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证据的循证评价
循证医学的四大证据
![循证医学的四大证据](https://img.taocdn.com/s3/m/b8363d0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6.png)
循证医学的四大证据循证医学证据主要分为四类,即证据层次,包括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结果,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临床研究的结果以及专家意见和案例研究。
1.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中最为重要的证据层次。
系统评价是一种对已有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采用标准化方法对所有相关研究进行评估和归纳,并提供相应的结论。
Meta分析是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汇总,通过合并现有研究,确定某种治疗手段的效果和安全性。
2.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循证医学中进行治疗干预研究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通过随机分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控制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影响因素,并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优秀的循证医学证据层次,并广泛用于评估各种临床干预手段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指应用方法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医学研究,试图回答某些临床问题的研究。
该类研究包括回顾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等。
临床研究虽然说明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4. 专家意见和案例研究专家意见和案例研究是循证医学中最薄弱的证据层次。
专家意见主要是从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出发,对临床问题进行探讨和判断。
案例研究是以个别或少量病例为对象的临床研究,通过描述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探讨临床干预手段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这类证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参考,但由于其缺乏更加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和多样性的结果,因此需要非常谨慎和慎重地对待和应用。
总之,循证医学证据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和专家意见以及案例研究。
在运用这些证据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证据来源,并且需要考虑到证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疾病治疗证据的循证评价与应用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疾病治疗证据的循证评价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c0ee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7.png)
n 要关注患者地具体状况,且在收集证据时 除了主要地证据结果外,还应注意收集证 据地其它信息。
(三)关注文献地质量
n 在研究证据地选择上,以RCT地系统综 述或者meta分析与设计良好地RCT结 果作为主要优质地证据。
* 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是否可降低缺血 性脑梗死与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地发生 率?
* 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否会增加脑血栓发 生率?
* 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儿童乙肝地 效果是否优于干扰素独立作用效果?
* …………
三,按照PICO地原则提出并构建 循证临床问题
n P - 患病地群 (population/problem) n I - 干预 (intervention/exposure) n C - 干预措施 (parison/control)
n 英循证医学杂志(JEBM)发表地有关附 有专家点评地原始治疗文献地详细摘要 (Synopses)
n 它们对治疗性证据进行了严格地质量评价 ,并根据不同地应用价值向临床医生作循 证医学治疗实践地推荐。尽管是单个研究 地证据,却有重要地参考价值。是临床医 生在有限地时间内寻求最佳证据地有利途 径。
n NNT是由特定时间研究结果所得,因此, 只有在同一时间内检测时,比较才有效。
n 如果NNT地获得与随访时间有关,在比 较不同观察时间治疗措施地NNT时需 要对时间进行调整。
Ø 对照组事件发生率与试验组事件发生率 之间地绝对差值,该值越大,说明治疗产 生地临床效果越大。该指标较RRR更能 真实反映疗效大小。
公式: 例如,上例经计算地ARR为:
循证医学如何评估治疗效果?
![循证医学如何评估治疗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59cf8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9.png)
循证医学如何评估治疗效果?
