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08 化学计算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摩尔概念
1. 摩尔的概念
2. 摩尔质量的计算
3. 摩尔体积的计算
二、物质的量与质量关系
1.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2. 质量分数
3. 气体电荷的计算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平衡常数
2. 压力和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3. 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的计算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
3. 氧化数和半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五、溶液及其计算
1. 溶解度的计算
2. 浓度的计算
3. 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计算
六、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计算
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2.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3. 电导率和电导率浓度的计算
七、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动力学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反应速率的计算
3. 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总之,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很多知识点和内容。

掌握化学计算的知识将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和实际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化学计算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水平。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计算专题 知识点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定义】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试着计算:⑴双氧水(H 2O 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⑵硫酸(H 2SO 4)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

⑶氢氧化钙[ Ca (OH )2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试着计算:⑴SO 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⑵尿素[ CO(NH 2)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 相对原子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 之比÷相对分子质量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⑶你能算出50公斤尿素中含有多少氮元素吗?⑷那么多少尿素中含有10公斤氮元素呢?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5、求化学式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①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00%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三、自我测评1.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碳、氢、氧的质量比是(3)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家居装修时,装饰材料会释放出一种叫甲醛(CH2O)的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2:1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 D.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3.相同分子数的下列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A.O2 B.H2 C.Cl2 D.N24.吸烟危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吸入多种有害气体,其中有一种是氧化物,在它的组成中氧元素与另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3,它是下列气体中的() A.CO2 B.CO C.SO2 D.NO5.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是()A.1:1 B.14:11 C.7:11 D.11:76.我国部分地区突发“非典”,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化学初二计算公式必背

化学初二计算公式必背

化学初二计算公式必背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计算问题,需要运用一些化学计算公式来解决。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化学初二计算公式必背的内容。

1. 质量、物质量和摩尔的关系。

质量、物质量和摩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化学计算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1)质量与物质量的关系:质量 = 物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在这个公式中,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物质量是指物质的量,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的质量相对于碳-12原子的质量。

(2)物质量与摩尔的关系:物质量 = 摩尔×相对分子质量。

在这个公式中,物质量是指物质的量,摩尔是指物质的摩尔数,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的质量相对于碳-12原子的质量。

2. 溶液浓度的计算。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溶液的浓度来进行配制和稀释。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常用的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1)质量分数的计算: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100%。

在这个公式中,溶质的质量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是指整个溶液的质量。

(2)体积分数的计算: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 100%。

在这个公式中,溶质的体积是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是指整个溶液的体积。

(3)摩尔浓度的计算: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

在这个公式中,溶质的摩尔数是指溶质的摩尔数,溶液的体积是指整个溶液的体积。

3. 反应物的计算。

在化学反应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或物质量来计算产物的质量或物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1)反应物质量与产物质量的关系:反应物质量 / 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 产物质量 / 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高考化学计算的知识点

高考化学计算的知识点

高考化学计算的知识点高考化学中,计算题是占据一部分比重的重要题型。

掌握了化学计算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实验和现象,同时也是高考中得分的关键。

本文将从化学计算的基础概念、物质的量与摩尔、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方程式计算等方面进行讨论。

1. 基础概念在化学计算中,需要明确一些基础概念,例如原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等。

原子量是指元素中原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中各元素原子质量之和,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相对分子质量的简化表示。

这些概念的理解对于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和比例关系至关重要。

2. 物质的量与摩尔物质的量是描述化学计算中物质数量大小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

在计算中,需要将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数建立关系式,并通过摩尔质量(或摩尔体积)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换。

3. 浓度计算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含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比值表示。

在计算中,可以通过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溶液的浓度,也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4.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方程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一类反应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需要了解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以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通过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和电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可以快速准确地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化学计算作为高考化学中的重要部分,需要进行充分的练习和思考。

通过多做相关计算题,可以提高对化学计算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其他知识点的学习效果。

在高考化学中获得更好的分数,除了理解理论知识外,掌握解题技巧和运算方法同样重要。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计算的知识点包括基础概念的理解、物质的量与摩尔的计算、浓度的计算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研究和练习,我们可以提高对化学计算题的解答水平,为高考化学的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1.化学反应的计算公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如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A+B→C+D,那么A与B的物质的量关系可以表示为n(A)/n(B)=n(C)/n(D)。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如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A+B→C+D,如果已知A的质量m(A),可以通过计算得到C的质量m(C),其计算公式为m(C)=(m(A)/M(A))*M(C),其中M(A)和M(C)分别为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

