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设计制作一频率可调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87367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a.png)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1. 背景多波形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不同形状、频率和幅度的信号的设备。
它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电子工程、通信和音频领域。
在实验室中,多波形信号发生器通常用于测试和验证电路的性能。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多波形信号发生器,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际搭建和测试,我们将评估所设计的信号发生器的波形质量、频率稳定性、幅度准确性等关键指标,同时寻找可能的改进方向。
2. 设计与分析2.1 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用微处理器控制和生成不同波形的信号。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以下步骤来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1.选择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并与微处理器进行连接。
2.在微处理器上编程,实现不同波形信号的生成算法,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通过微处理器控制模拟输出电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4.设计合适的幅度控制电路,使得可以精确控制信号的幅度。
5.设计合适的频率控制电路,使得可以通过微处理器对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
2.2 组件选择和连接首先,我们选择了一款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并将其与微处理器进行连接。
通过对芯片的编程,我们可以实现生成不同波形的功能。
然后,我们将芯片的数字输出连接到模拟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合适的滤波电路进行信号滤波。
同时,将微处理器的控制端与模拟电路的控制电路相连接,以实现对幅度和频率的控制。
2.3 算法设计在微处理器上编写程序,实现不同波形信号的生成算法。
以正弦波为例,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算法:#define PI 3.1415926float sin_wave(float amplitude, float frequency, float time){return amplitude * sin(2 * PI * frequency * time);}对于方波和三角波等其他波形,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算法进行设计。
2.4 电路设计由于波形质量是信号发生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模拟电路来提供稳定的、低噪声的模拟输出信号。
模电课程设计信号发生器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信号发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dc986302d276a201292ed4.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信号发生器设计二、设计目的:掌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信号发生器是常用的测试仪器,常用的信号源有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阶梯波等。
①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频率分别为300Hz、1KHz、10KHz,输出幅值300mV~5V可调、负载1KΩ。
②矩形波电路,频率3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③三角波电路,频率1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④多用信号源产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范围100Hz~3KHz、输出幅值≥5V、负载电阻1KΩ。
四、设计思路及实验原理:1、正弦波产生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和反馈网络组成)从结构上看,RC正弦波振荡电路就是一个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电路。
振幅平衡和相位平衡是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持续振荡的两个条件。
其中,振荡频率是由相位平衡条件所决定的。
刚开始时,Rf略大于R1的两倍,这样放大倍数才会略大于3,电路才能够起振。
一段时间后,可以利用非线性元件来自动调整反馈的强弱以维持输出电压恒定,也可以将Rf 用滑动变阻器代替,人为调节放大倍数,从而使电路能够产生幅度稳定、几乎不失真的正弦波。
其选频网络的频率特性如下:1211,;11rj cr r j cZ r Z j c j c j c r j c ωωωωωω+=+===++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为2212();13()v Z j cRF s Z Z j cR j cR ωωω==+++由此可得RC 串并联选频网络的幅频响应及相频响应2003()v F j ωωωω=+-0()arctan;3f ωωωωϕ-=-可以计算,当00112f f rc rc ωωπ====或时,幅频响应的幅值为最大,即max 1;3F =相应的相频响应的相位角为零,即0;f ϕ=此时输出电压的幅值最大,并且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3倍。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8631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9.png)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电子仪器,用于生成不同形状和频率的电信号。
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需求分析:定义你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的主要用途和要求。
确定需要支持的波形类型、频率范围、精度等。
2. 信号类型选择:选择要生成的信号类型,例如正弦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等。
一些高级信号发生器还支持复杂的波形,如脉冲、噪声、任意波形等。
3. 频率控制:确定需要覆盖的频率范围,并设计频率控制电路,可以通过数字或模拟方式实现。
4. 振幅控制:实现振幅的控制电路,以便用户可以调整输出信号的振幅。
5. 相位控制:对于一些应用,可能需要控制信号的相位。
设计相位控制电路,确保用户可以调整相位。
6. 波形切换:如果你的发生器支持多种波形,设计一个切换电路,使用户能够选择所需的波形。
7. 数字控制:对于一些高级的信号发生器,可能需要数字控制。
这可以通过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实现。
8. 稳定性和精度:考虑频率的稳定性和波形的精度,确保在不同条件下输出的信号
质量始终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9. 输出电路:设计一个适当的输出电路,确保信号可以以合适的电平输出,同时避免信号失真。
10. 校准和测试:在最终设计中包括校准电路,以确保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与预期值一致。
进行必要的测试,以验证性能。