循证医学是一种以可靠的证据为基础评估治疗效果的方法。
在
评估治疗效果时,循证医学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 提出研究问题:循证医学首先需要明确要评估治疗效果的具
体问题。
这个问题通常包括患者群体、治疗方法和疗效指标等方面。
2. 搜集证据:接下来,循证医学会搜集相关的研究证据。
这些
证据可以来自于临床试验、系统评价、荟萃分析等研究方法。
循证
医学鼓励使用最新的、可信的证据进行评估。
3. 评估证据的质量:循证医学需要评估所搜集到的证据的质量。
这包括研究的设计、样本量、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
只
有高质量的证据才能支持可靠的治疗效果评估。
4. 分析和综合证据:循证医学会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和综合。
这可以包括统计分析、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等方法。
通过对证
据的综合分析,循证医学可以得出对治疗效果的评估。
5. 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决策:最后,循证医学会根据对治疗效果
的评估结果,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治疗决策依据。
这可以是推荐
使用某种治疗方法,或者是提醒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总之,循证医学通过明确问题、搜集证据、评估证据质量、分
析综合证据以及做出决策的步骤,可以科学、可靠地评估治疗效果。
这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决策水平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fbc9a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f.png)
病因和不良反应的循证证据
03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证据的质量评估
研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
研究的科学性
样本的代表性
研究的可重复性
研究的发表偏倚
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研究结果是否能够推广到总体
研究方法和结果是否具有可重复性,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评估研究结果发表偏倚的风险,避免结果被夸大或歪曲
制定清晰、严格的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以确保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
证据质量的提高与控制
优化研究设计
提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等高级研究设计,提高证据质量。
统一评价标准
建立和完善统一、透明的证据质量评价标准,避免评价结果的主观偏倚。
证据更新的及时性与临床实用性
开展快速更新评价
对新兴领域和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快速更新评价,以指导临床实践。
当前研究中尚存在一些方法学局限性,例如证据质量评价标准不够完善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循证医学证据应用于医疗实践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二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说明制定临床实践指南的流程和方法,包括证据的收集、评价和整合。
临床实践指南的实施
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临床实践指南,包括指南的宣传、培训和监督等方面,同时注意指南的个体化和灵活性问题。
要点三
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循证评价
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
介绍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价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其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预防医疗差错和促进医疗发展的作用。
AMSTAR评分系统包括11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回答的肯定程度分为是、否、不适用三种答案,总分为0-11分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14d55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e.png)
• (三)适用性 • 定义: • 证据地适用性(applicability)即
外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是指研究结果在目地群 以及日常临床实践能够重复再现地 程度,或者研究过程及其预后与临床 实践日常模式间地相似程度。
– 影响因素:
– 研究群与其它群地特征差异,研究对象类 型以及社会环境与经济等因素,增加研究 对象地代表性可以适当提高外部真实性。
– 评价要点:
– 着重关注证据所涉及研究对象地代表性 及其与拟应用对象在口社会学特征与临 床特征上地相似性,拟应用对象所处环 境是否与产生证据地环境相匹配,包括 力,技术与设备条件等方面。
第三节 证据评价地具体内容与
基本步骤
一,证据评价地具体内容
• (一)研究目地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对象 • (四)观察或测量
强度 – 1992年AHCPR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 – 1996年NEEBGDP证据分级
• 2001年SIGN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 • 2001年牛津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 • 2001年美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心提出地证
据金字塔 • 2004年GRADE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等
• (二)牛津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
•
• ③若该研究证据是真实可靠地,是否 有可能改变现有地医疗实践方式。
• (三)确定研究证据地类型 • 表4-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类型(方案)
• (四)合理选择评价工具 • 1.原始研究地评价工具 • 随机对照试验地报告质量评价工具有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
循证医学
第四章 证据评价地基本
原则与方法
《循证医学》疾病诊断证据的循证评价与应用 ppt课件
![《循证医学》疾病诊断证据的循证评价与应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1b69e6eefdc8d377ee3214.png)
诊断试验的范畴 (Diagnostic Test)
各种实验室检查( Lab Examination) 病史和体检获得的临床资料 (Sign & Symptom) X线、B超、核素等影像学检查 各种临床公认的诊断标准
题
然比应用举例
例:女45y, 典型心绞痛, 心电图检查ST 段 压 低 2.2mm , 患 冠 心 病 概 率 为 多 少 ?
文献资料,ST压低2.2,似然比= 11
患者有典型心绞痛,估计患病概率 =50%
验前概率=50% 验前比=0.5/(1-0.5)=1 验后比=验前比×似然比=1×11=11 验后概率=11/(1+11)=91%
的计算
• 例 监护病房CK诊断心梗(CK<80=CK-)
心梗
无心梗
CK+ 215(93.48%) 16(12.31%) 231 +LR=7.6
CK- 15(6.52%) 114(87.69%) 129 -LR
360
似然比的特点和应用
比敏感度和特异度更稳定,不受患病 率影响;
诊断冠心病 冠状动脉硬化(病理诊断,疾病分类基 础) 手术(获得病理诊断)
冠脉造影(某种程度替代病理诊断,作为 新的金标准) CTA(新的经过评价的诊断试验) EKG(诊断试验) 酶学指标(诊断试验)
评价内容
科学性评估:评价标准 重要性评估:即结果大小,包括敏感
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 适用性评估:是否纳入全部患者或代
表性如何
临床案例1:肝癌的诊断
男 性 , 35 岁 , 既 往 有 乙 型 肝 炎 病 史 , HBsAg(+)、HBeAb(+)、HBcAb(+)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d98ad2ea58da0116d1749ae.png)
四、证据的评价 临床研究证据的来源、证据评价的基本内
是否评价和报道了纳入研究的科学性?
