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萧山杨梅》公开课教案说课稿(教学设计)1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18 萧山杨梅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努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深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本课力求营造开放、和谐的氛围,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金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请吃杨梅这两件事,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4.会认“杭、咖、啡、籍、兼”等5 个生字,会写“阅、籍、兼、擦、初、库、沧、桑”等8 个生字。
掌握“杭州、尽量、书籍、兼管、蝉鸣、初中、宝库、沧桑”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1.课件。
2.教学挂图。
3.作者和萧山杨梅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29 孔子学琴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积极性。
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促讲,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3.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要求学生查找孔子的相关资料,搜集孔子的教育名言。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地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孔子名言。
4.认识“痴、抑、纯、浸”4 个生字,会写“倦、恳、溢、浸、抑、炉、纯”
7 个字,掌握“厌倦、曲谱、洋溢、沉浸、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课文的 2~6 自然段,感悟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地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孔子学琴时专心、认真、刻苦的精神。
2.学习孔子对学习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品质。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及其教育名言。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1.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读完后,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作业设计
1.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二、深入学习课文,感悟孔子学琴的过程
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描写孔子对乐曲的弹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
(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
3.谁能用“炉火纯青”说一句话?
4.孔子是怎样学琴的,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 自然段)
(1)自读2~6 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的,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
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展示课件第六屏)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体会考的习惯。
这个环节也是针对上一环节学习生字新词时课堂气氛热烈而设计的,使课堂有静有动。
放手让学生读课文,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教师教学的指导性,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孔子对学琴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
此表格的填写使学生对孔子学琴的过程一目了然。
此环节使学生在对文本理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 解的基础上去感悟人物的品质,“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
2.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
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3.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画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孔
子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四、复述故事
1.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
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
(提示:紧扣课文,也可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
还可运用课前所搜集到的《史记》中的一些说法,使用自己的语言等)
2.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
全班听。
五、拓展延伸
1.孔子的学琴精神让你想起他的哪些名
言?
2.学生自由回答。
3.孔子有许多名言,课前同学们已搜集了不少,课后,我们将办一期有关孔子名言的手抄
报比赛,请同学们积极参加。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课文重
新回顾、加工的过程。
这个环节是的学生知识面
的拓展,同时又使学生在办手抄
报的过程中对孔子有了新的了
解,对理解课文内容也大有帮
助。
板书设计:
孔子学琴
学乐谱练技巧
精益求精领会内容
炉火纯青感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