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57af8e00844769eae009ed8c.png)
长期吸入并非无害
0.0024%
30 mg/m3
24ppm
国家规定卫生标准(职业接触值)
8小时内无明显生理反应
0.005%
50 mg/m3
40ppm
吸入1小时,无明显后果;
60分钟无明显后果;注(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08%
100 mg/m3
80ppm
吸入0.5小时,无明显后果;
绝对禁止作业
0.64%
8000 mg/m3
6400 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吸入5~1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1.28%
16000 mg/m3
12800 ppm
吸入即昏迷,1-2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备注:1煤气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说明:煤气1ppm=1.25 mg/m3
空气中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ppm(报警仪显示信号)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允许接触时间最大值
(min)
体积浓度
(%)
质量浓度
(mg/m3)
0.0004%
4mg/m3
3.2pp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无害
0.0006%
6mg/m3
5ppm
绝对禁止作业
0.08%
1000 mg/m3
800 ppm
吸入45分钟,头晕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绝对禁止作业
0.16%
2000 mg/m3
1600 ppm
吸入20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死亡;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4d32c7a52af90242a895e5c0.png)
0.08%
1000 mg/m3
800 ppm
吸入45分钟,头晕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绝对禁止作业
0.16%
2000 mg/m3
1600 ppm
吸入20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0.32%
4000 mg/m3
3200 ppm
吸入5~10分钟头痛;吸入3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0.64%
8000 mg/m3
6400 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吸入5~1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1.28%
16000 mg/m3
12800 ppm
吸入即昏迷,1-2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备注:1煤气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说明:煤气1ppm=1.25 mg/m3
空气中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30分钟(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16%
200 mg/m3
160ppm
吸入0.25小时,无明显后果;
15-20分钟(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2%
250 mg/m3
200 ppm
吸入2-3小时,轻微头痛;
严禁作业
0.04%
500 mg/m3
400 ppm
吸入1-2小时,开始前额痛,吸入2.5~3.5小时后脑头疼;
健康接触值
长期吸入并非无害
0.0024%
30 mg/m3
24ppm
国家规定卫生标准(职业接触值)
8小时内无明显生理反应
0.0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0 mg/m3
40ppm
煤气区域作业规程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煤气区域作业规程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68c6c60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5c.png)
煤气区域作业注意事项1、煤气及附属设备,每班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拖延时间,煤气区域维修人员不得少于2人.2、煤气设备、管道和阀门应作出定期的检修计划,按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禁在煤气设备和管道附近设置易燃及有腐蚀液体的管道。
4、煤气管道发生冻结或堵塞时,可用蒸汽加热管道,绝对禁用明火烘烤管道,防止发生起火或爆炸.5、煤气设备停用时,应用氮气(或蒸汽)吹扫管道1。
5~2小时,然后堵上盲板。
6、煤气切断装置、压力表或蒸汽、氮气接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
7、煤气危险区的CO浓度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CO临测装置。
8、在有煤气的情况下,抽、堵盲板、修理阀门、导管时,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呼吸器的使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并且要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
9、凡处理煤气设备内部时,要取空气样作CO含量分析.10、凡处理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时,当放散管开着时,不准在管道附近有明火,以防引起火灾或爆炸。
1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可靠隔断装置:插板阀、眼镜阀、盲板、双板切断阀(平行式双插板水封闸阀,要求腹腔注水型,能完全关闭到位保证煤气不泄漏,注水压力为煤气。
计算压力至少加5000Pa),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长期检修或停用煤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孔,放散管,保持设施内的自然通风。
12、每次进入设备内部的工作人员,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