2.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摩尔浓度的定义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可以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来计算。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的体积。

-摩尔浓度与质量浓度的转换当已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摩尔浓度。

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的转换公式为C=(m/M)/V,其中C为摩尔浓度,m为溶质的质量,M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3.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稀释液的物质的量当溶质溶液需要稀释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稀释液需要的物质的量。

稀释液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为n(稀释液)=n(溶质溶液)*(V(溶质溶液)/V(稀释液)),其中n为物质的量,V为体积。

-稀释液的浓度当溶质溶液需要稀释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稀释液的浓度。

稀释液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稀释液)=C(溶质溶液)*(V(溶质溶液)/V(稀释液)),其中C为浓度,V为体积。

4.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关于化学计算的知识点——中考必考

关于化学计算的知识点——中考必考

关于化学计算的知识点—中考化学必考1.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类型(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①若已知物质的化学式,则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对应元素的原子个数乘积的总和。

②若已知化合物中某原子(或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A和原子个数n及其质量分数x%,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nA比上x%。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元素质量比和原子个数比①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其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②化合物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当已知元素质量比,求分子中原子个数比时,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的相对质量除以其相对原子质量所得的数值之比。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比上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100%。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若化合物中混有杂质,则:化合物的纯度(或质量分数)等于化合物的质量比上混合物的质量乘以100%。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比上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合物的纯度。

2.根据化学式的解题思路(1)常见题型解题思路①化学式的基本计算由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②应用比例法确定化学式由于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和各元素的原子数目都有其固定的比例关系,根据这种比例关系可以确定其化学式。

③化学式的计算和实际应用化合物质量与元素质量的计算;样品纯度的计算;结合实际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质所含必需元素、营养元素或有害元素的含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补充题型解题思路①与物质纯度有关的计算混合物中与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纯度有关的计算,主要是掌握有关样品的计算,此处的样品指的是主要成分为某一化合物并含有少量杂质的混合物,有关样品的计算可用公式表示为:样品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a.公式中的样品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就是样品的纯度。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1.摩尔质量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即分子量或原子
量的总和。

M=m/n
其中,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化合物的质量,n表示摩尔数。

2.摩尔浓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

C=n/V
其中,C表示摩尔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3.溶解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固体在一定温度下溶解于水中的最大量。

S=m/V
其中,S表示溶解度,m表示固体的质量,V表示水的体积。

4.离子积计算公式:用于判断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

Kw=[H+][OH-]
其中,Kw表示水的离子积,H+表示氢离子浓度,OH-表示氢氧根离子
浓度。

5.酸碱滴定计算公式:用于计算酸或碱的浓度。

Ma某Va=Mb某Vb
其中,Ma表示酸的浓度,Va表示酸的体积,Mb表示碱的浓度,Vb表
示碱的体积。

6.摩尔反应比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比。

aA+bB→cC+dD
其中,a、b、c、d表示化学计量数。

7.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态变化:用于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态的变化。

O某idation number (ON) = 元素的原子数 + 元素的电荷数
其中,原子数指元素在分子中的数量,如O在H2O中有2个原子,电荷数指元素的形成原子离子时的电荷数,如O2-的电荷数为-2。

8.燃烧反应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燃烧反应中产生的CO2和H2O的化学计量数。

CaHb+(a+b/4)O2→aCO2+b/2H2O
其中,a、b为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总结化学计算公式是化学中常用的计算工具,可以通过计算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来研究各种化学现象和反应。

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包括摩尔质量计算、摩尔配比计算、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转化关系计算等。

下面是对常用的化学计算公式进行总结。

1.摩尔质量计算公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这个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它的计算公式为:摩尔质量=质量/物质的量其中,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质量的单位是g,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

2.摩尔配比计算公式:摩尔配比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数比值。

它的计算公式为:摩尔配比=物质的量比=物质A的物质的量/物质B的物质的量其中,物质A和物质B可以是元素、化合物或反应物与生成物等。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转化关系计算公式: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可以通过知道其中一个物质的质量来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