8)描述了如何评价和(或)控制混杂因素的措施;
8)描述了如何评价和(或)控制混杂因素的措施;
临床研究证据的来源、证据评价的基本内
研究目的 例:某医生欲了解目前关于激素类药物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如何?是否有合适的药物可以治疗、治疗效果是否肯定?
退出与失访 恰当:对退出与失访的病例数和退出理由进行了 详细的描述 不恰当:没有提到退出和失访
计分 2 1 0
2 1 0
1 0
表4-5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评价指标
选择偏倚 随机序列产生 分配隐藏
实施偏倚 对研究者和受试者施盲
测量偏倚 研究结果盲法评价
随访偏倚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报告偏倚 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教学要求
掌握: 1.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类 2.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标准 3. 证据评价的基本要素
熟悉: 1. 临床研究证据的来源、证据评价的基本内 容 2. 常用的证据评价工具
了解: 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证据的来源 三、证据的分类 四、证据的分级 五、证据的评价 六、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七、证据评价举系统评价 2.临床实践指南 3.临床决策分析 4.临床证据手册 5.卫生技术评估 6.健康教育材料
三、证据的分类
(三)按照临床研究问题的类型分类
1.病因研究 2.诊断研究 3.治疗研究 4.预后研究 5.预防研究 6.临床经济学研究
四、证据的分级
Ø NOS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NOS量 表通过研究人群选择、可比性、暴露评价或结果评价三方面 共8个条目的方法,评价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Ø Ø AHRQ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 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 推荐评价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的标准包 括11个条目。
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分析
![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4ecd688e9951e79b89275e.png)
3. 影响证据适用性的因素
➢ 研究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 研究对象类型 ➢ 社会环境 ➢ 经济条件
四、证据的评价
(三)证据评价的基本内容
包括从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 结论 全过程的评价
➢ 研究对象的因素: 纳入及排除标准、样本量大小、有无混杂因素;
➢ 研究方法的因素: 测量指标选择、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无测量偏倚;
➢ 研究结果的因素: 基线状况与可比性,统计分析方法是否正确,结果解释是
否合理等
2. 影响证据临床重要性的因素
➢ 效应指标的数值大小:如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等 ➢ 可信区间范围:95%可信区间 ➢ 检验效能:检验power
证据质量分级的标准和方法:不断发展与完善 1. 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标准 2. GRADE标准
表4-1 2001年牛津证据分级(以病因、治疗、预防部分为例)
推荐 强度
A
证据 分级
1a 1b 1c
B
2a
2b
2c
3a
3b
C
4
D
5
病因、治疗、预防
同质RCTs的系统评价 单个RCT(可信区间窄) 全或无(传统治疗全部无效)
表4-6 MINORS评价条目
评价条目
评价内容
1.明确地给出了研究目的
所定义的问题应该是精确的且与可获得文献有关
2.纳入患者的连贯性
所有具有潜在可能性的患者(满足纳入标准)都在研究期间被纳入了(无 排除或给出了排除的理由)
3.预期数据的收集
收集了根据研究开始前制定的研究方案中设定的数据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系统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89b742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3.png)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系统评价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是通过系统性的评价来确定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一种具有实证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
系统评价是一种方法论,在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将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和综述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从而最终提供决策支持。
系统评价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明确研究问题、收集研究文献、筛选文献、评估文献质量、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综合分析和评价、撰写评价报告等。
其中,关键的环节是评估文献质量和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
评估文献质量是为了排除那些存在严重缺陷的研究(如样本选择不够严谨、分析方法错误、存在偏倚等);而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则是为了将不同研究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人群、症状等进行比较,并获得一个更加全面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系统评价也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例如,近年来,Cochrane协作网络就加强了对于系统评价的标准化要求,提升了评价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体而言,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中最佳的证据之一,它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对于促进医学实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更多研究结果的不断积累,并且系统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我相信未来系统评价将会越来越成为循证医学中的重要手段。
系统评价所提供的数据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经过严格审核和鉴定的。
系统评价通常是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搜集、归纳、筛选和分析,以确定一种治疗方法的疗效、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影响。
这种评价可以使医生和病人更准确地决定选用哪种治疗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系统评价的结果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使用系统评价结果来制定指导性方针可以更加科学地引导医生和患者做出合适的治疗决策。
