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要得(1)
24 给予是快乐的
![24 给予是快乐的](https://img.taocdn.com/s3/m/8156816231b765ce05081467.png)
课题
24、给予是快乐的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里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是快乐的,受到表扬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得出了这样的感受。(板书完成课题)请大家读课题。
师:有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
师:给予是快乐的,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快乐?请大家打开
学生说说快乐的事
学生读课题
生:给别人什么。
生读描写小男孩的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课外延伸
推荐几篇相关的文章,课后阅读。
1、《给,永远比拿愉快》-----蒋风(中国)
2、《感恩之心》-----林润翰(中国)
3、《乞丐》----屠格涅夫(俄)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指名读,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保罗被感动了呢?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方法
阅读感悟
教学手段
与“给予”相关的生活见闻。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给予是快乐的
师: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我猜大家一定会喜欢,想知道吗?板书:快乐
24给予是快乐的
![24给予是快乐的](https://img.taocdn.com/s3/m/0915acb03186bceb18e8bb33.png)
24、给予是快乐的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准备1、老师制作课件。
2、学生课前帮助别人,体验给予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唱有关圣诞节的歌,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好听,可以绕梁三日了,谁能告诉我这首歌与哪个节日有关?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当你收到一份礼物时,心情会怎样?有一个叫保罗的人,他对快乐有着新认识,他认为“给予是快乐的”,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2、它的作者:美国作家,克拉克,有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呢?(二)生快速课文中,扫清字词障碍。
你们想不想知道保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轻轻地打开课本,轻声快速地朗读课文,注意要求读准字音,清扫字词障碍。
玩字词障碍游戏。
(二)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神勇的孩子们,恭喜你们过关了。
咱们可以进入课文阅读了。
首先咱们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把它标出来。
2、齐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谁能试着按这样的句式,简要说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罗用哥送给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载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度过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抓文中误解,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1、这篇课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非常感人,文中保罗曾两次误解了小男孩,四人小组找出相关的片断分角色读一读,并谈谈你的感受。
2、交流学习A、保罗第一次误解小男孩:(出现在哪些自然段?哪个小组想展示你的风采。
)填空:保罗以为男孩希望(),没想到男孩希望()。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373fbf7dd3383c4bb4cd26e.png)
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
课前准备1.词语卡片。
2.收集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成语。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愿望,都可以体现对别人的爱。
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小男孩,他对腿有残疾的弟弟百般关怀,令人感动。
(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二、出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或借助注音。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按段落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地方。
3.反复读读以下词语:圣诞礼物饶有兴趣闪亮羡慕宽裕惊叹不由自主显然神气湿润喜悦4.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探究情感1.自由读课文,想想你对课文哪部分内容特别感兴趣,或感受特别深刻,在书上作些批注。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A.小男孩喜欢保罗的圣诞礼物吗?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b.保罗的想法一错再错,你能说说他的两次错分别是错在哪里吗?c.小男孩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表达了小男孩怎样的思想感情?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你怎么理解“给予真是令人快乐的”?请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拓展阅读,感悟主题1.轻声朗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说说短文讲了什么事?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
3.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格言名句。
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
24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24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21cbeaef8941ea66e0529.png)
24*给予是快乐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从文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感受。
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1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时候你是最快乐的?(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快乐的文章,看看文中的人物对快乐有什么新的认识。
大家齐读课题《给予是快乐的》。
[板书课题:给予是快乐的]看到“给予”两字,我们会想到曾经学过的一篇文章《给予树》,你们还记得“给予”是什么意思吗?明确:“给予”就是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作出奉献。
二、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配乐朗读。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在给予?谁又在接受别人的给予呢?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男孩、保罗、保罗的哥哥在给予;男孩的弟弟、保罗、男孩在接受给予。
