的推荐G.650, 截止波长可定义为:当光波长大于该波长时,高阶模全功率PLP11与基模全功率PLP01间的比率将降至0.1 dB以下。

在此定义中,第一高阶模LP11,在截止波长处将衰耗掉19.3dB。

依据此定义,还分别给出了光纤截止波长λc与光缆截止波长λcc的测试样品的采集标准光纤截止波长λc 的测试样品:一段2米长,未成缆光纤,中间绕一半径为140 mm的圆环。

光纤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因素

光纤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因素

光纤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因素涂昌伟 Tu changwei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 Chendu SEI Optical Fiber Co.,Ltd摘要:现代光纤通信中单模光纤已经作为的光传输主要媒介,由光纤的传输理论可知,把包层和芯层边界代入波动方程求解,可得LP11模截止时光纤只有单模即LP01模传输,对应的波长叫作截止波长。

在通信链路中系统波长必须大于截止波长。

国际电信联盟技术委员会ITU-T 根据不同的测试条件和环境规定了截止波长测试方法和替代方法及相应标准,本文主要针对用光谱传输功率法进行截止波长测试及影响测试截止波长的原因进行阐述。

关键词:单模光纤、截止波长、光谱传输功率法Abstract: A Singlemode fiber is a primary optic transmission medium in modern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iber transmission theory ,we solve wave equations according to fiber ’s core-cladding boundary and know that fiber transmits only by Singlemode(LP01 mode) if the higher mode(LP11 mode) is cut-off. That wavelength is defined as cut-off wavelength. The system ‘s operating wavelength must be greater than the fiber cut-off wavelength in transmission-lank.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ITU-T) rule the cut-off wavelength measuring method ,the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 by the deferent measuring factor and condi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 the optic spectral transmitted power technique which measure the cut-off wavelength and the influent factor.Key words: a Singlemode fiber, cut-off wavelength, an optic spectral transmitted power technique一. 截止波长的物理概念和定义根据光纤中光传输的标量波动方程求解可知,单模光纤LP11模的截止波长为:∆=221n V acc πλ 1-1 对于阶跃型光纤,Vc=2.40483。

光纤波长短

光纤波长短

光纤波长短
光纤的波长通常用来衡量光的颜色,也是光的频率和能量的一种度量。

光纤的波长范围非常广泛,从可见光的红外波长到紫外波长都有覆盖。

一般来说,光纤通信系统常用的光纤波长范围是从1260纳米到1625纳米,这个范围被称为"C波段"(C-band)。

C波段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波长范围,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传输能力。

此外,光纤通信系统还可以使用其他波长范围,比如"L波段"(从1565纳米到1625纳米)和"S波段"(从1460纳米到1530纳米)。

这些波长范围可以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和特定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光纤波长决定了光信号的频率和能量,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性能和损耗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光纤通信系统时,波长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

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

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
何珍宝
【期刊名称】《电信技术》
【年(卷),期】2002(000)011
【摘要】@@ 1光纤和光缆截止波长的定义rn单模光纤通常存在某一波长,当所传输的光波长超过该波长时,光纤只能传播一种模式(基模)的光,而在该波长之下,光纤可传播多种模式(包含高阶模)的光.该波长被称为截止波长.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何珍宝
【作者单位】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1
【相关文献】
1.光缆截止波长论述 [J], 杨日胜;Lande.,A
2.CRU光纤光缆大会中国首秀我国将成全球光纤光缆行业"四大中心" [J], 刁兴玲
3.光缆截止波长测试的基准试验方法探讨 [J], 喻琴;刘骋;王珩;王小泉;李春生
4.打造光纤光缆和谐产业链履行光纤光缆行业社会责任——永鼎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光纤光缆行业产品质量自律公约》签约仪式 [J],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5.室内光纤带光缆——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与光缆的截止波长
一、概述
单模光纤,顾名思义,应当只能传输一种模式(基模LP01)的光,以便尽可能的为通信系统提供最大带宽。

但这种行为取决于窗口的工作波长以及光纤的性能参数,如光纤的芯径以及芯、包层间的折射率的差值Δ。

截止波长指的是,单模光纤通常存在某一波长,当所传输的光波长超过该波长时,光纤只能传播一种模式(基模)的光,而在该波长之下,光纤可传播多种模式(包含高阶模)的光。

理论分析表明,光纤中能够传播的模式数是有限的,只有满足全反射和相位一致条件的模式才能在光纤中传播,而其它模式则被截止。

实现单模传输条件是:归一化频率V小于其归一化截止频率Vc(V≤Vc)。

α- 折射率分布指数
对阶跃型多模光纤:α→∞,Vc =2.405
抛物型光纤:α=2,Vc =3.533
三角形折射率分布:α=1,Vc =4.379
对应的截止波长λc为:
n1- 芯折射率指数
a - 芯径
Δ-相对折射率
理论截止波长对通信网络的设计,用途不大,因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TU、IEC和EIA都定义了实际截止波长的测定方法,给出了光纤截止波长λc与光缆截止波长λcc的国际标准。

光纤截止波长一般由光纤制造商测定。

光缆截止波长与光纤截止波长有很强的关联性,另外还与光纤及光缆的类型,长度以及附加环有关。

光缆截止波长实质上要比光纤截止波长低,对系统设计者而言,光缆截止波长更为有用。

为避免模式噪音问题,光缆截止波长应低1250nm,这也是多数系统的最小工作波长。

二、截止波长的国际标准
根据ITU的推荐G.650, 截止波长可定义为:
当光波长大于该波长时,高阶模全功率PLP11与基模全功率PLP01间的比率将降至0.1 dB以下。