此外,由于系统评价通常是跨越多个地区和国家的,所以这些评价结果还可以为世界各地的医学研究者提供参考,以推进产业化、医学进展和增加对疾病的认识。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cf5f5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e.png)
或特殊疾病的深入了解。
常见证据来源
01
02
03
04
学术期刊
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试 验数据,是获取最新循证医学
证据的重要来源。
学术会议
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可以获取到最新的循证医学证
据。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发布权威的医学指南和政策文 件,提供基于最新证据的建议
02
证据类型及来源
研究证据类型
观察性研究
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来评估某 种现象或结果,如病例对照研 究、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队列
研究等。
实验性研究
通过实验来评估某种干预措施 或治疗的效果,如随机对照试 验和交叉试验等。
系统评价和元分析
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估 ,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
病例报告和个案分析
结局指标
结局指标的选择也会影响证据的相关性。选择的结局指标应该是临床实 践中关注的重点,并且应该是可靠的、客观的以及可测量的指标。
证据实用性评价
临床适用性
评估证据的实用性需要考虑其临 床适用性。如果一项试验的结论 无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那
么该证据的实用性就有限。
经济性
证据的实用性还需要考虑其经济 性。如果一项治疗方法的成本过 高,无法在大多数医疗系统中使 用,那么该证据的实用性就有限
THANKS
治疗方案比较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为医生提供 最佳治疗建议。
预后评估
评估疾病自然病程、预测 疾病结局和死亡风险。
政策制定
卫生技术评估
对卫生技术的效果、安全 性、成本等进行综合评估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 依据。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系统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91913d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6.png)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被称为最佳证据。
它通过系统地收集、评估和综合已有的所有相关研究,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
最终得出结论和建议。
系统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并制定适当的研究策略。
2. 搜集研究文献:系统搜集所有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包括已发表的研究文章、学位论文、会议摘要等。
3. 评价研究质量:对每篇纳入评价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的 Jadad 量表评分、非随机对照试验的 Downs and Black 量表评分等。
4. 统计分析和综合研究结果:将纳入评价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预先制定的
分析方法,综合研究结果,生成最终评价结论。
5. 解释和传播评价结果:将评价的结果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解释和传播,例如发表研究
报告、制作知识摘要、参与制定临床指南等。
通过进行系统评价,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特定干预措施或治疗的效果,提供循证
医学的最佳证据,帮助临床医生和决策者制定更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和政策。
循证医学: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循证医学: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0a16be1a6c30c2258019e9a.png)
评价内容 详细描述了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以便评估组间可比性 详细描述了隐藏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 以便判断干预措施分配 情况是否能预知
详细描述了对研究者和受试者实施盲法的方法,以防其知晓受 试者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判断盲法是否有效的信息
详细描述了对研究结果评价者实施盲法的方法,以防其知晓受 试者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判断盲法是否有效的信息
比性、有无混杂因素、依从性 ➢ 研究方法:测量指标选择、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测量
偏倚 ➢ 研究结果:统计分析方法是否正确,结果解释是否合理等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类型
实验性研究
结 果 真
实 观察性研究
性
基础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队列(随访)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研究 生态学研究 病例分析 个案报道
对客观终点指标的评价采用评价者单盲法前,8对条主针观对终无点对指照标的组评的价研采究用,评最价者高双盲法。
否则应给出未行盲法评价的理由
分为16分;后4条与前8条一起针对
随访时间应足够长,以使得能对终点指有标对及可照能组的的不研良究事,件进最行高评分估共24分。
应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否则,失访的比例不能超过反映主要终点指标的患者比例
3.预期数据的收集
收集了根据研究开始前制定的研究方案中设定的数据
4.终点指标能恰当地反映研究目的 5.终点指标评价的客观性 6.随访时间是否充足 7.失访率低于5%
明确地解释用来评价与所定义的问题一评致价的结指局标指共标1的2条标,准。每同一时条,为应0在~意2向分性。治疗分
析的基础上对终点指标进行评估
队列研究的nos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条目星级数研究人群选择暴露队列的代表性如何非暴露组的选择方法暴露的确定方法是否有证实在研究开始时所关注结果确实还没有出现每个条目最多一个可比性以设计和分析为基础的队列之间的可比性对应相关标准给出评价但是最多两个结果研究对于结果的评价是否充分结果发生后随访是否足够长队列群体随访是否充分每个条目最多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的nos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条目星级数研究人群选择对于所选择的病例描述是否充分该病例是否有代表性对照组的选择方法对照的描述是否充分每个条目最多一个可比性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设计或分析为基础的可对应相关标准给出评价但是最多两个暴露暴露的确定方法是否用相同的方法确定对照和病例组的暴露无反应率的相关问题每个条目最多一个1是否明确了资料的来源调查文献回顾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评价和分级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评价和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e6f8fc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d.png)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评价和分级循证医学是一种以最可靠的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
