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导学案(二)
2.32化学反应的限度导学案 (第2课时)
![2.32化学反应的限度导学案 (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4cef22f10661ed9ad51f3ff.png)
2.32化学反应的限度导学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掌握可逆反应达到限度的特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难点:掌握可逆反应达到限度的特征【新课引入】【自主学习】一、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3.例子二、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催化剂以CO(g)+H2O(g)CO2(g)+H2(g)反应为例:一定温度下,高温将0.01 mol CO(g)和0.01 mol H2O(g)通入1 L密闭容器中。
有人说可逆反应一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就停止了,并且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不再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了,你认为呢?2.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图象3.学平衡状态的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4.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课堂深化】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只有可逆反应才存在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
化学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3)不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限度不同;相同条件下,不同反应的化学反应限度也不同。
(4)可逆反应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趋势,但可逆反应未达到反应的限度之前所处的状态不是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就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了。
(5)可逆反应必须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压强等)才能建立化学平衡。
相同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等)下,可逆反应无论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最终达到的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即“殊途同归”。
2.极限法讨论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在讨论可逆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时可以采用极限法讨论,即假设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到底求出生成物的最大量和反应物的最小量;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到底求出生成物的最小量和反应物的最大量,进而求出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范围。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导学案(二)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导学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245cfec3a76e58fafbb00384.png)
专题2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导学案(二)化学平衡状态班级 姓名 第 小组[教学目标]1、认识可逆反应的限度,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2.理解化学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知识连接]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学习过程]研究化学反应,不仅要了解反应的方向性,还应关注反应进行的限度。
一、化学平衡的建立1.结合P46“你知道吗”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2..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可逆反应:在______条件下________能向___反应方向和___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不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得很彻底或可逆程度很小的反应。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在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2H 2+O 2=2H 2O 是可逆反应。
2)、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粉末,冷却又变成蓝色,所以无水硫酸铜结合结晶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氯化铵加热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又自发变成氯化铵,氯化铵的分解是可逆反应。
例2: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投入2molNO 2进行反应:2NO 2 2NO+O 2,一段时间后测得NO 2、NO 、O 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2molNO 、0.75molO 2B 、1molNO 2、1.2molNOC 、2molNOD 、0.7molO 2 总结可逆反应的特点:3.化学平衡状态1)回忆:初中溶解平衡2)结合P47交流与讨论 分析:CO + H 2O CO 2 + H 2 并绘图①.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V 正、V 逆变化?催化剂 高温②.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V 正、V 逆变化?③.当反应进行足够长时间后,是否意味着反应停止了?④.当V 正 = V 逆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是否再变化?3).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__反应里,____反应和____反应速率_______,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___________的状态。
2.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导学案(2)
![2.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导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b406842852458fb770b56a4.png)
学生姓名学习小组编制教师使用日期包科领导班级学科学案编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题 2.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的规律。
3、通过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认识其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学习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习难点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2.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能够与氧发生反应的物质,如木材、棉布和纸张等在大气中能稳定存在和安全使用。
这是为什么?现向大家介绍两个化学理论。
[阅读](一)有效碰撞理论:[资料]如果在一个洁净的容器中,混有物质的量比率为2:1的氢气和氧气。
根据计算,在常温、常压下,每个氢分子和氧分子自身或它们之间每秒钟平均碰撞2.355×1010次,如果每一次碰撞都能够引发反应,那么整个容器中的氢气和氧气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变成水。
但事实却是在室温下氢气和氧气可以存放数百年。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2.doc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2.doc](https://img.taocdn.com/s3/m/c633adecbe1e650e52ea99db.png)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平衡转化率的含义。