在此定义中,第一高阶模LP11,在截止波长处将衰耗掉19.3dB。

依据此定义,还分别给出了光纤截止波长λc与光缆截止波长λcc的测试样品的采集标准光纤截止波长λc 的测试样品:
一段2米长,未成缆光纤,中间绕一半径为140 mm的圆环。

光缆截止波长λcc的测试样品:
A)取一段长22米的光缆,其中两端各包1米长的未成缆光纤,为了模拟接头盒的效果,两端各绕制一个半径为40 mm的圆环。

由于一般的光纤生产厂没有成缆的光纤,因而ITU,IEC和EIA提出另一种,可供光纤生产厂的测试样品的采集标准:
B)一段长22米的未成缆光纤,将中间20米绕制成半径≥140 mm的若干个圆环,两端仍然各含一个半径为40mm的圆环。

Bellcore文件GR-20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测试样品的采集标准:
C)一段两米长的光纤,其中绕制两个半径40 mm的圆环。

但是,这种测试方法仅对MCSM单模光纤,才能给出等值的结果。

三、测试结果的比较
文献中对两种未成缆MCSM光纤的光缆截止波长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测试样品的采集标准(B)和(C)]。

测试样品选择了一些截止波长超过标准的光纤,以便发现最佳的映射图形。

图1,给出了两个测试标准所得到的光纤与光缆截止波长的对应结果。

由两种未成缆光纤测试标准给出的结果所拟合的曲线非常吻合(22米未成缆光纤及Bellcore 2米未成缆光纤)。

这说明光纤样品的长度对光缆截止波长的测量结果,没有多大影响,至少对MCSM光纤是这样的。

即使光纤的截止λc达到1330nm,但光缆截止波长仍然低于1250nm。

在这些测试标准中,截止波长大约漂移100nm;大多数漂移是由于两种测试方法所定义的不同的弯曲所引起的(光纤是一个半径140mm的圆环,光缆的是二个40mm的圆环)。

我们对市场上G.655光纤的进行取样测试,也可发现同样的的变化趋势,光纤在成缆前后其截止波长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只是G.655光纤,在成缆前后其截止波长降低幅度要大于G.652光纤,一般其漂移量都达到150nm以上,这就是说对G.655光纤而言,其光纤的截止波长达到1600nm,其光缆截止波长
也可满足要求。

由于长飞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光纤与光缆的生产企业,具有齐全的光纤与光缆的检测手段;故光纤的截止波长是采用ITU推荐的G.650标准进行测试的,光缆的截止波长的测试是采用方法A。

四、截止波长的工艺控制
由截止波长的理论方程可知,光纤的截止波长与光纤的芯径的大小,相对折射率的高低及归一化频率有关,而归一化频率又与光纤的剖面结构有关。

故光纤的截止波长的控制对不同类型的光纤具有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的制造工艺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具体而言,芯径越大,相对折射率越高则截止波长越高。

对应力较大的预制棒而言,拉丝的张力对截止波长有显著的影响,即拉丝张力越大,则截止波长越高。

对不同类型的光纤,其截止波长的控制也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对G.652光纤而言,ITU给出的光纤截止波长的控制范围为1150 ~ 1330nm,基本可以保证光缆的截止波长应小于1250nm;而G.655光纤的截止波长则未作要求,但光缆的截止波长应小于1480nm。

为何成缆后光纤的截止波长会大副降低呢?其原因如下:当工作波长略小于截止波长时,在光纤系统中有LP01基模LP11高阶模同时出现,但此时,高阶模LP11接近截止区,LP11高阶模的光功率,绝大部分分布在包层中,光场的约束性极差。

这样的模场分布其传输性能极不稳定,由于光纤在光缆结构中,光纤不可避免处于弯曲,微弯状态,加上光纤本身由于工艺造成的几何尺寸的偏差,均能使此类经过很短的距离(通常是几米)的传输后,转换为辐射模,而被截止。

而不同类型的光纤,其在成缆后的截止波长降低的幅度也不相同;具体而言,G.655光纤要比G.652的光纤降低的幅度大。

这是因为,为了增强光纤的抗弯曲性能,现在商用的G.655在剖面设计时,都采用了W型结构。

外环的作用主要是可增大有效面积并降低弯曲损耗,同时,改变光纤的零色散点。

外环将光从中心拉出来可使光具有较大的场分布,增大了有效面积,同时外环将约束光在包层的传播,而防止了光波在包层转变为泄漏模,改善了弯曲性能。

由于在外环内传输的光为高阶模LP11,处于未成缆状态时,较稳定,光纤具有较高的截止波长;当成缆后,高阶模LP11不稳定,易被截止,故光缆截止波长降低幅度大。

多年来光纤传送系统的使用实践也表明,当光纤传输系统的工作波长适当小于光纤的截止波长,光纤仍然能工作在单模运行状态。

五、光纤截止波长与光纤的均匀性
光纤的截止波长是沿整个光纤而发生变化的;截止波长变化越小,说明光纤的均匀性越好。

而光纤的均匀性,对光缆施工中的接续操作产生影响,由此产生的接头损耗和反射光的增加都会影响通信系统的运行效果。

对整个光纤预制棒而言,当完成拉丝后,其光纤截止波长的分布可以反映出该预制棒的均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