在针灸领域,循证医学的应用可以提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科学依据,改进针灸治疗效果,并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证据评价是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编制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评估、提炼有效证据和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在进行证据评价时,常使用的方法包括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系统综述是一种严格的方法论,用于综合评价已有研究的文献,通过检索、筛选、评价和综合研究结果,归纳总结其对于特定临床问题的证据质量。
通过系统综述,可以评价针灸治疗特定疾病或症状的效果,并量化其疗效水平。
荟萃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综合已有研究的结果。
它主要通过计算效应量和置信区间来量化治疗效果的大小和其可靠性。
通过荟萃分析,可以进一步评价不同研究的一致性和异质性,并对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进行解释和探讨。
针对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评价,一般会使用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系统进行分级。
该系统将证据的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四个等级,同时结合客观评价治疗效果的依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根据GRADE系统的要求,证据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设计:高质量的研究设计可以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如随机对照试验(RCT)被视为最可靠的证据,而非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等则被认为质量较低。
2. 研究结果: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对于评价证据质量非常重要。
如果多个研究的结果一致,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据质量将被视为较高。
3. 网内性:研究中的偏倚和标准化有助于评估证据质量。
如研究存在明显的偏倚或标准化不完善,证据质量将下降。
4. 效应量和置信区间:效应量的大小和置信区间的广度也是评价证据质量的重要指标。
如果效应量显著,且置信区间较窄,证据质量将得到提升。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回复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035262e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7.png)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回复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通过对临床医学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评价和归纳总结来指导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法对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在进行循证医学文献评价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研究的作者和机构:评价文章的研究机构、作者和他们的职业背景,以了解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 研究的研究设计:评价研究的设计和方法,包括研究对象、样本量、疗效终点和结果等,以确定研究的科学性和临床实用价值。
3. 文献的质量:评价文章的重要性和质量,包括研究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随机对照试验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等因素。
4. 研究的结果:评价研究结果的可解释性和可应用性,以确定是否具有临床价值和实用意义。
通过这些方面的评价,可以判断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提高临床医学实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循证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法。
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ppt
![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893987844769eae009ede3.png)
表4-6 MINORS评价条目
25
(3)观察性研究常用的评价工具 ➢ NOS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NOS量 表通过研究人群选择、可比性、暴露评价或结果评价三方面 共8个条目的方法,评价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 AHRQ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 推荐评价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的标准包 括11个条目。
了解: 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2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证据的来源 三、证据的分类 四、证据的分级 五、证据的评价 六、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七、证据评价举例
3
一、概述
➢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础与核心 ➢ 证据质量决定循证医学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 证据应具有真实性、临床重要性、适用性
4
二、证据来源
1.来自目前已有的证据资源库
现有证据资源库包括各种电子数据库、出版的书籍、 公开发表的期刊、网站、会议文献等,可以通过计算机或 手工检索的方法,获取所需证据。
2.生产和创造证据
医学决策者可以根据临床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 原始研究或二次研究来生产和创造证据。
5
三、证据的分类
(一)按照产生证据的研究方法分类
1. 原始研究证据(primary research evidence) 是指以
临床病人或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的临床诊断、治
疗、预防和干预等的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或病例对
照研究等,获取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后,获得
的研究证据。
2.
