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弘,琅玡临沂人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敬弘,琅玡临沂人也。
与高祖①讳同,故称字.。
曾祖廙,晋骠骑将军。
祖胡之,司州刺史。
父茂之,晋陵太守。
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
性恬静,乐山水。
为天门太守。
敬弘妻,桓玄②姊也。
敬弘之郡,玄时为荆州,遣信要令过。
敬弘至巴陵,谓人曰:“灵宝见要,正当欲与其姊集聚耳,我不能为桓氏赘婿。
”乃遣别船送妻往江陵。
妻在桓氏,弥年不迎。
山郡无事,恣其游适,累日不回,意甚好之。
玄辅政及篡位,屡召不下。
高祖受命
..,补宣训卫尉,加散骑常侍。
永初三年,转吏部尚书,常侍如故。
敬弘每被除召,即便祗奉,既到宜退,旋复解官,高祖嘉其志,不苟违也。
复除庐陵王师,加散骑常侍,自陈无德,不可师范令王,固让不拜。
又除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不就。
太祖即位,又以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领江夏王师。
元嘉三年,为尚书仆射。
关署文案,初不省读。
尝豫听讼,上问以疑狱,敬弘不对。
上变色,问左右:“何故不以讯牒付仆射?”敬弘曰:“臣乃得讯牒读之,政自不解。
”上甚不悦。
六年,迁尚书令,敬弘固让,表求还东,上不能夺。
改授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
让侍中、特进,求减亲信之半,不许。
及东归,车驾幸冶亭饯送。
二十四年,薨于余杭之舍亭山,时年八十八。
追赠本官。
顺帝升明二年,谥为文贞公。
敬弘形状短小,而坐起端方,桓玄谓之“弹棋八势”。
所
居舍亭山,林涧环周,备登临之美,时人谓之王东山
..。
高祖尝问为政得失,敬弘对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议。
”上高其言。
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高祖嘉而许之。
敬弘见儿孙岁中不过一再相
见,见辄克日。
恢之尝请假还东定省
..,敬弘克日见之,至日辄不果,假日将尽,恢之乞求奉辞,敬弘呼前,既至阁,复不见。
恢之于阁外拜辞,流涕而去。
(节选自《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改动)【注】①高祖,南朝宋的开国之君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史称宋武帝(宋高祖)。
②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大司马桓温之子。
东晋将领、权臣。
大亨元年逼晋安帝禅位于己。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B. 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C. 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D. 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10.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本句中“奉朝请”为官职名,中间不可停顿,排除AC;“故”一般用于句首,前面停顿,排除D;故选:B项译文为:敬弘的儿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替他请求任奉朝请,并写信给恢之说:“秘书郎名额有限因而有竞争,奉朝请则没有名额限制,所以没有竞争。
我想让你处在没有争斗的地方”。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古人幼时取字,成年(男20 岁、女15 岁)命名,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B. 受命,受命于天。
古代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地位,宣扬“君权神受”论,称他们作皇帝是顺从天意,接受天命。
这里指刘裕接受禅让。
C. 东山,指代隐居地。
在今浙江上虞,是东晋宰相谢安出仕前隐居的地方。
这里称王敬弘为“王东山”是说他好隐居。
D. 定省,指子女早晚向父母问安。
如《礼记·曲礼上》中:“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这里指王恢之请假回来探望、问候父亲。
11.答案:A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
