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定州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
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g是短周期元素 B.主族元素的最高价都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C.Ne元素属于零族元素 D. N的氢化物为H3N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③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元素主要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每种元素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素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
3.对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了32.5克②锌片增重了32.5克③铜片上析出1克氢气
④铜片上析出1mol氢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 ∆H=-57.3kJ/mol
B.KOH(aq)+1
2
H
2
SO4(aq)=
1
2
K2SO4(aq)+H2O(l) ∆H=-57.3kJ/mol
C.C8H18(l)+ 25
2
O2 (g)=8CO2 (g)+ 9H2O(g) ∆H=-5518 kJ/mol
D.2C8H18(g)+25O2 (g)=16CO2 (g)+18H2O(1)∆H=-5518 kJ/mol
5.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 )
6.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A~D 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大小相同、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
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大理石粉反应快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7.1L烷烃A的蒸汽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水蒸气,则该烷烃的分子式为()A.C14H30 B.C15H32 C.C16H34 D.C17H36
8.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
率的是 ( )。
A.降低温度 B.恒容充入氮气 C.恒压充入氦气 D.恒容充入氦气
9.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如图的是()
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B.石灰石高温分解反应
C.镁和盐酸的反应
D.氧化钙和水反应
10.电子表中电子计算器的电源常用微型银锌原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锌极上的电极反应是:Zn+2OH﹣﹣2e﹣→Zn(OH)2;氧化银电极上的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为:Ag2O+H2O+Zn═Zn(OH)2+2A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是正极,氧化银是负极
B.锌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D.随着电极反应的不断进行,电解质溶液中KOH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11.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12.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它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
下列关于氢化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电子式是
C.与水反应时,是还原剂
D.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13.某主族元素R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
A .R 一定是第4周期元素
B .R 一定是ⅣA 族元素
C .R 的气态氢化物比同族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 .R 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 2R
14.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 ,它的阳离子R n+核外有x 个电子,w 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
中子数为( )
A .
mol A n x A w )(-+ B .mol w
n x A A )(+- C .mol A n x A w )(-- D .mol A n x A w )(++ 15.对于放热反应H 2+Cl 22HC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 .断开1molH -H 键和1molCl -Cl 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2molH -Cl 键所放出的能量
D .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
16.氢化钠(NaH )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是+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H 2和NaOH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NaH 的电子式为Na +[:H]-
B .NaH 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C .微粒半径H -<Li +
D .NaH 与H 2O 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小题,52分)
17.在一密闭的2 L 容器中装有4 mol SO 2和2 mol O 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
2 min 末测得容器中有1.6 mol SO 2,请计算:
(1)2 min 末SO 3的浓度;
(2)2 min 内SO 2的平均反应速率。
18.(1)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 ,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溴水时,溴水的质量增加8.4g 。
则该烷烃与烯烃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
(2)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 、CO 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 g ,当其缓缓通过无水CaCl 2时,CaCl 2的质量增加22.5 g 。
原混合气体中CO 2的质量为_________。
19.将0.5mol 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 2H 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1082.5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又已知:H 2O (g )=H 2O (l )△H =
-44.0kJ/mol ,则11.2L (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
20.由铜片、铁片和50mL 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通过导线的电子为0.3mol 时(铁片上无气体产生),硫酸恰好反应完.列式计算:
(1)产生这些气体消耗的金属是哪一种,消耗的质量是多少;
(2)铜片上放出多少L (标准状况)气体;
(3)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1.I.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依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图上所示的三个时刻中,(填t1、t2或t3)时刻达到化学反应限度。
II.一定温度下将6mol的A及6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 (g)xC(g)+2D(g),经过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A的转化率为60﹪,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6mol/(Lmin)。
求:(1)平衡时D的浓度= mol/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υ(B)= mol/( L.min)。
(3)x= 。
(4)开始时容器中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
(化为最简整数比)22.将0.6molA和0.5molB充入0.4L密闭容器中发生2A(g)+B(g)mD(g)+E(g),经过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D为0.2mol。
又知5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计算:
(1)m的值
(2)平衡时B的转化率
(3)起始与平衡时密闭容器中的压强之比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Ag是长周期元素,故A错误;氟没有正价,故B错误;Ne元素属于零族元素,故C正确;N的氢化物为NH3,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
2.D
【解析】
试题分析: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钠离子和铵根离子,错误;②、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正确;③、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元素主要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正确;④、电子数相同的离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如钠离子和氧离子,错误;⑤、不是每种元素都有不同的核素,错误。
考点:核素,元素
3.A
【解析】
试题分析:该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池反应式为Zn+H2SO4=ZnSO4+H2 ↑.