2.学生小组合作自学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利用工具书了解词语意思。
教师点拨:宽裕,指宽绰富余;饶有兴趣,指兴趣很浓。
三、整体感知1.读文章后,找出课文中最快乐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段,并说说读懂了什么?明确:第5、第11自然段;湿润、喜悦、难忘。
2.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明确:两次;看车时、坐车出去时。
3.当小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到底希望什么呢?学生发言,教师明确: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希望自己也能够当这样的哥哥。
4.小男孩说“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的目的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想当这样的哥哥?明确:像保罗哥哥一样给自己弟弟带来快乐;指出相关句子。
5.保罗以为开新车送小男孩回家,小男孩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神气一下。
其实,小男孩是想做什么呢?明确:想告诉弟弟自己将来也会送他一辆新车。
6.保罗知道了小男孩的想法后,是怎样做的?学生发言,教师明确: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车里。
小学语文交流课《给予是快乐的》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笔记
![小学语文交流课《给予是快乐的》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b1a28dfc8d376eeaeaa3154.png)
小学语文交流课《给予是快乐的》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笔记观摩课《给予是快乐的》听课小结黄老师的导题形式很新颖,我很喜欢,记得上回参加优质课比赛导题也是她给的建议,看来这个女人比较有创新意识。
就整堂课来说,教学是很扎实的,但是离我预期的效果有点距离,可能我对黄老师的期待值太高了吧。
《给予是快乐的》课堂教学简录第一环节1.黑板上这两个字(给,拿)我们都认识,一起读。
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理解这两个字?2.也许有人会因为获得别人的东西感到高兴,有人却说“给,永远比拿快乐。
”(补足板书)你同意吗?为什么?3.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简单,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4.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第二环节1.自由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A、自由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准确、通顺,碰到难读的、不会读的字词请教同桌或老师。
B、边读边标上小节号。
C、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碰到的难读字词。
课件出示:饶有兴趣衣着学生指出“兜一圈”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一生很详细地把课文内容复述了一遍。
师:从你的话中我听出故事主要讲了三个人,板书:保罗男孩弟弟谁能说得更清楚(主要内容)?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一下?第三环节1.老师发现保罗的想法与男孩的想法不同,保罗的想法错在哪?用括号标出句子,和同桌交流保罗错在哪?2.错了几次?第一次错在哪?课件出示:我希望也有这样的哥哥。
我希望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这样的哥哥是怎样的哥哥?品读这两句话,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男孩选择了给)练读这句话,读出当好哥哥的决心。
3.第二次保罗的想法错在哪?第四环节1.自由读8——11段,什么地方让你感动?在旁边作上批注,写下感受。
2.学生交流(男孩的话、男孩的动作感受男孩对弟弟的关心)3.聚焦男孩的话新车是一辆怎样的新车?引到句子“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弟弟的亲切、关爱)结合图片,练读这句话(指名、齐)齐读男孩的话第五环节1.送给弟弟的仅仅是一辆新车吗?还送给弟弟什么?2.这份爱感动了与男孩、弟弟素不相识的保罗,保罗是怎么做的?齐读最后一段。
四上语文24课《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四上语文24课《给予是快乐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0e49c7f61fb7360b4c65fe.png)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行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初读质疑。
1.板书课题,引生齐读。
2.读文质疑。
(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1)默读课文,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2)合作交流,筛选问题。
(反馈2-3人说,板书问题关键词:围绕课文主要内容提问)二、品读课文,聚焦问题,入境理解1.走进保罗新车刚才找有价值的问题找得可真准,就奖励你们欣赏保罗的这辆新车吧!(课件出示)这可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
你们想说什么吗?2.走进保罗内心3.探究保罗错因事实上,咱们知道,保罗——错了。
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到让保罗产生这样错误判断的依据,用“”画出,看看你能找到几个理由。
(1)反馈(指名说理由)。
(2)朗读体会。
(课件出示男孩羡慕神情的描写)(3)正当保罗一心以为能听到小男孩的羡慕与赞美声时,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猜猜,面对这样的男孩,保罗的表现是怎样的?(4)这是保罗第一猜错了男孩的想法,那第二次是在什么时候?找到保罗的第二次猜想,读一读。
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神气吗?保罗以为小男孩是什么目的?(学生讨论)4.请同学们默读9-12自然段,想一想,保罗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明白小男孩的真实想法?(1)反馈(指名说理由)。
(2)朗读体会。
(3)小结:在你们的读书声中,我体会到,你们已经被这位小男孩所感动。
看到这里,听到这里,保罗也被深深地打动了,所以——(出示齐读)“保罗的眼睛湿润了。
”(4)此时此刻,你明白他为什么湿润的原因了吗?(回顾板书中的学生问题指名说理解:他被男孩对弟弟的那份呵护与关爱,弟弟对哥哥的那份信倚赖与信任,被兄弟俩之间那份温馨的亲情所感动了)(5)出示:“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
24 给予是快乐的
![24 给予是快乐的](https://img.taocdn.com/s3/m/eb2db264f5335a8102d22001.png)
24《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设计普洱宁洱县磨黑镇第二小学贺满华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过程:编者意图:借助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凭借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一、直接揭题板书题目齐读课题质疑:读课题后,你想说什么?或你想知道什么?指名说设计意图: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文本内容及课题的了解情况。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设计意图:读通、读懂课文,清楚文中的主人公,明白他们的关系及所发生的事(谁给予谁,给予什么)三、同桌互读1、能正确、流利或有感情的读完课文2、勾画出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出乎意料的地方?设计意图:熟读课文,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找出小男孩令保罗吃惊的语句。