2.学会平衡浓度的求算。
3.能根据化学平衡计算的方法思路,进行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知识回顾1.可逆反应NO2(g) + SO2(g) SO3(g)+NO(g) W在一定条件下,将NO?与S02以体积比1 : 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NO?与SO2的体积比为1 : 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其平衡常数K值是__________ o2.PCb的热分解反应如下:PCl5(g) PCl3(g) + Cl2(g)(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2)己知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0.45 mol L_,o若此温度下,在容积为10.0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PC®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PCh的浓度为0.150 mol L^o P CI5的起始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常数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各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相差很大。
一般说来,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通常认为反应可以进行的较完全;相反,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则认为这个反应很难进行。
【参考答案】1- U)A_[NO2][SO2](勺3【解析】设NO?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SO2的物质的量为2 mol,参加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NO2(g)+ SO2(g)-SO3(g)+ NO(g)起始量(mol) 1200转化量(mol) x X X X平衡量(mol) 1 —x2—x X X1 —x I由题意可知右解得x=0.8[SO3VNOI _0.8xQ.8_8K= [NO2][SO2] = 0.2xl.2=3°[PC*](2)0.2 mol L'1【解析】(1) 起始浓度(molL'1) 转化浓度(mold)平衡浓度(molL")PCl5(g)0.15兀一0.4” [PC13][C12] 0.15x0.15 K—-i-PCl3(g)0.150.15C12(g)0.150.15[PC15] — X-0.15 mol L,=0-45 m°l「,x=0.2 mol L^oA的平衡转化率a(A) =A的初始浓度一A的平衡浓度A的初始浓度X100%B的平衡转化率a(B) =B的初始浓度一B的平衡浓度B的初始浓度xl 00%3 •彻底IO' 105学习探究一、平衡转化率的概念及其计算1.平衡转化率的概念:平衡时____________ 了的某反应物的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与_________ 该反应物的量之比。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导学案)---滕州二中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导学案)---滕州二中](https://img.taocdn.com/s3/m/89d55a31580216fc700afd65.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制作人:田慎营审核人:秦存兵时间:2013/9/13[考纲要求] 1.能够利用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了解可逆反应的定义。
3.理解化学平衡的定义。
4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5.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学会分析图像题。
知识点一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1.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1)焓变与反应方向研究表明,绝大多数____________都能自发进行,但是有________也能自发进行,可见,__________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但_______唯一因素。
(2)熵变与反应方向①研究表明,大多数自发反应有趋向于体系________增大的倾向。
但有些_______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②熵和熵变的含义a.熵是衡量一个体系________的物理量。
用符号________表示。
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
b.熵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3)综合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要正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________与________。
在恒温、恒压时,①如果反应的__________,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②如果反应的____________,则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③如果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与反应的________有关。
【即时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4NO3溶于水是自发过程B.同一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最小C.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D.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2.有A、__________;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__________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___,在温度低于____________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学案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2f6cc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3.png)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学案【】鉴于大伙儿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伙儿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学案,供大伙儿参考!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学案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目标要求] 1.了解自发过程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了解熵和熵变的概念。
3.初步了解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阻碍,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1.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许多化学反应的正反应能自发进行,而其逆反应无法自发进行。
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关心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二、判定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1.能量判据自然界中的自发过程,都有由能量较高状态向能量较低状态转化的倾向;绝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越完全。
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
2.熵判据(1)熵用来度量体系纷乱程度的物理量。
熵值越大,纷乱程度越大。
符号为S。
单位:Jmol-1K-1。
(2)熵值大小的比较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时熵值大小为S(g)S(s)。
(3)熵变: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符号为S。
若发生变化后体系的纷乱度增大,该过程的0,反之,0。
(4)熵变与化学反应自发性关系0,反应自发进行;0,反应不能进行。