一氧化碳含量与可在设备内的操作时间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4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00mg/m3(8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0.5小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00mg/m3(16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13、经CO含量分析后,允许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14、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取样分析时间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检修动火工作中每2h必须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半小时,也要重新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防止失误.15、带煤气作业时,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距工作场所10米内,禁止火源,并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米以外。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氢氧化钠、甲烷、氯化氢)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氢氧化钠、甲烷、氯化氢)](https://img.taocdn.com/s3/m/4f7185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0.png)
0
1
刺激与腐蚀性
强刺激性和腐蚀性
3
2
致敏性
能导致人类皮肤过敏
3
2
生殖毒性
无人类生殖毒性
1
3
致癌性
未归入人类致癌物质
1
4
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
器质性损害,脱离接触可治愈
3
5
扩散性(常温或工业使用时状态)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
4
3
蓄积性(或生物半减期)
无蓄积性
0
1
毒物危害指数
46
危害程度分级
中度危害(Ⅲ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附录1一氧化碳危害指数计算
分项指标
文献数据资料
危害积分值
权重
系数
急性吸入LC50
气体(cm3/m3)
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
2
5
蒸汽(mg/m3)
无资料
粉尘和烟雾(mg/m3)
无资料
急性经皮LD50(mg/kg)
无资料
4
1
刺激与腐蚀性
无刺激作用
0
2
致敏性
无致敏性
未归入人类致癌物质
1
4
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
器质性损害,脱离接触可治愈
2
5
扩散性(常温或工业使用时状态)
无色透明液体
1
3
蓄积性(或生物半减期)
无蓄积性
0
1
毒物危害指数
31
危害程度分级
轻度危害(Ⅳ级)
附录5氢氧化钠危害指数计算
分项指标
文献数据资料
危害积分值
权重系数
急性吸入LC50
co浓度工作时间标准
![co浓度工作时间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610e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9.png)
CO浓度是指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CO浓度超标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长期暴露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需要接触CO的工作场所,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和严格的工作时间标准。
工作时间标准是指在有害物质接触下,人员每天可暴露的时间长度。
根据国际上的标准,CO浓度超标时人体暴露的时间越长,所产生的健康危害越大。
因此,为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各国都制定了CO浓度工作时间标准。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O浓度不能超过每立方米35毫克,同时规定了CO浓度工作时间标准,即:
1. 作业环境中1小时内平均暴露浓度不能超过30mg/m³;
2. 短时间内(15分钟)接触的CO浓度不能超过180mg/m³。
根据此标准,对于CO浓度高于35mg/m³的作业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限制工人的暴露时间。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措施:
1. 采用通风换气:通过通风系统将空气中的CO排出,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2. 戴防护面具:在工作场所中必须配备防毒面具,以保护工人的呼吸道。
3. 严格控制工作时间:根据CO浓度工作时间标准,对工人的作业时间进行限制,以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4. 进行健康监测:定期检查工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CO浓度工作时间标准是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CO浓度高的作业场所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严格控制工人的暴露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场所达到安全卫生的标准,为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64ad5e19fd0a79563d1e7214.png)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煤矿安全培训教材》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材
中国矿业大学
图1-1-1 CO对人体身体状况的影响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但能溶于氨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
与酸、碱不起反应,只能被活性炭少量吸附。
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13 %~75 %时有爆炸的危险。
一氧化碳是一种对血液、神经有害的毒物。
一氧化碳随空气吸入人体内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并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不仅减少了血球携氧能力,而且抑制、减缓氧和血红蛋白的解析与氧的释放。
一氧化碳对人的危害主要取决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和与人的接触时间(见图1-1-1).一氧化碳还可导致心肌损伤,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锥体外系统也有损害,经实验证明一氧化碳还可引起慢性中毒。
二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硫化氢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二氧化氮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一氧化碳环境中作业允许值及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环境中作业允许值及中毒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5d9792c4b4daa58da1114aa5.png)
容器内作业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
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一
氧
化
碳
达
到
多少ppm值会对人身危害
CO空气中的含量吸入时间和CO中毒症状
50ppm 成人置身其中所允许的最大含量
200ppm (2至3)h后,有轻微头痛,头晕,恶心