在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时,需要充分了解电子电路设计、信号处理、数字电路和控制系统等相关知识。
此外,确保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EMC)和安全标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波形信号发生器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波形信号发生器](https://img.taocdn.com/s3/m/3d7bdd4fc77da26924c5b0a8.png)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波形信号发生器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002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题目:信号发生器摘要信号发生器又称为波形发生器,是一种能产生标准信号的电子仪器,是工业生产和电工电子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之一。
信号发生器可以有多种实现方法,而频率越高产生波形越多的信号发生器越好,可以从信号发生器的制作条件及使用领域方面考虑其实现方法数字系统中需要的特殊信号,如方波、三角波等,例如在通信、广播、电视系统中,都需要射频(高频)发射,这里的射频波就是载波,把音频(低频)、视频信号或脉冲信号运载出去,就需要能够产生高频的振荡器。
在工业、农业、生物医学领域内,如高频感应加热、熔炼、淬火、超声诊断、核磁共振成像等,都需要功率或大或小、频率或高或低的振荡器。
波形发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波形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们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
关键词: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低频信号源引言:信号发生器是科研、教学、制造业中一种最常用的通用仪器,输出波形一般固定为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方波,不能实现有时在实验或工程应用中需要的特殊信号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虽然目前市场上的高性能的任意信号发生器已经出现,但是价格昂贵,对于一般机电控制的用户而言频带不需要很宽。
所以一种既能满足一定频率和波形性能要求又价格低廉的超低频任意信号发生器就成为了一种需求。
本课题提出一种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价格低廉的原理样机设计方案,并对原理样机的性能提出了改进方案。
1设计任务与要求(1)具有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周期性波形的功能;(2)正弦波幅值±10V,方波幅值±10V;(3)三角波峰-峰值20V,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可调;(4)输出波形工作频率范围为100HZ~10KHZ,且连续可调。
2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一∶采用传统的直接频率合成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且占空比可调,频率可调,幅度可调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且占空比可调,频率可调,幅度可调](https://img.taocdn.com/s3/m/942b6fe2ee06eff9aff807c7.png)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且占空比可调,频率可调,幅度可调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二)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二、设计目的1、研究正弦波等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2、学习波形产生、变换电路的应用及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三、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要求:设计并仿真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方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
3、仿真调试及测量结果。
主要技术指标1、正弦波信号源:信号频率范围20Hz,20kHz 连续可调;频率稳定度较高。
信号幅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2、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方波占空比可调;3、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示波器测量出其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还可以进一步测出其输出电压的范围。
四、仿真需要的主要电子元器件1、运算放大电路2、滑线变阻器3、电阻器、电容器等五、设计报告总结(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不允许抄袭)。
1、对所测结果(如: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输出电压的范围等)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波形稳定等的条件。
2、分析讨论仿真测试中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给出完整的电路仿真图。
4、体会与收获。
1(正弦波输出电路14R116V23kΩR13R212 VD1D28.2kΩ50%6.8kΩ11U1A1N40071N4007XSC1R90Key=A172ExtTrig10kΩ1+R8180_3BA275.1kΩ4__LM324AD++R5R75.1kΩ5.1kΩ192411U3AR62511U2AR4225.1kΩC215.1kΩ15C11223233420LM324 AD4.7nF4R10LM324AD4.7nFR112kΩR3262kΩ100kΩ50%R12Key=A2128 0100kΩ50%Key=A00V112 V如图所示为频率可调、幅度可调的正弦波振荡电路。
DSP课程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
![DSP课程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https://img.taocdn.com/s3/m/5db6a782ad51f01dc381f129.png)
DSP课程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DSP课程设计报告——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4)三、实验原理 (4)1.产生连续的波形的方法 (4)1.1 查表法: (4)1.2计算法: (5)2. TLV320AIC23B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6四、程序设计 (8)五、程序调试 (19)1、编译过程 (19)2、.cmd程序(5502.cmd)全文及其解释: (20)3、程序运行结果(图形和数据显示):.. 25六、硬件输出演示: (28)七、实验感想与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参考文献 (30)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D/A转换器的初始化设置及其应用2.学习并掌握使用DSP产生正弦波的原理和算法,进而掌握任意信号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等信号)产生的原理和算法。
3.比较产生信号的两种主要方法(查表法和计算法)的优缺点。
4.熟练使用软件CCS3.3对程序的完整调试过程。
