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自主阅读蜘蛛教学设计2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蜘蛛
1教学目标
1、学习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学习本文生动性说明的说明方法。
3、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了解更多的事物,增长知识。
2重点难点
学习文中说明性文字与叙述描写文字综合运用的写法,品味科学小品的特点。
学习蜘蛛身上体现的坚强不屈,毫不气馁的精神,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教学过程
1、由“蛛丝手套”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丝织品是件什么东西吗?那是一幅用蜘蛛丝织成的手套。
现在珍藏在法国巴黎博物馆。
蜘蛛丝怎么能织成手套呢?它有什么功效呢?还是让《蜘蛛》一课给我们揭密吧!
2、解题,释题。
体裁:科学小品文。
作者:周建人——鲁迅研究家,自然科学家,浙江绍兴人,鲁迅之弟。
著作有《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回忆录》等。
另有科学著作《科学杂谈》,与人合译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3、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此。
檐()瞻()赡()
绕()挠()饶()
粘()拈()沾()
4、默读课文,研讨文章内容。
思考题:
(1)文章开头引用诗谜的作用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蜘蛛捕捉食物的几种情形及其捕捉方法。
(3)文中说蜘蛛在生物界中是“名件”指的是什么?
(4)为什么蜘蛛能捕捉到飞虫?
(5)文章围绕蜘蛛的什么特点,介绍了它的哪些知识?其中说明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写的
目的是什么?
(6)文章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7)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8)展开合理想象,你认为我们可以利用蜘蛛干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点拨:
(1)引用谜语,意在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儿,也是对下文写蜘蛛怎样捉飞将的一个总起。
(2)文中写了蜘蛛捕食的三种生动情景:一是克敌制胜,二是势均力敌,三是反遭暗算;文中提到三种捕食方法:一是擒拿法,二是捆缚法,三是游击战的方法。
(3)说它是生物界的“名件”是指织网技能之高妙,使人诧异,它的身体机构之巧妙,使人惊奇。
(4)蜘蛛织网的生理机制是它的腹内有数种腺,藏着液体,都能从腹部末端放出来。
一种叫做壶状腺,放出来的液体,遇空气凝结成丝,用以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
一种叫葡萄状腺,放出来的液体也固结为丝,用以做螺旋形的线。
一种叫腹合腺,放出来的液体
不会凝结成死,却是黏液,和前一种腺液一起放出,附在丝上,使丝很黏。
(5)本文是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来写的,围绕这个特征,文章对蜘蛛的生活习性、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蛛丝的用途等内容做了说明。
文章把重点放在蛛丝的使用价值上,具体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
这样不仅丰富了读者的知识,而且暗示了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根本目的——利用与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6)文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由表及里即由蜘蛛生活习性“表”,说到它吐丝生理机制的“里”;由此及彼即由蜘蛛本身的形态性质、常见的结网蜘蛛,说到蛛丝的用途和较少见的不结网的蜘蛛。
(7)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如第2、3自然段结合蜘蛛捕食的三种情景,介绍了三种捕捉食物的方法。
举例子:如第3自然段中“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用形象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披甲飞将的难捉。
作比较、列数字:如第6自然段中“园蛛的丝细到只有一英寸的一万五千到二万分之一,比蚕丝细得多了。
”准确地说明了园蛛丝的细。
(8)想象合理即可。
5、总结本文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