设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负极锌片溶解x,铜片上析出氢气y.
Zn+H2SO4=ZnSO4+H2 ↑转移电子
65g 2g 2mol
x y 1mol
x=32.5g y=1 故选A。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有关计算
4.B
【解析】
试题分析:A.CH3COOH是弱酸,1mol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错误;B.KOH(aq)+1
2H2
SO4(aq)= 1
2K
2SO4(aq)+H2O(l)
∆H=-57.3kJ/mol,符合中和热的定义,正确;C.辛烷的
燃烧热为5518 kJ/mol,要求生成的水是H2O(1),不是H2O(g),错误;D.燃烧热是指1mol 物质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知识
5.B
【解析】
试题分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极能与电解质溶液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构成闭合回路;A、两个电极都是锌,错误;B、符合条件,正确;
C、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错误;
D、没有形成闭合回路,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6.A
【解析】
试题分析:A、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同,A错误;B、在
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B正确;C、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C正确;D、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越高且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D正确;故选A
考点: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外界条件是次要因素
7.A
【解析】
试题分析:1L烷烃A的蒸汽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水蒸气,则1mol烷烃A的蒸汽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mol水蒸气,1mol烷烃中含有30molH原子,故选A。
考点:考查烃的燃烧规律
8.B
【解析】
试题分析:A、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A项错误;B、恒容充入氮气,由于物质的浓度增大,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项正确;C、恒压充入氦气,则容器的容积扩大,各种反应物的浓度减小,所以化学反应速率降低,C项错误;D、恒容充入氦气,由于各种反应物的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
9.B
【解析】
试题分析: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B、石灰石高温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B项正确;C、镁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错误;D、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能量与反应的关系
10.D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电极反应式知,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则Ag2O作正极,故A 错误;B.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锌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溶液中OH-向负极移动,K+、H+向正极移动,故C错误;D.根据电池反应式知,反应中消耗水,KOH不参加反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KOH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的相关知识。
11.A
【解析】
试题分析: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在Z的上一周期,X、Y、Z同周期,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X在Y的前面,Z在Y后面,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正确;B.当W为O元素、X为Na元素,它们形成的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B 错误;C.当W为C元素、Z为Si元素时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C错误;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W和Y可以分别是O和Al、N和Mg,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为为Y2W3或者Y3W2,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元素性质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所以氢化铵是离子化
合物,A.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正确;B
.电子式为,B
正确;C.氢化铵(NH4H)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氢化铵中的H-被氧化为0价的氢气,作还原剂,C正确;D.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只产生一种气体,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3.D
【解析】
试题分析:设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为x,则最低负价x-8,故有x+(x-8)=4,解得x=+6,该元素处于ⅥA族。
A.不一定为第四周期元素,则不一定有4个电子层,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B错误;C.R为ⅥA族元素,R的位置未知,无法判断,故C错误;D.R的最低负化合价为-2,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关键是清楚元素的最高价和最低负价的关系。
关于主族元素的化合价需要明确以下几点: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且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O除外),其中氟无正价,O没有最高价。
②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的主族元素分别位于ⅣA、ⅤA、ⅥA、ⅦA族。
14.C
【解析】
试题分析:阳离子有x个电子,则原子的质子数位x+n,中子数位A-(x+n),W克的物质的
量为W
mol
A,则中子数为
()
W
A x n mol
A
⨯--
,答案选C。
考点:考查核素,微粒数的计算
15.B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A 错误;B、反应放热,则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正确;C、反应放热,则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C错误;D、反应还伴随发光,即没有完全都转化为热能,部分转化为光能,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
16.C
【解析】
试题分析:A.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NaH的电子式为Na+[:H]-,A正确;B.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B正确;C.锂离子和H-的电子排不相同,但是锂离子的核电荷比H-多,所以微粒半径H->Li+,C 错误;D.NaH与H2O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在这个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性质