二、实验内容使用DSP产生300~16000Hz的正弦、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信号,输出信号的幅度从0~1Vrms(有效值)。
要求使用计算法,并且频率可变、幅度可变。
本实验要求用软件CCS3.3编程实现,并与硬件连接进行功能演示。
三、实验原理1.产生连续的波形的方法1.1 查表法:把事先将需要输出的数据计算好,存储在DSP 中,然后依次输出就可以了。
查表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可以产生频率较高的波形,而且不占用DSP的计算时间;查表法的缺点在于需要占用DSP 的内部的存储空间,尤其对采样频率比较大的输出波形,这样,需要占用的内部的空间将更大,而DSP 内部的存储空间毕竟有所限制。
这使得查表法的应用场合十分有限。
1.2计算法:采用计算的方法依次计算数据而后输出,然后再计算而后输出。
计算法的优缺点正好和查表法相反。
即:其优点是不占用DSP 的存储空间,其缺点是占用DSP 的计算时间,使得执行程序的开销变大。
多种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
![多种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bd0b8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8.png)
多种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多种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基本波形的特点。
3. 学生能够解释波形发生器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波形发生器电路图。
2. 学生能够操作示波器等实验设备,观察并分析不同波形的特点。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波形发生器的搭建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波形发生器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电子技术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学生能够遵循实验操作规范,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及其分类-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基本波形的数学表达式和特点- 波形发生器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实例2. 实践操作:-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波形发生器电路图设计- 波形发生器电路的搭建与调试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波形发生器原理及分类介绍,示波器使用方法讲解- 第二课时: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基本波形特点及数学表达式分析- 第三课时:波形发生器应用实例分析,电路图设计方法讲解- 第四课时:小组合作,进行波形发生器电路搭建与调试4. 教材章节:- 教材第四章:波形发生器- 教材第五章:示波器及其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0ada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5.png)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一、简介设计一个能够产生多个信号输出的信号发生器,要求输出波形分别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特别适合电子爱好者或学生用示波器来做观察信号波形实验。
该信号发生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调整方便。
它是基于ne555计时器接成振荡器工作形式和电容积分而产生的波形。
其工作频率为1KHz左右,调节滑动变阻器可改变振荡器的频率。
波形发生器是信号源的一种,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己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
可见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试验测试处理中,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是测量仪器,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作为激励源,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己经开始研制波形发生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总的来说,我国波形发生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
就目前国内的成熟产品来看,多为一些PC仪器插卡,独立的仪器和VXI系统的模块很少,并且我国目前在波形发生器的种类和性能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紧对这类产品的研制显得迫在眉睫。
二、设计目的1、掌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ne555计时器工作原理和各种电子器件的简单认识。
3、能够独立的进行电路板焊接和电路检查与故障排除。
4、学会用示波器来观察发生器的波形输出并作出判断。
三、硬件介绍及其原理1、元件列表ne555是一种应用特别广泛作用很大的的集成电路,属于小规模集成电路,在很多电子产品中都有应用。
ne555的作用是用内部的定时器来构成时基电路,给其他的电路提供时序脉冲。
ne555时基电路有两种封装形式有,一是dip双列直插8脚封装,另一种是sop-8小型(smd)封装形式。
其他ha17555、lm555、ca555分属不同的公司生产的产品。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都相同。
ne555的内部结构可等效成23个晶体三极管.17个电阻.两个二极管.组成了比较器.RS触发器.等多组单元电路.特别是由三只精度较高5k 电阻构成了一个电阻分压器.为上.下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所以称之为555.ne555属于cmos工艺制造.NE555引脚图介绍如下1地GND2触发3输出4复位5控制电压6门限(阈值)7放电8电源电压Vcc应用十分广泛.下面是一个简单的ne555电路应用内部结构几种工作形式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和1.1.2为代号。
模电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130619)
![模电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130619)](https://img.taocdn.com/s3/m/32c0d78365ce0508763213eb.png)
模电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院系:电子工程系姓名:巫金生学号:设计项目名称:波形发生器实验所属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设计实验室(中心):模拟电子实验室指导教师:郭彩萍设计完成时间:2013 年06 月19目录本实验主体报告分为5个部分1、成员介绍…………………………….2、波形发生器功能介绍………………………3、原理图、PCB图及参数计算……………….4、仿真结果…………………………………….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Ps:如有纰漏,敬请谅解- 2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太原工业学院 第 - 9 - 页 共 9 页一.成员介绍: ①、刘毅②、董敏 ③、崔宇 ④、巫金生二.波形发生器功能介绍: 此波形发生器由两个LM358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周边电路构成,可以发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正弦波。
