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反思性学习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学生反思性学习探索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当代构建主义学说也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

显然,学生从表象的认识上升到深层次的理解,并获得再发展,必然经历一个构建与反思的过程。

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小学数学反思性学习作为一种活动来理解,它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作为进行自我反省、重新评估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重新思考、再发展、再飞跃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人体验,经验加工,培养创造能力的过程,它在学习活动中意义重大。

小学数学反思性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方法、结果等)的学习特征进行反向思考,把已知的知识材料重新组合,通过反向思考重构自己的理解,获得对认知过程的个人体验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自主性。

反思是一种冷静的、主动自我反省过程,以自悟、自学为主要获取途径,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

(2)批判性。

反思的实质是批判性思维,习惯于批判性地、反复深入地思考问题,认知结构会更完整、更牢固,思路会更阔,见解会更深刻、更新颖。

(3)探究性。

反思不仅仅是“回忆”或“回顾”已有的心理活动,而且要找到其中的“问题”以及“答案”。

也就是在考察自己活动经历中探究其中的问题和答案,重构自己的理解,激活个人的智慧,并在活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超越已有信息以外的信息。

反思性学习的灵魂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4)发展性:反思致力于学生学习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使学生正确的反映自身长处而激发的新的力量与热情,及时的发现自己的不足而调整自己的心理及行
为。

下面就小学数学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做法进行一些探索。

一、填写数学学习反思卡,促进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再思考、再加工。

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表象的、感性的认识,教师除了辅以
学生练习、作业等形式巩固、消化外,还可用数学学习反思卡来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反思卡主要是针对本课学习内容,以知识为主线,情感为暗线,参考学生课堂学习的策略、习惯、兴趣、态度等方面而设计,这样对及时给予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方法。

反思卡填写后学生可以与同伴交流,与家长交流,亦可上交给科任教师参阅,作为今后指导学生学习的参考。

最后反思卡可以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存档。

下面是一张五年级的数学学习反思卡:
“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的学习反思:
(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我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3)体积与表面积有什么区别?
(4)我能正确地区分求体积或表面积吗?
(5)我的成功经验有什么?
(6)学习时我遇到的困难是
(7)我的新发现
(8)我想对老师说
学生填写反思填卡时,促使自己努力回忆数学课上教师所讲的内容,想想自己觉得如何?有意识地去查找资料,阅读课本或课外书籍等,充分地进行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同时反思卡也为科任教师能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所存在的问题,充分及时地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二、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反思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反思与推理,理解与感
悟。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通过数学交流活动,学生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掌握程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汲取别人的经验,提高反思能力等。

在交流活动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计算方法的选择,解题的思路,学习方法的优选,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我的经验与教训,我的新发现……等等都可以作为交流的热点。

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中下生积极准备、大胆发言,引导非发言者认真聆听别人的见解。

一般来说,交流活动可以安排在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的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科任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拟定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也可以直接让学生自由商定交流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后,针对该单元内出现的概念、知识点
都较多,学生在运用时常易混淆、出错,笔者有意设计如下的讨论议题供学生交流:
(1)在本单元学习中,你获取了哪些新知识?
(2)在学习中我遇到了什么困难?
(3)学习“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在什么地方派上了用场?(4)你是如何区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
(5)分解质因数时要注意什么?
(6)“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要注意什么?
(7)你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
(8)我想对大家说……。

通过本次交流会,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都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了解,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同时通过反思交流,讨论,学生对自己的听课情况、作业情况等学习情况已及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撰写数学反思日记,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
的创造力。

撰写数学反思日记的主要意图在于促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归朴实,在平和、宽容的环境里对这一学习内容进行整体的反思,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充实、发展、成长。

学生要完成数学日记的写作,必然会促使他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数学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反思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和创造性都大有脾益,此外,它也为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困难等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以便能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策略。

下面摘录三年级的一位学生的数学反思日记: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出来买单时电脑显示我们需付36元钱。

只见妈妈掏出一张50元纸币和1枚1元硬币给营业员。

我不明白,50元已有多了,干嘛还多给1元呢?只见营业员姐姐找回妈妈15元,我想51-36=15元也没算错,我又想,如果不加1元,营业员姐姐要找回14元,可能妈妈不想要这么多零钱,或怕找零不方便吧?我把这个想法一说,妈妈直夸我聪明,数学真有意思!
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测验等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剖析与纠正,并对听课情况、学习方法等进行认真回顾思考与反思,同时虚心听取同学的经验和老师的意见,找出造成错误的原因,探索正确的解题途径,这些对学生
发挥主体性学习也大有脾益。

小学教学反思性学习,促使了学生对自己的思维与学习过程进行再加工、再思考,学生在反思中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来修改和提炼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效率;它更能使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数学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或整理归类,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