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第四节《动能和势能》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第四节《动能和势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d8480dcc1755270722082a.png)
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体会到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
让学生体会到重力势能有大小之分,并做出猜想
选择仪器,利用合理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
交流,分析,评估
学生阅读
从生活走向物理组内角色分工要明确
(思考,交流,回答问题、使知识顺利迁移,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2.动能
(1)动能的定义
课件展示:具有动能的事例,让学生分析共同点是,引入动能的定义
(2)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学生阅读《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和《火车“吻”肥猪,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培养兴趣避免盲目操作产生消极心理组内角色分工要明确,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的定义
课件展示图片:地面上的大石头和高山上的大石头,让学
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优势,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3.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在课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
1.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的指导不够细致。
2.学生在观察视频后,应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老师包办的不要过多。
(2)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①课件展示:木锤和打桩机的重锤,引导学生猜想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②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小物品设计实验,要注意采取什么研究方法,怎么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
③教师巡视指导。
④引发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适时激励。
(3)让学生阅读《高空坠物再次敲响警钟》的报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初中物理功和能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功和能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06e9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8.png)
初中物理功和能的知识点总结一、功的概念:1.功是物体受到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是力对物体做的有效作用。
2. 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 * s * cosθ,其中W为功,F为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3.功的单位是焦耳(J)或牛·米(N·m)。
4.功的正负性:当力和位移的方向一致时,功为正;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功为负。
5.功和能的关系:力对物体进行的功等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的变化,即功可以转化为能量。
二、能的概念:1.能是物体进行物理活动所具有的能力。
能是物体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性而拥有的性质。
2.能的单位是焦耳(J)。
3.能的形式:能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自身的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4.功和能的转化:当力对物体做功时,能可以转化为功;当物体消耗能量时,能可以转化为功。
三、能的转化与守恒:1.能的转化:能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能的守恒:能在宏观尺度上是守恒的,即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时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在不考虑摩擦阻力的情况下,机械系统中的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在封闭系统中,系统的总动量在相互作用发生前后保持不变。
四、各种形式的能:1.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动能公式为Ek=1/2*m*v^22.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可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重力势能: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移动到低处时,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公式为Ep=m*g*h。
-弹性势能:物体在受力变形后恢复原状时所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公式为Ep=1/2*k*x^23.热能:热能是物体分子间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4.电能:电能是由电荷所具有的能量,与电荷的大小和电势差有关。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https://img.taocdn.com/s3/m/aed8fcda33d4b14e8524685d.png)
五、机械能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 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 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五、机械能
4.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说明: (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 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 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 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 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 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 (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2012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②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 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 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3.功的单位: 焦耳(J) ,1J=1N· 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五、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五、机械能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b078de3186bceb19e8bb7b.png)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功及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及功率的含义。
2、能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含义。
3、理解功的原理,知道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4、会用W=FS、P=W/t、η=W有/W有这些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机械效率和机械能的转化。
学习难点: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课前预习1、在力学中,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
功的物理量符号是,单位是,2、和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其计算公式是,除了理想机械外,任何机械的效率总是 1,这是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外,都不可避免的要做功。
3、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功率的单位是。
一台机器的功率是400w,其物理意义是。
4、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
5、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
6、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弓拉的越弯,放手后箭射得就越远,可见,弓拉的越弯,它的能就越大。
7、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雨滴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学完本章你有哪些疑问?11、。
2、。
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在什么情况下力不做功?要说做了功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2、你能正确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吗?3、仿照前面学过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想一想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有哪些?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机械效率总小于1往往是由于那些因素造成的?说一说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哪些?2、列举生活中见过的能量转化现象,并说出它的能量转化方式。
3、为什么说使用机械并不能省功,举例说明。
使用斜面省力,但需要多做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精讲点拨:1、在修建奥运会场馆时要用起重机,起重机把8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5m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在这一过过程中钢丝绳向上的拉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焦?点拨:本题重点考察对物体“做功”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知道物体做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前进的距离。
15-1、功
![15-1、功](https://img.taocdn.com/s3/m/34ec5fe6f8c75fbfc77db2fd.png)
F
F
拉小车前进
有成效 将货物提高 汽车受阻力滑行 f
下列图中人对物体做了功吗?
