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场上的残酷—达尔文主义视角下《欢乐之家》中女性命运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技场上的残酷—达尔文主义视角下《欢乐之家》中女性命运剖

伊迪斯·华顿(1862-1937)以描写纽约上流社会著称,是美国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性作家,发表于1905年的作品《欢乐之家》是她的成名作。

国内外批评家对该作品做出了大量阐释,但大多是从女权主义角度来研究的。

本文拟使用达尔文理论来探究该作品主人公丽莉·巴特悲剧的深刻社会根源。

本文借助华顿的回忆录和有关的著作及评论,分析了华顿创作的社会背景,指出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引言之后论文分三部分展开探讨。

论文首先探讨了达尔文主义思想的精髓及其对华顿和她的作品的影响;然后分析了贯穿在《欢乐之家》中的自然选择原则,其中包括:适应原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生存竞争原则和遗传原则。

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生存竞争原则下,柔弱、善良的丽莉必将被毁灭,正如在生物竞技场上弱者必将被强者所淘汰、吞噬;论文接下来通过丽莉与其他女性的命运比较,进一步论证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强者生存”这一自然选择原则在《欢乐之家》中的体现。

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华顿对达尔文主义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在《欢乐之家》中将生物进化理论用于人类社会发展;达尔文主义思想促成了丽莉悲剧的不可避免性。

唯有适应、独立、坚韧方可获得生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