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限时训练讲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讲评教学设计
蔡朝焜纪念中学吴雪华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讲评练习,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目标:讲练结合,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答题一般规律。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数据统计:准确统计得失分情况。
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
了解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班级最高分、班级最低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
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
3.明确目的:
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
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
教学流程:
一、限时训练检查情况分析:
本次限时训练安排二节课时间完成,共四个限时训练,每个限时训练由四
道选择和两道语言运用题组成。
选择题分别是:语音题、成语(词语)题、语病题和语意连贯题。
总体来看,题量适中,题目难度不大,大部分同学完成得较好。
就检查情况反映,选择题中,同学们在词语使用题和语病题做错的比较多,得分较少。
而语言运用题中:训练(1)的第6题(用语简明、连贯、得体);训练(3)的第5题(用词不当的修改),在这些题目中同学的得分相对较少。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看看同学们选择题各题得分情况。
选择题:
二、错题回顾及试题分析:
从以上选择题得分情况看来,我们的同学在词语使用和病句题失分较多。
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到我们第一块失分地——词语使用题。
(一)词语使用题:
原题回顾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做题过程中是怎么思考的?为什么会选择你答卷上的答案?
2、老师给出答案并分析原因。
训练(1):
词语使用题:选择使用不恰当的一项(题目略)
同学较多选的是A首当其冲,正确答案为B休戚相关。
选择A的同学范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第一个冲出去或第一个承担责任。
在句子中符合语境。
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些句语境中并不包括“乐”“福”等意思。
用词不当,应用“息息相关”。
训练(3):
没有语病题,只有词语使用题题。
词语使用题题:选择使用不恰当的一项(题目略)
此题共四个成语:唇齿相依、一挥而就、格格不入、林林总总,都相对比较容易理解。
从做题情况来看,选A的同学还是比较多。
重点分析A和B项。
A 项唇齿相依: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
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此句形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密切,符合语境。
B项错误的原因是“望文生义”,“一挥而就”不是事情一下子就成功,而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对比“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此句应用“一蹴而就”。
训练(4):
词语使用题:选择使用恰当的一项(题目略)
此题同学答案丰富多彩,除了月考考过的“泥沙俱下”理解外,其余都有同学没能正确理解。
B.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此处“望文生义”。
C.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对比“不负众望”:负:辜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此句应用不负众望。
D.题名:题目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写上姓名作为标记。
对比“提名”: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名称。
此句应用“提名”。
3、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错误原因:考试紧张、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做题方法记不牢
改进措施:端正态度,加强记忆,明确方法。
重温做题方法:
(1)记住成语题常见类型:
①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②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③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④违情背理,不合逻辑。
⑤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⑥叠床架屋,语义重复。
⑦双面成语,不知本义。
(2)特别提醒:①成语考查重点可疑概括为“合不合语境”。
②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③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④注意语义重复
4、这次我们所做的词语使用题主要考查的一个类型是“望文生义”,下面,我们就这一种类型再深入探讨。
望文生义的成语错例:
(1)、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解析】: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
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2)、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解析】叹为观止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不是感叹的意思。
(3)、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分析: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往别处。
往往被误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4)、半青半黄
错例: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解析】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比喻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往往被误解为:脸色铁青,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5)、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解析】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而例句将其误解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论。
实战演练: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今年广州云台花园“奇妙俄罗斯之旅”中秋灯会受到追捧。
流光溢彩的东欧风情大门、神秘莫测的俄罗斯古堡、英俊威武的俄罗斯士兵、还有热烈奔放的俄罗斯国花向日葵,让八方游客仿若置身美丽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
推陈出新的灯饰吸引了大批游客,真是众望所归呀。
A.流光溢彩 B.神秘莫测 C.推陈出新 D.众望所归
A流光溢彩的意思是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一般用在形容车灯、
霓虹等,有时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
B神秘莫测的意思非常神秘,不可推测。
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C推陈出新的意思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二)语病题:
下面我们继续来到我们第二块失分地——语病题。
原题回顾
1、请同学们讲讲你们是如何做语病题,你认为错误的选项分别错在哪里?
