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20分)
1、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大约有五千九百九十一万千米,这个数写作
()。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万千米。
2、73000602400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3、在785080490这个数里,“7”在()位上,表示();“5”在()
位上,表示()。
4、两个数相除的商是4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
5、已知:38×29=1102,则76×29=();1102÷29=()。
6、一个因数是202,另一个因数是11,它们的积是()。
7、用正、负数表示下面的温度。
零上29。
C()零下5。
C()零下16。
C()
8、如果收入1200元记作+1200元,那么支出480元应记作()。
9、要使4□5899≈45万,□里应填()。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6分)
1、长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
2、小明画了一条长24厘米的射线。
()
3、45×20的积的末尾有一个零。
()
4、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
5、170×23和230×17的结果一样。
()
6、800÷25=(800×4)÷(25×4)=3200÷100=32。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用1、4、6、8、0、0组成的最大六位数是()
A、864001
B、684100
C、864100
D、860041
2、[480−(260+120)]÷25的运算顺序是()
A、减→加→除
B、加→减→除
C、除→加→减
D、除→减→加
3、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卡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9小时,求卡车的速度正
确列式是()
A、810×9
B、810÷9
C、810+9
D、不能确定
小明看小军在北偏东60。
的方向上,小军
看小明在()。
A、南偏东30度
B、西偏南30度
C、南偏西30度
D、南偏北30度
5、199□840≈200万,□里最大填()。
A、 0
B、4
C、5
D、9
四、计算题。
(24分)
1、用竖式计算。
209×32= 158×23= 12×370=
960÷12= 863÷22= 417÷30=
2、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135÷[(372−156)÷8] 125×48×5
38×27+62×27 102×35
(257−13×12)×43 99×73
五、操作题。
(12分)
1、画一个70。
的角。
2、过直线外一点A,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A
3、将方格纸中的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将图形A围绕O点顺时针
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六、统计。
下表是王爷爷家近几年来人均收入统计表。
(8分)
1、请你根据统计表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王爷爷家近几年来人均收入统计图
2、王爷爷家哪个年段人均收入增加较快,增加了多少元?
3、2000年至2001年人均收入增加了()元,2002年至2003年人均收入
增加了()元。
七、解决问题。
(20分)
1、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了24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
1066千米,火车几小时能到达乙地?
2、在运动会上进行大型体操表演。
一共有8个方阵,每个方阵有15行,每
行有15个人。
一共有多少个人参加表演?
3、果园里有875千克橘子,已经运走了410千克,剩下的每15千克装一箱,
需要几个纸箱?
4、某市郊外有258公顷森林。
每公顷森林一年吸收灰尘约32吨,一天可以
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1)这个森林一年共吸收多少吨灰尘?
(2)这个森林一天可以吸出多少吨水?
四、根据问题自编故事。
五、方法指
导
1、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图画内容介绍历史背景。
2、根据观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练习习作,指名交流,全班提出修改意见。
七、小组交流,评议
谁讲得最精彩。
八、推选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全班评议。
17 触摸春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
正确书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盲童对生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
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从同学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家谈得最多的是通过眼睛所提供给我们的视觉形象。
那么一些双目失明、失去视觉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没有视力的盲人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是他们心中得春天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
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灵出触摸春天。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同学们已经在课前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谈一谈你阅读后的初步感受。
2、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助互学,将课文读准、读通。
4、指名朗读,进行评议。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自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出标注: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
3、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读后感受,重点围绕“盲女安静特殊在哪儿”来谈。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二、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说说通过仔细阅读,你对盲女孩安静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研读语句,深化感悟
1、明确研读内容:上节课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交流了感悟,这篇课文有许多词句含义深刻,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到这样的词句,并认真揣摩言外之意。
2、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研读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点播使学生理解引向深入。
4、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2、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用心灵触摸到。
海伦.凯勒说:“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下面请同学们自渎“阅读链接”中的内容。
3、全班交流:“我”在树林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4、同学们谈一谈对海论凯勒的认识和了解五、布置作业,课
下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读后感想。
18 永生的眼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