①方波:利用输入端的RC 自激振荡电路,反相输入迟滞电路而形成,反馈网路增加一个电位器以调节占空比。
正向输入端连接一个电位器可以调节方波的频率。
输出电路利用一个5V 双向稳压管接地来稳幅。
②三角波:以方波为输入信号,输入到积分电路。
同时为了提高三角波的负载能力并且减少方波频率对三角波幅值的影响,将积分电路的输出反馈给滞回比较器的输入。
通过改变方波的频率改变三角波的频率。
③锯齿波:以方波为输入信号,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是积分电路中C 充放电的回路不同,输入到一并联的二极管模块再输入到积分电路,以调节锯齿波的斜率。
为减少对其他电路的干扰,这里为并联的二极管设计了一个与其并联的开关,当想要输出三角波的时候开关闭合,并联二极管模块短路;当想要输出锯齿波的时候开关断开,接通并联二极管电路。
正弦波:实际是一个一阶反相输入的低通滤波器。
在积分电路中的电容上并联一个电阻来降低通带放大倍数。
三.原理图、PCB 及参数计算 1、原理图:2、PCB图:3、模块详细分析⑴、自激震荡部分:- 2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太原工业学院第 - 9 - 页 共 9 页没有接通时,0c V =,滞回比较器0z V V =+,则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212*i zR V V R R =+,同时0z V V =+给C 充电,使R V 由0上升,在R V >i V 之前,0z V V =+不变;当R V >i V 时,0V 跳变到z V -。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多种波形发生器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多种波形发生器](https://img.taocdn.com/s3/m/922ce5176c85ec3a87c2c53d.png)
课程设计报告多种波形发生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班级B电子062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正弦波和非正弦波发生电路常作为信号源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电通信以及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等系统中。
通常把既能产生正弦波又能产生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等非正弦输出信号的电路叫作函数信号发生器。
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要求信号源的温度、频率的稳定性都比较高。
介绍的5G8038是一种性能稳定、精度较高的集成芯片。
介绍了用5G8038设计多功能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关键字:5G8038;直流稳压电源;频率选择控制一、目录:一.课程目的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三. 总体方案设计四. 电路设计原理与参考电路4.1总体电路框图4.2设计思路五.单元电路的设计说明5.1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5.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5.3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六.总体电路6.1总电路图6.2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的说明七. 具体过程7.1 函数发生器5G8038的指标和应用7.2 直流稳压电源7.3 频率控制八.设计小结九.参考文献一、课程目的1.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精神5.培养学生市场素质6.培养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的能力二.设计任务和要求波形的产生及变换电路是应用极为广泛的电子电路,现设计并制作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要求:1.输出的各种波形工作频率范围0.02Hz~20kHz连续可调;2.正弦波幅值+10v,失真度小于1.5%3.方波幅值+10v4.三角波波峰-峰值20v;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5.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6.完成整体电路设计及论证7.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三.总体方案设计波形产生电路通常可采用多种不同电路形式和元器件获得所要求的波形信号输出。
波形产生的关键部分是振荡器,而设计振荡器电路的关键是选择有源器件,确定振荡器电路的形式以及确定元件参数值等。
3-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3-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9ba307763231126edb1161.png)
值总是小于 1 的小数, 而 DSP 是 16 位的定点处理器, 同时 D/A 转换器可以接收 16bit 的数据, 所以要将其乘以 32767, 变为 Q15 的数据格式,才能够在 DSP 中送到 D/A 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 处理。 要产生正弦信号,其信号频率F可以表达为F=Fs/N,其中Fs是D/A转换器的转换频率,N是 一个周期内信号的样点数。所以DSP能够产生的正弦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s/2。DSP实验板上的 TLV320AIC23 立体声音频Codec芯片A/D和D/A转换速率可设置为8K到96KHz, 故本DSP实验板 理论上可产生的信号的频率最高为48KHz。 4.要求完成的任务 (1)掌握CCS的安装、设置,工程的建立、工程设置、编译运行和调试方法 (2)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设计要求,并在CCS集成开发环境下调试通过,实现设计所要求 的各项功能。 (3)按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5. 评分标准 基本要求 序号 测试项目 CCS 设置 (1) CCS 的 使 用 工程的打开、编译 链接、装载及运行 工程的调试,单步 运行、全速运行、 断点运行 变量观察、图形观 察窗的使用 重新建立工程 编译、装载并运行 多种信号波形 信号频率可变 信号幅度可变 答辩 设计报告 总分 满分 10 5 5 5 10 5 5 5 10 10 70 300~16000Hz 0~1 VRMS 评分 备注
3. 设计思路 产生连续信号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查表法和计算法,查表法不如计算法使用灵活。计算法 可以使用泰勒级数展开法进行计算,也可以使用差分方程进行迭代计算或者直接使用三角函数 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可以边计算边输出,也可以先计算后输出。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泰勒级数数学表达式为:
sin x x
如果要计算一个角度ⅹ的正弦和余弦值,可以取其前五项进行近似计算。 或使用下面递归的差分方程进行计算。 y[n]=A*y[n-1]-y[n-2] 其中:A=2cos(x),x=2πF/FS。F—信号频率,FS—D/A 转换频率。 利用递推公式计算正弦和余弦值需要已知 cos(x)和正弦、余弦的前两个值。计算时所需的 计算量小,但有累积误差。要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可以使用泰勒级数展开法进行计算,当然 计算时所需的计算量很大。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算法。对于周期信号,一般 先使用计算法算出多个周期内的样点值,再将样点逐个循环发送到 D/A 转换器。因为 sin(x)的
