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柘城县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丘市柘城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31分)
1. (4分)(2016·夷陵模拟) 根据语境,给下面划线的字注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而在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夜是那么静mì________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________想。

《外国诗两首》
②左牵黄,右qíng________苍,锦帽貂裘,千骑________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 (5分)对下面的病句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

3. (12分)(2016·杭州模拟) 古诗句填空
①________ , 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 , 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________ , ________ ,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诗人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⑤诸葛亮《出师表》中表达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再现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4. (10分)(2017·河南)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图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

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
划”,以彰显“不甘潜伏,用于探索”的精神。

(1)
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

(2)
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70 字以内)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4分)
5. (16分) (2016八上·扬州期中)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缚者曷为者也________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________
③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
④虽千里不敢易也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A .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过王而行
B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君为长者
C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也
D . 仓鹰击于殿上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③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
6. (15分) (2016九下·江阴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

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

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

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

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

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

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

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3)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7. (17分)阅读文段,回答1-4题。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刘戟锋
①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

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

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

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

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

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

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

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

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

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

如果有人需要与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和外部联系。

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不可求。

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
请根据提示,用概括的语言完成思路。

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________ )→(________ )。

(2)
第④段讲到,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都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请在文段③中找到具体的危害现象。

(3)
找出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

(4)
结合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预防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措施。

8. (16分) (2017八上·徐州月考) 阅读朱自清《背影》,完成后面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a着上面,两脚再向上b;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c,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概括本段内容________。

(2)在文中a、b、c处填上相应词语。

(3)文段划横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4)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三、解答题】 (共4题;共35分)
9. (10分) (2017九上·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

①玉瀣(xiè):美酒。

②《黄庭》:道家经典,“卷罢黄庭”就是看完一卷的意思。

③元:同“原”,
(1)赏析“卷罢《黄庭》卧看山”中“卧”字的妙处。

(2)“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10. (2分)下列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战斗间隙,为战友们读《牛虻》,大家深受感动。

B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两个部分,先描写国内战争,后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 .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11. (17分) (2018七下·响水月考) 名著阅读,根据要求选择或作答。

(1)关于《朝花夕拾》,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B .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勤劳、善良、朴实.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农村妇女形象。

C . 《藤野先生》,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D . 《父亲的病》,写“我”在父亲要断气时听从衍太太的催促大叫“父亲!父亲!”,这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2)关于《西游记》,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西游记》讽刺了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

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道理。

B .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职,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

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擒悟空,被悟空打败。

C . 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D . 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但仍然勇往直前,义义无反顾。

但另一方面,他相当窝囊,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

(3)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小题。

他三人径下宝殿,与众官到朝房里,抬出铁笼,将假虎解了铁索。

别人看他是虎,独行者看他是人。

原来那师父被妖术魇住,不能行走,心上明白,只是口眼难开。

行者笑道:“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般个恶模样来也?你怪我行凶作恶,赶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一旦弄出个这等嘴脸?”八戒道:“哥啊,救他一救罢,
降了妖精,报了骂我之仇,就回去的。


①上段中将唐僧变作老虎模样的是谁?
②选段中画线句所说唐僧赶走悟空的原因什么?
(4)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小题。

祥子有些胆怯了。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

一跑,就喘不上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

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

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

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

①上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小说作品________。

②语段中所描写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最后他发生怎样的改变________?
③小说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________?
(5)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小题。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①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它是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

这篇文章批判了________。

②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________?
12. (6分) (2017七上·宣州开学考) 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填空。

(1)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

“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从这段话可知道小女孩擦燃火柴依次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慈祥的奶奶。

(2)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________。

①在句子后的横线上补写一句,使这句话成为排比句。

②这句话把日子比作________,说明了时间________。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七下·广州期中) 作文:
生活中,我们亲历了很多事,有的意义非凡、有的印象深刻、有的懊悔不已、有的自豪万分……请以“这样做值得”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31分)
1-1、
2-1、
3-1、
4-1、
4-2、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4分)
5-1、
5-2、
5-3、
5-4、
6-1、
6-2、
6-3、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三、解答题】 (共4题;共35分)
9-1、
9-2、
10-1、
11-1、
11-2、
11-3、
11-4、
11-5、
12-1、
12-2、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