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质量转化关系的计算公式。

质量转化关系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示例来说明:假设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A+B→C+D已知物质A的质量为m1 g,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M1 g/mol,物质B的摩尔质量为M2 g/mol,物质C的摩尔质量为M3 g/mol,物质D的摩尔质量为M4 g/mol。

根据质量转化关系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公式:物质A的物质的量 = m1 / M1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到以下公式:物质B的物质的量=物质A的物质的量×物质B的摩尔配比物质C的物质的量=物质A的物质的量×物质C的摩尔配比物质D的物质的量=物质A的物质的量×物质D的摩尔配比根据物质的摩尔质量和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B的质量=物质B的物质的量×物质B的摩尔质量物质C的质量=物质C的物质的量×物质C的摩尔质量物质D的质量=物质D的物质的量×物质D的摩尔质量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Mr)- 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 计算公式:- 对于单质,如O_2,Mr = 16×2 = 32;- 对于化合物,如H_2O,Mr=(1×2 + 16)=18。

2. 元素质量比。

- 计算公式:在化合物AxBy中,A、B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x):(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y)。

- 例如,在CO_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6×2)=12:32 = 3:8。

3. 元素的质量分数。

- 计算公式:ω(A)=(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例如,在NH_4NO_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ω(N)=(14×2)/(14×2 +1×4+16×3)×100%=(28)/(80)×100% = 35%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 例如:2H_2+O_2{点燃}{===}2H_2O,H_2、O_2、H_2O的质量比为(2×2):32:(2×18)=4:32:36 = 1:8:9。

2. 计算步骤(以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设未知量:设可制取氧气的质量为x。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_4{}{===}K_2MnO_4+MnO_2 + O_2↑。

- 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KMnO_4的相对分子质量=39 + 55+16×4 = 158,O_2的相对分子质量=32。

- 已知KMnO_4的质量为15.8g。

- 列比例式求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KMnO_4与O_2的质量比(2×158):32,可列出比例式(2×158)/(32)=(15.8g)/(x),解得x = 1.6g。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溶液的浓度等概念,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的常见计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质量计算、物质的量计算、摩尔质量计算和溶液的浓度计算。

一、质量计算1. 质量百分比计算质量百分比是指某种元素在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比例,计算方法为:质量百分比 = (某种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或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2. 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可以推导出其化学式。

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各元素的质量,例如质量百分比为50%的元素质量为50g;- 计算元素的物质的量,通过元素的质量除以摩尔质量,例如50g 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为50g/摩尔质量;- 确定元素的摩尔比例,以最小的物质的量除以最小物质的量为1,得出其他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例;- 根据元素的摩尔比例推导出化学式。

二、物质的量计算1.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物质的量 = 质量 / 物质的摩尔质量2. 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在液体和气体的计算中,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物质的量 = 体积 / 摩尔体积三、摩尔质量计算1. 摩尔质量的概念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计量单位为g/mol。

2. 计算方法要计算摩尔质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查找元素的原子质量表,获取各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即为化学物质的摩尔质量。

四、溶液的浓度计算1.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2. 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浓度单位,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 质量百分比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 100%- 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以上是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有关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

有关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

有关化学计算知识点总结化学计算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以及化学物质的摩尔计算等内容。

化学计算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为实验设计和数据解释提供依据。

1. 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化学计算是指利用数学方法,根据各种化学原理和规律进行化学问题的计算。

它是化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2. 化学计算的基本单位在化学计算中,最基本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质量单位,另一种是体积单位。

在质量单位中,常用的单位有克、毫克、克和千克。

其中,1克=1000毫克、1千克=1000克。

在体积单位中,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其中,1升=1000毫升。

3. 物质的摩尔计算摩尔是化学中最基本的计量单位,它代表物质的量。

摩尔的定义是具有6.022×10^23个单位物质的数量,这个数量通常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将物质的质量和分子数之间进行转换。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n= m/M其中,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m代表物质的质量,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4. 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往往需要进行平衡计算,以确定反应物的摩尔量和生成物的摩尔量。

平衡计算的基本原则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应该符合反应方程式。

在进行平衡计算时,首先需要根据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然后,根据已知的物质的摩尔量和摩尔比进行计算,以确定其他物质的摩尔量。

5. 化学反应的计算量化学反应的计算量包括反应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的摩尔量和生成物的摩尔量。