400ppm 2h内前额痛,3h后将有生命危险
800ppm 45min内头痛,恶心;(2至3)h内死亡
1600ppm 20min内头痛,恶心;1小时内死亡CO难溶于水,易溶于氨水。
CO在空气中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CO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
如果考虑体力消耗,正常人接触1小时为35ppm。
所以36ppm对人体显然是有害的,并且不能超过1小时,36ppm浓度的CO若超过1小时,会有明显中毒反应。
2017年2月13日。
一氧化碳达到多少ppm值会对人身有危害
![一氧化碳达到多少ppm值会对人身有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71b3318fa58da0116c1749f4.png)
CO空气中的含量吸入时间和中毒显示症状
如果考虑体力消耗,正常人接触1小时为35ppm,所以36ppm对人是显然有害的,并且不能超过一小时,如果超了会有明显中毒反应。
下面是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精心整理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是否会造成慢性中毒,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在血液中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可以逐渐解离,只要脱离接触,一氧化碳的毒作用即可逐渐消除,因而不存在一氧化碳的慢性中毒;另一种认为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能引起慢性中毒。
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都证明,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对健康是有影响的,主要表现在: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S.M.艾尔斯等人发现,当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为8%时,静脉血氧张力降低,从而引起心肌摄取氧量减少和促使某些细胞内氧化酶系统停止活动。
P.阿斯特鲁普等还证明,一氧化碳能促使大血管中类脂质沉积量增加。
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达15%时,能促使大血管内膜对胆固醇
,脑组
精心整理。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fb6963cba26925c52dc5bf88.png)
200 mg/m3
160ppm
吸入小时,无明显后果;
15-20分钟(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
250 mg/m3
200 ppm
吸入2-3小时,轻微头痛;
严禁作业
%
500 mg/m3
400 ppm
吸入1-2小时,开始前额痛,吸入~小时后脑头疼;
绝对禁止作业
%
1000 mg/m3
800 ppm
吸入45分钟,头晕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绝对禁止作业
%
2000 mg/m3
1600 ppm
吸入20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
4000 mg/m3
3200 ppm
吸入5~10分钟头痛;吸入3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
8000 mg/m3
6400 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吸入5~10分钟,死亡;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ppm(报警仪显示信号)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允许接触时间最大值
(min)
体积浓度
(%)
质量浓度
(mg/m3)
%
4mg/m3
pp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绝对禁止作业
%
16000 mg/m3
12800 ppm
吸入即昏迷,1-2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备注:1煤气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说明:煤气1ppm= mg/m3
空气中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一氧化碳浓度 作业时间
![一氧化碳浓度 作业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d560a7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8.png)
一氧化碳浓度作业时间
摘要:
一、一氧化碳浓度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对环境的影响
二、一氧化碳浓度的测量方法
1.常见测量方法
2.测量设备
三、一氧化碳浓度与作业时间的关系
1.作业时间对一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2.一氧化碳浓度对作业时间的影响
四、如何降低一氧化碳浓度
1.通风措施
2.环保意识的提高
正文:
一、一氧化碳浓度的危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导致人体缺氧,甚至窒息。
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也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
此外,一氧化碳还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等。
二、一氧化碳浓度的测量方法
测量一氧化碳浓度有多种方法,如使用气体分析仪、电化学传感器等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精确地测量出一氧化碳的浓度,为防范和治理一氧化碳污染提供依据。
三、一氧化碳浓度与作业时间的关系
作业时间与一氧化碳浓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长时间的作业可能会导致一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增加作业人员的中毒风险。
同时,一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影响作业效率,甚至导致作业中断。
四、如何降低一氧化碳浓度
为了降低一氧化碳浓度,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通风是降低一氧化碳浓度的有效方法。
通过增加室内外空气交换,可以降低一氧化碳浓度,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其次,提高环保意识也是降低一氧化碳浓度的关键。
人们应该关注环保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例如选择环保型交通工具,使用清洁能源等。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b246012269eae009581becb5.png)
8000mg/m3
6400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吸入5~1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1.28%
16000mg/m3
12800ppm