多波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多波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01b44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1.png)
简介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经常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电子信号进行测量, 因而如何根据被测量电子信号的不同特征和测量要求, 灵活、快速的选用不同特征的信号源成了现代测量技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信号源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各种波形), 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
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实验测试处理中, 它不是测量仪器, 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 作为各种激励源, 仿真各种测试信号, 提供给被测电路, 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多波信号发生器就是信号源的一种, 能够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波形。
多波信号发生器多采用模拟电子技术, 由分立元件或模拟集成电路构成,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矩形波等幅值可调的信号。
任务要求1、能产生矩形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波形;2、产生的矩形波的占空比可调;3、产生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频率和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4、产生的波形在一定程度上不失真。
设计方案方案一设计原理方框图:原理方框图(方案一)设计电路原理图:方案原理: 555定时器接成多谐振荡器工作形式, C2为定时电容, C2的充电回路是RV1→R2→RV2→C2;C2的放电回路是C2→RV1→R2→IC的7脚(放电管)。
由于RV1.RV2为可调电阻, 因此充放电时间常数可调, 同时频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 当充电时间常数与放电时间常数近似相等, 由IC的3脚输出的是近似对称方波;当充电时间常数与放电时间常数不相等时, 由IC的3脚输出的是矩形波。
IC的3脚输出的方波经过R5与C5组成的积分电路时, 此时会对C5进行充放电, 输出三角波。
三角波经过二级低通滤波器, 滤除高次谐波, 产生正弦波。
发光二极管VD用作电源指示灯。
方案二:方案原理方框图:原理方框图(方案二)设计电路原理图:方案原理: 上图为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其中RC 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 同时兼作选频网络, R1.R2.RV1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多种波形发生器》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多种波形发生器》](https://img.taocdn.com/s3/m/bbee5cb665ce05087632139d.png)
课程设计报告多种波形发生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马跃班级B电子062学号**********指导教师孙宏国完成日期2008年10月25日摘要:正弦波和非正弦波发生电路常作为信号源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电通信以及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等系统中。
通常把既能产生正弦波又能产生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等非正弦输出信号的电路叫作函数信号发生器。
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要求信号源的温度、频率的稳定性都比较高。
介绍的5G8038是一种性能稳定、精度较高的集成芯片。
介绍了用5G8038设计多功能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关键字:5G8038;直流稳压电源;频率选择控制一、目录:一.课程目的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三. 总体方案设计四. 电路设计原理与参考电路4.1总体电路框图4.2设计思路五.单元电路的设计说明5.1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5.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5.3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六.总体电路6.1总电路图6.2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的说明七. 具体过程7.1 函数发生器5G8038的指标和应用7.2 直流稳压电源7.3 频率控制八.设计小结九.参考文献一、课程目的1.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精神5.培养学生市场素质6.培养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的能力二.设计任务和要求波形的产生及变换电路是应用极为广泛的电子电路,现设计并制作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要求:1.输出的各种波形工作频率范围0.02Hz~20kHz连续可调;2.正弦波幅值+10v,失真度小于1.5%3.方波幅值+10v4.三角波波峰-峰值20v;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5.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6.完成整体电路设计及论证7.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三.总体方案设计波形产生电路通常可采用多种不同电路形式和元器件获得所要求的波形信号输出。
DSP课程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
![DSP课程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https://img.taocdn.com/s3/m/f9d82a95580216fc710afd0c.png)
DSP课程设计报告——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内容 (2)三、实验原理 (3)1.产生连续的波形的方法 (3)1.1 查表法: (3)1.2计算法: (3)2. TLV320AIC23B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3)四、程序设计 (4)五、程序调试 (10)1、编译过程 (10)2、.cmd程序(5502.cmd)全文及其解释: (10)3、程序运行结果(图形和数据显示): (12)六、硬件输出演示: (14)七、实验感想与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参考文献 (16)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D/A转换器的初始化设置及其应用2.学习并掌握使用DSP产生正弦波的原理和算法,进而掌握任意信号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等信号)产生的原理和算法。
3.比较产生信号的两种主要方法(查表法和计算法)的优缺点。
4.熟练使用软件CCS3.3对程序的完整调试过程。
二、实验内容使用DSP产生300~16000Hz的正弦、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信号,输出信号的幅度从0~1Vrms(有效值)。
