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辅导+日本地震专题
高二文化主观题专项训练
![高二文化主观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24ea0150740be1e650e9a62.png)
高二文化主观题专项训练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
材料一:日本在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通过一切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如何避灾减灾、安全自救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知识。
在此之前,作为多地震国家,防震知识和自救手段也是日本日常学校、社区和媒体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由于公众对自身安全状况的忧虑、以及相关核知识的匮乏造成了一场起始于谣言的恐慌性抢购,在危机之后,我们要深刻反思:要注重教育,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中讲到:世界的文化是多样的,国家的社会制度也是不同的,但是我们认为这都不妨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相学习和借鉴。
在这方面,我曾经在新加坡就讲过,开放包容,国家才能富强。
(1)与日本国民在地震之后的冷静与坚毅相比,我国国民“听风就是雨”的表现值得反思。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是什么?(13分)答: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分)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越来越大的影响(2分)(2)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3分)发展教育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4分)(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2)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材料三给我们的启示。
(10分)答: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日本大地震5解答
![日本大地震5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8d2f64b4431b90d6d85c726.png)
日本救援情况
• 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迅速做出 反应,在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 设立官邸对策室,并发出指示让 所有内阁成员到官邸集中,并 指示防卫大臣北泽俊美派自卫 队参与救灾活动。数小时以后, 日本首相菅直人发表电视讲话, 就救灾工作做出部署。日本政 府发言人说,政府正在派遣自 卫队前往地震灾区救援。防卫 省也设立地震灾害对策本部, 负责与受灾的日本各地进行联 系,并下令在灾区的自卫队随 时待命。
互爱,坚强地生活下去。
1944年12月7日,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 7.9级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发生里氏 6.8级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 1946年12月21日,西部大面积地区发生里氏8.0 级地震,造成1443人死亡。
• 1995年1月17日,西部神户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 7.3级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失踪。
电话会。地质调查局高级顾问戴维·艾伯盖特表示, 地震还在海底造成一条长300公里、宽150公里的 裂缝。
•
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风险分析业者AIR
Worldwide表示,西太平洋9.0强震或会致保险损
失金额高达近350亿美元,成为史上代价最昂贵
灾难,这还未计入海啸造成的损失。这项数额几
乎等同2010年全球保险业的全世界整体灾损金额,
•
• 3月11日傍晚,日本政
府在首相官邸召开了
紧急灾害对策总部会 议,包括菅直人在内的
全体内阁成员悉数出 席,会议决定日本的自
卫队军舰和战斗机受 命赶往灾区,参与搜救。
此外,日本自卫队已 派遣8000名救援人员 展开救援行动。
天地无情,人间有爱
• 日本发生地震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就此致电日本首相菅直人,代表中国政府向 日本政府和人民致以深切慰问,表示中方愿 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日,杨洁篪外长 致电日本外相松本刚明表示慰问。
2011高三时事政治热点专题十六:日本地震及其衍生问题
![2011高三时事政治热点专题十六:日本地震及其衍生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d92123af45b307e87197b6.png)
二:对于日本核辐射,国家海洋局启动海域 放射性应急监测,每天公布检测结果,同时 国家原子能机构也发布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 如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 位素的情况下,实行服碘保护。同时日本政 府也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动用直升机进行空 中注水对核反应堆降温冷却,经过不懈努力, 一直阴霾重重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终于现出 了“光明前景”,福岛核电站危机进入可控 状态。
谢谢大家请 指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日本政府表示,当地时间15日晨6时10分左右,福岛第一 核电站2号反应堆附近传来爆炸声。早些时候的报道指出,福 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容器出现部分破损,这表明可能导致 更为严重的核泄漏。据香港《文汇报》网站报道,福岛第一 核电站严重泄漏辐射,800多名工作人员大部分已撤离,但广 受媒体褒扬的“福岛50人”仍然留守。日本民众深受“武士 道”精神的影响,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福岛50人”的 行为正是这一历年生动地体现。据报道,“福岛50人”正争 分夺秒,试图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保护福岛核电站的最后一 道屏障。这批勇士无惧死亡、不求留名,只以全国上下的安 危为念。其中一位无名英雄的女儿在分享网站道出父亲临行 前的感人说话,他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向家人说:“核电站 接下来的命运就看我们了,这是我们的使命!”