化学反应的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复合判据体系能量降低(0)和纷乱度增大(0)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判定反应的自发性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焓变和熵变。
在恒温、恒压时:(1)当0,0时,反应自发进行。
(2)当0,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3)当0,0时,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自发进行。
(4)当0,0时,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自发进行。
知识点一能量判据1.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差不多上放热反应。
对此说法的明白得正确的是()A.所有的放热反应差不多上自发进行的B.所有的自发反应差不多上放热的C.焓变是阻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惟一判据答案C解析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差不多上放热反应,并不是所有自发进行的反应差不多上放热反应,既然说多数,必定存在特例,因此只能说焓变是阻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独因素。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4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4](https://img.taocdn.com/s3/m/b59f3985b307e87100f6967a.png)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二课时》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反应限度2、进一步认识可逆反应。
3、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重点、难点: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及化学平衡的特征【预习案】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可逆反应,事实上相当多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在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用____________ 号代替______ 号。
如:N2+ 3H22NH3 其中,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_ ,氨气分解为氮气和氢气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 。
2、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写出我们学过的可逆反应3、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实际上是可逆反应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化学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平衡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当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将被 __________ ,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 ,即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化学平衡的移动通常受到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 等因素的影响。
【探究案】探究1、在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S02和02。
请分析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试画出示意图。
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会停止吗?为什么?探究2、如何从微观角度(分子数)描述?各组分浓度还变化吗?探究3、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化学平衡有哪些特征?其本质特征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疋:动:变:探究4、什么叫化学平衡的移动?还有哪些条件变化可引起平衡发生移动?2NO2(g)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红棕色)(无色)【实验探究】在冷水中颜色变浅和在热水中颜色变深分别说明NO2的含量如何变化?这两种混合物是属于同一平衡状态吗?为什么?温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还有哪些条件变化可引起平衡发生移动?温度对NO2与N2O4反应平衡状态是如何影响的?为什么条件的改变平衡状态被破坏?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平衡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4.doc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4.doc](https://img.taocdn.com/s3/m/c7024811960590c69ec376d9.png)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二课时》学案知识梳理一、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能向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注意】1.相同条件下的反应。
燃烧电解如I: 2 H2 + O2===2 H20, 2 H2O====2 H2 + 02(非可逆)2.有气体参加的必须在密闭容器中。
△如:敞口容器:CaCO3==CaO+CO2 t不可逆△密闭容器:CaCO3^===^CaO+C0?可逆3.同时具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回顾】初中溶解平衡咼温【思考】C0 + H?0===-C0, + H2催化剂%1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V正、V逆变化?%1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ViE、V通变化?%1当V正逆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是否再变化?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注意】化学平衡的特征:动、等、定、变A.反应平衡吋,V正=Vi^HO,是动态平衡。
V正=Vi£是指同一个特定的物质的正、反速率。
B.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但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
C.外界条件变化时,原有平衡被破坏,出现新的平衡。
【思考】(1)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吋反应物的浓度等于生成物的浓度,是否正确?(2)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停止了,所以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这句话对吗?2.化学平衡的判断(1)直接标志:A.V正=弋連B.各组分的m、n不变。
C.通过含量: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恒温、衡压下)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变。
D.通过浓度: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2)间接标志:A.通过总量:体系的n (总)、p (总)、v (总)不变。
前提:气体反应AHO时。
B.通过复合量:M、p不变。
C.其他:如平衡体系颜色不变(实际是有色物浓度不变)。
三、化学平衡常数定义:对反应加A +川C +今D平衡常数!<= (历”【注意】1.任一可逆反应K仅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高中化学:2.1《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学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2.1《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学案(苏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5086af602020740bf1e9b24.png)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学案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班级姓名学号一、什么是自发反应?【交流与讨论】P42 :写出方程式ks5u1.2.3.4.【你知道吗】P43二、放热反应大都是自发反应吗?ks5u理由。