吸入即昏迷,1-2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备注:1煤气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说明:煤气1ppm=1.25mg/m3
空气中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ppm(报警仪显示信号)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允许接触时间最大值
(min)
体积浓度
(%)
质量浓度
(mg/m3)
0.0004%
4mg/m3
3.2pp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无害
0.0006%6mgBiblioteka m35ppm健康接触值
长期吸入并非无害
0.0024%
30mg/m3
24ppm
国家规定卫生标准(职业接触值)
8小时内无明显生理反应
0.005%
50mg/m3
40ppm
吸入1小时,无明显后果;
60分钟无明显后果;注(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08%
100mg/m3
80ppm
吸入0.5小时,无明显后果;
30分钟(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16%
200mg/m3
160ppm
吸入0.25小时,无明显后果;
15-20分钟(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2%
250mg/m3
200ppm
吸入2-3小时,轻微头痛;
严禁作业
煤气浓度与作业时间的要求
![煤气浓度与作业时间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afb7d3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6c.png)
煤气浓度与作业时间的要求煤气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然而,煤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浓度,过高的浓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进行煤气作业时,需要注意煤气浓度与作业时间的要求,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我们需要了解煤气浓度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煤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煤气的含量,常用单位为百分比或体积分数。
测量煤气浓度的常用方法有传感器测量法、化学分析法和光学测量法等。
在进行煤气作业前,应使用合适的浓度测量设备对作业环境中的煤气浓度进行准确测量。
根据煤气的特性和浓度要求,确定作业时间的限制。
不同的煤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不同,因此,在进行煤气作业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作业时间的限制。
一般来说,如果煤气浓度超过了安全标准,作业时间应尽量缩短,以减少人体接触煤气的时间。
在进行煤气作业时,还需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降低煤气对人体的危害。
首先,应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煤气能够及时排除。
其次,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以减少煤气对皮肤和呼吸道的接触。
此外,还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煤气泄漏的及时修复,防止事故发生。
煤气作业的时间安排也需要考虑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工作强度。
长时间的煤气作业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在安排作业时间时,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连续长时间进行煤气作业。
总结起来,煤气浓度与作业时间的要求是确保煤气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煤气作业时,应准确测量煤气浓度,根据浓度要求确定作业时间的限制,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同时,还需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长时间的煤气作业对作业人员的影响。
通过遵守煤气浓度与作业时间的要求,可以有效预防煤气作业中的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氧化碳浓度分级标准
![一氧化碳浓度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8eba8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b.png)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毒气体,其浓度的分级标准通常是基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一氧化碳浓度分级标准,这些标准可能因国家和组织而异。
这里给出的是美国卫生与安全执行标准(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的标准,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1. 8小时平均浓度:
- 25 ppm(部分每百万):OSHA的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上限。
超过这个标准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2. 短期暴露限值:
- 200 ppm:在任何15分钟内,一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这个标准。
这是为了防止短期高浓度暴露带来的急性健康风险。
这些标准主要是基于工业和职业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
对于居住区域,通常有更为严格的标准,因为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是严重的,包括中毒和死亡的风险。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标准,实际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和不同环境而异。
建议查阅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环保、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官方文件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一氧化碳浓度分级标准。
一氧化碳的含量标准
![一氧化碳的含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4a44c7551810a6f5248674.png)