专题十六:日本地震及其衍生问题
( 1) 物 质 决 定 意 识 , 要 求 我 们 一 切 从 事 出 发 , 使 主 观 符 合客观。针对核辐射的特点和状况,人们制定出切实可 行的应急防护措施,减少了对人身体的健康的损害。 ( 2) 意 识 对 物 质 具 有 反 作 用 , 正 确 的 意 识 能 指 导 人 们 正 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针对核辐射的特性,人们制 定出相应的措施,采取注水冷却的办法,有效控制了核 辐射的蔓延,使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 3) 规 律 是 客 观 的 , 但 并 不 意 味 着 人 们 在 规 律 面 前 无 能 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 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如当事故 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实行 服碘片保护。这是在认识和把握核辐射同位素规律和特 性的基础上做出的有效措施。 ( 4) 坚 持 尊 重 客 观 规 律 与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的 有 机 统 一 。 日本政府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核辐射规律的基础上,充分 动用人力物力,采用直升机空中注水冷却的办法,还有 “ 以 50位 死 士 ” 为 代 表 的 众 多 人 士 , 冒 着 生 命 威 胁 , 进 入核反应堆,死守核电站,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现出了 “光明前景”,福岛核电站危机进入可控状态。 ( 6) 事 物 自 身 包 含 着 既 对 立 又 统 一 关 系 , 核 能 及 其 他 能 源自身的弊和利是对立统一关系。 ( 7) 矛 盾 具 有 普 遍 性 , 用 矛 盾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 对 于 任 何
2011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81
![2011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81](https://img.taocdn.com/s3/m/5c9135e004a1b0717fd5dd99.png)
【时政热点】日本大地震及核危机(上海专版)一、背景材料1、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2、地震引起的核辐射影响深远受地震波及,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3号机、2号机组和4号机组相继发生氢气爆炸,核泄漏情况加剧。
日本核危机已经对东北亚的环境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
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等级提高到7级。
3、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东京股市一度暴跌,日元汇率创二战以来新高。
日本央行为缓解市场紧张情绪,紧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并加大资产够买计划。
为遏制震后日元兑美元不断飙升的势头18 日,七大工业国(G7)宣布联合干预日元汇率。
日本地震之后的核危机,给日本的汽车、家电和电子、食品、渔业等行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而数个经济体今年甚至可能会受到提振。
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西兰可能会加快增长,原因是日本的恢复重建工作将刺激食品和原材料需求。
农业大国新西兰受到提振是因为该国可以弥补日本的食品供应缺口。
其他国家则是因为可以满足日本的自然资源需求。
4、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国际社会持续关注日本灾情并继续提供灾后援助。
许多国家纷纷派出救援队参与救援,同时,国际社会还积极捐款捐物,援助日本地震灾区。
我国政府也派遣救援队积极开展救援,同时捐款捐物。
二、相关知识点经济常识:1.证券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政治、自然因素对证券市场有影响。
(B)2.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B)政治常识1.我国国家政权所履行的对外国家职能,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2.国际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B)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哲学常识: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C)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方法论意义(C)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B)5.矛盾观点及矛盾分析法(C)三、命题思路1、时政选择题和利用核危机相关材料,从哲学角度出简答题。
高考政治练习 日本地震及其衍生问题
![高考政治练习 日本地震及其衍生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686d880029bd64783e2ce1.png)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日本地震及其衍生问题【新闻背景】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并引发核泄漏危机。
【原创习题】“3·11”大地震不仅给日本带来严重损失,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形势,据此回答第1-2题1.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核泄漏危机可能令全球能源供应承受压力,导致油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通胀压力拖累经济增长,将对恢复缓慢的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核泄漏导致油价上涨是因为A.核能与石油同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两者是互补商品B.核泄漏事件使人们怀疑核能安全性,致使其替代品石油的需求量增大C.核泄露事件核能的供应量减少,核能价格上涨,人们再也无力消费核能,只能使用石油D.核泄漏事件直接导致了石油生产量的减少2.地震后,日元反常地出现了升值现象,而导致日元升值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国际游资进行的炒做。
直到日本央行多次注资以及七国集团干预汇市后,日元汇率才趋于稳定。
关于日元升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元升值能促使日本经济在震后快速恢复,因为“钱更值钱”了B.日元升值有利于日本扩大出口,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恢复经济C.日元升值是投机现象所致,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日本与国际经济的稳定D.日元升值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日本地震后,包括住友生命保险公司、日本生命保险公司、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在内的诸多保险机构均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内容相似的声明或通知称,对受灾客户全额赔付。
住友生命保险公司声明称,“针对灾害特约条款记载,由于地震等灾害的死亡保险金、入院赔偿金将会减少赔偿或者不赔偿的规定,本次地震该条款不适用,灾害死亡保险金等将全额赔偿。
该保险公司的这一做法A.体现了保险是消除风险的途径B.说明了保险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C.表现了社会保险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日本9.0级地震讲解
![日本9.0级地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ff6e13c5acfa1c7aa00ccf9.png)
在家庭怎样避震