要求使用计算法,并且频率可变、幅度可变。
本实验要求用软件CCS3.3编程实现,并与硬件连接进行功能演示。
三、实验原理1.产生连续的波形的方法1.1 查表法:把事先将需要输出的数据计算好,存储在DSP 中,然后依次输出就可以了。
查表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可以产生频率较高的波形,而且不占用DSP 的计算时间;查表法的缺点在于需要占用DSP 的内部的存储空间,尤其对采样频率比较大的输出波形,这样,需要占用的内部的空间将更大,而DSP 内部的存储空间毕竟有所限制。
这使得查表法的应用场合十分有限。
1.2计算法:采用计算的方法依次计算数据而后输出,然后再计算而后输出。
模电课程设计—设计制作一频率可调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
![模电课程设计—设计制作一频率可调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https://img.taocdn.com/s3/m/6c37417e482fb4daa58d4bce.png)
目录1题目分析 (2)1.1设计任务 (2)1.2设计目的 (2)1.3课程设计要求 (2)2 方案论证 (3)2.1 整体思路 (3)2.2 方案论述 (3)3 方案选择 (5)4 硬件设计及原理分析 (6)5 性能测试 (15)6小结与体会 (16)7 元件清单 (17)8 参考文献 (18)1题目分析1.1设计任务设计制作一频率可调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1.2设计目的1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标准与规范的运用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1.3课程设计要求1 输出电压VO及最大输出电流IOmax(I档:VO=±12V对称输出,IOmax=100mA;II档:VO=(+3~+9)V连续可调,IOmax=200mA);纹波电压VOP-P≤5mV,稳压系数SV≤5×10-3.2 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选做:用PSPICE或EWB软件完成仿真)3 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2 方案论证2.1整体思路为了完成上面所设计的全部指标整机电路分四个部分:电源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集成稳压器220V交流电压变压器整流桥滤波电容集成直流稳压器电源变压器: 将交流电网电压u1变为合适的交流电压u2。
整流电路: 将交流电压u2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u3。
滤波电路: 将脉动直流电压u3转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u4稳压电路: 清除电网波动及负载变化的影响,保持输出电压uo的稳定。
2.2方案论述方案一:整流部分采用一个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转化为直流,滤波部分采用电感滤波电路,在整流电路后串入一个电感器,稳压部分,第一档采用由CW7812和CW7912构成的正负12V对称双电源电路,第二档由CW7805组成电路输出正5V直流稳压,第三档由CW7805和电压跟随器组成的输出电压可调稳压电路构成输出3到9伏电压。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且占空比可调,频率可调,幅度可调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且占空比可调,频率可调,幅度可调](https://img.taocdn.com/s3/m/e24711fa3c1ec5da50e270fc.png)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二)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二、设计目的1、研究正弦波等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2、学习波形产生、变换电路的应用及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三、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要求:设计并仿真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方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
3、仿真调试及测量结果。
主要技术指标1、正弦波信号源:信号频率范围20Hz~20kHz 连续可调;频率稳定度较高。
信号幅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2、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方波占空比可调;3、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示波器测量出其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还可以进一步测出其输出电压的范围。
四、仿真需要的主要电子元器件1、运算放大电路2、滑线变阻器3、电阻器、电容器等五、设计报告总结(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不允许抄袭)。
1、对所测结果(如: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输出电压的范围等)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波形稳定等的条件。
2、分析讨论仿真测试中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给出完整的电路仿真图。
4、体会与收获。
1.正弦波输出电路2,方波输出电路,在正弦波的基础上通过LM339AD比较器稳定输出方波,可通过R15小幅调节占空比,但方波幅值不可调。
R15调节范围0/100~~2/100,占空比约为0/100~~50/100之间,通过正弦波发生器中的R13可大幅度调节占空比。
3.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通过LM741CN运放,且由R18和C3组成积分电路,在方波基础上输出三角波,通过调节方波占空比可以产生锯齿波,当方波占空比为50/100时,输出三波。
4.三种波形的综合输出一.正弦波输出波形当每个变阻器的阻值为50/100时输出波形二,方波发生器、改变占空比输出波形三.三角波输出波形改变方波占空比输出锯齿波三种波形同时输出、总结: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频率,连续可调,范围大约在331HZ~23KHZ。
周期可调的 多波形发生器 课程设计
![周期可调的 多波形发生器 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e5ea200066f5335a812149.png)
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概述 (1)1.1 设计背景和意义 (1)1.2 设计任务 (2)1.3 设计要求 (2)2 原理设计及层次划分 (4)2.1 工作原理 (4)2.2 层次划分 (4)3 软件设计 (6)3.1 初值模块代码设计 (6)3.2 分频模块代码设计 (6)3.3 方波模块代码设计 (7)3.4 三角波模块代码设计 (8)3.5 正弦波模块代码设计 (9)3.6 特殊波形模块代码设计 (10)3.7 顶层模块设计原理图 (11)4 仿真及测试 (12)4.1初值模块仿真 (12)4.2 分频模块仿真 (12)4.3 方波模块仿真 (12)4.4 三角波模块仿真 (13)4.5 正弦波模块仿真 (13)4.6 特殊波形模块仿真 (13)5 总结 (14)6 参考文献 (15)1 概述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EDA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EDA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
EDA技术是在电子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电子产品的自动设计。