这些计算量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和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计算时,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根据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2)根据已知的物质的摩尔量,使用平衡计算方法确定其他物质的摩尔量。

(3)根据摩尔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物质的质量。

化学计算方法

化学计算方法

化学计算方法化学计算是化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多种计算方法和技术,可以帮助化学研究者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结构预测等工作。

本文将介绍化学计算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分子量计算、反应物计算、溶液浓度计算和化学方程式平衡计算。

首先,我们来谈谈分子量计算。

分子量是指化合物中一个分子的质量,通常以原子单位(amu)或克/摩尔(g/mol)为单位。

分子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化合物中各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而得。

例如,水分子(H2O)的分子量可以通过计算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amu)乘以2,再加上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amu)得到。

分子量计算对于确定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实验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反应物计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计算方法。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需要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比、质量比或体积比,以便进行实验操作。

反应物计算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关系来实现,例如通过平衡化学方程式来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比,或者通过质量守恒和化学计量关系来确定反应物的质量比。

反应物计算是化学实验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的重要工具。

另外,溶液浓度计算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算方法。

溶液浓度通常以摩尔浓度(mol/L)或质量浓度(g/L)来表示,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溶剂的体积和溶质的摩尔数来计算。

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包括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之比、溶质的摩尔数与溶剂的体积之比等。

溶液浓度计算对于溶液配制、反应速率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化学方程式平衡计算是化学反应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化学方程式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达到最佳状态,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来实现。

化学方程式平衡计算可以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和平衡常数来实现,例如通过化学计量关系来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或者通过平衡常数来确定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

化学方程式平衡计算对于确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化学计算方法涉及到分子量计算、反应物计算、溶液浓度计算和化学方程式平衡计算等多种技术和方法,它们在化学研究和实验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计算公式速记

化学计算公式速记

化学计算公式速记化学计算是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础之一,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记忆和应用化学计算公式对于化学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计算公式,并提供相应的速记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化学计算。

一、摩尔质量计算摩尔质量计算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计算物质的分子量或原子量。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尔(g/mol)。

1. 分子量计算分子量即分子中各个原子的原子量之和。

比如水(H2O)的分子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分子量(H2O)= 2 ×原子量(H)+ 原子量(O)。

2. 原子量计算原子量即单个原子的质量,可通过化学元素周期表查找。

以氧气(O2)为例,其原子量计算方式如下:原子量(O2)= 2 ×原子量(O)。

二、摩尔浓度计算摩尔浓度计算(C)用于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升(mol/L)。

摩尔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mol)/ 溶液的体积(L)。

快速记忆方法:摩尔浓度可记作“C=n/V”,其中n表示摩尔数,V 表示体积。

三、反应物的摩尔比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存在一定的摩尔比关系。

可以通过给定的量关系计算出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

比如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2H2 + O2 → 2H2O,求出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摩尔比(H2/O2)= 2/1。

快速记忆方法:反应物摩尔比可记作A/a=B/b(摩尔比为A/B)。

四、理论产量计算理论产量表示在理想条件下,根据化学反应计算出的产物的质量或摩尔数。

理论产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反应的摩尔比关系以及反应的转化率。

理论产量(m/或n)= 反应物A对应产物a的摩尔数/摩尔比关系。

快速记忆方法:理论产量计算可记作产量(m/或n)= 摩尔数/值。

五、溶液稀释计算溶液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来调节溶液浓度的过程。

根据溶液稀释公式,可以计算出稀释后的浓度。

浓度(C1) ×体积(V1) = 浓度(C2) ×体积(V2)。

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化学计算公式一、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kg)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碳原子质量(kg)×1∕12氢原子的质量(Kg) 1.674×10-27 KgAr(H)= —————————— = ———————————≈ 1 碳12原子质量的×1∕12(Kg) 1.9927×10-26kg×1∕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内质子数 + 核内中子数如: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1(质子数)+ 0(中子数)=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8(质子数)+ 8(中子数)=16二、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Mr(H2)=1×2=2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 1×2 + 16×1=182、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H2O2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1×2︰16×2 = 1︰163、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12×1例:化合物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 % = ————×100 = 75%12+1×41×4氢元素的质量分数:H % = ————×100 = 25%12+1×4或H %= 100%-75% = 25%三、关于溶液的计算公式1、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溶液密度溶质质量2、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四、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1、溶解度(S) = —————×100g(仅适用于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公式: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化学化学计算题了解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化学化学计算题了解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化学化学计算题了解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化学计算是化学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解决化学反应和化学量的问题。