在楼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据具 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旷 地带。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 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 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 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里要注意利用它们。
喷气又发响,既翻水花又冒泡;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地光] 大地震发生前,在震中或附近地区常常出
现形态各异的地光,以白、红、黄、蓝色较为 常见,通常在夜晚天空较暗时才可见。
[地声] 在地光发生后,有时会有地声。多数像打
雷,有时像狂风、炮鸣、狮吼等。
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尊重科学,面对地震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 害。那些曾发生在居民区,尤其是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给人民和社会造成 了巨大的灾难,使不少人心理上蒙上一层恐 惧地震的阴影,甚至谈震色变。也使人们沉 思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为人类 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古 训 "伏 而 待 定"
“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 巢,可冀完卵”。这是1556年华县大地震后一 个叫秦可大的文人在《地震记》中总结的经验。 他是说;当面临一次大地震时,人们往往来不及躲, 最好就近寻个安全角落(如柜或`土炕的一侧), 伏在地上,注意保护头部和脊柱,等待震动过去 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简单说,就是伏而待 定。
特殊情况下的求生要点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 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 转移。转移时要弯腰或 匍匐、逆风而行。 燃气泄漏时:同火灾时 一样,遇到有毒气体泄 漏时,要用湿布后住口 鼻,逆风逃离,注意不 要使用明火。
2011年高考二轮热点 专题 聚焦日本核危机素材
![2011年高考二轮热点 专题 聚焦日本核危机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cd4a13e453610661fd9f402.png)
聚焦日本核危机【热点材料】地震和和海啸造成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多次爆炸,核电站泄露的核物质已经飘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不少人谈核色变,核辐射也引发了日本出现几十万的大撤离,中国一些城市抢购碘盐、韩国抢购海藻、美国抢购碘片以及防辐射和救灾用品,数万人德国人走上街头游行,要求政府终结现有核电设备……。
德国、美国、法国、中国等已有核电的国家立即启动对各自核设施的检测,并审视各自的核电政策,安全被提到到了首要位置。
【理论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日本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引发了核电信任危机,对于各国在未来实施核电战略时,抹上了一层阴影,影响了核电的开发与运用。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日本核危机使旅游业遭受重创;日本食品出口也遭多国禁止;日本民众对菅直人政府的信任度动摇等,这些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全球进行的核电事业,在发展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要发展核电造福人类,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核恐慌,从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故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本国的核能工业,确保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4)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人类进入新世纪,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使核电再度焕发生机。
目前发展核电有利有弊,核能虽然是清洁、经济和高效的能源,但核能的利用也存在潜在的危险。
美国、俄罗斯等经历过核电灾难的国家仍坚持核电,欧洲尽管“反核”运动活跃,欧盟仍将核电列入“绿色能源”战略,亚洲、拉美国家也越来越多,这是核电利大于弊,经过权衡深思熟虑的结果。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在总结核电开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认识,,又用这种认识指导核电开发。
中考热点:日本地震课件
![中考热点:日本地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cd51d628ea81c758f57848.png)
材料】2011年 11日13时46分 日本发生9级地震。 【材料】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 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的核泄漏危机。 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的核泄漏危机。连日来核泄漏 事故持续升级,福岛核电站积水辐射超千万倍, 事故持续升级,福岛核电站积水辐射超千万倍,海水放射 性物质浓度上升。 性物质浓度上升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看待科技?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看待科技? 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积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积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起决定性作用, 步起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 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 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消极作用:使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消极作用:使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应该用科技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 我们应该用科技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篇
1.大众传媒含义和种类: 大众传媒含义和种类: 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体; 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体; 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大众传媒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作用: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功能(最基本) (1)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功能(最基本) (2)文化传承功能 (3)舆论监督功能 (4 ) 娱乐服务功能。 娱乐服务功能。 媒体对灾难及救灾工作的客观报道, 媒体对灾难及救灾工作的客观报道,对政府信息的及 时披露,对民众愿望的真实表达, 时披露,对民众愿望的真实表达,甚至包括对有些工 作的检讨和反思,媒体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公民权利。 作的检讨和反思,媒体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公民权利。 功能: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功能、 功能: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功能、舆论监督功能 公民权利:知情权、 公民权利:知情权、监督权
2011年中考科学社会热点系列一 日本地震 核辐射