这类证据数量庞大,更新速度快。
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
![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0da50d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e.png)
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循证医学,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实际上,它的核心就是“看证据说话”。
说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证据评估难道不是专家的事儿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了解这些原则,让我们在健康选择上更有底气。
那咱们就来聊聊,循证医学里,证据评价的三个基本原则吧!1. 证据的质量1.1 研究设计的层次先来说说第一个原则——证据的质量。
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是怎么做的。
如果研究设计像个拿个破锅炒菜的厨师,那结果自然也不见得靠谱。
我们说的研究设计,像是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等,这些研究设计就像是做菜用的好锅好刀,做得越精细,结果就越可信。
举个例子,随机对照试验就像是精心调制的菜肴,经过严格的程序和控制,结果一般都比较可靠。
而如果是某个小组的观察研究,那就有点像随意放盐的菜,结果可能因为某些细节处理不当而不太准确。
简单说,就是研究设计越严谨,结果的可信度也越高。
1.2 数据来源的可信度其次,就是数据的来源问题。
如果数据是从靠谱的地方来的,那自然让人放心。
就像你去市场买菜,选择有信誉的摊位,不容易买到过期的菜一样。
如果数据来源不明或者研究者有利益冲突,那这些数据就像是掺了水的牛奶,虽然看起来像牛奶,但实际效果就打了折扣。
2.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1 效果的大小接下来,咱们聊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这部分就像你吃到的菜的味道——效果的大小非常重要。
你可能听说过“有效性”和“显著性”这两个词。
简单来说,有效性就是这道菜的味道是不是能让你满意;显著性则是菜的味道有没有特别突出,让你一尝就知道这是好菜。
研究结果的效果越大,说明它对我们有用的可能性就越高。
2.2 结果的稳定性研究结果的稳定性也非常关键。
举个例子,如果你做了十几次实验,每次结果都差不多,那这个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就很高。
反之,如果结果总是起伏不定,那就让人觉得不太靠谱。
这就像是做菜时调料的比例,如果每次都差不多,菜的味道就稳定;但如果每次都加不同的调料,那味道肯定是千变万化的。
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
![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0b1562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f.png)
前言:温馨小提示:本篇文档是通过查阅资料精心整理编制的,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内容不一定完美契合各位的需求,请各位根据需求进行下载。
文档下载后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任意改写,确保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此之外,本店铺还提供各种文档材料,涉及多个领域例如活动文案、工作方案、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大家按需搜索查看!Warm tip:This document is prepared by consulting information carefully. Hope to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content of the document is not necessarily perfect to match your needs. Please download according to your needs. Then you can rewrite th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situation to ensure that we can help. 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a variety of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covering areas such as copywriting for activiti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reading notes, etc.正文如下: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一、引言循证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强调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的决策应基于现有最佳证据。
然而,面对海量的医学研究成果,如何准确地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以期帮助医生更好地应用科学证据,提高临床决策的质量。
《循证医学》第四章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循证医学》第四章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12ac612b160b4e767fcf7c.p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非传统病例-对照研究原始研究证据
在病例-对照研究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研究方法。
Evidence-based Medicine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队列研究,病 例-病例对照研究、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病例- 双亲对照研究、病例-亲属对照研究以及单病例 研究。
Evidence-based Medicine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原始研究证据 随机对照试验必须是包括至少一个试验组和一
个对照组的临床试验,对试验组与对照组同时进行
登记和随访研究,病人接受哪种治疗方案完全采用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Evidence-based Medicine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vidence-based Medicine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交叉试验原始研究证据
对两组受试者使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措施,观 察一段时间后,再将处理措施相互交换,然后对 比分析结果的设计方法。
对象1 对象2 A B 洗脱期 A B
Evidence-based Medicine
病因临床研究证据 诊断临床研究证据 预防临床研究证据
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
![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ceca3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d.png)
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
哎呀呀,我是一名小学生,对于“循证医学评价证据的三个原则”这个题目,我一开始真的是一头雾水呢!