化学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运用不同的基本方法和公式进行求解。

本文将为您介绍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一、质量的计算在化学实验和化学反应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物质的质量。

质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1.1 物质的质量计算公式质量 = 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摩尔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中各个元素的原子量乘以相应的系数,并将它们相加得到的值。

1.2 极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极量 = n × m摩尔质量 = M × m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摩尔数),m表示物质的质量,M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

二、溶液浓度的计算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制备溶液或者计算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2.1 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质量浓度 = 质量 / 体积其中,质量指的是溶质的质量,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

2.2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其中,物质的量是溶质的摩尔数,溶液的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

三、化学反应中的计算在化学反应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

化学反应中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3.1 反应物的量计算公式反应物的量 = 溶液中物质的质量 / 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的系数其中,溶液中物质的质量指的是反应物在溶液中所含的质量。

3.2 生成物的量计算公式生成物的量 = 反应物的量 ×化学方程式中与所需生成物对应的系数/ 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其中,反应物的量是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中所需的量,化学方程式中与所需生成物对应的系数指的是生成物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

四、气体计算在气体反应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气体进行计算。

气体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4.1 摩尔体积计算公式摩尔体积 = 气体的质量 / 气体的摩尔质量其中,气体的质量指的是气体所含的质量,气体的摩尔质量指的是气体的摩尔质量。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高中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学计算公式。

以下是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一、化学计量法1. 摩尔分数计算公式:X(A) = n(A) / n(All)2. 化学反应物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公式:M = m / n3.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摩尔量比计算公式:a / b = n(A) / n(B)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物质量比计算公式:a / b = M(A) / M(B)5. 化学反应之后的生成物质的摩尔量和分数计算公式:n = V x c;X(A) = n(A) / n(All)二、气体化学计算公式1. 摩尔气体定律计算公式:PV = nRT2. 摩尔质量计算公式:M = mRT / PV3. 气体密度计算公式:d = PM / RT4. 气体混合比计算公式:P(A) = n(A)RT / V5. 部分压力计算公式:P(A) = X(A)P(All)三、化学平衡计算公式1. 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公式:Kc = [C]^c [D]^d / [A]^a [B]^b2. 平衡常数与热力学平衡常数的关系:ΔG = -RT ln K3. 平衡浓度计算公式:C(A) = n(A) / V4. 平衡浓度和摩尔分数的关系:X(A) = C(A) / (C(A) + C(B))5. 配位化学稳定常数计算公式:Kf = [MLn] / [M][L]^n四、酸碱计算公式1. 酸碱中和反应计算公式:n(A)M(A)V(A) = n(B)M(B)V(B)2. 强酸和强碱的溶液浓度计算公式:pH = -log[H+];pOH = -log[OH-]3.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C = n / V4. 酸碱反应h反应热计算公式:ΔH = mCΔT五、电化学计算公式1. 电积分计算公式:Q = It2. 离子电极位移计算公式:E = E° + RT / nF ln (oxi / red)3. 某种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活度计算公式:a± = γ±[±] / γ±°[±]4. 阴极与阳极反应的计算公式:ΔG = -nFE5. 摩尔电导率计算公式:Λm = k / c以上就是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通过巩固和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有效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汇总化学计算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化学实验和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基础。

通过化学计算,我们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而推断反应的限量关系和反应产物的生成量。

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知识点汇总。

一、摩尔质量的计算在化学计算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它用来表示单位摩尔物质的质量。

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得到,然后根据元素的摩尔比例进行加和。

例如,计算氧气(O2)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查找氧气中两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00)来得到。

因此,氧气的摩尔质量为2×16.00=32.00 g/mol。

二、化学反应中的摩尔比例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摩尔比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摩尔比例可以用来推算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从而计算反应物的限量关系和反应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对于反应2H2 + O2 → 2H2O,我们可以根据该化学反应式得到,2 molH2与1 mol O2发生反应会生成2 mol H2O。