![2011年中考科学社会热点系列一 日本地震 核辐射](https://img.taocdn.com/s3/m/968a49c981c758f5f61f6787.png)
2011年中考科学社会热点系列一日本地震核辐射一、选择题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
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裂变是化学变化B.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C.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3属于同位素D.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2.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设备老化超期服役,这次因冷却故障导致核反应堆发生爆炸,为中国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应该思考如何安全利用原子能。
下列有关原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原子是不能再分解的最小粒子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因此不显电性3.2011年4月4日,从与福岛县相邻的北茨城市近海捕获的玉筋鱼幼鱼体内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铯,浓度为每公斤526贝克勒尔,超出每公斤500贝克勒尔的暂定标准。
假设右图是福岛县某池塘中的食物网,当该池塘的水体受到铯的污染,那么在哪种生物体内检测到铯的浓度最高( )A.藻类B.小鱼C.小龙虾D.人4.据报道,全球首座第三代核电站(三门核电站)将在2013年并网运行,这是距秦山核电站之后的浙江省第二座核电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D.核电站发电和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都是不加控制的5.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根据目前核能的利用水平,你认为下列关于原子弹和核电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B.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C.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D.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6.3月11日14点46分,日本宫城县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地震。
日本地震
![日本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ace1d704bed5b9f3f90f1cfa.png)
地震后引起的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泄漏,此事件也 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在沿海地区发生核电厂意外的事件。 12日下午3时36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 组发生氢气冷却剂爆炸。 3月15日清晨6时10分,2号机组反应堆的控制压 力池损坏,而引发爆炸,而4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导 致火灾。 3月16日清晨5时45分,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 再度发生火情。 3月18日,日本将核事故程度升为五级。 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本次事故升 至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的第7级,亦是最高级别。
地震及余震
• 地震及余震:
本次地震前有一系列前震,包括3月9日的7.2 级地震。这次地震是由于在板块在交界处发生聚合, 产生出猛烈的冲击力所造成日本东北沿海地区在主 震之后余震不断,首次地震后40分钟发生一次矩震 级规模7.1级余震,之后又发生四十次矩震级规模5. 0级到7.0级余震。直到隔日清晨,仍有多次震度5级 以上的余震,最强达矩震级规模7.3级。
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 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
地震
定义
• 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 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 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 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 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地震损失
• 损失:
截至日10月24日,地震造成至少15,828人死亡、 3,754人失踪、伤者5,942人,遭受破坏的房屋983,07 3栋,为日本二战后伤亡最惨重的自然灾害。灾情尤 以东北地方岩手县陆前高田市、宫城县气仙沼市、南 三陆町和福岛县南相马市最为严重,NHK新闻形容是 次灾难是对东北三县“毁灭性打击”。除了东北地方 受灾严重,紧邻的关东地方也传出灾情。由于日本人 口最稠密的东京都会区即位于关东南部,导致东京居 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由于数处发电厂停止运作导致供电不足,关东地 方自3月13日起实施分区供电,而宫城县、福岛县多 数地区及埼玉县、千叶县部份地区未恢复燃气供应; 另外,东北、关东等地有超过100万户没有饮水供应。 。
东日本大地震
![东日本大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c0e030292af90242a895e5f6.png)
东日本大地震 百科名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
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
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
名称: 东日本大地震 时间: 日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地理位置: 日本东北部 震中经纬度: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 震源深度: 10公里 震级: 里氏9.0级 震中烈度: Ⅸ度 伤亡人数: 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2011年4月12日19时) 灾情介绍背景资料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恐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而由于地处地壳板块交界处,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也不计其数。
20世纪日本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地震发生于1923年9月1日。
里氏7.9级地震袭击日本关东地区,受灾城市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和山梨等地,造成142807人死亡,200多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65亿日元。
自此之后的70年间,日本发生了几十次7级以上大地震。
人员伤亡数较大的几次包括,1927年3月7日,日本西部京都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33年3月3日,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
1943年9月10日,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1944年12月7日,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日本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日本大地震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日本大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6c3139f60975f46527d3e1ba.png)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日本大地震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日本大地震惨烈的日本大地震,让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我们感同身受。