啥叫循证医学呀?我就去问了爸爸妈妈,他们也说得含含糊糊的。
我又去问老师,老师耐心地给我解释说,循证医学就是医生看病治病的时候,不是光凭自己的经验,而是要根据实实在在的证据来决定怎么给病人治疗。
那评价这些证据的三个原则到底是啥呢?
第一个原则,我觉得就像是我们考试的时候老师判对错一样,得看证据准不准确。
这就好比我们做数学题,答案错了那可不行,得保证证据是对的,不然医生怎么能给病人治好病呢?你说是不是?要是证据都错了,那不是把病人往坑里带嘛!
第二个原则呢,就像是我们选好朋友,得看靠不靠谱。
证据得是可靠的,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变来变去的。
这就像我答应了同学明天一起玩,结果我又反悔了,那同学得多生气呀!医生要是用了不可靠的证据,病人能放心吗?
第三个原则呀,就好像我们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得有用才行。
证据得有用,能真正帮助医生做出好的治疗决定。
要是证据一点用都没有,那要它干啥呢?
你看,这三个原则多重要呀!如果医生不按照这三个原则来评价证据,那治病不就像盲人摸象,乱碰乱撞了嘛!
所以我觉得呀,这三个原则就是医生治病的法宝,只有按照这些原则来,才能让病人更快地好起来,健健康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后概率=验后比数/(1+验后比数)
ROC曲线的应用
ROC曲线的应用
ROC曲线也可用来比较两种和两种以上诊断试验 的诊断价值,从而帮助临床医师作出最佳选择
34
诊断性试验证据的评价
观察符合率
机遇符合率
Kappa值
诊断性试验证据的评价
案。
53
是否随机化
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所有纳入的对象是否 都进行了随访?
研究对象随访是否完整是决定结果是否可靠的关键因素
随访时间长短根据不同疾病的病程相关 失访
55
是否根据随机分组对所有患者的结果进行意 向性治疗分析ITT?
ITT:
57
是否采用了盲法?
58
组间基线情况是否可比?
59
是否除了实验方案不同外,所有患者接受其 他治疗方案都相同?
若不仅可靠且重要,则进一步分析证据的适应性。
51
研究结果真实性评价
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化?是否隐藏了随机分配方案? 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所有纳入的对象是否都进行了随访?
是否根据随机分组对所有患者的结果进行意向性治疗分析?
是否采用了盲法?
组间基线情况是否可比?
