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
的影响。
方法将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和55例,两组
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
而观察组则在患者生命征平稳后即介入早期康
复护理。
结果经早期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2.73%,而对照组患
者总有效率只有56.3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563,P<0.01);观察
组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早期介入康复护理
比常规护理效果更明显。
结论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
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又叫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accodent)。
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
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1987年调查全国29个省市579万余人,发现我国脑血管病患病率高达
245.58/100000,死亡率77.15/100000,幸存者中约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其中以偏瘫最为常见[1]。
近年其发病率仍在上升,且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威
胁人类生命和致残的重要杀手之一。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
的负担。
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
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0例,所有病例均系首次发病,且均经CT和M RI检查,排除有明显的意识障碍,
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55例中
男32例,女23例;年龄(61.47±7.21)岁,其中脑梗塞33例,脑出血20例,脑梗
塞合并脑出血2例。
对照组55例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62.10±7.01)岁,其
中脑梗塞32例,脑出血22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1例。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变性质及入院时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
而观察组则在患者生命
征平稳后即介入早期康复护理。
1.3早期康复护理
1.3.1心理护理偏瘫患者因为肢体功能和语言障碍,凡事都靠别人,又不方便与人交流,情绪会变得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等,因而常常会出现不配合医生的治
疗等情况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安慰,给予应有的
关怀和体贴,并鼓励患者积极地面对现实和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
认识到治疗疾病单靠药物是不行的,好的心情能加快病情的康复。
在对患者实施
护理措施的同时,不要忘记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以便获得患者家属的全
力支持。
1.3.2舒适的体位在急性期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安置舒适的体位。
包括健侧位、患侧位、仰卧位,注意防止上肢屈曲,下肢外旋,足下垂内翻。
可在患
侧的肩、臂、手、膝等部位放置软枕头或棉垫圈,并将上肢远端略抬高。
翻身1
次/2h,尽量减少患侧肢体受压时间。
同时尽量不要在患侧肢体行静脉滴注,以
避免影响到患肢的活动。
1.3.3床上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待患者病情平稳以后,就可对其患肢行被动活动,每天2~3次,每次20~30m i n。
采用按、拿、摇、搓等手法刺激关节运动,反复伸屈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当患者出
现疼痛时暂停活动。
指导患者进行Babath握手,床上桥式运动、移行和翻身。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训练患者自主翻身。
指导患者床上坐位平衡训练,逐渐进行
站立平衡、行走训练等。
1.3.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脱衣服、进餐、上下楼梯、上厕所、洗浴、梳头、刷牙及洗脸训练等,每天2次,每次30min。
1.3.5言语康复训练与患者交流,促进认知、记忆、分辨和理解;a.口语表达
能力的康复训练:先训练患者的舌肌、面肌、软愕和声带,以便恢复患者的语言
肌肉功能。
b.听理解障碍的康复训练:先让患者看指导者发音时的口唇动作与声
音的联系,并配以物或图,以达到理解目的。
c.文字理解力的康复训练:让患者
看物或画,或以指字复述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对失语者,要进行口语训练和书
面语言训练,训练患者用喉部发出“啊啊”的声音,也可用咳嗽或用嘴吹气诱导患
者随着家属发音和说单词,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3]。
所教的内容应适
合患者的兴趣,尽可能与日常生活相关联。
另外,让患者看电视、听电台广播等,给予听觉和视觉的刺激。
1.3.6穴位按摩待患者病情平稳以后就可行穴位按摩。
按摩方法以点按穴位为主,对患侧上、下肢分别选择相关穴位进行按摩,如上肢的风池、肩井、尺泽、
曲池、内关、合谷,下肢的髀关、伏兔、梁丘、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悬钟、
三阴交、昆仑、解溪、太冲、涌泉,依次按摩,每穴按压2~3 min,每日2次。
采用不同的手法(肌张力高的用弱刺激手法, 肌张力低的用强刺激手法), 按摩肢体
的关节和肌肉,通筋活络,气血流畅,使患者关节逐渐松动,孪缩的身体逐渐松软,促
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1.3.7饮食调护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我们推荐给患者不同的食疗菜单。
第1
周均以医院膳食为主,第2周开始每日增加1次食疗:急性期以清淡为主,如莲
子粥、山药粥、银耳大枣粥以及水果汁、疏菜汁,忌食葱蒜等辛辣食物;在恢复
期食用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的食物,如蛋类、奶类、瘦肉、动物肝脏等,忌食酒类、油腻厚味食物。
如肝火炽盛、风阳上扰型,则以菊花茶5~10g,开水冲泡代
茶饮;痰热内结型,以大白萝卜1个,大米50g煮粥,油盐调味;气虚血郁型以
黄芪桃仁粥补益气血:黄芪50g,桃仁10g,地龙2g,大米100g,白糖少许。
1.3.8健康教育教会病人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避免情绪激动和不良刺激和过重的体力劳动。
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要使病人明白康复护理是
以自我护理为主,替代护理为辅,要持之以恒。
卧床病人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每
日擦洗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定时翻身、叩背、按摩受压处,预防压疮的发生。
帮助偏瘫病人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戒烟、酒,适当饮茶,控制体重。
对出院病人给予用药指导,嘱其遵医嘱按时服药,随时监测血压,定期复查。
1.4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标准疗效评定:参考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
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
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
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临床观察中无变化、恶
化或死亡均归于无效。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测: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 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后各进行一次评定,共有10项
内容,满分为100分,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损、25~45分为严重功能缺损、50~7O为中度功能缺损、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损。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2.73%,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
率只有56.3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563,P<0.01),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导致偏瘫病人的病死率已显著下降,但病后的
功能障碍随之成为主要问题,因此,脑卒中后急性偏瘫的康复治疗和护理逐渐受
到重视,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早期康复介入越早,病人的功能恢复和整体
疗效就越好。
早期康复之所以有效,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结构、功能上的重组
能力和高度的可塑性[4]。
研究表明,当中枢神经受到损伤后,在损伤中心区周围
的神经元细胞并非死亡或程序凋亡,仅出现传导衰竭,形成半暗区.早期对其进行
运动治疗及护理等有利的干预可使这部分细胞复活[5]。
因此,脑卒中后早期康复
护理及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着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资料观察组患者通过医护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早期康复程序,达到了康复护理目的,结果显示:经早期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2.73%,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只有56.3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χ2=12.563,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表明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比常规护理效果更明显。
这说明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表明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程序在临床是切实可行和卓有成效的,不仅为神经内科常
规护理增加了新的内容,对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早期康复护理充分发挥了患者的最大潜能,改变以往只能从病情稳定
期或恢复期才能进行康复训练的定式,进展到从急性期就开始的功能位护理和被
动运动。
早期康复护理需要护士、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从生理、心理、功能
训练各个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的照顾,帮助病人减轻因疾病而导致的身体、心理创伤,增强康复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减少远期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6],从而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有利于改善和提
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实现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爱英.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
校学报,2008,20;52—54.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 381.
[3]李复.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
6(13):22—24.
[4]陈瑞仙.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OO9,19(10):83—84.
[5]李亚娟,张红娟.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8,(2):53—54.
[6]何凤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杂志,2007,10(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