四、小组工作(四人一组)1、交流读后体会2、交流各自勾画的语句,说说理由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五、分角色朗读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体会他乐于奉献的精神。
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象“他们三个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们是怎样度过这个夜晚的?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设计意图:小男孩心中只有他人,给予是快乐的精神感染了保罗,因此,保罗用行动给予了小兄弟俩快乐,同时也影射了给予是快乐的含义,激发学生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美好品质。
七、学习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帮助理解)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保罗在与小男孩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24《给予是快乐的》四年级上册
![24《给予是快乐的》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7fd7c75f0e7cd18525363b.png)
接下去他们去了哪里?
• 故事的结尾写道:“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 一个难忘的夜晚。”
• 质疑:这个夜晚他们是怎样度过的?为什 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小弟弟是因为
而感到难忘;
小男孩因为 保罗因为
而感到难忘;
94b.jpg
而感到难忘。
这个夜晚,保罗 从内心里感到,给予 是令人快乐的。
“哇!我希望……” “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 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原以为--------,没想到------------。
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 我一下,好吗?”
“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将来, 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 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 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 为什么“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 人快乐的”?
小男孩:
你
你好!
现 在
………………ຫໍສະໝຸດ 有什么话
要
对
小
男
孩
说
呢
?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
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中的社 会添上一点光彩。这样我们的生命才 会开放。一心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 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
24 给予是快乐的
个
个
个
个
• 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 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
给予是快乐的
把
给予
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 2.小男孩把欢乐给予弟弟。 3.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德育教案—24 给予是快乐的
![德育教案—24 给予是快乐的](https://img.taocdn.com/s3/m/880dcf37b4daa58da0114a43.png)
24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饶有兴趣”、“宽裕”等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课文内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能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体验。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领悟“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想看看吗?(出示)漂亮吗?看得这么入迷,心里在想什么呢?老师今天不但带来了这么多汽车,还带来了一个跟汽车有关的动人故事,题目是“给予是快乐的”。
(同时板书:给予是快乐的)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让我们暂时抛开世俗的纷扰,用心聆听这个感人的故事!(出示)2、谁来说你此时的心情?3、过渡:带着你们的感动,打开课本到142页,轻声地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内容。
4、学生自学5、全班讨论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哪两个是主要人物?哪些内容让你感动?(学生自由说)三、精读课文1、A、(出示):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指名读。
评价指导。
(读出“羡慕”)女生齐读。
男生齐读。
B、同学们认为小男孩会希望什么?过渡:保罗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我们来看:(出示)(1)保罗: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2)小男孩:“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里有两个省略号,都是蒋老师加的,你能分别说出省略号里的内容吗?先自己读读,再告诉我。
C、小男孩的回答出乎你们的意料吗?对于保罗呢?你们怎么知道的?D、试着读读这几句话,把这种强烈的反差读出来?分角色读。
2、过渡: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于是便邀请他乘车兜一圏。
四年级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优秀课件共享4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四年级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优秀课件共享4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f1e8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0.png)
,
给予是高兴。
第2页
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 什么,他会希望也有一个 这么哥哥。
第3页
小男孩吃惊得瞪大了眼睛: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பைடு நூலகம்白 送给你?天哪!我希望……”
“ 我希望我未来也能像你哥 哥那样。”
第4页
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 小男孩想干什么了,这个小男 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 是坐新轿车回家。
《给故乡孩子信》——巴金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5页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 才告诉你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圣 诞礼品。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 你一辆新车。到那时侯,你就能够坐 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 些好东西了!”