是否除了实验方案不同外,所有患者接受其他治疗方案都相
第二篇 医学证据的循证评价 与应用
1
按照研究问题不同将证据分为
病因性临床研究证据
诊断性临床研究证据
治疗性临床研究证据
预后性临床研究证据
2
诊断性研究证据的循证评价与应用
3
诊断性试验证据评估的核心要素
确定金标准
合理选择研究对象
盲法对比试验结果
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患病率的高低对预测值影响更大
患病率对预测值的影响
4、似然比
似然比:指试验结果使验前概率提高或降低多少。
阳性似然比:病例组阳性概率与对照组阳性概率的比值,
即诊断试验正确判断阳性的可能性是错误判断阳性多少倍。 此值越大,说明诊断方法越好。
阴性似然比:病例组中阴性概率与对照组中阴性概率的比 值,即诊断试验错误判断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阴性的 多少倍。此值越小说明诊断方法越好。
3.严格的文献评价
出
新 的
问
题
4.应用最佳成果于临床决策 无效或有害:停止或者废弃
难定的证据:提供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5. 评价效果,不断改进
临床正/负效果 提高临床水平 终身继续教育
50
前后比较、评 价
治疗性原始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首先评价证据的内部真实性;
如若证据真是,再进一步分析证据的重要性;
一组是用“金标准”确定有病的病例组;
一组是用“金标准”确定的无该病的其他病例,特别是与 该病易混淆的病例,作为对照组。
病例组应代表量大、广。
盲法对比试验结果
单盲:指诊断试验中,判断试验的人不知道该病例用金标
准诊断的结果(是有病还是无病)。
双盲:检测者不知道被检测者是否有病;同时应用“金标
准” 者与应用被检试验者双方均不知道对方的结果
循证医学中诊断试验常用的指标
评判新的诊断性试验的临床价值,应当将其结果与金标准
的结果进行同步对比,评估时要求每个病例都有两项检测 的结果,并按要求列出四个表。
金标准试验结果 诊断标准 病 人 非病人 阳 性 a(真阳性)) b(假阳性) 阴 性 c(假阴性) d(真阴性) 合 计 a+c
9
合
a+b c+d
真实性评价:
对所关注的问题是否做了清楚的描述 纳入的研究类型是否合适 对文献的检索过程是否详尽?是否纳入相关的重要研究 对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是否做了严格的评价? 获得的效应估计值是否合理?
87
治疗性系统综述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重要性评价:
系统综述的结果表示:NNT,Rபைடு நூலகம்R,OR,RR及其95%CI
NNT更容易被临床医生理解,可以根据OR、RR转化成NNT
88
计
b+d
a+b+c+d
1、
2、
敏感度与特异度的特点
当试验方法和金标准固定时,每个诊断试验的敏感度和特 异度是固定的。
区分诊断试验正常与异常的临界点会影响敏感度与特异度。 敏感度高的试验适应于:疾病漏诊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特异度高的试验适应于:假阳性结果可能会造成病人精神
和肉体的严重危害。
重要性评价:
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似然比、验前 概率、验后概率、ROC曲线下面积
诊断性试验证据的评价
适应性评价:
治疗性研究证据的循证评价与应用
49
1.确定拟弄清的临床问题
提
疑难、重点
关键词、期刊检索系统、电子检索 真实、重要、实用 肯定最佳证据:个体化的临床应用
2.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
需治疗多少病例才发生一例不良反应(NNH):指与对照 组相比,应用治疗措施多发生1例不良反应所需治疗的病
例数。NNH=1/ARI
67
效应值的精确度如何
68
研究结果的适应性
69
70
71
直接的量化指标:NNT,NNH
72
4、患者对治疗措施的价值取向与期望
73
治疗性系统综述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同?
52
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化?是否隐藏了随机分配 方案?
患者是否真正随机化分配是决定研究科学性最关键的问题。
是否有对照——除了被研究的疗法不同,其他方面与试验 组相同
是否随机化——是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可比性 是否隐藏分配——研究者只按照随机化设计的序号纳入患
者,产生的随机序号被保密,执行者不知道患者接受的方
似然比的特点
比敏感度和特异度更稳定,不受患病率的影响
用于估计疾病的概率
更科学的描述诊断试验
诊断试验中所有指标大汇总
似然比的应用—
验前概率:指进行某项试验前,病人患某种疾病的概率。 由于诊断试验不能明确的告诉我们病人是否有病,它只能 帮助我们校正验后概率。
验前比数=验前概率/(1-验前概率)
3、 预测值
预测值:根据诊断试验的结果来估计患病性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阳性预测值(+PV):试验阳性结果中真正“有病” 的比例。
+PV=a/a+b
阴性预测值(-PV):试验阴性结果中真正“无病”的比例。 PV=d/c+d
预测值的特点
敏感度越高的试验,阴性预测值越高 特异度越高的试验,阳性预测值越高 患病率的高低对预测值影响更大
60
研究结果重要性评价
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如何 效应值的精确度如何
61
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如何
疗效强度的指标:
62
63
64
65
66
副效值强度:
相对危险增加率(RRI):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不良
反应事件增加的百分比。RRI=EER-CER/CER
绝对危险度增加率(ARI):指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 率的绝对差值。ARI=EER-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