F 没有成效
甲图:有力, 但没有在力 的方向上移 动距离
F
乙图:有力, 有距离,但没有 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距离
劳而无功
垂直无功
小铁球开始阶段受力F作 用,至A点处撤去外力后, 由于惯性,它仍可经B运动 至C,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 移动了S 的距离,推力是否 对铁球做功了?
解:W=F· s =G· h =10N×4m =40J
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1.对功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 体做的功越多。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此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 动一定距离,这个力才对物体做了功。
第十五章 (一)力学中的功(阅读教材P104页
~P105,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 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 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我们就说这个力 对物体做了 功 ;请举出几个做功的例 子。 例:小车在马的拉动下移 动了一段距离,马的拉力 对车做了功。
马拉车前进
2.下列现象中,什么力对物体移动有贡献?
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推力 ①人推小车前进 __________ 拉力 ②起重机吊起重物 __________ 结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 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 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功。
根据以上实例,你得到“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力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第四节 动能和势能 效能作业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第四节 动能和势能 效能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591674aa8956bec0975e374.png)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第四节动能和势能时间:年月日午第节【预习作业】(一)、立足基础1.物体能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简称能。
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它的就越大。
2.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和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越大,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速度相同的物体,越大,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3.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大小与和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4.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大小与有关。
5.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
6. 常用的能量单位是____,用字母____来表示。
(二).提升能力1.由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的“神舟七号”成功地发射并按时返回到指定地点.“神舟七号”载人舱在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做匀速运动,则载人舱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它的动能____,势能____。
2. 下列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1)高速升空的火箭____。
(2)被拉弯的钢板尺____。
(3)被水电站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____。
3.如图所示,在书柜上放有四个体积相同、形状完全一样的金属盒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铅制的,丙和丁为铝制的.则甲和乙相比,____的势能大;丙和乙相比,____的势能大.四个金属盒中,势能最小的是____。
4.骑自行车上坡前,一般要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A.增大惯性B.增大动能C.增大势能D.增大冲力5.(09常德)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甲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乙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 反映出来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法。
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不变。
第15章-功和机械能
![第15章-功和机械能](https://img.taocdn.com/s3/m/293bcc1dff00bed5b9f31de2.png)
物理·新课标(RJ)
第15章 多功和机械能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3:机械效率的探究 例3 用如图Z15-2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
的钩码缓缓上升。
物理·新课标(RJ)
第15章 多功和机械能 ┃ 典例精析把方向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__________N,钩码总重G为1.0 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 m,测 力 计 移 动 距 离 s 为 0.3 m , 则 杠 杆 的 机 械 效 率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 写 出 使 用 该 杠 杆 做 额 外 功 的 一 个 原 因 :
[解析] A 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把握住功的原理——“使用 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本题将一个省力的机械和一个省距离的 机械组装成一个组合机械,貌似将两种机械的优点都利用了, 可以省功,给人以误导,其实省力的机械必定要费距离,省距 离的机械肯定费力,但是这个组合有可能省力,也有可能省距 离,但不是“一定”,总之是不会省功的。
物理·新课标(RJ)
第15章 多功和机械能 ┃ 回眸教材析知识 5.机械能及其转化
荡秋千时,人处于最高点时,由于人被举高而具有 重力势 能,下降过程中,高度 减小 ,重力势能减小,速度
逐渐增大,动能 增大 ,即人的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到达最
低点,人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 继续向最高点上升过程中, 动 能又转化为 重力势 能,再次到 达最高点时,动能减小到零,转化为的重力势能最大。转化过 程中,若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即两者之和不变, 这就是机械能守恒。
物理·新课标(RJ)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https://img.taocdn.com/s3/m/2dd17fd533d4b14e85246864.png)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机械能第一节、功1、功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和的乘积。
2、公式:3、单位:,1J= N·m,1J的物理含义是: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二。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第二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2、机械效率的定义:和的比值。