一氧化碳的含量标准 一氧化碳是燃具烟气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毒气体,它通过人体呼吸道吸入,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取代氧而生成一氧化碳血红素,从而使人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各种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表1 各种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浓度(ppm) 对人体的影响 100 最大允许值 200 2-3小时轻微头痛 400 1-2小时头痛、恶心 800 45分钟痉挛,2小时昏迷 1600 20分钟痉挛,2小时死亡 2400 15分钟痉挛,1小时死亡 3200 5分钟痉挛,半小时死亡 6400 10分钟死亡从上表可以看出,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一旦超过800ppm,便会使人痉挛(即失去自我控制活动能力,无力阻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导致昏迷、死亡的危险)。
所以对正常人来讲,室内一氧化碳浓度800ppm 是一个重要界限值,超过此值,即成为有中毒危险的环境。
而800ppm的浓度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达到呢?据测定,在一个容积为12m³³(即面积为4㎡)的厨房内关闭门窗,一台普通的双眼灶(指烟气指标合乎国家标准的产品,即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折算为剩空气系数α=1时,不大于0.05%,其热负荷约为20MJ/h),连续使用65分钟就可使定内一氧化碳含量达到800ppm,而如果在同样的房间内使用一台老式的,出水量为5升/分钟的直排式热水器,则只需要11分钟就可达到此值。
这说明,一氧化碳极限值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很容易达到。
而在冬天关闭门窗洗澡的大有人在,因此每年都有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而死亡的报道,而一氧化碳中毒就是主要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还作了另一个对比试验。
对一台严重超标的直排式热水器(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超过国家标准一倍,即α=1时,CO=0.1%),装在一间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运行,房间容积仅为4m3(即面积约为1.3㎡),连续运行1小时,室内一氧化碳含量一直未超过60ppm,这样的室内空气环境是比较安全的,完全符合室内卫生标准。
焦化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卡【精选文档】
![焦化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卡【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bf5c76cdaef5ef7bb0d3c00.png)
职业危害告知牌1、焦炉煤气(1)健康危害:焦炉煤气吸入人体后,健康危害主要来自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特别是大脑层细胞,就会丧失活动能力,以至丧失生命。
甲烷属“单纯窒息性”气体,无害但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2)理化特性: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易发生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3)应急处理:救护者采取自保措施进入煤气区域,将伤员移到空气流动处;松解伤者衣扣及裤带,盖好衣物及被子,注意保暖;若喝水给予热糖茶水,必要时可针刺人中穴;对呼吸困难或刚停止呼吸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挤压术;中毒者在恢复知觉前,不得送往较远的医院。
(4)注意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加强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需有人监护。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5)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限值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30 mg/m3,实测值mg/m3(6)图标:当心有毒气体2、粉尘(1)健康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2)理化特性: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3)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4)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戴防尘口罩、注意通风。
(5)限值:总尘4 mg/m3,呼尘2.5 mg/m3,实测值mg/m3(6)图标:注意防尘.3、噪声(1)健康危害: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2)理化特性: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3)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ppm(报警仪显示信号)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允许接触时间最大值
(min)
体积浓度
(%)
质量浓度
(mg/m3)
%
4mg/m3
pp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吸入45分钟,头晕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绝对禁止作业
%
2000 mg/m3
1600 ppm
吸入20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
4000 mg/m3
3200 ppm
吸入5~10分钟头痛;吸入3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
8000 mg/m3
6400 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吸入5~1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
16000 mg/m3
12800 ppm
吸入即昏迷,1-2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备注:1煤气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说明:煤气1ppm= mg/m3
空气中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无害
%
6mg/m3
5ppm
健康接触值
长期吸入并非无害
%
30 mg/m3
24ppm
国家规应
%
50 mg/m3
40ppm
吸入1小时,无明显后果;
60分钟无明显后果;注(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
100 mg/m3
80ppm
吸入小时,无明显后果;
30分钟(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
200 mg/m3
160ppm
吸入小时,无明显后果;
15-20分钟(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
250 mg/m3
200 ppm
吸入2-3小时,轻微头痛;
严禁作业
%
500 mg/m3
400 ppm
吸入1-2小时,开始前额痛,吸入~小时后脑头疼;
绝对禁止作业
%
1000 mg/m3
800 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