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第7课 诗三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 诗三首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芙.蓉(fú) 赠遗.(wèi) 譬.
如(bì) B .慷慨.(kǎi ) 子衿.(qīn ) 鼓瑟.
(sè) C .采掇.(duō) 阡陌.(mò) 哺.
育(pǔ) D .羁.鸟(jī) 守拙.(zhuō) 樊.
笼(fán) 答案 D
解析 A 项“譬”读p ì。

B 项“衿”读j īn 。

C 项“哺”读b ǔ。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忧思.
难忘(功业未就而老将至的焦虑之情) B.⎩⎪⎨⎪⎧ 食野之苹.(苹果)越陌.
度阡(东西向田间小路) C.⎩⎪⎨⎪⎧ 桃李罗.堂前(排列)枉.
用相存(枉驾) D.⎩⎪⎨⎪⎧
羁.鸟恋旧林(束缚)乌鹊..南飞(乌鸦) 答案 B
解析 苹:艾蒿。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
苹 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
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答案 D
解析 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 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 )
A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答案 D
解析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意思。

5.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上下句。

(1)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乌鹊南飞。

(3)方宅十余亩,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海不厌深。

(5)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所思在远道 (2)月明星稀 (3)草屋八九间
(4)山不厌高 (5)依依墟里烟
二、一法一练——炼字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选自《古诗十九首》) 6.这首诗的开头,叠用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答案叠用四个“行”字,极言其行走之远,兼有分离久远之意。

用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使痛苦伤感的氛围笼罩全诗。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10题。

归园田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晨兴理荒秽.:
(2)带月荷.锄归:
(3)但.使愿无违:
答案(1)荒芜(2)扛(3)只,仅,唯独
8.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9.“草盛豆苗稀”中“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答:
答案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10.“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指的是什么?
答:
答案“愿”指的是远离官场的污浊,在自然美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节操。

四、语言运用
11.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

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情中,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
时官人的豪兴傲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答案(示例)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文人的多愁善感回味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壮士的悲怀壮行
1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部分语序不够连贯,请调整其语序,使句式协调,语言连贯。

中国文人隐居时都希望是这样的:①最好有重叠的山,②无路可通,③在山的白云深处结一庐,④后面立着百丈松,⑤前面临着深渊,⑥瀑布和怪石分布左右。

他坐在这庐中,啸傲或弹琴,与世人永远隔绝。

答:
答案⑥句改为“左边挂着瀑布,右边耸着怪石”或“左右分布着瀑布和怪石”,②句应放在⑥句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