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示例轴承座的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010年 11 月 29

目录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轴承座零件图.............................................. 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零件的生产类型..........................................
生产纲领 ..............................................
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3 毛坯的确定..............................................
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
绘制毛坯简图,如图1...................................
4 定位基准选择............................................
选择精基准.............................................
选择粗基准.............................................
5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选择加工方法...........................................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如表3...............................
6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确定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确定轴承座上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确定轴承座左右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确定轴承座前后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确定轴承座轴承孔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确定轴承座槽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确定轴承座沉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确定轴承座气孔φ6和φ4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
确定轴承孔Φ30和Φ35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7、设计总结...............................................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内容:1、零件图一张
2、毛坯图一张
3、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套
4、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轴承座零件图
其余
25
技术要求
1 铸后时效处理
2 未注倒角C1
3 材料:HT200
设计要求
1. 产品生产纲领
(1)产品的生产纲领为200台/年,每台产品轴承座数量2件(2)轴承座的备品百分率为2%,废品百分率为%
2. 生产条件和资源
(1)毛坯为外协件,生产条件可根据需要确定
(2)现可供选用的加工设备有:
X5030A铣床1台
B6050刨床1台
CA6140车床1台
Z3025钻床1台(含钻模或组合夹具)
各设备均达到机床规定的工作精度要求,不再增加设备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镗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者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零件的工艺分析
⑴φ30及φ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⑵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

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

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是重要的加工表面。

⑶φ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⑷其余表面要求不高。

2 零件的生产类型
生产纲领
根据任务书已知:
⑴产品的生产纲领为200台/年,每台产品轴承数量2件
⑵轴承座的备品百分率为2%,废品百分率为%。

轴承座生产纲领计算如下:
N=Qn(1+a)(1+b)
=200x2(1+2%)(1+%)
=≈410(件/年)
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轴承座为支承件,查附表2确定,轴承座属于轻型小批量生产零件,工艺特征见表1(如下):
表1
3 毛坯的确定
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有附表5《常见毛坯类型》可知,材料为HT200,可确定毛坯类型为铸件。

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毛坯的最大轮廓尺寸(82)和加工表面的基本尺寸(42),查附表6《》可得出,轴承座上下表面机械加工余量为,其余为3。

绘制毛坯简图,如图1
4 定位基准选择
选择精基准
经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底面为高度方向基准,轴承座前端面为宽度方向基准。

考虑选择以加工的轴承座底面为精基准,保证底面与φ30孔中心线的距离为30。

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的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

选择粗基准
选择不加工的φ30孔外轮廓面为基准,能方便的加工出φ30孔(精基准),保证孔中心线与轴承座上端面平行度。

φ30孔外轮廓面的面积较大,无浇口、冒口飞边等缺陷,符合粗基准的要求。

5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选择加工方法
根据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查附表可得内孔、平面的加工方案,见表2如下:
表2 轴承座各面的加工方案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如表3
表3 轴承座的机加工工艺方案
6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确定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2所示;
(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底面的工序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考虑到高度方向上以下底面为尺寸基准,并要保证中心线到地面的高度为30mm。

因此以轴承孔外圆面为粗基
准先加工下底面,以加工后的平面为后面加工的精基准。

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4:
表4 底面工序尺寸表
确定轴承座上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轴承座上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3所示;
(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上底面的工序偏差。

方便铣削,并要间接保证尺寸15+ 0,以及平面度,侧以下底面为精基准加工两底面。

两上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5:
表5 两上底面工序尺寸表
确定轴承座左右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轴承座左右两侧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4所示;
(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两侧面的工序偏差。

为后面加工做基准,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

两侧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
表6 两侧面工序尺寸表
确定轴承座前后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轴承座前后端面的加工过程如图5所示
(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前后两端面的工序偏差。

因前端面是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基准,并为加工孔Φ30的一个精基准,因此在次道工序中以基准加工。

下底面为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7:
表7 前后两端面工序尺寸表
确定轴承座轴承孔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轴承座轴承孔的两侧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6所示
(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上表面的工序偏差,为方便装夹。

轴承孔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8:
表8 轴承孔两侧面的工序尺寸表
确定轴承座槽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轴承座槽的加工过程如图7所示
(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刨削时尺寸。

为了在组装后在直角处出现应力集中。

轴承孔槽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9:
表9 轴承座槽的工序尺寸表
确定轴承座沉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轴承座沉孔的加工过程如图8所示
(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3《内圆表面加工方案》得出钻削内表面的工序偏差可以一次钻削除,由于要求精度并不高,但应保证孔沉孔Φ13的深度及其公差精度。

轴承座两沉头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10:
表10 轴承座两沉头孔工序尺寸表
确定轴承座气孔φ6和φ4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轴承座气孔φ6和φ4的加工过程如图9与图10所示
(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内圆表面加工方案》得钻削内圆表面的工序偏差。

为润滑轴承座与轴承轴的输油孔,要求不高,可以一次钻削而成。

轴承座气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11:
表11 轴承座气孔的工序尺寸表
确定轴承孔Φ30和Φ35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轴承孔Φ30和Φ35的加工过程如图11所示
\(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2《内圆表面加工方案》得出粗车、精车内圆表面的工序偏差。

轴承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13:
表13 轴承孔工序尺寸表
7、设计总结
经过三周的设计,轴承座的设计已经完成。

这次设计不但巩固了也学知识,也是对个人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训练,这次设计是分工合作,整体讨论,具有极好的成果。

在设计中,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发,然后整个组的在一起讨论,有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想法都发表出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讨论设计方案和设计步骤。

课程设计是锻炼个人能力的最好方法,对于安排给自己的任务必须独自完成,有问题就和老师同学讨论,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方法,也要考虑设计后用于实践的成本,以及适用性,因此设计也要和实际相联系,源于实践,处于理论,用于实践。

最后,感谢老师和同学在这次设计中的帮助。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零件名称
学号:
姓名:
参考文献
[1] 王先逵.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 周静卿等.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
[3] 王伯平.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3版). 机械化工业出版社. 2009.
[4] 韩荣第.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3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