公式:注意:(1)W有用 W总,η1(填“<”、“>”或“=”)(2)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3、(1)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备用公式:(力的关系式),(距离的关系式)其中:F: G物: G动: n:S: h:(2)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其中:F: G物:S: h:4.实验:探究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 (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5.实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第三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
2、功率定义:。
3、公式:主单位:常用单位: 1 kw= w4、测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骤、表达式)第四节、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3)和统称为机械能。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69d081a0116c175f0e48ba.png)
F G 甲乙 《功和机械能》测试题(100分) (g 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都是动能B.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C.只有势能的物体没有机械能D.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多2.“嫦娥一号”返回舱返回时,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需要打开降落伞减速,以便安全着陆,在返回舱减速下降过程中,它的( )A.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3.一个人从一楼到四楼,第一次是沿楼梯走上去的,第二次是乘电梯上去的,则人( )A.第一次增加的重力势能较多B.第二次增加的重力势能较多C.两次增加的重力势能一样多D.无法比较4.小明用动滑轮将重为6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如果拉力为350N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如果将物体提升2m ,拉力做功1200JB .物体升高1m ,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350JC .物体以0.5m/s 速度匀速上升,拉力的功率为350WD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5.春季运动会上,李明同学在中学男子5kg 级铅球项目中打破了我市14.8m 的纪录,创造了15.0m 的新纪录。
若他破纪录的一掷, 用的力是500N ,则他对铅球做的功是 ( )A .750JB .7400JC .7500J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如图(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 动小于物重G ),用它们分别将相同重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F 甲<F 乙B .F 甲>F 乙C .η甲<η乙D .η甲 =η乙7.正值农忙季节,农田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若水泵在0.5h 内把360m 3的水抽 到5m 高处,则水泵对水做功的功率至少为 A .1.8×106J B .3.6×106W C .10kW D .1×104J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kg 的人,在10s 内连续向上跳12个台阶,已知每个台阶的高度为0.2m ,则这个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 ( )A. 1200WB. 10WC. 12WD. 120W9.我省西部山区的公路环绕山坡盘山而上,车辆沿着盘山公路向上行驶时可以( )A 、省力B 、省功C 、省时间D 、省距离10.沿水平方向分别拉重1000 N 和500 N 的两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都前进10 m ,且所用水平拉力都是200 N ,设拉力对较重的车做功为W 1,对较轻的车做功W 2,则( )A.W 1>W 2B.W 1<W 2C.W 1=W 2D.无法判断11.两台机器同时做功,甲机器做的功是乙机器做的功的2/3,甲做功所用的时间与乙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是4∶3,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是( )A.2∶1B.1∶2C.8∶9D.9∶812.当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 ( )A 做功多B 做功少C 做功快D 做功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9分)13.单位换算:(1)50 J = N ·m (2)230cm 3= m 314.小华用一个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400N 的物体,所用的竖直拉力为250N ,物体在10s 内匀速上升1m,在此过程中,拉力做功为 J,拉力的功率为 W,物体上升的速度是为 m/s,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九年级物理十五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十五章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ef89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6.png)
九年级物理十五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和特征:-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形状。
-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
- 力的方向与物体受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2. 力的分类:- 接触力:通过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 非接触力: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 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力/面积。
4. 杠杆原理和力矩:- 杠杆原理:在平衡状态下,力矩的和为零。
- 力矩的计算公式:力矩=力的大小×力臂。
- 力臂是从力的作用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
第二章:机械与能量1.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1/2×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平方。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公式:初态机械能=末态机械能。
3. 机械能和能量转化:- 可以通过物体的位移实现机械能的转换,如弹簧势能、化学能、电能等的转换。
- 能量转化不会改变系统的总能量。
第三章:声音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
- 振动体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2.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主要是空气。
-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一般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3. 声音的特性:- 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 音调:取决于声音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取决于声音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取决于声音的谐波成分和声音波形。