训练(1):
语病题: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题目略)
同学选D的较多,语义重复也是语病的一,同学平时在做题过程中比较少做过这类型题。
D“蒙垢”即蒙受耻辱。
“蒙”与“被”语义重复,应该为“在历史上蒙垢”。
B成分残缺,在“严重损害”前加“这”。
C不合逻辑。
“情歌”与”民歌”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可改为“还采集了700余首民歌(其中大部分是情歌)”。
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错误原因:对语病类型不能进行准确辩析。
改进措施:明确语病类型,学会对语病进行准确辩析,找出病因。
重温语病类型:
一、语序不当
二、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四、结构混乱
五、表意不明
六、不合逻辑
拓展:这道语病题,同学们较多选择D,没有注意到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的语病错例:
(一)、定语的多余
1、“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即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2、这是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即当前要紧的事情或工作)
(二)状语的多余
1、我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苟同”即随便地同意)
2、我们可不要白白虚度了此生。
(“虚度”即白白地度过)
(三)补语的多余
1、欢愉惨恻之情溢于言表之外。
(“溢于言表”即从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
2、爸爸看完小品后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即忍不住笑了起来)
(四)谓语的多余
1、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阻止”即不让通过)
2、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即不允许)
(五)宾语的多余
1、工程队既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力争提前完工。
(“任务”一词多余,因为谓语动词“进行”后面已有宾语“施工”)
(六)介词或介宾短语的多余
1、他的犯罪行为已公诸于众。
(“诸”即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2、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他提供的数据很有价值,有助于对课题的深化研究。
(“对”多余,直接删去。
)
训练(2):
语病题: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题目略)
此题选B和选C的同学较多,正确答案为B。
A和D相对简单,错误地方容易看出。
重点分析C项。
C是关联词的语序不当。
总结规律:一个有关联词的句子中,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面。
而C项是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主语“国外教育机构”的前面。
拓展:这道语病题,同学们较多选择C,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本句“他”应移到“如果”后)
2、同学们十分钦佩王老师,因为不仅她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她不仅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这是一个复句作谓语的单句。
)
3、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
训练(4):
语病题: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题目略)
此题较多同学选择A,正确答案为D。
重点分析A和B。
A是动宾搭配不当。
这是常见的语病类型:当一个动词带两个或两个以上宾语,或两个动词带一个宾语时,往往有一个宾语与动词不能搭配。
此句中“大力提升和培育低碳
竞争力”,培育与竞争力不搭配。
B是表意不明。
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社科院考古专家的看法“具有相当的根据”,一是河南安阳曹魏大墓为曹操墓的阶段性结论“具有相当的根据”。
拓展:这道语病题,同学们较多选择A,动宾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规律:出现以下情况时,重点考虑是否动宾搭配不当。
双谓+单宾
单谓+双宾
双谓+双宾
例:
1、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2001广东卷)
(单谓+双宾:加快与规模不搭配,)
2、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96广东卷)
(双谓+单宾:对……事件……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实战演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电脑中有些网站,可以申请免费个人主页,这样,你只要将自己的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了解你的一切了。
B、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C、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都被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感染了。
(答案为D。
A .关联词位置不当,应为"只要你……"; B .动宾搭配不
当,"塑造"与"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成"形象;C.语义重复:“贻笑大方”即被内行人笑话 )
(三)语言运用题:
病句在考试当中除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还会以主观题形式来考大家。
下面看到我们第三块失分地——语言运用题。
原题回顾:
1、请同学们讲讲你们的答案,你认为哪些地方是错误,需要修改的?应该怎么修改?
2、老师给出答案并分析原因。
训练(1):
第6题(用语简明、连贯、得体):很多同学都能找出不当的地方,主要存在问题:一没有看清题目要求,答案写错地方;二找出错误却不会修改。
训练(3):
第5题(用词不当的修改):此题同学主要存在问题,不了解求职信礼貌用语要求。
没有注意到对称谓的礼貌、得体及用词的谦敬。
很多同学没能找出错误地方,或找出了错误地方却不懂如何修改。
如“惠顾”:商家多用于欢迎顾客的敬词,不能用在求职者自己身上;对用人单位,求职者应用敬词“贵”网站,而不是“你”网站。
3、请同学们说说,做这样的题目,我们在修改语句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病句修改的原则:
1 符合语法要求,符合逻辑要求。
2符合题目要求。
3以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为前提。
4 尽量在原句的基础上修改,不抛开原句另起炉灶,对准错误点,改
动越少越好
拓展:
1、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
通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敝工程将与2009年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
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
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
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年6月7日
【答案】:
“宣布”改为“通告”;
“敝”改为“本”;
“提出”改为“垂询”;
“贵用户”改为“您”;
“不安”改为“歉意”
实战演练:
【2010安徽卷】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5分)
①在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大队长孟凡升参加一次集训时,驾机升空不到两分钟,突然发现飞机发动机转速异常、温度下降。
②他迅速反应到发动机有重大问题。
③在生死考验的瞬间,他立即与指挥员报告。
④收到指令,他果断操
纵飞机寻找场地,在确认飞机无法迫降后,才请示跳伞。
⑤为了避开村庄,直到允许跳伞的最后时刻之际,他才跳伞。
⑥伞刚打开,人就着地了。
⑦孟凡升多次在短短的48秒内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更大损失。
⑧48秒,生死关头见素质,更见精神!
【答案】①“在”调至“参加”前②“反映”改为“意识”③“与”改为“向”⑤删除“之际”⑦“多次”调至“主动放弃”前
【解析】①“在”放在句首,造成句子没有主语;②“反映”与其后的宾语不搭配,改为“意识”就可以了;③介词“与”引进比较或动作的对象,改为“向”有“对”“朝”的意思,引进动作对象。
⑤“之际”与“时刻”重复,要删除;⑦“多次”是修饰动作放弃的,应紧跟在“主动放弃”前。
三、作业:
改正训练中的错处,重做自己做错或没做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