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雅中学等三校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理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0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Cu 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18分)
一、单顼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和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酶能使原来不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
B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高尔基体加工
C .叶绿体内ATP 的运输方向是基质类囊体薄膜
D .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 的速率增加
2. 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当药物被注射 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
据此认为,药
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 .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胞吞
B .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
C .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
D .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
3.某植物群体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a= 1:4:l 。
比较自交一代与随机交配一代得
到的两个子代群体
A .基因型频率相同
B .纯合子比例不同
C .基因频率不同
D .杂合子比例相同
4.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B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C .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D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5.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幼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但不含乙烯
B. 其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
C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D .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6.以下实验方法可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苏丹Ⅳ鉴定大豆种子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B.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D .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7.已知:(1)mol kJ H s Zn g O s Zn /3.348),()(2/1)(2-=∆=+>
(2)mol kJ H s O Ag O s Ag /0.31),(2/1)(222-=∆=+
则)(2)()()(2s Ag s ZnO s O Ag s Zn +=+的△H 等于
A .-317.3kJ/mol B. -379.3kJ/mol C. -332.8kJ/mol D. +317.3 kJ/mol
8.常温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l 的溶液中;+--+Na SO NO Fe 、、、2432
B .()
L mol Fe c /1.03=+的溶液中:---+SCN SO ClO K 、、、24 C .1210)(/)(=-+OH c H c 的溶液中:--++Cl NO Al NH 、、、334
D .由水电离的L mol H c /101)(14-+⨯=的溶液中:--++32HCO Cl K Ca 、、、
9.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 中约含有NA 个氧原子
B .标准状况下,11.2 LH 2O 2中含分子数为0.5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H 2冲含质子数为NA
D. lOOmLO.lmol ·L -1的FeCl 3溶液中含有Fe3+的个数为0.0lN A
10. X 、Y 、Z 三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的半径:Y 大于Z
B .氢化物的稳定性:X 高于Y
C .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X 大于Y
D .原子序数:Z=Y+7
11. 在25℃时,将pH=ll 的NaOH 溶液与pH=3的CHC3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 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33COOH CH c COO CH c Na c +=-+
B. ()
)()(3--++=OH c COO CH c H c
C. )()()()(3+--+>>>H c OH c COO CH c Na c
D. )()()()(3-++->>>OH c H c Na c COO CH c
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烯和苯都使澳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少量乙
酸可用饱和Na 2C03溶液除
13. 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
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绳上的拉力将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靡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
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l ,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A. 311r r ω B. 1
13r r ω C. 213r r ω D. 211r r ω
15. 如图所示,当开关S 断开时,理想电压表示数为3V ,当开关
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8V ,则外电阻R 与电源内阻r 之
比为
A .5:3
B .3:5
C .2:3
D .3:2
16.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Φ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中①~④所示.下列关于回路中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图①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
不变
B .图②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直
在交大
C .图③中回路在O ~t l 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小于在t l ~t 2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
D .图④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先变小后变大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O 分.