【结论】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一:三、所有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吗?【观察与思考】P431.硝酸铵溶于水现象: 结论:2.NH4Cl晶体+消石灰现象: 结论:反应发生的原因。
(举例)【结论】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二:大多数自发进行的反应趋向于使体系的混乱度的倾向。
熵:。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无规则排列的程度越大,体系的混乱度,熵。
四、导致混乱度增加的因素有哪些?1.同一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液态,固态时。
2.固体的过程、墨水过程和气体的过程。
3.产生气体的反应和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反应。
熵变:。
ΔS>0体系的混乱度,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ΔS<0 体系的混乱度,不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结论】综上所述,体系能量和混乱度都能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焓变和熵变共同制约着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问题解决】P451.⑴⑵⑶⑷2.【结论】要正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和。
恒T恒P ΔH<0,ΔS>0ΔH>0,ΔS<0ΔH>0,ΔS>0ΔH<0,ΔS<0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教案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班级姓名学号一.化学反应的方向【你知道吗】P42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交流与讨论】P422.自发反应:。
【典型例题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二.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你知道吗】P431.焓判据(能量判据) ks5u。
不遵循焓判据(能量判据)的例子:;。
【观察与思考】P432.熵判据⑴熵:。
符号:,单位:J•mol-1•K-1 。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导学案2鲁科版选修4(2021学年)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导学案2鲁科版选修4(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2369b7ce647d27284a7351ce.png)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导学案2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导学案2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导学案2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问【学习目标】1.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2.能通过ΔH-TΔS及给定的ΔS数据定量判断反应的方向.3.通过分析焓变和熵变与反应的方向关系,进一步了解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学习过程】一、一个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通常指温度、压强)下能否自发进行,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按预期的方向发生,仅仅用实验方法来摸索,可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徒劳无功,为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客观的判据,用它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二、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反应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但是,有不少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还有一些吸热反应在室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则能自发进行.因此,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三、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对于一个由大量粒子组成的体系,人们定义一个物理量—-熵来描述体系的乱度,符号为S.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不同;而同一物质的熵与其聚集状态及外界条件有关,如对同一物质来说,S(g)>S(l)〉S(s)。
反应熵变ΔS=应产物总熵-反应物总熵。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3.doc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3.doc](https://img.taocdn.com/s3/m/84ea86698bd63186bcebbcd9.png)
A. Z 为0. 3B. X2 为0.2C. Y2 为0. 35D. X2 为0. 4《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可逆反应的特征。
2.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
【重点突破】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会应用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
【方法导引】阅读教材P43-45【预习导学】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1定义:同一条件下,正向和逆向同时进行的反应%1特点:A.二同:同一条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B.可逆的相对性:有些反应在同一条件下逆反应倾向很小,视为“不可逆”C.不可能进行完全%1表示方法:可逆符号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X2(g) + 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 lmol/L > 0. 3mol/L > 0. 2mol/L,当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mol/L2.化学平衡状态①平衡状态如何建立A.反应开始时:o (正)最大,u (逆)二0B.反应过程中:C反应物I u (正)| ;C生成物C.达到平衡状态:v (正)二v (逆)。
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简称“化学平衡”②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等”、“动”、“定”、“变”A.“逆”:化学平衡只存在于可逆反应中B. “等”:平衡吋u (正)=u (逆)工0c. “动”: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D.“定”: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不变E.“变”:改变外界条件时,若u正)Hu (逆),则平衡会发生移动,(即旧的平衡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③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对于反应n】A(g)+nB(g)=pC(g)+qD(g)A.u (IE)二u (逆)(同一物质u (正)、u (逆)数值相等,不同物质u (正)、u (逆)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系数之比)B.各组分的C、n、m、V%、n%、m%不变(即组分含量恒定)C.有色气体参与反应:体系颜色不变D.恒容,m+nHp+q,压强、M恒定则达到平衡E.对同种物质而言,断键的物质的量二成键的物质的量3、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1任何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达标训练】1:一定条件下,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2A (g)+ B(g) =3C@),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3B.各组分含量相等C.