A项,“古人幼时取字,成年(男20 岁、女15 岁)命名”错,是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敬弘少有清尚,不慕权贵。
王敬弘的夫人是权臣桓玄的姐姐,王敬弘却不愿亲近桓玄。
桓玄辅政及篡位时,多次征召他,他都拒绝了。
B. 王敬弘为政长于清谈,短于操作。
皇上曾经问他为政得失,他的回答让皇上推崇不已;皇上问以疑狱,他却连审讯记录都看不懂。
C. 王敬弘淡泊官场,一生多次辞官。
他性恬静,乐山水,好隐居,仅在宋朝,他就有多次辞官回家的纪录。
有时朝廷一再封以高官,他却屡屡推辞。
D. 王敬弘为父慈爱,但以国事为重。
他一年之中要多次见孩子,一见一整天,但是儿子回来看他,人已至门外,因为假日将尽,王敬弘都忍住不见儿子。
12.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
D项,“敬弘见儿孙岁中不过一再相见”的意思是敬弘一年见儿孙不超过一两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谓人曰:“灵宝见要,正当欲与其姊集聚耳,我不能为桓氏赘婿。
”
(2)复除庐陵王师,加散骑常侍,自陈无德,不可师范令王,固让不拜。
13.答案:(1)(王敬弘)对人说:“桓玄邀请我,只是要和他姐姐相聚罢了,我不做桓家的入赘女婿。
”
(2)(王敬弘)又被任命为庐陵王的老师,加任散骑常侍,他自称无德才不配做庐陵王的老师,坚决辞谢不接受。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第一句得分点:“见要”,邀请我;“集聚”,相聚;“为”,做;“赘婿”,入赘女婿。
第二句得分点:“除”,(被)任命;“师范”,做……的老师;“固”,坚决;“让”,辞谢。
参考译文:
王敬弘,是琅玡临沂人。
因为他和高祖的名相同,所以以字称呼。
曾祖王廙,担任晋骠骑将军。
祖父王胡之,担任司州刺史。
父亲王茂之,是晋陵太守。
敬弘年轻时就有高尚的节操,始任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
敬弘性情恬淡宁静,喜欢游览山水。
任天门太守。
王敬弘的妻子是桓玄的姐姐。
敬弘到郡县去时,其时桓玄镇荆州,桓玄送信给敬弘请他到府上拜访。
王敬弘到了巴陵,对人说:“桓玄邀请我,只是要和他姐姐相聚罢了,我不做桓家的入赘女婿。
”于是他派另一条船将妻子送到江陵。
妻子住在娘家,王敬弘整整一年也没有去接她。
郡里无事,便尽情游山玩水,往往一连数日不归,心情非常高兴。
桓玄辅佐国政及后来篡位屡次征召他,他都不答应。
高祖登基,敬弘补任宣训卫尉,担任散骑常侍。
永初三年,王敬弘转任吏部尚书,常侍之职不变。
敬弘每次被征召,即使敬奉高祖,已经到了应该退下来的
时候,他就立即解去官职,高祖赞赏他的志趣,不随意违背他的请求。
又被任命为庐陵王的老师,担任散骑常侍,他自称无德才不配做庐陵王的老师,坚决辞谢不接受。
又被任命为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担任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未接受。
太祖即位,又让他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统率江夏王的军队。
元嘉三年,任尚书仆射。
刚开始不懂关署文案。
有次参加判案,皇上问他一件疑案,敬弘回答不出来。
皇上变了脸色,问有关人员:“为什么不将案卷交给仆射?”敬弘说:“臣已拿到案卷读了,却弄不明白。
”皇上非常不高兴。
元嘉六年,调任尚书令,敬弘坚决辞谢,上表皇上请求回到东部,皇上难以改变他的想法。
改而任命他为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分给他随从二十人。
敬弘辞去侍中、特进,并请求减去一半随从,未被允许。
等到敬弘回东部时,皇上亲自到冶亭为他饯行。
二十四年,敬弘死于余杭舍亭山,时年八十八岁。
朝廷追赠他原先的官职。
顺帝升明二年,追授谥号为文贞公。
王敬弘身材矮小,但举止姿态方正端庄,桓玄称之为“弹棋八势”。
他所住的舍亭山,溪流环绕,极具登山临水的美景,当时人都称他王东山。
高祖曾向他请教朝廷政事得失成败的关键,敬弘答道:“天下有道,普通老百姓不会议论政事。
”高祖极其推崇他的话。
敬弘的儿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替他请求任奉朝请,并写信给恢之说:“秘书郎名额有限因而有竞争,奉朝请则没有名额限制,所以没有竞争。
我想让你处在没有争斗的地方。
”高祖赞赏并答应了他。
敬弘一年见儿孙不超过一两次,见一次也总是一天时间。
恢之曾经请假回来看望他,敬弘限定一天见他,但是到了那一天(因事耽搁)没能实现,而恢之到家那天假期快结束了,恢之请求回朝廷,敬弘喊他,恢之已到了门口,敬弘又不见他了。
恢之在门口跪拜辞别,流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