17.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
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A .t 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
B .t 2~t 3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
C .t l ~t 2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
D .O ~t 3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18.如图所示,物块M 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 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
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 ,则传送带启动后
A. M 静止在传送带上
B. M 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 M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M 下滑的速度不变
19.设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l ,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 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地球的半径为R ,则下列比值正确的 是 A. R r 21νν B. R r a a =21 C. 2221r R a a = D. r
R v v =21
20.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 的区域内,在D 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 ,a 、
b 、
c 、
d 、
e 、
f 为以D 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 平面与电场
线平行,bedf 平面与电场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a 点的电势大于f 点的电势
C .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
D. 将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球面上a 点移动到c 点的电势能变化量 最大
2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滑动变阻器电阻为R ,开关K 闭合.两平行极
板间有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正好以速度移匀速穿过两板.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 .保持开关闭合,将滑片P 向上滑动一点,
粒子将可能从下极板边缘射出
B .保持开关闭合,将滑片P 向下滑动一点,
粒子将可能从下极板边缘射出
C. 保持开关闭合,将a 极板向下移动一点,粒子将一定向下偏转
D .如果将开关断开,粒子将继续沿直线穿出
22.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A .分离CCl 4和水
B .中和滴定
C .合成乙酸乙酯
D .中和热的测定
23. 已知外电路中,电子由b 极流向锌。
有关下图所示的装置分析合理的是
A .该装置中Cu 极为正极
B .当铜极的质量变化为32g 时,a 极上消耗
的0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L
C .b 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H 2-2e -+20H -
=2H 20
D .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减少
24. 下图l 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 表示该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1中的A
B 段 B .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C .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l 中的BC 段
D .图2中雨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
25.某同学感冒发热39°C ,伴有轻度腹泻。
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A .呼吸、心跳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出现失调
B .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 +
浓度降低
C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 .糖元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82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共182分。
26.(16分)
在一定浓度的C02和适当的温度(25℃)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 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 的场所有 。
(2)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 。
(3) 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 2的量为 (mg CO 2/l00 cm 2
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 2的量为 (mg C02/100cm 2叶·小时)
(4) 研究人员发现小麦抗虫性较差,欲通过基因工程对该品种进一步改良,改良中涉及到 的核心步骤是 。
(5) 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 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 若实验测得c ≈d ,则说明 。
②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
你认为 该做法是否可行?请说出理由。
。
27. (16分)
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的。
图甲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乙是反射弧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甲中①是细胞,判断依据是。
吞噬泡的形成体现了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2) 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①和③中的细胞(填数字)最容易受到攻
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3) 图乙所示反射弧包括个神经元,兴奋在该反射弧ab段上传导的方向
是,兴奋传到突触被突触后膜识别的物质基础主要是。
抽指血时不发生缩手的行为说明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控制。
(4) 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受刺激部位膜的电位变化为,若在a处设置
一个电表,则a处电表会发生次偏转。
(5) 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8. (16分)
据研究,某种植物的理想品种能合成两种对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 酶Ⅰ的合成场所是,除根据上述药物成分的合成途径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外,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还有。
(2) 该种植物的药物成分一般储存于结构中,可利用技术将该植物的外植体培养到过程,用酶解法将细胞分数再转入植物细胞发酵罐大量生产。
(3) 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 l都只能合成药物l,F l自交产生的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
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M(m)与N(n)的
遗传遵循规律。
两种亲本植物的基因型分别是,将F2中只能合
成药物l的种子播种后进行自交,后代出现能合成两种药物的纯合子的比例是。
(4) 用上述方法选育能合成两种药物的纯种植株,费时较长,请写出用上述F1在较短时
间内培育该种植株的过程。
29.(16分)
某湖泊景色优美,但湖泊附近新建了化肥厂,将富含氮、磷的废水摊到湖水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夏天该湖水表面有一层绿膜,很多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死亡,湖水散发
阵阵臭气,水域生态遭到破坏。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资料显示湖面上绿膜主要是绿藻或蓝藻,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能将二者区分;若要鉴定蓝藻拟核提取物是染色体还是DNA,需要用到的鉴定试剂有。
(2) 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由于某些蓝藻具有
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
(3) 下表为该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域生态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原理。
