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云观导游词
白云观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担任大家的导游员带领大家参观。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圣地——白云观参观游览。
它位于佳县城南五公里处的白云山上,因山上建有古迹白云观,山下奇异的黄河峡谷风貌而闻名,素有“关西名胜”、“白云胜景”之美称。
说到白云观所在的白云山,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白云山原名对龙岭,这里白云缭绕,双龙蟠曲,加之山脚下黄河奔腾,水流神韵。
一日山上来了一个蓬头赤脚道人,自称玉风真人,他在山上结了个草庵,白日采药,晚上打坐诵经。
他的医术非常高明,为百姓医病无不手到病除,当地群众敬之如神,白云观便是在其住持下,得朝廷官员张总兵和地方人士牛登弟资助而修建的。
相传修建时正逢盛夏,工匠们头顶烈日,酷热难忍,突然,天空出现了一片白云,正好将烈日遮住,真人感而灵之,便把对龙岭改名白云山。
1947年秋,毛泽东转战陕北,曾两次登上白云山,赏古迹,览名胜,尽领北国风光,感悟传统文化,留下了一代伟人同四方群众共度重阳节的千古佳话。
白云观建筑布局依山就势,前低后高,鳞次栉比,层层上升。
建筑可分为两部分:即道路区和宫殿区。
道路区从小石牌楼至真武大殿是一条700余级的石阶蹬道,连接木牌楼和四道天门,游人到此需涉攀高之险:宫殿区位于白云山主峰之上,是建筑的分布区。
白云山庙观的建筑,既有统一的格调,又富于变化,建筑空间的连接体则更是丰富多变,这些建筑结合了明清两代的营造方法,又明显融人了地方风格,使之更臻完美。
白云观既供华夏大地供奉的传统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神,白云观山神之多、之全,真可谓诸神荟萃,集于一观,这在各地的古观、古寺中是少见的,其间记述和演绎了许许多多宗教故事、神话传说。
因此,白云观也就能满足各种人的各种要求,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寄托精神的圣地,人们对白云观寄托着某种美好愿望,这也许就是白
云观香火鼎盛、历代不衰的原因。
一年中,白云观较大的庙会有三次,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祖师降生之日;四月初八,是白云观修成之日;九月初九,是真武祖师飞身之日。
欢迎大家到时来赶我们的庙会,那时真是热闹非凡。
现在就请大家跟我登上白云山,走进白云观。
天下名山必赋名门,这座官式形制的大牌坊就是白云观的山门,它的建筑为四柱三门七楼牌楼,三昂七踩半拱,
歇山顶。
门楣上携刻着明万历皇帝敕谕的“白云山”三个大字,充分显示着它的等级地位及威严神圣。
入山门,过滴翠园,只见涓涓细流不断,据说这洗心泉是专门供朝山的贤士净身的地方,以示洗去凡尘俗土。
越小石牌坊,又称为“低头牌坊”,小石牌坊为明代遗迹,清嘉庆年间重修,为二柱单跨石构建筑,上下游人须低头而过,以示虔诚朝山之意。
现在映人我们眼帘的便是360余级的石阶“神路”了,这便是登山之道。
这一级一级石磴,采用699块青石依次砌成,从山根直达山顶,愈高愈陡,宛若天梯。
当我们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一座精美俏丽的纯木结构木牌楼便映入眼前了,木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高8.5米,四柱三门三楼,歇山订,正楼单檐。
显得脱俗素雅。
这座牌坊无依无托,搏击风雨400余年,它特殊的结构和构造,显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
穿过木牌楼,我们便来到白云观庙观群。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五龙宫,五龙宫为白云观的底层建筑,也是白云观重要建筑之一,建于1690年。
五龙宫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组成整齐的小四合院,在古柏青松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庄严。
五龙宫也称“五龙择圣宫”,是道教追溯真武大帝脱胎成仙的宫殿,殿内供奉着赤、黑、白、黄、绿五条龙,象征五龙择圣。
越过五龙宫,就是白云观的四道天门,仰望天门一处高过一处,上接云天,如入天宫。
经过一番辛苦,穿过四道天门,我们便来到白云观的中心——真武祖师殿,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俗称正殿。
真武祖师殿由前后两殿组成,古建筑专家考证,后殿为明代建筑,建于1605年;前殿为
清代建筑,该建筑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风格。
进入殿院首先看到一株参天古柏,冠盖如云,一对石狮雄踞院中,威严无比。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真武大殿院内的这些古柏,它们已活了300余年。
进入殿门,真武祖师塑像端坐平台,这座铜像高达3米,重5000斤,两边有泥塑十大元帅,选型美观,栩栩如生,神威赫赫,喻以真武祖师出巡之势。
真武祖师内的壁画绘于明万历年间,它以极其宏大壮观的场面,描绘了道教诸神拜谒真武祖师的情景。
这些壁画大都出自民间画匠之手,其笔法精细,人物生动,颜色明丽,显示了画家们非凡的才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是一座艺术殿堂,是一座文化宝库,令我们赞叹!
现在我们来到真武祖师殿外的钟鼓楼。
钟楼建于1605年。
钟楼上悬挂的钦钟是1606年所铸,重一万斤,这口钟的传奇之处在于此钟比普通大钟多出两耳,传说在这两耳上,对着雹灭、恶风、暴雨敲打,有退云止雹、禁恶风、止暴雨的
神奇功效。
每当古钟敲响,响彻八方,隔河的山西也能听得见,有白云晨钟之美誉,列为佳县八景之一。
鼓楼与钟楼对应,十字歇山顶,两滴水木构建筑,鼓楼上的特别之处是不挂皮鼓,而挂铜鼓,传说与名宦海瑞有些瓜葛。
相传道观中的鼓面原先都是牛皮所制,一日海瑞来到道观朝拜,闻听道人讲:“修炼之土,三餐素食拒不杀生”,海瑞提问:“既不杀生为何用牛皮制鼓?岂不言不副实?”道士听后幡然悔悟,从此道观中所有的鼓面都改用了铜皮。
2001年1月6日国务院公布白云观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走出正殿,看到三官殿,三官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气势雄伟,里面供奉的为天官、地官和水官。
告别三官殿,我们来到藏经阁,悬山式砖木结构,坐南面北,内立“圣旨”碑,龙首碑额,上刻神宗皇帝给白云观颁发的圣旨,圣旨原件保存完好,现藏于佳县档案馆。
藏经阁建于1619年,为白云观主要建筑之一,内存有道经4726卷。
过玉皇阁、三清殿,我们来到了元辰殿,这座重檐qian 山式仿古建筑建于1992年,面阔7间,面积近500平方米,殿内正中塑斗姆及左铺右弼,四周塑60元辰。
斗姆即星斗之母,60元辰乃60甲子,为道教信奉的60位置宿神,每位神明用天干地支循环相配而得,自己的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
大家都可以推断一下自己的本名元辰,然后礼拜求吉祥,顺星。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财神殿,又名三灵侯殿,建于1710年,硬山式仿古建筑,殿内供奉了福神、禄神及财神。
游了这么多景点,大家也累了吧,现在我们就去超然阁。
当我们驻足在这座方亭时,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之感油然而生,于是烦恼顿消,顿觉天地之大。
休息完之后,接下来的时间就请大家自由参观。
白云观的羊道会、道教音乐也是非常有名的,有兴趣的朋友就请去欣赏。
我的讲解就到这全部结束了,愿我的讲解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