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羊图腾之五:羝羊图腾----羊文化与生殖崇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池羊图腾之五:羝羊图腾----羊文化与生殖崇拜
有文有艺聚
众家
盐池羊图腾
闵生裕一只羊从远古走来
讲述地老天荒的美丽传说
一群羊从草原走来
书写吉祥如意的人间烟火
---题记
羊与上古先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羊承载着艺术,孕育着文化,象征着精神,伴随着中华民族从蛮荒步入文明,羊影响着我国的文字、饮食、道德、礼仪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盐池是中国滩羊之乡,也是中国甘草之乡。
近年来,盐池发挥地域独特品牌优势,做大做强滩羊产业。
盐池滩羊誉满天下、名扬四海。
发展特色产业需要有面向未来的现代理念和创新思维,但更离不开不忘本来的历史寻根和文化解读。
盐池人不但要吃羊肉、发“羊财”,更要做好羊文章,讲好羊文化。
羝羊图腾----羊文化与生殖崇拜
羊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图腾,曾活跃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民族羌族,就是以羊为图腾。
今天的姜姓也与羊图腾有历史渊源。
有学者认为,羌是羊的儿子,姜是羊的女儿,他们都认为自己祖先为羊。
羝羊即公羊,也称牴羊。
盐池人把公羊叫作骚胡。
因其在羊群里
的数量少,但因其种用价值高,它的存在很重要。
俗话说:“骚胡好,好一坡,母羊好,好一窝。
”所以,对种公羊必须精心饲养,要求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有了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才能提高种羊的利用率。
骚胡之所以称为骚胡,大概主要原因是其性活动能力极强。
一只骚胡至少能给50只以上的母羊配种。
实际上好像还不止。
比如一个有100只母羊的羊群留两三只骚胡足矣。
其他骚胡都得阉割。
否则,骚胡们会为争夺交配权而混战不休。
阉割后叫羯羊,即羊太监。
每年四五月是骟羊的时间,牧羊人就是以这种传统的方式维持种群的某种平衡。
骟羊是有讲究的,日子要选在农历三六九,而且必须是晴天。
骟羊的刀口不用缝合,我爹在羊圈墙上捻一撮黄面子撒到创口即可。
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
”血也一样,有的羊骟后血不往外走会瘀血而死的。
更重要的是阉割后的羯羊肉色泽白净、不腥不膻。
而骚胡肉泛红甚至发紫,口感不佳,盐池人从不吃骚胡肉,说是吃了得皮肤病。
退槽的骚胡都卖给川区的羊贩子,据说回民吃全羊。
一群羊里即使是人为地留下几个种公羊,但是在羊发情季节,骚胡之间通过打斗拼出一个冠军,即掌群骚胡。
实际上基本上只有它一个有交配权。
这个似乎也符合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骚胡打头的场面很壮观。
在开阔的平滩上,两只骚胡相隔数丈,摆开架势,准备决斗。
双方先后退若干米,然后蓄势前冲,宛如强弓射出的箭一样弹出,两角相撞,轰然作响。
这是一个回合,双方不再纠缠,倏地分开,然后,再退回去重新开战。
就这样,一回合一回合地斗下去,战斗异常惨烈。
骚胡间的较量极有风度,光明正大,是实力的较量,决不会暗算对方。
谁的力弱了,就一甩脑袋,甘拜下风,全身而退,决不纠缠。
这似乎是一种侠客风度。
胜者趾高气扬,独占群芳,败者垂头丧气、踽踽独行。
一只公羊在一两周时间能完成百十来只母羊的交配任务。
羊的繁殖能力很强乡谚曰“母羊下母羊,三年五个羊”。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秋天是盐池草原羊发情的季节,幽默的盐池人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羊打羔。
”盐池人把羊发情叫走羔,把羊交配叫打羔。
追在盐池方言里也叫锻,就是撵的意思。
所以,羊打羔也叫锻羔。
在追逐过程中,骚胡嘴里发出略略略的叫声,羊群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的似乎是骚乎乎的荷尔蒙的味道。
我们这代人早年没有性教育,童年接受的性教育就是面对这种真实的动物世界,从师法自然中隐约得到某种似是而非的启示和联想。
记得那次我和四爷爷坐在沙丘上聊天,四爷爷平日里三棒子砸不出个闷屁,看着锻羔的老骚胡鞭子出鞘时,他好像来了灵感,说灵武有个赵广孝,那个婊子娃娃的鞭子七个半火柴棍棍长,起来的时候在大腿上绑着,消停的时候在腰上缠着呢。
后来我上中学时竟然在高沙窝见到了赵广孝其人,是个七十多岁的歪脖子老中医。
同学们都说老赵可色了。
而且用西声学他吹牛逼:“大姑娘小媳妇子,一副药就好了。
老婆子老汉完蛋了。
”看来当初四爷爷的话或许有出处,而且高沙窝也盛传着他的风流韵事。
晋武帝司马炎羊车望幸的故事我们都知道。
羊车肯定是用公羊,因为公羊角美雄岸,相对来说有力气。
后来聪明的妃嫔了解了羊喜盐的习性,在竹叶上洒上盐水以诱羊车。