17.(1)1.2 mol/L(2) 0.6 mol/(L·min)
【解析】
试题分析:(1)2min末测得容器中有1.6mol SO2,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4mol ﹣1.6mol=2.4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2.4mol,故SO3的浓度为
=1.2mol/L;
(2)v(SO2)==0.6 mol/(L.min);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有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8.(1) 1:3(2)26.4 g
【解析】
试题分析:(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所以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2.5×2g/mol=25g•mol-1,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10g÷25g/mol==0.4mol,该混合气通过Br2水时,Br2水增重8.4g,8.4g为烯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10g-8.4g=1.6g,则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6g÷16g/mol=0.1mol,故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4mol-0.1mol=0.3mol,烷烃与烯烃的体积比为:1:3; (2)产物通过无水
CaCl2时,无水CaCl2增重25.2g为水的质量,所以n(H2O)==1.25mol,根据H原
子守恒,可知:n(CH4)=n(H2O)=×1.25mol=0.625mol,
根据C原子守恒,则:n(CO)+n(CO2)=0.0.625mol,根据混合物总质量可知:m(CO)+m (CO2)=49.6g﹣22.5g=27.1g,则:[0.625mol﹣n(CO2)]×28g/mol+n(CO2)×44g/mol=27.1g,解得:n(CO2)=0.6mol,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6mol×44g/mol=26.4g。
考点:考查混合物的计算
【答案】B2H6(g)+3O2(g)=B2O3(s)+3H2O(l) △H=-2165 kJ/mol 1016.5kJ
【解析】
试题分析:0.5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1082.5kJ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因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 -2165kJ/mol;①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②H2O(l)→H2O(g);△H=+44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3得:B2H6(g)+3O2(g)═B2O3(s)+3H2O(g)△H=-2033kJ/mol。
11.2L(标准状况)即0.5mo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033kJ×0.5=1016.5kJ。
考点:考查反应热计算
20.(1)铁,8.4g.(2)3.36L.(3)3mol/L.
【解析】
试题分析:(1)铜片、铁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电池总反应为Fe+H2SO4=FeSO4+H2↑转移2e-,产生这些气体消耗的金属是铁,消耗的质量是56×0.3mol/2=8.4g。
(2)根据电池总反应Fe+H2SO4=FeSO4+H2↑转移2e-,铜片上放出氢气的体积为0.3mol/2×22.4L/mol= 3.36L。
(3)根据电池总反应Fe+H2SO4=FeSO4+H2↑转移2e-,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3mol/2÷0.05L= 3mol/L。
考点:考查化学计算,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等知识。
【答案】I.(1)2N M ;(2)t 3 II . (1) 1.2 (2) 0.12 (3)3(4)10:11
【解析】
试题分析:I.(1)根据图示可知N 不断减少,M 不断增加,所以N 是反应物,M 是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t 3时,各种物质都存在,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在相同的时间内,N 减少6mol ,M 增加3mol ,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6:3=2:1,故反应方程式是2N M ;
(2)当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物质的浓度不变。
根据图示可知在图上所示的三个时刻中t 3
时刻处于平衡状态 ;
II.(1)经过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A 的转化率为60﹪,则消耗A 是3.6mol ,C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6mol/(Lmin ),则生成C 是0.36mol/(Lmin )×2L ×5min =3.6mol ,所以根据物质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 =3;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D 是0.3620.243mol mol ⨯=,因此平衡时D 的浓度=0.24mol ÷2L =0.12mol/L 。
(2)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B 的平均反应速率υ(B )=0.36mol/(L ·min )÷3=0.12mol/(L ·min )。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 =3。
(4)压强之比是相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开始时容器中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
66102.4 4.8 3.6 2.411+=+++。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以及平衡状态判断
【名师点晴】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即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是相应的物质的量之比。
另外该题也可以采用三段式计算解答。
关于平衡状态的判断关键是理解可逆反应限度的含义和判断依据。
【答案】(1)1 (2)40% (3)11:9
【解析】
试题分析:(1)5min 内用E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 •L -1•min -1,则生成E 的物质的量
是0.1mol •L -1•min -1×0.4L ×5min =0.2mol ,由于同时生成D 是0.2mol ,所以根据物质的变
化量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m =1;
(2)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B 是0.2mol ,则B 的转化率是0.2100%40.0%0.5mol mol ⨯=;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消耗A 是0.4mol ,所以平衡时A 、B 、D 、E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2mol 、0.3mol 、0.2mol 、0.2mol ,根据压强之比是相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可知起始与平衡时密闭容器中的压强之比=0.60.5110.20.30.20.29+=
+++。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即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是相应的物质的量之比。
另外该题也可以采用三段式计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