第6页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
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中社会 添上一点光彩。这么我们生命才会开 放。一心为自己,一生抚慰自己人什 么也得不到。
24给予是快乐的
![24给予是快乐的](https://img.taocdn.com/s3/m/cb6fe31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c.png)
24*.给予是快乐的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
本课的设计首先是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小男孩一心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然后通过再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处,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并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由谈感受。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3.搜集有关圣诞节的资料。
(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1.教师通过诉说“快乐”,把学生带入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
2.出示课题,请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1.齐读课题。
读准字音。
2.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③他指着保罗的车,……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2)保罗快乐。
分男女生读,读出保罗的情感变化。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四、升华主题。
(用时:5分钟)1.教师提问:为什么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2.教师指导学生练习说话。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
这个不寻常的圣诞前夜,保罗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
7.我会填。
小弟弟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罗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给予是快乐的-人教新课标(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给予是快乐的-人教新课标(1)](https://img.taocdn.com/s3/m/6f7b6c7aa8114431b90dd8dd.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兜一圈”“给予”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里活动。
过程与方法1、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的道理。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3、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4、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师: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你感到快乐?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是快乐的,受到表扬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得出了这样的感受。
(板书完成课题)请大家读课题。
2、师:“给”是一个多音字,既读“gěi”也读“jǐ”,在这里读“jǐ予”,有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给予是快乐的”?(2人)(设计意图:以“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你感到快乐?”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话题为学习起点,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二、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师:给予是快乐的,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快乐呢?让我们来慢慢体会。
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这篇课文的导语,看看学习这篇课文有哪些要求。
2、(出示自读导语,生读),反馈:学习这篇课文有哪些要求。
3、师:我们先来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师:(读完课文后)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5、出示词语:羡慕吃惊兜一圈神气又错了背着湿润难忘给予6、读一读,谁能借助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什么?(3个学生,每人说一行)7、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故事就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出示幻灯片),谁能根据这六要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本环节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紧紧围绕课文导语的要求,教会学生用六要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4给予是快乐的
![24给予是快乐的](https://img.taocdn.com/s3/m/4917a10a84868762caaed5f4.png)
6.教师进一步引导:
(1)小男孩吃惊的表情谁来示范一下?
(2)谁来读一读小男孩的话?看看强调哪一个词最能表达小男孩当时的心情?
(“这车”“哥哥”“送给”)
7.“天哪,我希望……”他“希望”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的?
8.小男孩的想法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读一读小男孩的话?(板书:当哥哥)
3.以两次惊讶为线索,给文章分段。
4.讨论交流:
第一段(1——7);第二段(8——11);第三段(12、13)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课文第一、第二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
2.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圈画出写小男孩面对新车的表现的句子和写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讨论交流:
(1)“一个小男孩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教法:在情境中引入;在初读中感知;在再读中感受;在切己体察中感悟
学法:在读中思、在读中品、在读中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螺旋上升。
课前准备:
幻灯课件,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收集《爱的教育》有关资料并阅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读题:给(jǐ)予是快乐的
2.释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解释题目吗?