公羊自不用说,而竹叶是女阴的象征。
“月明天上来羊车,午门竹叶生盐花。
”“尽日羊车不见过,春来雨露向谁多”。
这个故事以及时些诗句都有生殖崇拜的隐喻。
羊群走路靠头羊,我们常说的领头羊多指骚胡。
其形态俊朗健硕,昂首阔步、意气风发,是一种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力争上游戏的象征。
盐池城东门外有一个巨型老骚胡雕塑,这只骚胡昂首傲立、威武雄壮,它是盐池滩羊的图腾。
但是,你可能忽略了另一个盐池骚胡标
识。
盐池街上的路灯有个造型,乍看是美女亭亭玉立的样子,而女性的上肢变形成环绕的羊角状,仔细再看,整个图案又是一个骚胡头的造型,这个设计非常有创意,有人调侃说这是骚与美的完美结合。
我宁愿视为一种阴阳合体的盐池羊文化标识。
世界名牌花花公子(Play boy)的Logo是一个兔子头。
为什么?因为兔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能力最强的。
一对兔子一年下六窝仔,公兔与母兔都功不可没。
按“双兔傍地走”的说法,大概总体上保持成双配对的格局。
兔群不像羊群得通过阉割公羊维持种群平衡。
据说一只公兔可以配8-10只母兔。
在动物界里,异性相吸,同性相斥更明显更直接,这或是天然的排他性。
一个羊群里把大部分公羊都骟了,只留三两个骚胡。
但它们并不消停。
母羊发情时几个骚胡打得不亦乐乎。
按盐池人说的,这叫一个槽里拴不了两个叫驴。
而在羊的世界里,肩负繁殖使命的永远只是个别公羊。
骚胡和皇帝一样,坐拥三宫六院。
即使这样,许多皇帝还没有子嗣。
但是骚胡能让一大群母羊个个受孕,几乎是弹无虚发。
偶有不孕的叫揣羊,在一大群羊里基本上是三五年才出一个。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公羊之所以被称为骚胡,其生殖能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想想现在一夫一妻的人类中那么多的不孕不育之症,再看看盐池的老骚胡,人类应该惭愧。
这么说,花花公子的标志应该是个骚胡头才对。
盐池人在宣传滩羊时一度爱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虽然这是追逐名人文化传播效应,我觉得牵强附会,毫无厘头。
其一,说苏武牧羊从贝加尔湖放到盐池南海子,他的草场也太宽了,这实在是天方夜谭。
其二,说苏武回长安时赶回了羊,也不合乎情理。
苏武回长安显然是
骑行。
试想,啮雪苦节十九年归心似箭,连那边娶的胡人老婆以及生的儿子都没有带,他怎么可能就带几只羊呢?其三,张骞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具、造纸等源源不断运往西域,西域的葡萄、黄瓜、芝麻等食品和地毯等日用品以及狮子、犀牛、汗血马(大宛)等动物带到中国。
这都是稀罕之物,而羊到处都是,苏武真没带它的必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武放的羊和盐池滩羊无任何联系。
若干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朱思哲先生考证说,三国第一好汉吕布是盐池人。
而且言之凿凿,说吕布不但是盐池人,还是高沙窝人。
朱思哲不是盐池人,所以,他的考证至少没有给盐池贴金的私心。
在东汉时内蒙与宁夏的行政区划并不像今天这么清晰,根本没有长城之界。
史书说吕布是内蒙五原郡九原县人。
而当时的盐州也在五原。
白居易有诗云:“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上头”。
如此说来,吕布是盐池人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
事有凑巧,高沙窝西有个吕家圈,有若干户吕姓人家。
我们不争吕布,盖因此人有勇无谋,而且品德不行。
他是三姓家奴、道德巨婴。
这些都不说,但是,我们常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出这么武功盖世的英雄豪杰呢,难道与一千多年前奔跑在五原之上的盐池滩羊没有关系么?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政策之后,盐池人发挥地方优势,发展滩羊养殖。
同时做足了滩羊的文章,写滩羊赋(《羝赋》),唱滩羊歌,建滩羊馆,办滩羊节,把滩羊的事业做得红红火火。
讲好羊文化贵在接地气有温度,让人觉得可亲、可信、可听。
感谢上苍,赐我滩羊;哺我百姓,利我家乡。
时代的发展让盐池滩羊真正成为盐池人心中的图腾。
作家档案
闵生裕(本平台特聘名作家)宁夏盐池人。
专栏作家。
擅长杂文时评,足球评论,艺术评论等。
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
出版杂文随笔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闵庄烟火》《操练自己》等七部。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校对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