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课堂教学巡视 让学生学习更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2-2019年第50期(总第198期
)
课堂教学KETANG JIAOXUE
着眼课堂教学巡视 让学生学习更有效
朱玲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江苏苏州 215600)
摘 要:对数学教师来说,教学巡视是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巡视,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更能让教师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得学生知识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流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学习;课堂教学;教学巡视;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52-02
引 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
学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1]”教学巡视,对数学教师来说,是日常数学教学中
不可或缺的环节,看似不起眼,作用却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有效进行教学巡视,既能沟通师生感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让教师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准确、高效地
获得学生知识学习的反馈信息,利于教师及时调控教学流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数学课堂教学巡视的内涵
数学课堂教学巡视是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在学生之间进行巡视,查看学生学习状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调整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教学巡视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会存在,是教师了解学情和学生正在进行活动的必要反馈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时,往往存在这样几种情况,教师会进行教学巡视:引导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操作数学探究活动,提出学习要求后,教师会进行教学巡视;让学生进行数学练习时,教师会进行教学巡视;让学生就某一问
题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会进行教学巡视。
二、数学课堂教学巡视存在的一些问题
1.“走马观花”式的巡视
教师在教学巡视时,存在走马观花式巡视现象。
有
些教师(在公开教学中)仅仅为了获取教学流程中展示的材料,达到目的后就停止巡视;有些教师在教学巡视时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停地小声提醒、催促学
生,如“快一点、再快一点”。
这样的教学巡视如蜻蜓点水,不能深入学生学习活动,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只巡不视”式的巡视
部分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在教学巡
视时,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巡视,存在“只巡不视”的现象。
教师在学生之间的轻步走动,只是给学生一种“教师在看着自己学习”的感觉,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一定的规范
作用,但没有起到巡视的真正作用,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反馈效果,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巡少略整”式的巡视
部分教师在教学巡视时只关注少数学生(班上的突
出学生和较差的后进生),而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有
所忽视。
教师专注学习个体中一点或几点,而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不甚了解,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指导较为欠缺。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巡视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以上教学巡视的不足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
学实践与感悟,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巡视有效性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为学生数学学习助力。
1.有效的“望”:观察是教学巡视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
学习状态,面向全体,不落下一位学生。
例如,可以用关注的目光观察学生,而且要观察得全面、及时,特别是在学习关键知识时。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教师提出怎样把
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后,让学生进行圆形纸片学具操作。
这时教师要全面观望学生的操作情况,先从整体观望学生研究情况,察看每位学生的进度,关注他们的学习反应,以有效的“望”进行课堂教学巡视,做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掌控。
这样利于教师及时依据学生学习情
况进行教学调整,使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有机融合。
2.有效的“闻”:反馈是教学巡视的前提
课堂教学巡视中的“闻”,是指教师要及时了解学
生的学习反应,关注学生的教学反馈。
有效的“闻”是指教师应了解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一切情况,既要知道学
生的学习进度,有没有犯错,还要知道学生学习中的真实想法。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在课堂
教学巡视中发现部分学生进行练习时常常忘记“底×高÷2”中的“÷2”。
这里,教师不是简单地提醒学生纠正错误,而是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做法。
听取学生的汇报后,让他们自己思考:三角形的底×高实质上求的
是什么面积,引导学生认识到:忘记“÷2”并不是简单的“忘了”,而是在求与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053-2019
年
第50期(总第198期
)
课堂教学KETANG JIAOXUE
的面积。
通过有效的“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指导打下伏笔。
3.有效的“问”:询问是教学巡视的必需
课堂教学巡视中的“问”和“闻”是相互关联、相
辅相成的。
教师要“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把“望、问”结合起来。
课堂巡视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特别要收集学生学习的特例和共性情况。
发现典型案例时,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做对的原因,更要了解学生做错
的原因,鼓励学生相互提问、向教师提问。
教师要及时深入学生中去,做到真正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巡视。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在课堂教学
巡视中发现,学生除了“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以外,还有几个学生是用“把圆切割成的小扇形拼成三角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可惜的是推算时算错了。
这里教师要及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自我纠错,实现正常的知识迁移,顺利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殊途同归,建构知识。
4.有效的“切”:指导是教学巡视的结果
课堂教学巡视中的“切”,是指教师在巡视时依据
观察所获得的课堂反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行为。
教师可以针对大多数学生存在的某一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流程,进行集体指导。
也可针对某些学习个体进行单点或多点的指导。
这样利用教学巡视进行有侧重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避免“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的存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认识垂线”一课中,教师在教学巡
视中发现,当直线不是水平的线时,部分学生画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常常会出错,这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错误,进行集体反馈。
一方面,让做正确的学生进行示范,明确垂线的画法;另一方面,出示错误的典
型例子,引导学生纠错,突出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真正实现教学巡视应有的效果。
四、数学课堂教学巡视须注意的地方1.备课时设计好巡视时间课堂巡视作为教学中的应有环节,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设计好什么时候巡视以及巡视的时间分配。
2.教学时选择好巡视路线
教师在教学前应依据班级座位的分布情况,选择课
堂教学巡视路线。
进行教学巡视时,避免在教室中乱走,这有利于教师指导个别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指导时平衡好巡视对象
教师在教学巡视指导时,要把全体学生作为对象,不
能只关注少数或个别学生。
教学指导不能只关注优秀学生或落后学生,而要了解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多样化,开
阔眼界,拓宽思路,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结 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有效的教学巡视,以
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巡视的重要作用,实施“望、闻、问、切”的教学巡视策略,让学生的数学学
习更加有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灵动、精彩、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作者简介:朱玲(1990.5—),女,江苏张家港人,中小学二级教师。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的有效性研究
陆玲
(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洲实验初中,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实验课贯穿整个学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有了很大变化,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课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自行挖掘和归纳化学规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完美衔接,更好地落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然后就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初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53-02
引 言
初中化学课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
系密切。
有效的实验课教学,能够将实际生活与化学学科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意义和目标,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加深对枯燥化学公式的学习印象和掌握程度。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