9.你听了小男孩的话,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10.你们的想法和保罗想的差不多,我们孩为何吃惊?保罗为什么惊讶?
12.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当保罗,另一位同学当小男孩,请看这是一部新车,我们来表演一下,注意二人对话时的表情。
(五)学习第二段。
24给予是快乐的(德)
![24给予是快乐的(德)](https://img.taocdn.com/s3/m/3a1b8d0fa6c30c2259019e13.png)
24* 给予是快乐的执教:袁德英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三)、情感与态度: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
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
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
(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
(随机板书)新车坐车、停车承诺保罗的哥哥保罗、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坐车、观光给予是快乐的保罗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罗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
指名发言。
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
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1.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
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
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的哥哥哥。其实男孩希望_让弟弟看一看这辆车,
告诉弟弟
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第二次误会
这回保罗又错了,错在哪儿?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 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 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
“先生别人 什么?给予别人后,他们是什么心情?
• 保罗的哥哥 给予弟弟一辆汽车作为圣诞礼物而感到快乐
• 保罗
• 男孩
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坐车兜风而感到快乐 给予弟弟一个美好的承诺而感到快乐。 给予保罗快乐的真谛
• 男孩的弟弟
• 男孩
课文重点讲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 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 限的为人民服务。 ——雷锋
爱心作业:
1、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自读课本中的《一个苹果》 2、小练笔《给予的故事》
小练笔:
在这样一个夜晚,我( )看到了 ___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_,这 个夜晚真令我难忘啊!
从小男孩一连串的动作和语言中,可以 看出他对弟弟的 关心和疼爱,他特别心急,一心要把快乐给予弟弟,要 让他那腿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 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 辆这样的新车。
• 这段话是小男孩由心而发的,用最自 然,最朴实的话,说出来却是那么的 令人感动。在这里我们再次感到,小 男孩纯洁无暇美好无私的心灵和乐观 自信的性格。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会不时地体
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
也许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
一只搀扶的手臂,
一句关切的话语, 一份慷慨的爱心…… 它也许是物质的,也许是精神的。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 献,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课文中的保罗因为给予而快乐。那么 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 吗?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 ———
保罗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男孩,从衣 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并不宽裕。
———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 ————— 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 钱?”
饶有兴趣: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 分注意。
• 突出了保罗很平易近人,很和善。
• “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 “是啊。” “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 物。” •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 花一分钱?” • “哇!我希望……”
“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
下,好吗?”
男孩 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 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 腿有点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
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
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 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 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圣诞节
小男孩的哪些表现使保罗产生了这样错误的 想法?误解的原因是什么?自由阅读课文第 1-5自然段,找找令保罗产生误解的原因。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其
实男孩希望_
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第一次误会
保罗当时凭什么做出这样的猜测?
• 保罗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 小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 ———— 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圣诞节就要来临了,当别的小孩在 的 时候,这 个弟弟却只能
• 男孩的给予是令人感动的, 感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圈出触动你心里的词语
读读想想:你体会到什么?
小男孩一心只想 着给予而不是获取
小男孩不是希望自己( 而是希望自己( )。 ),
保罗的眼睛 湿润了。他下了车,把 小弟弟抱进了车里。
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过了 一个难忘的夜晚”?
小弟弟是因为(第一次这样乘车并亲眼 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快乐。 小男孩是因为 在那个夜晚,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 ( )而快乐。 保罗是因为 ( )而快乐。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 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 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 过了一个难忘的晚上。
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 这样的哥哥。”
哇!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哇!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哇!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 小男孩不是希望自己( 而是希望自己( )
),
“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
小男孩不是获取, 尚品德。
而是给予的高
默读第6-11自然段,划出产生第二次误解的 原因。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 “为什么保罗认为给予是快乐的?”