第四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超好用初中物理 笔记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超好用初中物理 笔记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https://img.taocdn.com/s3/m/941baa44f7ec4afe04a1dfe2.png)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15.1 功一、力学中的功。
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2、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二、功的计算。
1、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3、1J=1N •m4、F= —5、W=Gh三、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斜面。
1、FL=Gh F=G — 2、斜面长是斜面高的n 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5.2 机械效率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W 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2、额外功(W 额外)——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 总)——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4、W 有用=GhW 总 =FS二、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1、η= —— 2、η用%表示η=80%表示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80%3、η<14、滑轮组和斜面:η=—— = — 三、斜面的机械效率。
1、省力多少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斜面倾斜程度越大,越省力。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它的倾斜程度无关。
§15.3 功率一、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二、功率——单元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1、P= — 2、单位:瓦特(W )、千瓦(kW )、兆瓦(MW )1kW=103W1MW=106W3、1W=1J/SWS h L W 有用 W 总 W 有用 W 总 Gh FS W tP=8000W ——起重机每秒钟做功8000J 4、W=P t t= — 5、P=FV (∵W=FS 、V= — ∴P= — = — = FV )§15.4 动能和势能一、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表示它具有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二、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件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28e23e0b4c2e3f5727633a.png)
五、达标检测:每一道题都是一个检测点,认真对待吧,去收获希望,体
验成功!
1、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 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B ) A.0.2J B.2J C.20J D.200J 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样的重物, 在不计摩擦阻 力和绳子重力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B )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D.都一样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C.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D.功率大的机器,做的功一定多 4.某机器的功率是1000瓦,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 D ) A.表示这台机器能做1000瓦的功 B.表示这台机器能做1000焦的功 C.表示这台机器每秒能做1000瓦的功 D.表示这台机器每秒能做1000焦的功
课后提升学案
1.机械效率越高,表示( ) A.做的功越多 B.做功的本领越大 C.越省力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引体向上是体能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时双臂的拉力使身体上升,并 对身体做功。请根据你自身的体验或观察他人做引体向上的过程,找出所需 的物理量并给出合理的数值,写出引体向上时人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并计 算出具体数据.(g取10N/kg) 3、跳绳是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跳起一次的平 均高度为5cm,每分钟跳150次,他平均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 ,他跳绳的功率为 W。(g取10N/kg)
6.如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 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
• • • • • • • • • • • • • • • (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钩码3s内上升0.1m,则弹簧测力计拉力 做功的功率为多大?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 变化? 解:(1)由图可知,拉力F=2.4N (2)由图可知,钩码上升h=0.1m,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0.3m, 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功即总功为: W总=FS=2.4NX0.3m=0.72J 功率为:P= W总 /t=0.72J/3s=0.24w 有用功:W有=Gh=6NX0.1m=0.6J 机械效率: η= W有/ W总=0.6J/0.72J=0.833=83.3℅ (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答: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2.4N;弹簧测力计拉力 做功的功率为2.4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
人教版《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e4d16c5da50e2524d7f85.png)
14、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准备的 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A;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 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C;刻度尺。 (1)实验还需补充的器材有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红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 记录的有关数据。
测量 次数 1 2 3 斜面粗 物重 糙程度 G(N) 较粗糙 较粗糙 较粗糙 1.5 3 6 斜面高 h(m) 0.1 0.1 0.1 沿斜面的 拉力F(N) 0.6 1.2 2.4 斜面长 L(m) 0.4 0.4 0.4 有用功 W有 (J) 0.15 0.3 0.6 总功 W总 (J) 0.24 0.48 0.96 机械效率 η 6单位:瓦(W) 另外还有:千(KW) 1W=1J/s 注意:做的功多不一定功率大,所用的时间短也不一定功率 大;只有相等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才大。 在力F作
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P=W/t=Fs/t=Fv
7、用100N的力推着小车在水平面上作
匀速直线运动,5s内小车前进了10m, 则在这段时间内:⑴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多大?⑵推力做得功多少?⑶推力的功 率是多大?