如果给定了H2的摩尔量,我们可以根据摩尔比例来计算反应所需的O2的摩尔量,然后进一步计算反应所产生的H2O的摩尔量。

三、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是相对溶液的量和体积来表示的。

在化学计算中,溶液的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与溶液的制备、稀释和反应等有关。

常用的溶液浓度计量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和体积百分数等。

计算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并用适当的计量单位表示。

例如,对于质量分数浓度表示的溶液,可以通过测量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来计算。

质量分数浓度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四、气体的体积计算在化学计算中,气体的体积是一个常见的计算参数。

气体的体积计算一般是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进行的。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指PV=nRT,其中P是气体的压强,V是气体的体积,n 是气体的摩尔数,R是气体常数,T是气体的绝对温度。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梳理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梳理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梳理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工具。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计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了化学计算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下面将围绕初中化学化学计算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摩尔的概念在化学计算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摩尔的概念。

摩尔是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表示物质的量。

1摩尔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所包含的物质的质量。

在计算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出物质的摩尔数,或者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计算出物质的质量。

二、溶液的计算溶液是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混合物。

在化学计算中,我们需要计算溶液的浓度和溶质的质量等。

其中,浓度可以通过已知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溶质的质量可以通过已知溶质的摩尔数和溶质的摩尔质量来计算。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文字描述,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摩尔之间的转化关系等。

这些计算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配平系数来完成。

四、气体计算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常常接触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而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可以通过已知气体的摩尔数和体积来求解。

五、反应的计算在化学反应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摩尔数。

这种计算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来完成。

六、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或最大摩尔数。

在进行溶解度的计算时,我们需要考虑溶质溶解后的摩尔数和体积,以及溶液中的离子的活度等因素。

七、酸碱滴定的计算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在进行酸碱滴定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来推导出物质的摩尔数或浓度。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计算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计算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计算知识总结化学计算是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等内容。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计算知识对于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以及解决化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初中化学中的化学计算知识进行总结。

一、摩尔与物质的量1. 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所含化学粒子(例如原子、分子、离子等)的数量。

2. 摩尔的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用符号mol表示。

3. 摩尔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质量与其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摩尔质量进行计算。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一摩尔的质量,单位为g/mol。

4. 物质的量计算公式物质的量可以通过摩尔质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计算公式为:物质的量(mol)=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概念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句子,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其对应的物质的量。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化学方程式应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在进行方程式计算时,应保证方程式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

3. 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通过读取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物质的量比例,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

例如:2H₂ + O₂ → 2H₂O根据方程式可以得知,2 mol H₂与1 mol O₂反应生成2 mol H₂O。

如果已知H₂的物质的量为3 mol,则可以计算出O₂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三、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1. 总反应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总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总反应方程式表示反应的总体过程,而离子方程式则表示反应中各种离子之间的具体反应。

2. 化学反应的摩尔关系通过分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比例,可以推导出化学反应的摩尔关系。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根据已知物质的量,推导出其他物质的量。

例如:Fe³⁺ + 3Cl⁻ → FeCl₃根据方程式可以得知,1 mol Fe³⁺与3 mol Cl⁻反应生成1 mol FeCl₃。

化学运算公式

化学运算公式

化学运算公式化学运算公式在化学学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描述化学反应、计算化学物质的量、质量等相关参数。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运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摩尔质量公式摩尔质量是指化学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数之间的比值。

摩尔质量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化学物质的摩尔质量。

其公式如下:摩尔质量 = 质量 / 物质的摩尔数例如,计算氧气(O2)的摩尔质量,如果已知氧气的质量为32g,摩尔数为 1 mol,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到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

二、摩尔体积公式摩尔体积是指化学物质在标准条件下所占据的体积与其摩尔数之间的比值。

摩尔体积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化学物质的摩尔体积。

其公式如下:摩尔体积 = 体积 / 物质的摩尔数例如,计算氢气(H2)在标准条件下的摩尔体积,如果已知氢气的体积为22.4 L,摩尔数为 1 mol,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到氢气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

三、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间的比值。

摩尔浓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

其公式如下: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例如,计算氯化钠(NaCl)溶液的摩尔浓度,如果已知溶液中氯化钠的摩尔数为0.5 mol,溶液的体积为500 mL,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到氯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为1 mol/L。

四、反应物的摩尔比公式反应物的摩尔比是指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摩尔数之间的比值。