(4) 蓝藻或绿藻爆发初期其增长曲线为型,该湖泊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相关部门多次投放化学杀藻剂进行紧急处理,虽然取得明显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
(5) 人们通过“生物防治”,使湖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湖水中多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M l鱼食蓝藻;M2鱼食绿藻和螺蛳;M3鱼食虾、M1鱼和M2鱼;虾、螺蛳以绿藻为食。
M2鱼和螺蛳之间的关系,如果M3鱼从每条食物链获得的能量相等,则M3鱼每
增加3千克,至少需要蓝藻千克。
30.(16分)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
该物质可用水杨酸经下列路线合成:
(1) 化合B的分子式为,合成B步骤(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2) 水杨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A的结构简式是。
(4) 化合物B合成化合物C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略,反应式已配平)
化合物D的名称是。
(5) 下列关于C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 mol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 d.含(酚)羟基、酯基官能团
31.(16分)
在溶液中,反应A(aq)+2B(aq) C(aq)
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
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
及c(C)=0mol/L。
实验②和③与①比,都只改
变一种反应条件。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与①比较,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 ;
(2) 该反应的△H 0,判断其理由是;
(3) 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实验③条件下,平衡常数为:(保留小数点后l位)
(4) 若要增大A的平衡转化率,并同时增大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向溶液中加入固体A B.向溶液中加入固体B
C.从体系中不断分离出C D.向溶液中加入催化剂
32.(16分)
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其工艺流程如下:
(1) 溴在周期表中位于周期,族。
(2) 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为什么?。
(3) 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
(4) 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溴出口温度为何要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
(5) 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
分离仪器的名称是,分离时液溴从分离器的填“上口”或“下口”)排出。
(6) 为什么不直接用含溴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要经过“空气吹出、S02吸收、氯化” 。
33.(16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 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
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0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 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边振荡盛有2%的AgN0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 .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 乙醛中
c .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 .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 .在银氮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 增大
写出锟氨溶液与乙醛反应生成银镜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假设】
假设1:Fe 3+
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
假设2:Fe(N0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3NO 能氧化Ag 。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 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 2+,验证了假设l 成立。
请写出Fe 3+
氧化Ag 的离子方程式 。
(3) 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3NO 在不同条件下的还 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劐气体产生)。
【思考与交流】
(4) 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
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Fe(N03)3溶液中的Fe 3+
和-3NO 都氧化了Ag 。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 ,并简述理由 。
34. (18分)
(1)(3分)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0.02 ㎜)测定某圆柱的直径时,卡 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可读出圆柱的直径为 ㎜。
(2)(6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D.记下D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的序号是和;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和
(3)(9分)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E的大小、内电阻r和定值电阻r的阻值,某同学利用
DIS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S l,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
移动时,用电压传感器l、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测得数据;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机分别描绘了如图所示的M、N两条U—I直线,不考虑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对电路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图中的M、N两条直线可知( )
A.直线M是根据电压传感器l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
B.直线M是根据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
C.直线N是根据电压传感器1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藏得的
D.直线N是根据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
②图象中两直线交点处电路中的工作状态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滑到了最左端 B.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C.定值电阻Ro上消耗的功率为0.5W D.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
③ 根据图可以求得电源电动势E=____V ,内电阻r= Ω
35.(18分)
一光滑金属导轨如图所示,水平平行导轨MN 、ST 相距l=0.5m .竖直半圆轨道NP 、TQ 直径均为D=0.8m ,轨道左端用阻值R=0.4Ω的电阻相连.水平导轨的某处有一竖直向上、 磁感应强度B=0.06T 的匀强磁场.光滑金属杆ab 质量m=O.2kg 、电阻r=0.1 Ω,当它以5m/s 的初速度沿水平导轨从左端冲入磁场后恰好能到达竖直半圆轨道的最高点P 、Q .设金属杆 ab 与轨道接触良好,并始终与导轨垂直,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取g=10m/s 2
,求金属杆:
(1) 刚进入磁场时,通过金属杆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2) 到达P 、Q 时的速度大小;
(3) 冲入磁场至到达P 、Q 点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36.(18分)如图所示,光滑轨道上,小车A 、B 用轻弹簧连接,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绳系在
A 、
B 上.然后使A 、B 以速度v o 沿轨道向右运动,运动中细绳突然断开,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A 的速度刚好为O ,已知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且m A <m B .求:
(1) 被压缩的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 .
(2) 试定量分析、讨论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车B 有无速度为O 的时刻?