因为保罗从小男孩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无私, 善良的品质,看到了小弟弟在实现心愿时的兴奋, 而这一切就是小男孩所希望的,也是由小男孩和 保罗他们两个给予的。一次次的思想活动,让保 罗领悟到了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他感觉 到自己好像更成熟了。
课文讲述了在( 圣诞节)前夜,保 小男孩 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 ) 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 )的言行强 烈地震喊了(保罗)心灵,使他深深体 会 ( 给予是快乐的 )。
一个男孩非常喜欢保罗的新车 保罗请男孩 ( 坐上自己的新车 ) 男孩要求保罗 腿有残疾的弟弟) (把车开到自己家门口 ) 男孩背出( 来看保罗的新车 保罗请男孩及男孩的 弟弟(坐上自己的新车 ) 保罗体会到 ( “给予是快乐的” )
赠语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是快乐的 群星把光明送给夜空, 点点璀(cuǐ)璨(càn), 闪烁出永恒的美丽。 鲜花把芳香送给大地, 朵朵灿烂, 绽放出一春的明媚。 你听,你听啊, 它们在轻轻絮(xù)语—— 给予, 是美好的; 给予, 是快乐的。
爱可以启迪爱,快乐 能够繁衍(yǎn)快乐;乐于 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
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过了 一个难忘的夜晚”? 小弟弟是因为(第一次这样乘车并亲眼看到 圣诞之夜的风光)而快乐。 小男孩是因为(保罗帮助他实现了他这个圣 在那个夜晚,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 诞节的愿望并给弟弟一个美好的承诺)而快乐。 保罗是因为(被小男孩纯洁无暇、美好无私 的心灵和乐观自信的态度所感染,并帮助他们 度过一个欢乐的圣诞节)而快乐。
小男孩两次都只想到给予, 而不是得到,这使保罗十 分惊讶,十分意外,保罗 被小男孩善良、无私、一 心只想给予弟弟快乐的言 行,深深地打动了,激动 得快要流泪了。更深地体 会到小男孩的优秀品质。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 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 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 过了一个难忘的晚上。
齐读课题。 指名说“给予”是什么意思?
付出,给别人什么
谁
什么
谁
• ——把——给予——
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
2.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 和他的弟弟。
3.小男孩把欢乐给予弟弟。
jǐ yǔ xiàn mù
ráo
给 予 羡 慕的神情 饶有兴趣
kuān yù
宽
喜悦
裕
湿润
不由自主
zhuó
衣着
dōu
兜一圈
真挚 给予 喜悦 羡慕 宽裕 光芒 台阶 残疾 湿润 圣诞节 兜一圈 饶有兴趣 不由自主
诞轿兜炫
写法提示:
诞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右边“延” 字先里后 外。
炫
写法提示:
左窄右宽, 注意“火” 字的笔顺。
兜
写法提示:
上部先写 中间,再 写两侧。
轿
写法提示:
左窄右宽, “车”字 部末笔 “横”改 为“提”。
在生活中,当我们得到一件奖品时 是快乐的,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得 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的,得到别人帮 助时是快乐的„„可是,美国作家 丹·克拉克却说“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是快乐的
jǐ
24 给予是快乐的
句子 问题
带着问题请认真自学课文:
•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反复 读两遍。 • 2.标出自然段,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他们 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 3:“给予”是什么意思? • 4:课文指谁把什么给予谁? • 5:为什说给予是快乐的?
你 现 在 有 什 么 话 要 对 小 男 孩 说 呢 ?
小男孩: 你好! …………… …
总结:
学习本课以后,我知道,保 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 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 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 而感到快乐,我也曾经因为 ( )而感到快乐。
课文总结
•
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一个人优 秀品质的表现。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是 无私的的人,心里装着别人的人。他 们会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因为爱,他们无私的给予,他们获得 了快乐。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 的帮助。
用他人的爱心点燃自己奉献爱的激情。
给予永远比接受更快乐。 ——高尔基 只有努力去减少别人的苦难, 你才会快乐。 ——芒 奇
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 。 ——穆 克
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中的社会添 上一点光彩。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放。 一心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 不到。 ——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