利用EDA工具,电子设计师可以从概念、算法、协议等开始设计电子系统,大量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将电子产品从电路设计、性能分析到设计出IC 版图或PCB版图的整个过程的计算机上自动处理完成。
现在对EDA的概念或范畴用得很宽。
包括在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矿产、生物、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EDA的应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多用途波形发生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多用途波形发生器](https://img.taocdn.com/s3/m/adf06b4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e.png)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多用途波形发生器课程题目:多用途波形发生器一、设计目的·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波形产生电路组成及设计方法。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制作一台能产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发生器。
;2.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②正弦波幅值为±10V,失真度小于2%;③方波幅值为10V;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0V;⑤各种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⑥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⑦出集成运放、二极管、电阻、电容、电位器、转换开关等全部元件的清单三、方案选择与论证。
3.1方案1:1、结构图见图1:图中共有四个主要部分: 1.正弦波发生器如图:C450%50%50% C1、C2与两个滑动变阻器构成选频网络,开始时,D2、D3与R3并联,电阻约为R3,AF>1,之后D2与D3将R3短路,AF=1,振荡产生正弦波。
2.方波与三角波发生器R4200kΩ当R8取50%时,电路振荡产生方波与三角波,否则产生矩形波与锯齿波。
波形频率有R6调节,R4可以调节波形和幅度。
C2与R9接地可以使波形减少失真。
3.电源1kΩ利用桥型整流,结合C7~C12滤波,将交流电变成直流,产生正负电源为运算放大器提供电源4.放大器R15200kΩKey=AAD549JH是高阻抗运算放大器,将产生的波形放大。
四.用到的元器件741、AD549JH运算放大器电解电容、可变电容1N4001GP、1N1204C二极管05AZ2.2稳压管TS-PQ4-10变压器220V、50Hz电阻若干五.心得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将课本所学知识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加深了我们对课本内容的认识和应用,也更让我们了解到了生活中即使是随便看得到一个光控路灯,也有着不简单的内容,让我们重新感悟,从生活中学习,着心于观察生活,才能做到不空读书,从而将生活中的所观所感融入到学习中,进而学会更多。
此外,通过团队的合作,更让我们发现了各自所学的不足,大家取长补短,互相为师,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增进了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题目分析 (2)1.1设计任务 (2)1.2设计目的 (2)1.3课程设计要求 (2)2 方案论证 (3)2.1 整体思路 (3)2.2 方案论述 (3)3 方案选择 (5)4 硬件设计及原理分析 (6)5 性能测试 (15)6小结与体会 (16)7 元件清单 (17)8 参考文献 (18)1题目分析1.1设计任务设计制作一频率可调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1.2设计目的1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标准与规范的运用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1.3课程设计要求1 输出电压VO及最大输出电流IOmax(I档:VO=±12V对称输出,IOmax=100mA;II档:VO=(+3~+9)V连续可调,IOmax=200mA);纹波电压VOP-P≤5mV,稳压系数SV≤5×10-3.2 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选做:用PSPICE或EWB软件完成仿真)3 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2 方案论证2.1整体思路为了完成上面所设计的全部指标整机电路分四个部分:电源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集成稳压器220V交流电压变压器整流桥滤波电容集成直流稳压器电源变压器: 将交流电网电压u1变为合适的交流电压u2。
整流电路: 将交流电压u2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u3。
滤波电路: 将脉动直流电压u3转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u4稳压电路: 清除电网波动及负载变化的影响,保持输出电压uo的稳定。
2.2方案论述方案一:整流部分采用一个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转化为直流,滤波部分采用电感滤波电路,在整流电路后串入一个电感器,稳压部分,第一档采用由CW7812和CW7912构成的正负12V对称双电源电路,第二档由CW7805组成电路输出正5V直流稳压,第三档由CW7805和电压跟随器组成的输出电压可调稳压电路构成输出3到9伏电压。
方案二:整流部分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同样是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转化为直流,滤波部分采用电容滤波电路,在整流电路后并入一个电容,稳压部分,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方案一,第三档采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CW317构成的电路输出3到9伏电压。
3 方案选择整流部分采用一个二极管时由于在交流电压一个周期内只有半个周期电压通过二极管,使得交流电压利用率较低,而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时则不会有这个问题,故宜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滤波部分,采用电感滤波,整流管导电角较大,无峰值电流,输出特性较平坦,一般只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场合;采用电容滤波,由于其输出特性较差,适用于负载电压较高,负载变动不大的场合,但若采用电感滤波,由于铁芯的存在,电路显得笨重体积大,而且易引起电磁干扰,而电容滤波电路就比较简单了,因此采用电容滤波。
稳压部分,由于接有电压跟随器时电路比较复杂,而且电压跟随器成本比较高,不经济,故采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CW317构成的电路。
4 硬件设计及原理分析电源部分:由变压器将220V交流电压转化为合适大小的交流电压,原理如图所示:输入电压的波形经变压器降压后的电压波形整流部分:整流电路的任务:把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脉动的电压。
常见的小功率整流电路,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和倍压整流等。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如图所示。
它是最简单的整流电路,由整流变压器、整流二极管D 及负载电阻RL组成。
其中u1、u2分别为整流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交流电压。