9.机械效率越高,表示( D ) A.做的功越多 B.做的有用功越多 C.越省力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
10.小红在学习中收集了一些与机械能有关的 实例,如图1所示,其中机械能增大的是 (A )
11.中国跳水队被人们称为“梦之队”.图2是跳水 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在离开跳板到落入 C 水的过程中( ) A.他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B.他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 C.他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他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
2、下列叙述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B ) A、增加有用功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一、功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一、功](https://img.taocdn.com/s3/m/fc0857edb9f3f90f76c61b45.png)
用力F直接将物体匀速提升h m,
F对物体做功 W ຫໍສະໝຸດ =GhF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三倍
人利用杠杆将物体匀速提升h m
拉力 F 做的功
W F s G 3h G h 3
W W
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将重 2N的物体匀速提升 0.2m.
实验内 容
物重 G(N)
提升高 度
h(m)
拉力 F(N)
( D)
A.4000焦 B.300焦 C.4300焦 D.无法计算
6、重力为10牛的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了15米,则
重力对它做功为( C )
A.150焦 B.15焦 c. 0焦 D.无法确定
7、起重机的钢绳吊着质量为2000千克的货物,当 货物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绳的拉力是 多少?若货物上升用了12秒,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多 少焦的功?
(3)做功多少: 只跟___力__的__大__小____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___通__过__的__距__离_____有关;而与G物、f摩、v物……
都__无__关___!
(4)计算: 【例1】小明用5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100N的箱 子水平前进了10m。
(1)小明对箱子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 (2)若小明又把箱子匀速举高了1.5m,他又做了多
实移距 离
S(m)
用滑轮做 功
W用机械 (J )
不用滑 轮
W不用机械 (J)
1
2
1.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能够省功?
2.自重和摩擦力大的机械还是自重和摩擦力 小到可忽略不计的机械能够省功?
功的原理
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 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1)理想机械:不省功指 W机= W手 (2)非理想机械:不省功指W机> W手
干货丨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解读
![干货丨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924a61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7.png)
干货丨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解读包学习APP为大家分享初中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同学们有一些帮助!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解读及检测题知识梳理1.功(1)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焦耳,符号是J.2.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2)计算公式:P=W/t,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3.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处在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有关。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其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4.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若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知识对比1.不做功的三种情况2.动能和势能实验突破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设计:①让同一钢球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哪次木块被撞得远;②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哪次木块被撞得远;(2)实验结论: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②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③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3)交流讨论:①使不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保证钢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②如何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看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
图片展示典型例题例1:质量为1.2 t的型号轿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其功率为6×104 W,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g取10 N/kg)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为2.4×103N;轿车匀速行驶5 min牵引力做的功1.8×107J.解析: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牵引力F=f=0.2G=0.2mg=0.2×1.2×103 kg×10 N/kg=2.4×103 N;轿车匀速行驶5 min牵引力做的功:W=Pt=6×104 W×5×60 s=1.8×107 J.例2: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被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B.用力推车而车未动,因为用了力所以推力做了功C.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D.速度小的物体动能一定小解析:A.被拉开的弹弓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用力推车而车未动,虽然有力,但沿力的方向没有距离,所以没有做功;人造地球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故只知道速度,不能确定动能的大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火线100天》中考物理(第15讲)功和机械能(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火线100天》中考物理(第15讲)功和机械能(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5829c1763231126fdb115a.png)