没有幸灾乐祸,没有漠不关心,以全人类的名义,祈福日本,驰援日本,成为我们心灵中的共同关切。
这不只是抽象的人道主义,这更是灾难面前的人类共鸣。
此刻,一切的纠结和仇视都被抛下,大家都是长着一样血肉的人,见证并感受着人类的共同灾难。
在国内媒体对于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中,有两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对地震当前临震不乱的日本国民秩序的赞赏,一是对包括日本传媒、日本社会方方面面救灾表现的肯定。
我们常说多难兴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能在灾难中学到很多积累很多;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早已并非只有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灾难才能兴邦,从他国的灾难中学习,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命题。
显然,国内媒体在对日本地震的报道中,很注意向国内民众传达这一点,这绝非崇洋媚外,绝非刻意美化日本,而是努力在让日本地震同样成为我国公民一次灾难教育的机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善于学习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日本大地震面前,从国民到媒体,从企业到社会团体,他们的表现确实有很多让我们感动,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比如国民秩序。
一切都很特殊,他们仍然排队,有条不紊。
那么多人在灾后自觉排队打公共,自觉节省用电保障电力供应,几百人在广场避震,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结束之后地上没有一片垃圾。
大家都在互帮互助,甚至连黑帮组织都参与进来,非但没有趁火打劫,反而开放它的各处事务所作为庇护中心,为灾民提供食宿。
商界也纷纷行动起来,打不要钱,电池有免费提供,充电处有免费供给。
一切的一切,让你看到他们在大灾面前的空前团结,也看到了全民灾难教育的有效成果。
再比如媒体操守。
没有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没有过于煽情的采访,没有任何放大和传播恐惧的报道,有的只是灾情信息和实用信息的及时供给,所表现的,只是灾难当前的媒体责任和专业精神。
灾难时刻,无疑是展示一个民族最真实的一刻,也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最真实的一刻。
2011高考文综试题预测——日本地震可能考的试题
![2011高考文综试题预测——日本地震可能考的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53c5cbfab069dc5022016b.png)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6分)(1)震级高、距离震中近,引发的海啸强度大;(2分)地处海湾;(2分)居民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峡谷中的低地。
(2分)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
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
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
(8分)(2)日本能源消费量大,(1分)石油(常规能源)等能源自给率低,对外依赖程度和运输压力大;(12分)核电站所需原料少,发电量大,(1分)清洁。
(1分)核电站适宜布局在靠近水源或沿海,(2分)常规能源不足,但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
(2分)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
”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
(4分)(3)此时段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1分)中国位于西北季风的上风向。
(1分)流经日本沿岸的洋流流向主要为自南向北,(1分)中国位于其上游方向。
(1分)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
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4)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10分)(4) 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是辅助部件生产和组装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2分)其产品处于销售额下降的成熟期和衰退期。
(2分)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环境压力减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2011年高考 地理
![2011年高考 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1660f4910ef12d2af9e79a.png)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 延伸 D.P箭头指示 北方 10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D.原地 C C.沟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 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 B 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 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 线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 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 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 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 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 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 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 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D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A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 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 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 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 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它合理办法得2分,论述正确、
日本发生的9级地震造成的环境问题分析
![日本发生的9级地震造成的环境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4e2a00cc175527072208b3.png)
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机组
一岁小孩接收核辐射检测
火灾
地震后,出现燃气泄漏和火灾等情况。 地震后,出现燃气泄漏和火灾等情况。炼油厂发生火 引发连环爆炸,制铁所发生火灾, 灾,引发连环爆炸,制铁所发生火灾,大楼也相继失 由于日本很多都是木质结构住房,一旦发生火情, 火。由于日本很多都是木质结构住房,一旦发生火情, 很难及时灭火。 很难及时灭火。 震后,宫城县仙台市发生大规模停电。市内多处发生燃 震后 宫城县仙台市发生大规模停电。 宫城县仙台市发生大规模停电 气泄漏。仙台机场全部航班停止起降。千叶县JFE钢 气泄漏。仙台机场全部航班停止起降。千叶县 钢 铁东日本炼铁厂因燃气管道破损发生爆炸,火焰冲上数 铁东日本炼铁厂因燃气管道破损发生爆炸 火焰冲上数 十米高,生产被迫中断 据统计,震后日本由于燃气泄 生产被迫中断。 十米高 生产被迫中断。据统计 震后日本由于燃气泄 漏等原因,共有 处地点发生火灾。 共有84处地点发生火灾 漏等原因 共有 处地点发生火灾。宫城县地方消防 部门则称,利府町购物中心的天花板坍塌 利府町购物中心的天花板坍塌,有多人被掩 部门则称 利府町购物中心的天花板坍塌 有多人被掩 电视台报道说,目击者称有 埋。NHK电视台报道说 目击者称有“数人受伤”。 电视台报道说 目击者称有“数人受伤”
