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报告文学作家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王夏
当代中国报告文学作家集锦
083刊赖以生存并绵延不尽的发展。
在此,谨向这些作家深表谢忱!
唯此,从本期起开辟本专栏……
第一集
导师 李炳银
李炳银,曾用名,李三江(农历1950年6月25日——),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县铁炉乡厨李村。
1969年2月入空军服役;1972—1975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学习;1975年7月,入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工作;1979后,在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创作研究部分别从事文学编辑和创作研究工作。
曾任中囯作家协会研究室学术秘书,负责日常工作。
1998年被评聘为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
1970年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家。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多次担任中国作家协会“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评选委员会副主任。
2000—2004年任《报告文学》主编,2011—2021年任《中国报告文学》主编、《中国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编委会文学组组长、
《中国报告文学理论建构丛书》
(四卷)主编等。
著有《文学感知集》《生活·文学与思考》《中国报告文学流变论》《小说艺术论》《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风景》《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国学宗师 ——胡适》等,编著近百种。
曾两次获得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2012年获首届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2023年7月,荣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授予的“中国报告文学事业终身成就奖”等。
文学成就:著作目录——《文学感知集》 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生活·文学与思考》 解放军出版社,1996.《国学宗师——胡适》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小说艺术论》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中国二十世纪报告文学的风景》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作家出版社,2009. 发表于全国各地报刊的论文,尚有未结集的计约80余
万字。
担任主编著作目录——
《新时期中国报告文学大系》(10卷) 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中国报告文学经典书系》(1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1949—2009中国报告文学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中国优秀报告文学读本》(上下)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中国新世纪报告文学经典》3本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中国精神·我们的故事》8卷 山西希望出版社,2016.《中国创造故事丛书》7卷 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
《大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报告文学》3卷 安徽文艺出版社,2018.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年选1995—2022》27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
《中国报告文学理论建构丛书》4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2021.
等等编著近百部。
名家 王伟举
王伟举,湖北宜城人。
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4年开始在《湖北文艺》发表作品,其后在《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短篇小说《在河那边的村子里》《弯弯的豆角》《花地》等数十篇,其中短篇小说《别了,巴城公社》获得长江文艺短篇小说佳作奖。
198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花地》;20世纪90年代改写报告文学,先后在《报告文学》《芳草》《湖北日报》《长江文艺》《北京文学》《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等报刊发表中短篇报告文学《摩登农民》《罗汉果》《夏新梅还债》《凝聚的群山》《飞旋的世界》《五山茶经》《汉江在呼唤》《东方底特律之梦》《超越神话》《一个中国版的希波格拉底誓言》《探秘火山口上的温州》《转型中国——东莞进行时》《八坊十三巷——甘肃文化的新地标》《忌日》等。
结集出版报告文学集《飞旋的世界》《东方底特律之梦》《超越神话》等。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世纪沧桑》《汾清河的儿女们》《百鸟为什么朝凤》等。
其中《超越神话》获得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征文奖,长篇《汾清河的儿女们》获得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另有电视剧本、散文、文学评论多(部)篇。
曾任襄樊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襄樊市文联秘书长、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文学感悟:
一条艰难的路
我们这代人,一直怀念20世纪
80年代报告文学的盛世
辉煌。
在当今新时期的“大时代”和自媒体泛滥的“微时代”
085面前,无论多么优秀的作品,也无法再现徐迟《哥德巴赫式猜想》式的辉煌。
我曾经一直对报告文学的不可替代性信心满满,但近来却深感在“大时代”与“微时代”的夹缝里“生存”日愈艰难。
自认为穷尽毕生技能精雕细刻的精品,会被一句“敏感”轻松拍死,在各行各业圈地成风、内卷加剧的环境中,对于我们这些基层写作者,未来的报告文学之路注定日渐艰难。
然而无论多么难走,总还是要走下去的,因为热爱。
名家 卢戎
卢戎,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青岛市作协副主席。
出生于海滨城市青岛,幼年随父母支边宁夏,在大漠滩涂埋下了西北情结,锻造了坚毅的性格。
学医、经商、创业,最终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拿起了笔,将悲悯与担当安置于文字之间,书写灵魂的纹路。
无数次说走就走的独行,众多的历练和采访,使她贴近世相百态,饱览人情冷暖。
她热爱诗歌,将诗意的表达渗透于作品,使其更具可读性和艺术感。
她的心持久地被弱势群体的苦与乐盈满,撰写了大量的志愿者、盲人、残疾人等题材的报告文学。
通过笔尖的呼吁,给他们带去希望和力量,使他们得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和温暖,同时也给读者以启迪。
作品获得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中国童书榜“百佳童书奖”等诸多奖项,还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作专题朗读推介。
文学感悟:
坚守真实性的表达,是报告文学写作的根基。
要获取详实的、有价值的素材,无不伴随着艰苦的探索过程。
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有着刻骨铭心的采访心酸,同时充满了各种未知的挑战。
写报告文学,需要勇气和坚毅的性格。
多年前从接触报告文学开始,我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没想到现实比梦想要残酷得多。
当多次面临困难甚至绝境的时候,我从没想过放弃,那完全是出于热爱。
这样的坚守不仅仅是单纯热爱报告文学这种表达方式,而是纷繁错综的当下社会生活环境和状态,深深地吸引着我不断地去挖掘,并由这样的艺术表达,安放内心涌动的好奇和悲悯,我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而每次得到读者的反馈和认可,都感觉很值得,也成为坚持下去的动力。
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这样一群人使我似乎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那件大事。
一次,我与几个盲人学生一起共进晚餐,眼前的一幕使我感到震惊,那时就觉得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我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事,用心陪伴他们共同面对厄运,接纳自己。
他们释放了苦涩的泪水,把微笑永远绽放在我的记忆中,那璀璨的光照亮了我,使我对生命的认知越来越清晰。
于是我的朋友圈里残疾人朋友越来越多,我在这样的创作中不断寻找真正的自己。
在得知大量的读者跟着我的文字一起成长时,我的创作视角就更多地聚焦弱势群体,着眼于小人物的命运。
他们成为这些年我创作的重点作品。
我深知,思想性是优秀报告文学的最可贵之处,作品往往通过艺术地呈现真实的社会现象,渗透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和正确判断,从而给读者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积极的参照和启示作用。
这就对报告文学作家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思维方式和娴熟的艺术表达能力,同时要具备社会学家的钻研精神:这一切都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清晰自己的不足,学习永不止息。
唯愿自己能够不断积聚能量,去书写更多的人情冷暖,尽可能多地去照亮别人。
以悲悯的目光去关注世界,以更真实的艺术表现来准确生动地存留当下时代印记,写出有价值的作品,并为报告文学赋予真正的意义作出一点努力。
责任编辑/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