第15讲功和机械能(2014·安徽)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一位攀岩者体重为520 N,背着质量为8 kg的背包,用时40 min登上高为9 m的峭壁.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______J,他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W.(g取10 N/kg)1.(2013·常德)甲乙两种机械所做的功W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从图像可以判断( )A.甲比乙做功多B.甲比乙做功少C.甲比乙做功快D.甲比乙做功慢2.(2013·绵阳)体重60 kg的王健做引体向上,在1 min时间内完成了10个,每次上拉,身体重心上升30 cm,则他每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功______J,1 min内的平均功率是______W.(g取10 N/kg)3.(2014·枣庄)俯卧撑是一种常见的体育活动,运动身体可视为杠杆,如图是小华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小华重500 N,每做一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 m.小华身体可视为杠杆,在某次测试中,他1 min钟内完成30个俯卧撑,已知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OA=0.9 m,AB=0.6 m.求:(1)地面对手的支持力;(2)小华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3)小华做功的功率.命题点2 机械效率(2014·安徽)工人师傅使用一个动滑轮将4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到3 m高处,假如所用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250 N,则( )A.拉力所做的功为750 JB.机械的效率为80%C.若用该动滑轮提升更重的货物,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D.若采用轻质滑轮完成原任务,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1.(2013·漳州)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C.滑轮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机械效率D.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2.(2014·枣庄)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 N的物体,拉力F 的大小为30 N,若物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 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A.45,50%B.45,75%C.60,50%D.60,75%3.(2014·呼和浩特)已知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为2 m.小兵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400 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300 N,绳重不计.求:(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命题点3 机械能及其转化(2014·庆阳)如图是一同学正在体育课中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投出的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重力式能转化为动能1.(2014·荆州)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对于它所具有的机械能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一定不变B.动能一定不变C.势能一定不变D.动能可能增加2.(多选)(2014·潍坊)在索契冬奥会上,我国选手贾宗洋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获得铜牌.他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a→b→c→d→e)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贾宗洋( )A.从a点下滑到b点过程中,动能增加B.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C.在c点的机械能等于d点的机械能D.在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的重力势能3.(2013·镇江)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起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由图可知,下落过程中,皮球的速度______,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中,皮球的重力势能,动能减小.皮球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命题点1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013·苏州)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①按图___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A,若实验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②按图____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用来验证猜想B,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次数物体重力/N 动滑轮重力/N 拉力/N 承重绳子的段数n机械效率1 2 1 1 3 67%2 4 1 1.73 78%3 4 2 2 3 67%4 4 1 2.5②分析上面表格,由第2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命题点2 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2013·抚顺)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补全下面实验过程:(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应使小球的质量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到达斜面底端时的_________相同;(2)如图1、2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与质量为2m的大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大球将木块推出的距离较远,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_____________.图1中木块被推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2中木块被推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3)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时,应将____图与____图比较,其中____图中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较远.(4)根据实验探究结论,我们明白了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是由于小鸟相对于飞机的_______很大,因而具有很大的_______能.1.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多选)(2014·株洲)在排球运动中,跳发球(图)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其动作要领可简化为“抛球、腾空、击球和落地”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 )A.抛球B.腾空C.击球D.落地2.(2014·广州)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 ab>t cd,运动距离s ab=s 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A.ab段做功较多B.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C.ab段功率较大D.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3.(2014·威海)小刚和小明分别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甲、F乙把同一重物匀速拉到两个斜面的顶端,若两个斜面光滑、等高,甲斜面长4 m,乙斜面长5 m,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甲斜面比使用乙斜面要省功B.甲斜面的机械效率比乙斜面的机械效率C.拉力F甲与F乙之比为5∶4D.两个拉力做功W甲与W乙之比4∶54.(2014·宁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力F把重为100 N的物体以0.2 m/s的速度匀速提升6 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这一过程中( )A.拉力F的大小为50 NB.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0.4 m/sC.拉力F所做的功为600 JD.拉力F的功率为10 W5.(2014·株洲)在小球从O点由静止开始沿x轴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小球某种形式的能量E随下落高度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那么这种能量是( )A.