在负载电阻RL得到的是如图所示的单向脉动电压负载上电压平均值和电流平均值:整流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和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2220.452O DO L L DRM M U U I I R R U U U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接成电桥的形式构成的,如图(a)所示。
图 (b)所示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一种简便画法。
无论电压u2是在正半周还是在负半周,负载电阻RL 上都有相同方向的电流流过。
因此在负载电阻RL 得到的是单向脉动电压和电流,忽略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则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波形如图所示。
(a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b)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简化画法2022212sin()()220.450.45O O O L LU U t d t U U U U I R R πωωππ=====⎰参数计算(1)负载上电压平均值和电流平均值。
22221222sin()()0.90.9O O O L LU U t d t U U U UI R R πωωππ=====⎰(2)整流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和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22210.4522DOLDRMMU I I R U U U ====(3)整流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和电流有效值。
2222 1.10.91.1 1.1OOOL LU U U U U I U R R =====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相对较低,且脉动大。
两管全波整流电路则需要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具有中心抽头,且两个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相对较大,所以这两种电路应用较少。
桥式整流电路的优点是输出电压高,电压脉动较小,整流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较低,同时因整流变压器在正负半周内部有电流供给负载,整流变压器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效率较高。
因此本电路采用桥式整流电路。
滤波部分:滤波电路利用电容或电感在电路中的储能作用,当电源电压(或电流)增加时,电容(或电感)把能量储存在电场(或磁场)个;当电源电压(或电流)减小时,又将储存的能量逐渐释放出来,从而减小了输以电压(或电流)中的脉动成分.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实用滤波电路的形式很多,如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包括倒L 型、Rc —π型、LC —π型滤波)等。
电容滤波电路电容通过RL 放电,在整流电路电压小于电容电压时,二极管截止,整流电路不为电容充电,uo会逐渐下降。
只有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大于uo 时,才有充电电流iD 。
因此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是脉冲波。
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1) 输出电压Uo 与放电时间常数RLC 有关。
RLC 愈大→ 电容器放电愈慢 → Uo(平均值)愈大 近似估算:Uo=1.2U2。
RLC 越大 → Uo 越高 →负载电流的平均值越大 ; 整流管导电时间越短 → iD 的峰值电流越大2) 流过二极管瞬时电流很大。
故一般选管时,取LoL DFR U ~I ~I 21)32(2)32(==(3) 输出特性(外特性),输出波形随RL 或 C 的变化而改变, Uo 和S 也随之改变。
结论:电容滤波电路适用于输出电压较高,负载电流较小且负载变动不大的场合。
稳压部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内部原理框图如图4—21所示。
可见它也是采用了串联式稳压电源的电路,并增加了启动电路和保护电路,使用时更加可靠。
为了使集成稳压器长期正常地工作,应保证其良好地散热条件,金属壳封装的一般输出电流比较大,使用时要加上足够面积的散片。
集成稳压器的主要参数有:(1)最大输入电压Uimax,当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压超过Uimax时,可能使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不能稳定在额定值。
(2)输出电压UO,三端集成稳压器分为固定正输出和固定负输出两类。
(3)最大输出电流I0max,不同型号的三端集成稳压器Iomax为0.2~2A。
第一档输出正负电压电路如图:第二档输出正5V电压电路如图:第三档可调式集成稳压电路如图:U O=1.2~37V连续可调。
I OM=1.5A,I Omin≥5mA.CW317的U REF固定在1.2V,I ADJ=50 A,忽略不计。
U O=1.2(1+R2/R1)V 。
可调式三端稳压器输出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
常见产品有CW317、CW337、LM317、LM337。
317系列稳压器输出连续可调的正电压,337系列稳压器输出连续可调的负电压,可调范围为1.2~37V,最大输出电流I0max为1.5A。
稳压器内部含有过流、过热保护电路,具有安全可靠、应用方便、性能优良等特点。
CW317与CW337系列的引脚功能相同。
单元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及其参数值①选集成稳压器,确定电路形式选可调式三端稳压器LM317,其特性参数V0=+1.2V~+37V,I0max=1.5A,最小输入输出压降(Vi-V0)min=3V,最大输入输出压降(Vi-V0)max=40V,均满足性能要求其接法如下:1,2脚之间为1.25V电压基准。
为保证稳压器的输出性能,R1应小于240欧姆。
改变Rp阻值即可调整稳压电压值。
Ci用来实现频率补偿,防止稳压器产生高频自激高频震荡和抑制电路引入的高频干扰,输出电容Ci是电解电容,以减少稳压电源输入端由输入电源引入的低频干扰,D用于保护LM317。
组成的稳压电源电路如下图所示。
取R1=240Ω,由式V0=1.25*(1+RP1/R1)可得RP1min=336Ω,RP1max=1.49kΩ,故取RP1为4.7kΩ的精密线绕可调电位器。
②选电源变压器通常根据变压器的副边输出功率P2来选择(或自绕)变压器。
V0max+(Vi-V0)min≤Vi≤V0min+(Vi-V0)max9V+3V≤Vi≤3V+40V12V≤Vi≤43V。
副边电压V2≥V1/1.1取V2≥12/1.1=11V。
副边电流I2≥I0max=0.2A,取I2=0.4A,变压器副边输出功率P2≥I2U2=4.4W。
变压器的效率η=0.7,则原边输入功率P1≥P2/η=6.3W。
由上分析,副边输出电压为12V,输出电流为0.4A,为留有余地,一般选择功率为10W的变压器。
③选整流二极管及滤波电容整流二极管选1N4001,其极限参数为URM≥50V,而√2U2=15.4V,则URM满足要求。
IF=1A,而I0max=0.8A,则IF亦满足要求。
滤波电容C可由纹波电压△V0p-p和稳压系数Sv来确定。
已知V0=9V,Vi=12V,△V0p-p=5mV,Sv=0.005,则△Vi=△V0p-p*Vi/(V0*Sv)=1.3V,则C=Ict/△Vi=1500μF。
电容C的耐压应大于√2U2=15.4V。
故取一只1500μF/25V的电容相并联。
电路总图为:5性能测试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性指标,包括允许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等;另一种是质量指标,用来衡量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程度,包括稳压系数(或电压调整率)、输出电阻(或电流调整率)、纹波电压(纹波系数)及温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