危害:放射性对生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放射性损伤有急性 放射性对生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损伤和慢性损伤。如果人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X射线、 损伤和慢性损伤。如果人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X射线、γ射 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会产生急性损伤。轻者有脱毛、 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会产生急性损伤。轻者有脱毛、感染等 症状。当剂量更大时,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损伤。在极高的剂 症状。当剂量更大时,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损伤。 量照射下,发生中枢神经损伤至直死亡。 量照射下,发生中枢神经损伤至直死亡。
高考历史热点:日本9.0级地震
![高考历史热点:日本9.0级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6753d709192e45361066f5a5.png)
2011高考历史热点:日本9.0级地震近期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对日本本土造成重大影响,加之以去年中日关系的热点问题(钓鱼岛问题等)历史:纵观北京近三年高考,均在客观试题方面考察日本,而北京市而各区模拟试题中也少有体现在主观题中.2010年北京历史高考选择题考了一道巴金的话,详细内容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第151页原题.根据<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要求,第232页,日本明治维新与中日甲午海战,第233页的抗日战争,第234页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235页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这些知识点都与日本有所联系.众多知识点中,大多会以选择题的方式考察中日甲午海战和抗日战争,其余各方面均可以主观题考察.例如:中国派出救援队,以及中日关系在磨合中发展(2010年的钓鱼岛问题),这一点可以考察中日建交的相关史实,从而演变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突破(政治也有可能涉及).至于日本人年明治维新则可能出现大答题的可能,本知识点难度不大,记清楚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即可,预计会以新材料"抛砖引玉".日本明治维新:①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②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③"文明开化",变革社会文化和社会风俗④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①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法律/经济/习俗/废除条约)②取得成功的原因(可以与中国戊戌变法相对比)③经济发展中的问题④对亚洲邻国的扩展侵略⑤政治发展上的问题(天皇长期垄断政权)⑥思想文化(愚民政策,崇拜天皇)日本能成为经济大国这个知识点尤其重要!这个知识点就是二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典型代表,考生应当积极重视.另外几个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也有可能被放到选择题中考察例如"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日本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灾后恢复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日本如需要向国际机构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最有可能得到下列哪一个国际组织的帮助?"选项可以设定标志图片为"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正确答案是"世界银行".详细内容可自行复习.。
日本地震引起的考点预测(理科)
![日本地震引起的考点预测(理科)](https://img.taocdn.com/s3/m/0d65f682bceb19e8b8f6babd.png)
由“日本地震”引发的2011年高考各科考点预测(理科)1、高考作文热点预测:日本地震引发“人性”话题日本大地震涉及到“人与自然”的主题,但由于并非人为引发的灾难,因此不适宜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对于这个热点时事,我们可以重点论述面对天灾时,日本民众表现出的坚忍和不屈,同时联系到其它天灾中的人性光辉,只有上升到“人性”层面,文章的立意深度才能有所保证。
联系到中国老百姓疯狂抢碘的表现,似乎可以对中日民众的表现加以对比,进而延伸到民族素质的分析和阐述,但个人并不建议这种厚此薄彼的写法。
最后,其实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这个例子的援引一定要自然,切忌刻意,否则这个全世界的热点在高考作文当中一定不会新鲜,过分投机反而会使自己的文章泯然众人。
2、化学高考热点预测:化学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以日本地震为引子考察同位素、核素与元素周期表推断的题,比如:在这个地区共有4种值得注意的放射性同位素。
碘-131能够被甲状腺迅速吸收,增加儿童甲状腺癌的风险。
铯-137在人体内能够替代钾的作用,积聚在肌肉中。
锶-90的作用类似钙,沉积在骨骼。
钚-239和其它同位素能够在人体内永久沉积,常年对器官进行辐射。
这四种物质在爆炸中移动的距离不同,受质量和熔点影响。
碘-131和铯-137能广泛散布到几百公里之外,而锶-90只停留在距离电站30公里的尘埃中,钚更是只能传播4公里。
例题:核反应中会产生碘原子碘-131,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碘原子是碘-127,这两种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AA、两者互为同位素B、两者互为核素C、两者中子数相同D、两者化学性质不同3、物理高考热点预测考点一:已知地震会产生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分别为v1,v2。
其中纵波速度大一些。
例题:如果已经知道A接收到地震波动的时间差是t。
那么发生地震的地点离A多远?考点二:铀235在反应堆中,被中子射中,分裂为2-3个碎片(碎片为比铀轻一些的原子),同时放出大概2-3个中子。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项之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项之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302fe159ec3d5bbfd0a74df.png)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 16自然灾害与防治(2011年高考江苏卷) 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题。