反应物的摩尔比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比。

其公式如下:摩尔比 = 反应物的摩尔数 / 反应物的摩尔数例如,计算乙烯(C2H4)和氧气(O2)在燃烧反应中的摩尔比,如果已知乙烯的摩尔数为1 mol,氧气的摩尔数为3 mol,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到乙烯和氧气的摩尔比为1:3。

五、理论产率公式理论产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的产物的最大可能质量。

理论产率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理论产率。

其公式如下:理论产率 = 反应物的摩尔数× 反应物的摩尔比× 产物的摩尔质量例如,计算制备二氧化碳(CO2)的理论产率,如果已知反应物乙烯的摩尔数为1 mol,乙烯和氧气的摩尔比为1:3,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到CO2的理论产率为132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8 化学计算【考点透视】1.高考中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⑦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⑧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⑨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及各类平衡常数的计算;⑩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2.常见题型为计算选择题,计算填空题、实验计算题、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等,2007年高考将化学计算部分常见的最后两个计算大题取消,计算的考查已落在选择和填空题中。

3.近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注意速算巧解。

一般在第Ⅰ卷中会出现五到七个左右要计算的量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计算的试题。

纯计算题不超过两个,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重点考查学生运用题给信息和已学相关知识进行速算巧解的能力。

(2)综合计算题的命题趋势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以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作为取材背景编制试题,考查视野开阔,考查学生用量的观点把握化学知识、原理、过程等。

4、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方法:⑪关系式法——多步变化以物质的量关系首尾列式计算。

⑫选量法——利用已知量物质与未知量物质之间的关系来解题。

⑬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计算。

⑭十字交叉法——对于二元混合物问题运用交叉法。

⑮守恒法——运用质量、元素、得失电子、电荷守恒计算。

⑯极值法——对数据处理推向极端的计算。

⑰估算法——避开烦琐解题寻找快速方法解题,求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分子式的主要方法。

⑱图象法——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式。

【考题预测】1、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温度均为100℃),水的离子积K W=1×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05 mol/L的H2SO4溶液pH=1B .0.001 mol/L 的NaOH 溶液pH =11C .0.005 mol/L 的H 2SO 4溶液与0.01 mol/L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 为6,溶液显酸性D .完全中和pH =3的H 2SO 4溶液50 mL ,需要pH =11的NaOH 溶液50 mL【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题中涉及的溶液温度为100℃,而不是25℃,此时K W =1×10-12 。

A 项,c (H +)=0.05 mol/L ×2=0.1 mol/L ,pH =1,A 项正确;B 项,c (OH -)=0.001 mol/L ,c (H +)=1×10-12 0.001 mol/L=1×10-9 mol/L ,pH =9,B 项不正确;C 项,H 2SO 4溶液中c (H +)=0.005 mol/L ×2=0.01 mol/L ,NaOH 溶液中c (OH -)=0.01 mol/L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中和,溶液显中性,pH 为6,C 项不正确;D 项,pH =3的H 2SO 4溶液中c (H +)=10-3mol/L ,pH =11的NaOH 溶液中c (OH -)=1×10-121×10-11=1×10-1 mol/L ,则50 mL ×10-3 mol/L =V (NaOH)·10-1 mol/L ,V (NaOH)=0.5 mL ,D 项不正确。

2、500 mL K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c (NO 3-)=6.0 mol·L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混合溶液中c (K +)为4 mol·L -1B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 电子C .电解得到的Cu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 .电解后溶液中c (H +)为2 mol·L-1 【答案】B【考纲解读】《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掌握与电化学有关的化学计算。

此类题型是利用 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种形式,其计算技巧一是根据电极反应方程式利用“电子得失守恒”、二是写出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直接计算。

高考中既可以在选择题也可以在简答题、计算题中利用电化学为依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以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例如: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SO 4 ∽ 4H + ∽ 2Cu ∽ O 2↑ ∽ 4e -320 g 4 mol 128 g 22.4 L 4×6.02×1023m (g) x (mol) V (L) N (个)然后根据已知和未知条件列比例求解。

2、根据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荷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

(1)在电解池中n (e -) =(阴极)n (还原产物)×N(+e -) =(阳极)n (氧化产物)×N(-e -)(2)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 (阴极放氢生氧型的电解池)n (e -) = n (H 2)×2 =n (Cl 2)×4 = n (OH -)3、某有机物5.6克完全燃烧后生成6.72L(标况下)二氧化碳和3.6克水,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是2,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如果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并且此有机物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产生红色沉淀,试推断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答案】H 2C=CH-CHO【解析】该有机物结构就为H 2C=CH-CHO 。

