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
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形成和分布
3.影响中国的高、低气压中心
[
南半球的气压带也和北半球一样分为明显的高、低气压中心吗?
提示: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因而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影响原理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从而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

2.案例
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知识点(一)|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情景导入先思考———————
夏威夷高压是活跃在太平洋的高压中心,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

在不同季节其中心所在的纬度位置会发生变化。

夏季高压中心气压值高,控制范围大,中心附近约位于37°N 附近。

同时其高压脊控制范围还向西扩大,我国东部沿海受其影响,气旋活动频繁。

冬季气压中心气压值低,控制范围小,中心附近约位于30°N附近。

(1)夏威夷高压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夏威夷高压实际上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留在海洋上的部分。

(2)夏威夷高压中心为什么会发生季节移动?
提示: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也会发生季节移动,导致夏威夷高压控制区有季节变化。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2.北半球1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

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

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二、季风环流
1.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
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了季风环流,如下图所示:
(1)冬季:
(2)夏季:
2.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
———————方法技巧很重要———————
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判断方法
(1)根据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判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偏低,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偏高,为高压中心。

(2)根据季节判断: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

(3)根据风向判断: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陆地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洋上是高压,陆地上是低压。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亚洲低压是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3.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南风
C.东南风D.西北风
解析:1.B 2.A 3.C图中亚洲被①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

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为低压,B为高压)
(1)图中A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B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

(名称)
(2)该图为________(填“1”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3)图中气压分布形势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东亚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风,南亚应盛行________风。

(5)此时,地表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________(填“南”或“北”)。

解析:第(1)题,根据A、B所在经纬度位置及A为低压、B为高压判断A气压中心是印度低压,B气压中心为夏威夷高压。

第(2)题,根据气压中心判断此时为7月。

第(3)题,A处为陆地,夏季增温快,形成印度低压,并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第(4)题,7月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为西南季风。

第(5)题,7月份,随太阳直射点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

答案:(1)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2)7
(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夏季陆地增温强烈,形成热低压,原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4)东南西南
(5)北
知识点(二)|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情景导入先思考———————
每年6~9月的非洲,将会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

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沿途狮子、花豹、鬣狗尾随,鳄鱼开始在狭窄的马拉河两畔聚集,准备分享即将到来的盛宴。

(1)你知道这里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吗?
提示: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草原上植被湿季水草丰美,干季草类枯黄。

(2)这里的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核心要点掌握好———————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右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 处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2.图中
b 处的气候特征是( )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干燥
D .温和湿润 3.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1.B 2.A 3.C 第1题,从风向可以看出,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左偏,故图示表示的为南半球,a 点位于中纬西风带上,南半球的中纬西风为西北风。

第2题,据b 点的地理坐标(23°26′S,135°E),可知b 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第3题,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由于常年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分别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右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

读图完成1~3题。

1.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A.①为夏威夷高压B.②为阿留申低压
C.③为亚速尔高压D.④为亚洲高压
2.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③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④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3.①为高压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盛行西北风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C.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D.北京炎热多雨
解析:1.B 2.C 3.A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③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②、④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

若①为高气压中心,则①为亚洲高压,②为阿留申低压,④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夏季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

第2题,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第3题,当①为高压中心时,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广大地区吹西北风;印度半岛吹东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属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此时寒冷干燥。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4~6题。

4.表示同一日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6.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解析:4.A 5.C 6.B第4题,①中风带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由此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

第5题,根据风向可知,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都有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6题,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③图中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因而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7~8题。

7.a、b两地的气压性质为()
A.a地是高气压,b地是低气压
B.a地是低气压,b地是高气压
C.a、b两地都是高气压
D.a、b两地都是低气压
8.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
C.东北风D.西南风
解析:7.A8.B第7题,结合题意,1月份陆地上(亚洲)形成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则海洋上(太平洋)为低压。

第8题,c点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部,处于东亚地区,冬季东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0.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9.A10.D图中的风带位于北纬30°~60°之间,该纬度带为西南风,故图中①风向正确;大陆西岸常年受西南风影响,形成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一、选择题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解析:1.A 2.C第1题,M处为北半球低压中心,则甲处气压梯度力指向偏西,再加上右偏的地转偏向力,此时风向是东南风。

第2题,图示时期,亚欧大陆为低压,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为高压,即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3~5 题。

3.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4.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5.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
解析:3.D 4.D 5.D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三地的季风成因和性质不同。

东亚1月吹西北风。

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性质湿热,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南亚冬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南风。

(上海高考)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6~
8题。

6.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7.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
8.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
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
解析:6.D7.A8.B第6题,根据气温曲线,7月份气温最低,故在南半球;低温期少雨,高温期多雨,且最低温度在15 ℃以上,故排除地中海气候,选D。

第7题,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位于低纬度,降水多是受低压带的控制,故选A。

西风带在中纬度;信风带控制干燥。

第8题,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纬度相当的三站,根据气温曲线的高低值判断,甲站平均温度最低,故海拔最高;乙站均温最高,故海拔最低;故选B。

二、综合题
9.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

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___地。

(3)图Ⅱ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________(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4)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海沿岸此季节受________(甲、乙、丙、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_______风,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北半球夏季气压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即可得出答案。

第(2)题,从甲低气压位于赤道附近,可确定甲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控制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位于赤道附近。

第(3)题,①地区位于亚欧大陆40°N~60°N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温和湿润的西风影响。

第(4)题,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冬季亚欧大陆东岸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夏冬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全年高温多雨④
(3)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湿润)丁
(4)丁温和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