•注源地壷 悯度<70 km >•中淄地昶70-300 km )9•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E.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不同震源深度图例的位置,可知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由 东向西深度增大。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 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 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A.西南 E.东北 C.西北 D.东南【答案】B【解析】日本以东海域为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流动,即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 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东北。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4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9〜10I厂501304-II5O°E•深源地炭 (探阻kin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 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人工切坂灭::川图2图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笞黄士幸直伽笈育,乳舷大.人工丁说M 乩犧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肅容易诱舅圾地黄土崩 晶 甬水下澤・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淆动面,造成黄土涓坡.[解斯】注直题干的提示佶息■'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容易被侵谀-近年芜 由于城区扩展,大量 开挖山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夏季暴雨后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澤,在基岩利黄土之间容 易形成湘动面.造成黄土滞坡.读图,回答第2题。
□0黄土 (2011年高考北京卷) 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 6个省级行政区,2.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答案】A【解析】以统计图为情境,考察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力,难度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辅导:日本地震专题【新闻背景】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并引发核泄漏危机。
【原创习题】“3·11”大地震不仅给日本带来严重损失,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形势,据此回答第1-2题1.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核泄漏危机可能令全球能源供应承受压力,导致油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通胀压力拖累经济增长,将对恢复缓慢的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核泄漏导致油价上涨是因为A.核能与石油同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两者是互补商品B.核泄漏事件使人们怀疑核能安全性,致使其替代品石油的需求量增大C.核泄露事件核能的供应量减少,核能价格上涨,人们再也无力消费核能,只能使用石油D.核泄漏事件直接导致了石油生产量的减少2.地震后,日元反常地出现了升值现象,而导致日元升值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国际游资进行的炒做。
直到日本央行多次注资以及七国集团干预汇市后,日元汇率才趋于稳定。
关于日元升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元升值能促使日本经济在震后快速恢复,因为“钱更值钱”了B.日元升值有利于日本扩大出口,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恢复经济C.日元升值是投机现象所致,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日本与国际经济的稳定D.日元升值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 日本地震后,包括住友生命保险公司、日本生命保险公司、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在内的诸多保险机构均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内容相似的声明或通知称,对受灾客户全额赔付。
住友生命保险公司声明称,“针对灾害特约条款记载,由于地震等灾害的死亡保险金、入院赔偿金将会减少赔偿或者不赔偿的规定,本次地震该条款不适用,灾害死亡保险金等将全额赔偿。
该保险公司的这一做法A.体现了保险是消除风险的途径B.说明了保险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C.表现了社会保险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D.破坏了保险合同订立中的协商一致原则在日本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近日出现核泄漏现象,核辐射严重超标,引起了作为日本近邻的中国的一些民众的恐慌,据此回答第4-5题4. 近日,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发生市民抢购碘盐。
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泄漏对人体有影响,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市民的哄抢直接导致食盐脱销。
这一现象表明①商品的质量、性能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②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水平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需求增加将扩大食盐生产A.①②B. ①③C. ②④D.③④5. 继“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之后,受碘盐抢购影响,盐价开始飙升,流行语“盐王爷”出炉。
部分地区出现了囤积居奇的现象,一些无良商家借机销售劣质食盐,淘宝网上一些店铺甚至也开始销售属于专卖商品的食盐,针对这些现象①政府要履行经济调节的经济职能,对哄抬盐价、私自销售国家专卖商品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从而平抑盐价②中国盐业总公司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大食盐的供应量,满足市场需求,稳定群众的不安情绪③消费者要对中国政府及食盐储备量有充分的信心,不参与缺乏理性的抢购食盐活动④商家要诚信经营,不趁机哄抬盐价、销售劣质食盐,配合政府工作,保障食盐供应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6. 地震阴霾笼罩着日本股市。
为缓解股市大幅下行趋势,日本政府陆续向市场注资,但地震对工业的破坏以及核危险并未消除,这些因素影响了日本股市的走向。
虽然3月18日午盘日经指数收涨1.77%,相较于震前,该指数已暴跌11.85%。
受地震次生灾害影响,日本周边地区股市受到冲击。
特别是日本核泄漏危机的扩散,令市场担忧情绪陡增,全球股市承压。
美股连续三日下挫,欧洲股市走低,中国本周前四个交易日跌幅1.24%,尤其是核电股跳空下行。
以上材料说明A.股票是一种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投资方式B.股票价格受到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大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C.为减少受股价下跌的带来的损失,股东可以要求相应股份有限公司返还其出资D.生产全球化导致了风险全球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8日下午前往日本驻华使馆吊唁日本“3·11”地震遇难者,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丹羽宇一郎大使并日本人民致以诚挚慰问,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据此回答第7-9题7.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此次日本发生地震后,3月13日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飞抵日本参与救援工作,同时,中方应日方要求,提供了三千万元救灾物资及两万吨燃油,而震后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分别致电日本天皇、首相表示慰问,这些都说明了A.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援助日本是希望日本能在将来回报我国,从而有助于发展我国国家利益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援助日本是在贯彻落实这一原则C.