因为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为2,所以其分子量是CO 的2倍,即56,而5.6克有机物就是0.1摩,完全燃烧生成6. 72L(S.T.P)CO 2为0.3摩,3.6克水为0.2摩,故分子式中含3个碳,4个氢,则每摩分子中含氧为56-3×12-4×1=16克,分子式中只有1个氧,从而确定分子式是C 3H 4O.根据该有机物能发生斐林反应,证明其中有-CHO ,从C 3H 4O 中扣除-CHO ,残基为-C 2H 3,能使溴水褪色,则有不饱和键,按其组成,只可能为-CH=CH 2,所以该有机物结构就为H 2C=CH-CHO 。

【考纲解读】残基法是求解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计算出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后,该有机物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要最后确定其结构,可先将已知的官能团包括烃基的式量或所含原子数扣除,剩下的式量或原子数就是属于残余的基团,再讨论其可能构成便快捷得多。

4、把a g 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

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 ,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A. 70%B. 52.4%C. 47.6%D. 30%【答案】A【解析】 把a g 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生成了Al 3+和Fe 2+,再加入过量NaOH 溶液,Al 3+转化为AlO 2-,留在溶液中;Fe 2+生成了Fe (OH )2沉淀,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最后得到的红色粉末为Fe 2O 3,铁在反应过程中是守恒的,Fe 2O 3中氧的量等于合金中铝的量,则%70%100160562%100)O Fe (M )Fe (M 2)Fe (w 32=⨯⨯=⨯=。

【考纲解读】 守恒法是一种中学化学典型的解题方法,它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它的优点是用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不去探求某些细微末节,直接抓住其中的特有守恒关系,快速建立计算式,巧妙地解答题目。

5、羟胺(H 2NOH )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

现用25ml 0.049mol/L 的羟胺酸性溶液跟足量的Fe 2(SO 4)3溶液煮沸条件反应,生成的Fe 2+恰好与24.50mL ,0.02mol/L 的酸性KMnO 4作用。

FeSO 4+KMnO 4+H 2SO 4===Fe 2(SO 4)3+K 2SO 4+MnSO 4+H 2O 则在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A N 2B N 2OC NOD NO 2【答案】B【解析】Fe 2(SO 4)3被羟胺还原为FeSO 4 又被酸性KMnO 4氧化为Fe 2(SO 4)3 ,相当于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剂是羟胺,氧化剂是酸性KMnO 4。

羟胺中氮元素反应前-1价,设反应后化合价为n ,有25×0.049×(n+1) = 24.50×0.02×(7-2),解得 n = 1 .6.在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 的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 3,则原溶液中的Al 3+的浓度(mol/L )为( )A .2b -c 2aB .2b -c aC .2b -c 3aD .2b -c 6a【答案】C【解析】由于NH 3的物质的量为cmol ,由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得:(NH 4)2SO 4的物质的 量为c 2mol ,反应时用去的BaCl 2的物质的量也为c 2mol ,剩余的BaCl 2为(b -c 2)mol ,则 Al 2(SO 4)3中的SO 42-的物质的量也为(b -c 2)mol ,由电荷守恒得:n (Al 3+)×3= (b -c 2)×2,所以c (Al 3+)=2b -c 3amol/L 。

7、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Cl -、Mg 2+、Ba 2+、CO -23、SO -24,现取三份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NH 4++OH -NH 3·H 2O )(1)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K +一定存在,Cl -一定存在 B .100mL 溶液中含0.01mol CO -23 C .K +一定存在,Cl -可能存在 D .Ba 2+一定不存在,Mg 2+可能存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检验和推断及相关计算由(1)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Cl -、CO -23、SO -24;由(2)可知一定存在NH 4+,且n (NH 4+)=0.04mol ;由(3)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CO -23、SO -24,且一定不存在Mg 2+、Ba 2+(两者与CO -23生成沉淀,不能共存),且n (SO -24)=123333.2-⋅mol g g =0.01mol ,且n (CO -23)=119733.227.6-⋅-mol g g g =0.02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