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 昀 河 中 石 兽
纪昀,字晓岚,清代著 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 《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 《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 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 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 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 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 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 第一种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僧
顺流而下
无迹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果得于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数里外
• 1、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 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 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 么不同? • 3、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 呢? • 4、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 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 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 余里,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 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 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 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 据理臆断欤!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 究 物理。是非木杮(fèi), •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笑 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客观事物的道理。 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 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 ? 只不过石头的性质 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 •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 石兽埋没在沙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顺着 河水寻找它们,不是弄颠倒了吗?” • 大家信服,认为是确定不移的道理。
• 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 • ⑴至石之半 • “之”指代 • ⑵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之”指代 (3)其反激之力 “之”指代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 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 C 论是_____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பைடு நூலகம்
“笑曰”“尔辈不能究物 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 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 他人
老河兵
有实际经验,自信满满
• 问题一:对同一个现象,产生 不同的认识,这在生活中是 很常见的。请你举一个例子, 并简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 不同。
古今异义
古
干 岸
今
不潮湿
看 经历 物理 事物的道理 一门学科 这 表判断的动词 是 已经 已 停止
阅
课堂测验
河中石兽
• 1、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 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 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 么不 同? • 3、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 呢? • 4、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 求之于上流。 • 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 “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 漂浮,(所以)河水不能冲走石头, • 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 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知其 找到 既然这样,那么 只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主观武断 吗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 圮(pǐ)于河,二 石兽并沉焉。 • 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 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陷入水中。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 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 水中寻找石兽,竟然无法找到, • 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 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寻十余 里无迹。 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 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结构的,这个故事说 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 课文中所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 学习有什么启示?
请思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C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 按照他说的那样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 • 到了石兽。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 可据理臆断欤? • 真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 其中第二点的多了, • 可以凭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一词多义
代词,代顺流而下寻 找石兽这件事 沿河求之 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代讲学家的话. 当求之于上流 代词,代石头. 之 其反激之力 的 的 至石之半 求之下流、 代词,代石兽 求之地中 然则天下之事 的 闻之笑曰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比较
理由 寺僧 讲学家 以为顺流下矣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 沙上,渐沉渐深耳
老河兵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 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 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 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 逆上矣
• 1、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 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 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么不 同? • 3、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性坚 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呢? • 4、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兵的 方法是对的?
的言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讲学家的话 凡是 失落 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应当 上下句之间表原因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 的 水处啮 沙 为 坎穴 ,渐激渐深,至 形成 坑穴 等到 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摔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 像这样sù 一再翻转 停止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于是 逆流而上 固然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果 按照 他,指老河工。
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 是( D )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柿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题解\: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是:古义:代词,此,这,今义:判断词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个地方。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 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 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 其二,仅根据自己的一 知半解就作出主观判断, 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 判断。
• 1、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 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 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 么不 同? • 3、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 性 • 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呢? • 4、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1、僧: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2、僧: 3、讲学家: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 略了流水 4、老河兵: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 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 临 河干,山门 圮于河,二石
pĭ
靠近 河岸 经历 年
倒塌
兽 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 募金重修, 求二
一起
募集
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船桨,这里 竟然 指划(船) yè 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 zhà o
拖着
踪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 之笑曰:“ 尔辈不 设馆授徒,即教 听说 顺流打捞石 你们这 书 兽这件事 些人 fè i 能究 物理, 是非 木杮,岂能 为暴涨 推究 事物的道理 这 木片 怎么 被 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带 yān 是 坚硬沉重 松散轻浮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 埋没 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荒唐 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精当
新课导入
• 导入:这篇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庙靠近河, 庙门倒塌之后,门旁的两只石狮也掉到了河里。 后来要修庙,决定要把石狮打捞上来。有人说, 到下游去找,因为石狮被水冲走了,结果在下 游没找到。一个读书人说,石狮肯定沉到沙泥 里去了,因为石头重,沙泥轻,结果在庙前的 沙泥里也没找到。一个老水手最后说,这两个 石狮在上游,结果果然在上游打捞到了。 怎么 会到上游去呢?阅读完课文后我们便知道了。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 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 • 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 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 • 转转不已, 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翻来翻去停不下来,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 相反的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颠倒了;在河底寻找, 不更加颠倒吗?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A、水不 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 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