重力势能B.动能C.机械能D.弹性势能6.(2014·荆州)一根细长绳的下端系一个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就制成一个摆.把小球拉离竖直位置松手,让它摆动起来,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摆动的幅度会逐渐减小,最终会停下来,对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小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过程中,势能部分转化为动能B.小球从低处向高处摆动过程中,动能部分转化为势能C.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小球依次经过最低点时,动能会逐渐减少二、填空题7.(2013·株洲)工人用力F水平推重为200 N的物体,在4 s内水平推力F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这过程中,水平推力做的功为_______ J,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________W.8.(2014·南京)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在20 s内将重为540 N的重物匀速提升3 m,所用拉力为200 N,则他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9.(2014·德州)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拉一重50 N的木块到0.3 m高处,木块沿斜面向上移动了1 m,共耗时5 s.已知拉力为20 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W,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10.(2013·遵义)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完成任务后宇航员乘返回舱安全返回,返回舱到达离地面一定高度时打开降落伞,受到空气的阻力而匀速下落,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返回舱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2014·广州)滚摆从如图的位置1静止释放,下降经过位置2,继续下降,再上升到达最高点3,这三个位置:滚摆重力势能最大的是_____、动能为零的是_____、机械能最大的是______.(填写位置序号)三、实验探究题12.(2014·台州)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θ的大小,重复实验.(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3.(2014·凉山)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100 N的拉力F将180 N的重物在4 s内匀速提高5 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拉力做功的功率;(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多选)(2013·成都)如图1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85 N的水泥桶,动滑轮重为15 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工人在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 )A.水泥桶匀速上升的速度为3 m/sB.0~10 s内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为900 JC.0~8 s内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的功为684 JD.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30 W2.(2014·泸州)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推着重力为G的木箱m在水平地板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箱运动的距离为s时,下列关于做功的判断正确的是( )A.木箱受到重力做功的大小为GsB.木箱受到地板的摩擦力做功大小为FsC.木箱受到合力做功的大小为FsD.木箱受到地板的支持力做功大小为(F+G)s3.(2014·汕尾)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受到的重力不做功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C.他的动能增加D.他的机械能不变二、填空题4.古时候,有端午节吃桃子的习俗.桃子从树上落下,先后经过A、B、C三点,且AB=BC(如图示).在AB和BC过程中桃子重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有W1____W2;P1_____P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2013·雅安)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小乔对家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他骑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如图所示的速度v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 V,输入电流5 A,由图可知,7~12 s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_______%.6.(2014·杭州)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三、实验探究题7.(2014·雅安)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次数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绳端拉力F/N 1.8 1.6 2.4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4机械效率η74.1% 62.5%(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 _____m,机械效率η= ______.(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8.(2014·荆州)建筑工地上常用电动机通过“龙门吊”提升重物,电动机带动绕有钢索的轮轴转动,与钢索相连的重物就被匀速提升,如图所示.如果轮轴的周长L=40 cm,电动机带动轮轴每秒钟转1圈,被提升的重物质量m=600 kg,电动机的电功率P=4 kW,g取10 N/kg,求:(1)在1 min内重物被提升的高度;(2)在1 min内钢索对重物所做的功;(3)这套设备的机械效率为多少?第15讲功和机械能考点解读考点1 1. 力力的方向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W=Fs焦耳 J 2.功做功所用时间做功快慢W/t 瓦特 W 千瓦 kW 103考点2 1. W总= W有+ W额2. 有用功总功ηη=W有/W总小于小于1 无关η=W有/W总=Gh/Fs 竖直匀速高低省减小摩擦增加考点3 做功能量能焦耳 J 运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速度高度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高度质量举得越大举高的高度物体质量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越大考点4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焦耳 J 动重力势重力势动不变各个击破例1 720 2.25题组训练 1. C 2. 180 30 3.(1)动力臂OB=OA+AB=0.9 m+0.6 m=1.5 m,阻力臂OA=0.9 m, 由杠杠平衡条件得:F1L1=F2L2,F1×1.5 m=500 N×0.9 m,F1=300 N, 所以地面对手的支持力是300 N;(2)小华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W=Fs=300 N×0.4 m=120 J;(3)小华做功的功率:P=Wt=120 J×3060 s=60 W.例2 B题组训练 1.A 2.B3.(1)W有=Gh=400 N×2 m=800 J;(2)斜面长2h,η=W有/W总=W有/F·2h=800 J/300 N ×4 m=66.7%;(3)W额外=W总-W有=F·2h-W有=1 200 J-800 J=400 J,克服摩擦力做功400 J,∵W额外=F·2h,∴F=W额外/2h=400 J/4 m=100 N.例3 C题组训练1. B 2. ABC 3. 增大增大减小实验突破例1 (1)控制变量法 (3)①1、3 相等②1、2或3、4 正确拓展训练(5) 2 80% 低例2(1)不同速度(2)动能越大等于(3)1 3 1拓展训练(4)速度动整合集训基础过关1.AC2.B3.C4.C 5 .B 6.C 7. 120 30 8.1 620 180 90 90% 9.4 75% 10.不变减小11.位置1 位置1 位置112.(1)便于控制小球的撞击方向(或便于撞准木块等)(2)速度(3)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有什么关系?或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13.