混合气体压强不随时间改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2:一定条件下,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2A (g)+ B(g) 3C(g) + D(g),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A. B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2:1B.混合气体压强不随时间改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対分子质量不变4.可逆反应2N0二2N0+0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02的同时,生成2n mol N0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02的同时生成2n inol的NO③用N02、NO、0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 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①④⑥B、②③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⑥⑤5、对于可逆反应N2+3H2二2NH3,下列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3v 正(N2)=v 正(H2)B、v IE (N2) = 丫逆(NH3)C、2v 正(H2) =3v 逆(NH3)D、v 正(N2) =3v 正(H2)6、在一密闭容器屮进行下列反应:2S02+02*二2S03(g),已知反应过程屮某一时刻S02、02、S03的浓度分别为0. 2mol/L, 0. lmol/L, 0. 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mol/LA.S02 为0.4, 02 为0.2B.S02 为0. 25C.S02, S03 均为0. 15D.S03 为0.47、在一定的温度下,H2(g)+I2(g)=2HI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同吋生成nmol 12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Hl,同时生成nmolH2D、当v(H2)=0. 5V(HI)时&对于反应2A(g)+B(g) 14C(g),当温度恒定时,能说明反应乙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v(A)= v(B)= v(C)B.容器屮A、B、C三者共存C.单位时间内生成的A、C物质的量之比n (A): n(C)=l:2D.c(A) : c(B): c(C) =2:1:49.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吋I'可变化吋,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A. A(g)+B(g) =^C(g)B. A(g) +2B(g) =^3C(g)C. A(g)+B(g) —C(g)+D(g)D.以上都达到平衡10.在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士Z@)+W(s)(正反应吸收热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容器温度升高1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ABB.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 IA2同时生成n mo 1B2。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三课时》导学案2.docx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三课时》导学案2.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c0013a16c85ec3a87c2c5db.png)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三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会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会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 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 知道温度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
知识回顾1. 在200 °C 时,将1 mol H2(g)和2 mol b(g)充入到体积为?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I 2(g)4-H2(g)^^2HI(g) \H=-c kJ-mol"1 2(1) 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 (H 2)= __________ , c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c(HI)= _________ ,所以化学反应速率 ________________ 最大(填或%逆下同),而— _____ 最小(为零)。
(2)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 (H 2) 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广减小”或'不变下同),c(b) __________ ,而c(HI) __________ ,从而化学反应速率" __________ ________ , 而u 逆 ___________ 。
(3) 当反应进行到临与啦 __________ 时,此可逆反应就达到了平衡。
若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___ mol 。
此时放出的热量0 _________ c kJ (填“=常>” 或 y‘)。
2. 化学平衡移动I 化学平衡移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若0<K — —平衡正向移动或向右移动 若0>K|—-平衡逆向移动或向左移动 【参考答案】2 2(1) K mol*L~ y mol L~ 0 卩正卩逆⑵减小减小增大减小增大 ⑶相等3 <n【解析】(1)根据即可求岀各自的浓度。
(3)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仍为3 mole竝理Q=KI 学平衬妖注HIQ=K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c kJ。
福建西山学校高二优秀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二》
![福建西山学校高二优秀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二》](https://img.taocdn.com/s3/m/f4dd2d0a02020740bf1e9b0e.png)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略,见课件。
【教师】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呢?达到化学平衡有什么标志?
3、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1)等速标志:对于同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V正==V逆;
(2)恒浓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或含量保持不变。
课题(二)
化学平衡状态
主稿:郭伟军
审核:任丽丽
日期:13年月日星期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可逆反应的限度,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理解化学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过程与方法:
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从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化学平衡的兴趣。
【学生】产生疑问
(1)为什么炼铁高炉中Fe2O3+3CO 2Fe+3CO2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2)为什么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能减少高炉气中CO的含量?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得到结论
反应Fe2O3+3CO 2Fe+3CO2是可逆反应,特点是高温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学生】随着时间的变化,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增大,同时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件下,可逆反应里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思考】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什么关系呢?