生物部分
26.(16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 光照强度(1分)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 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3) 8 40
(4)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5) ①高温、强光照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大
②不可行(1分)仅通过2、4组相互对照只能得出两种植物在高温、强光照下
光合作用的差异,缺乏自身对照,不能得出该条件分别对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程
度的大小.(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27.(16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 吞噬(1分)摄取、处理细菌(抗原)(一定的)流动性(1分)
(2) ②(1分)
(3) 4 a→b(1分)细胞膜上具有糖蛋白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4) 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 2(1分)
(5) 不属于(1分)
28.(16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 核糖体(1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2) 液泡(1分)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
(3) 基因的自由组合MMNN和mmnn 1/2
(4) 利用F1植物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染
色体加倍的纯合正常植株,选育能合成两种药物的植株。
(2分)
29.(16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 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细胞核或叶绿体(答对显微镜观察1分,答对细胞核或叶绿
体其中1项1分)双缩脲试剂和二苯胺试剂
(2) 生物群落(1分)群落垂直结构
(3) 铜绿微囊藻(1分)协调与平衡原理
(4) J(1分)污染水体(或污染环境、二次污染)(1分)
(5) 捕食和竞争 25
化学部分
30.(16分)
(1) C10H1004(2分)取代反应(2分)
(2) (4分)
(3) (3分)
(4) 甲醇(3分)
(5) ab(2分)
31.(16分)
(1) 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且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
(2) >;压强对此反应速率平衡无影响。
图中实验③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即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快。
又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即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每
空2分)
(3) 40.0%(或0.4);2.3 (mol/L)-2
; (各13分)
(4) B (2分)
32.(16分)
(1) 4 V ⅡA (2分)
(2) 酸化可抑制Cl 2、Br 2与水反应 (2分)
(3) --+++=++24222242SO Br H O H SO Br (2分) (4) 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水排除出,溴气中水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吸收率低。
(2分)
(5) 分液漏斗 下口 (4分)
(6) 氯化后的海水虽然含有溴单质,但浓度低,如果直接蒸馏原料,产品成本高。
(2分)“空气吹出、SO 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Br 2的浓缩过程。
(2分)
33.(16分)
(1) ade (3分)O H NH Ag COONH CH OH NH Ag CHO CH 234323332)(2++↓+→+ (2分)
(2) ++++=+Ag Fe Ag Fe 23(2分)
(3) ②相同pH 值的稀硝酸,有银镜的试管 (4分)银镜消失、银镜不消失(2分)
(4) 不同意(1分) 甲同学检验出了Fe 2+,可确定Fe 3+
一定氧化了Ag 。
乙同学虽然
验证了此条件下-3NO 能氧化Ag ,但在Fe (N03)3溶液氧化Ag 时,由于没有检验
-3NO 的还原产物,因此不能确定-3NO 是否氧化了Ag 。
(2分) 物理部分
34.(18分)
(1)(3分)此题中主尺读数为42.精确度为0.02,游标尺上对齐线的格数为5,读数 为42.10㎜
(2) ①(各1分)C 、E ②(各2分)描下两力的方向 结点拉至O 点
(3) ①(2分)BC ②(3分)AC ③(各2分)1.50、1.0
35.(18分)
解:(1)(6分)∵E=BLv 2分 r
R E I +=
2分 A A r R BL I 3.01.04.055.006.0=+⨯⨯=+=∴ν 2分 (2)(6分)恰能到达竖直轨道最高点,金属杆所受的重力提供向心力2
/2D mv mg =3分
s m s m gD v /2/4.0102/=⨯==∴ 3分
(3)(6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mgh mv m Q --=
2202121ν 3分 )(5.08.0102.022.02152.02122J Q =⨯⨯-⨯⨯-⨯⨯=
∴ 3分 36.(18分)
解:(1)(10分)设弹簧第一次恢复自然长度时B 的速度为v B
以A 、B 弹簧为系统动量守恒B
B B A m v m m ν=+0)( ① 4分 机械能守恒:2202
1)(21B B p B A m E v m m υ=++ ② 4分 由①②解出202)(νB
B A A P m m m m E += ③ 2分 (2)(8分)设以后运动过程中B 的速度为0时,A 的速度为v A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动量守恒A A B A v m m m =+0)(ν ④ 2分
机械能守恒p A A P B A E m E v m m +=++2202
1)(21ν ⑤ 2分 由④⑤解出20202
2)(2)(ννA
B A B B A p m m m m m m E +-+= ⑥ 2分 因为m A <m B 所以E p '<0 1分
弹性势能小于0是不可能的,所以B 的速度没有等于O 的时刻。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