(1)由图知,n=2,s=2h=2×5 m=10 m,拉力做功:W总=Fs=100 N×10 m=1 000 J,人拉绳子的功率:P=Wt=1 000 J4 s=250 W;(2)W有用=Gh=180 N×5 m=90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用/W总=900 J/1 000 J=0.9=90%.能力提升1. BC2.B3.B4.等于小于5.35 87.56.Gh Gh 小于7.(1)匀速(2)乙(3)越低(4)0.3 83.3% (5)提升的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8.(1)轮轴在1 min内转过的圈数N=nt=1×60=60转,故重物上升的高度h=NL=60×0.4 m=24 m;2)钢索对重物做功W=mgh=600 kg×10 N/kg×24 m=1.44×105 J;(3)电动机在1 min消耗的电能W总=Pt=4 000 W×60 s=2.4×105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WW总=1.44×105 J/2.4×105 J=6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基础知识归纳及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基础知识归纳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1cb97384868762cbaed564.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基础知识归纳及练习题一、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功的计算: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W=FS。
单位:焦耳(J) 1J=1Nm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机械效率有用功:为实现人们的目的,对人们有用,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没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机械的重力和机件之间的摩擦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三、功率功率(P):,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推导公式:P=Fv。
(速度的单位要用m)四、动能和势能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注:对车速限制,防止动能太大。
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一、选择题1.下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起子B.道钉撬C .筷子D.钢丝钳2.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水平移动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一点距离,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B端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A点施加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OA大于OB,所以F小于G;B .F的大小可能大于G;C .因为B点受到的拉力是向下的,所以F的方向一定向上;D .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B=F×OA。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46915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5.png)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的第一节“功和功率”。
具体内容包括: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功和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功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了解功率的概念,学会计算功率,并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重点:功的定义,功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用小车、滑轮、重物等。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运动员举重、快速跑步等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运动员要用力才能完成这些动作?这些动作与物理学中的哪个概念有关?2. 新课导入:介绍功和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的计算方法。
(1)什么是功?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2)功的计算:讲解公式 W=Fs,并举例说明。
(3)功率的概念:介绍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 P=W/t。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功和功率。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功和功率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2. 功的计算:W=Fs。
3. 功率的概念: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P=W/t。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10N的力,移动了5m,求这个力做的功。
(2)应用题:某学生质量为50kg,爬上一层楼(高度为3m),求他所做的功和功率。
2. 答案:(1)W=Fs=10N×5m=50J。
(2)W=Gh=mgh=50kg×10N/kg×3m=1500J,P=W/t。
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76ed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4.png)
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初中物理中,做功与机械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全面整理的总结。
一、做功1.什么是做功?做功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引起物体位移时所做的功。
2.做功的公式做功的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角度θ是作用力与物体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3.做功的特点(1)只有力对物体作用引起了物体的位移,才能说是做了功。
(2)力与物体相同方向时,做正功;力与物体相反方向时,做负功。
4.做功的单位做功的单位是焦耳(J)。
5.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做功/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二、机械能1.什么是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形态或速度而具有的能量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
2.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公式为:动能=1/2×质量×速度²。
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3.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的公式为:重力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弹性势能的公式为:弹性势能=1/2×弹性系数×形变²。
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也就是说,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的总和保持不变。
5.转化与损失机械能可以发生转化和损失。
当存在阻力或摩擦力时,物体的机械能会损失,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
总结起来,做功与机械能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
做功是力对物体作用引起物体位移时所做的功,而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态或速度而具有的能量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
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做功与机械能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计算做功和功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