小结:
作业:活页第二课时
【引导】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浓度减少到最小值,生成物浓度增加到最大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导学案(二)化学平衡状态班级 姓名 第 小组[教学目标]1、认识可逆反应的限度,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2.理解化学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知识连接]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学习过程]研究化学反应,不仅要了解反应的方向性,还应关注反应进行的限度。
一、化学平衡的建立1.结合P46“你知道吗”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2..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可逆反应:在______条件下________能向___反应方向和___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不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得很彻底或可逆程度很小的反应。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在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2H 2+O 2=2H 2O 是可逆反应。
2)、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粉末,冷却又变成蓝色,所以无水硫酸铜结合结晶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氯化铵加热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又自发变成氯化铵,氯化铵的分解是可逆反应。
例2: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投入2molNO 2进行反应:2NO 2 2NO+O 2,一段时间后测得NO 2、NO 、O 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2molNO 、0.75molO 2B 、1molNO 2、1.2molNOC 、2molNOD 、0.7molO 2总结可逆反应的特点:3.化学平衡状态1)回忆:初中溶解平衡2)结合P47交流与讨论 分析:CO + H 2O CO 2 + H 2 并绘图①.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V 正、V 逆变化?催化剂 高温②.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V 正、V 逆变化?③.当反应进行足够长时间后,是否意味着反应停止了?④.当V 正 = V 逆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是否再变化?3).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__反应里,____反应和____反应速率_______,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___________的状态。
4)化学平衡的特征:问:1.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等于生成物的浓度,是否正确?2.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停止了,所以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这句话对吗?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判断(1)υ正 = υ逆 (本质特征)① 同一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不同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外部表现):①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变。
②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
③ 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总体积不等,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均保持不变。
④ 反应物的转化率、产物的产率保持不变。
其他:如平衡体系颜色不变(实际是有色物浓度不变)典型例题:【例1】某温度下,可逆反应:N 2(g )+ 3H 2(g ) 2NH 3(g )在恒容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NH 3的生成速率与NH 3的分解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N 2,同时生成3n molH 2。
v t mol tC. 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2 。
D. 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E.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F.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G.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H. 3V正(H2)=2V逆(NH3)【例2】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 R(气)+S(气)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容器内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例3】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2D(固) 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A.②⑧B.②⑤⑧C.①③④⑦D.②⑤⑥⑧随堂检测:(B)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4A(气)+5B(气) 4C(气)+6D(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的A,同时生成n mol的C ()B.单位时间内消耗4n mol的A,同时生成 5n mol的BC.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4∶5∶4∶6 D.容器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单位时间内有n mol A2生成,同时就有n mol B2生成。
C.单位时间内有n mol A2生成,同时就有2n mol AB生成。
D.单位时间内有n mol B2发生反应,同时就有n mol AB分解。
3.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 + 3 H2 2 NH3已达平衡状态()A.一个N N 健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 H健形成。
B.一个N N健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 H健断裂。
C.一个N N健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 H健形成。
D.一个N N健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 H健断裂。
4.H2 (气)+ I2 (气) 2HI(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c(H2)=c(I2) =c(HI) ②c(H2)∶c(I2) ∶c(HI)=1∶1∶2③c(H2)、c(I2)、c(HI)不再随时间而改变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H2的同时生成2n mol HI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H2的同时生成n mol I2⑥反应速率v(H2)=v(I2)=1/2 v(HI) ⑦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11)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B 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6.可逆反应:N 2+3H 2 2NH 3的正、逆反应速度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A .3v 正(N 2)=v 逆(H 2)B .v 正(N 2)=v 逆(NH 3)C .2v 正(H 2)=3v 逆(NH 3)D .v 正(N 2)=3v 逆(H 2)7.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 、Y 、Z 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均不为0),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1mol ·L -1,0.3 mol ·L -1,0.08 mol ·L -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C 1∶C 2=1∶3B .平衡时,Y 和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X 、Y 的转化率不相等D .C 1的取值范围为0<C 1<0.14 mol ·L -1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g)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 A . <196.64kJ B . 196.64kJ /mol C . 196.64kJ D . >196.64kJ9.常温下,将A molNO 2置于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恒定,发生反应2NO 2( 气) N 2O 4(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8.75,求NO 2的转化率。
10.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健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 4O 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 —P 198kJ ·mol —1、P —O 360kJ ·mol —1、氧气分子内氧原子间的键能为:498 kJ ·mol —1。
则反应P 4(白磷)+3O 2 P 4O 6的反应热△H 为 ( ) A .-1638 kJ/mol B .+1638 kJ/mol C .-126 kJ/mol D .+126 kJ/mol目标反思:白磷(P 4) P 4O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