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援助日本抗震救灾是这一宗旨的具体体现D.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为维护大国形象,展现国家实力,我国积极援助日本8.在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之后,中国的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部分网民表示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报应,也有部分网民激烈反对中国政府援助日本,这样的言论及行为①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表现,不利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②是我国公民积极参政议政的体现③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悖于两国人民“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共识④坚持了联系的观点,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A. ①②B. ①③C.③④D. ②④9.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一些国家的救援队纷纷撤离。
到今日为止,美国、英国、德国、瑞士与新西兰的救援队已经离开地震灾区准备回国,但中国救援队还在岩手县大船渡市坚持搜救工作,中国国际救援队这一行为表现了A.中国人民面对艰险和强暴,有无所畏惧的精神B.中国人民“勇于义而果于德”的精神C.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D.中国人民“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许多在日本的华侨与留学生的安危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关切,据此回答10-11题10. 3月16日下午,中国政府由中国驻新潟总领事馆再次派出大巴,重灾区福岛县迎接自主避难回国的中国侨民。
当时,车队收到了位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最近的福岛县南相原市和田村的30多名中国女研修生发出求救讯息。
由于福岛县南相原市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不到30公里,日本籍司机无论如何不愿驾车前往,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我驻日三位领事钟发丽、申庆祝、路大明亲自驾驶着总领事馆的车队引导车,接出了这30多名中国女研修生。
获救后,这些女研修生拿着手写的“祖国万岁”的横幅含着眼泪,向中国驻新潟总领事馆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表明A.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可以为人民做一切事情B.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其责任C.我国政府是有权威的政府,政府的权威来自与人民的认可和接受D.我国政府便民利民的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11.地震发生后,许多在日华侨、留学生与在大陆的家人失去联系,为了寻找他们,他们的家属用微博发布了寻人消息,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进来,一场“微博寻亲”活动正在开展。
“微博寻亲”的兴起是因为A.微博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最有效的寻人途径B.微博依托网络技术,能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C.微博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D.微博原创性、便捷性日益凸显12.3月16日,日本明仁天皇在该国发生大地震后首次出现在电视上,发表讲话。
天皇向对日本提供救援援助的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感谢,称各国国民与日本灾民感同身受。
天皇呼吁日本民众不要放弃希望,保重身体,衷心希望所有人平安。
关于日本天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天皇是日本重要的一个国家机构②天皇是日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③天皇有权指定和任命“地震紧急对策本部”的相关成员④天皇发表电视讲话有利于稳定民众情绪A.①②③④B. ①③④C.①②④D. ②④13.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7日从维也纳国际机场乘航班前往日本首都东京,于18日抵达东京成田机场,准备与日方有关官员共同评估有关受损核电站的形势。
国际原子能机构是A.世界性、专门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B.一般性、区域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C.世界性、专门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D.一般性、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震惊世界的日本3·11地震发生后,除了为日本所遭受的不幸哀悼外,人们也开始思索,是否有提前预报地震以避免类似惨剧发生的可能性,据此回答14-15题14. 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之后,网上一则消息开始疯传,称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预测出来了。
果真如此吗?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10秒预测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也绝无此事。
日本做的是…预警‟,由于地震波传播需要时间,这里地震,发生之后可以告诉你,多少秒之后能传到你那里,信息提前告知给你。
”陈局长对于预测地震可能性的明确表态是①错误的,他否认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②正确的,他做到了从当前科技水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错误的,他否认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④错误的,他否认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A. ①③④B. ③④C. ②④D. ①③15. 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
他建议,“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应该强化地震预测工作。
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到预测地震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可变的联系,人能正确认识规律C.发展具有普遍性,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16.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以后,日本方面宣布方圆30公里为安全距离,而美国方面则认为方圆80公里内均是核辐射影响范围,法国方面也建议法侨撤离至80公里外。
日本与美法之间关于安全距离的分歧说明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不同立场、观点、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B.矛盾具有普遍性,不同国家对于安全距离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C.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美法为维护本国公民利益故意扩大了安全范围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观性,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7.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继3月17日3·11赈灾募款晚会后,由中国电视台、中华电视台等联合举办的《相信希望》赈灾晚会于3月18日举行,众多台湾明星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