B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 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 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 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0、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121、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 122、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123、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124、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125、出路出路,走出去了,总是会有路的。困难苦难,困在家里就是难。 126、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127、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 128、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129、你不要一直不满他人,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 130、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131、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132、人生就像一个动物园,当你以为你在看别人耍猴的时候,却不知自己也是猴子中的一员! 133、把事情办好的秘密就是行动。成功之路就是有条理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行动! 134、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135、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佩恩 136、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13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 罗兰 138、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39、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140、就算全世界都否定我,还有我自己相信我。 141、人的缺点就像花园里的杂草,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快就会占领整座花园。 14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143、在必要时候需要弯一弯,转一转,因为太坚强容易折断,我们需要更多的柔软,才能战胜挫折。 144、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 145、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 146、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郭沫若 147、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148、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14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50、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151、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多次精心修改,才能不断完善。摘自:读书名言 152、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53、一个懒惰的少年将来就是一褴褛的老人。 154、坚持最难,但成果也最大。 155、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156、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57、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58、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60、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61、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162、学的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学不到的是磨练。 163、命运就像自己的掌纹,虽然弯弯曲曲,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164、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165、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166、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167、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68、你能做到的,比想像的更多。 169、天道酬勤。也许你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回报,但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 170、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71、在生活中,我跌倒过。我在嘲笑声中站起来,虽然衣服脏了,但那是暂时的,它可以洗净。 172、放弃谁都可以,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173、尝试去把别人拍过来的砖砌成结实的地基,生活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174、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会让自己大吃一惊。 175、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76、上帝从不抱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抱怨上帝的不公平。 177、没有所谓幸运或厄运,每件事情有因必有果。
纪昀,字晓岚,清代著 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 《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 《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 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 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 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 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 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 第一种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僧
顺流而下
无迹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果得于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数里外
• 1、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 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 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 么不同? • 3、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 呢? • 4、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 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 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 余里,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 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 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 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 据理臆断欤!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 究 物理。是非木杮(fèi), •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笑 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客观事物的道理。 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 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 ? 只不过石头的性质 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 •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 石兽埋没在沙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顺着 河水寻找它们,不是弄颠倒了吗?” • 大家信服,认为是确定不移的道理。
• 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 • ⑴至石之半 • “之”指代 • ⑵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之”指代 (3)其反激之力 “之”指代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 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 C 论是_____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பைடு நூலகம்
“笑曰”“尔辈不能究物 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 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 他人
老河兵
有实际经验,自信满满
• 问题一:对同一个现象,产生 不同的认识,这在生活中是 很常见的。请你举一个例子, 并简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 不同。
古今异义
古
干 岸
今
不潮湿
看 经历 物理 事物的道理 一门学科 这 表判断的动词 是 已经 已 停止
阅
课堂测验
河中石兽
• 1、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 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 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 么不 同? • 3、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 呢? • 4、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 求之于上流。 • 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 “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 漂浮,(所以)河水不能冲走石头, • 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 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知其 找到 既然这样,那么 只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主观武断 吗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 圮(pǐ)于河,二 石兽并沉焉。 • 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 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陷入水中。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 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 水中寻找石兽,竟然无法找到, • 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 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寻十余 里无迹。 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 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结构的,这个故事说 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 课文中所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 学习有什么启示?
请思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C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 按照他说的那样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 • 到了石兽。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 可据理臆断欤? • 真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 其中第二点的多了, • 可以凭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一词多义
代词,代顺流而下寻 找石兽这件事 沿河求之 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代讲学家的话. 当求之于上流 代词,代石头. 之 其反激之力 的 的 至石之半 求之下流、 代词,代石兽 求之地中 然则天下之事 的 闻之笑曰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比较
理由 寺僧 讲学家 以为顺流下矣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 沙上,渐沉渐深耳
老河兵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 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 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 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 逆上矣
• 1、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 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 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么不 同? • 3、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性坚 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呢? • 4、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兵的 方法是对的?
的言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讲学家的话 凡是 失落 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应当 上下句之间表原因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 的 水处啮 沙 为 坎穴 ,渐激渐深,至 形成 坑穴 等到 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摔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 像这样sù 一再翻转 停止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于是 逆流而上 固然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果 按照 他,指老河工。
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 是( D )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柿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题解\: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是:古义:代词,此,这,今义:判断词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个地方。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 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 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 其二,仅根据自己的一 知半解就作出主观判断, 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 判断。
• 1、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 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 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 么不 同? • 3、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 性 • 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呢? • 4、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1、僧: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2、僧: 3、讲学家: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 略了流水 4、老河兵: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 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 临 河干,山门 圮于河,二石
pĭ
靠近 河岸 经历 年
倒塌
兽 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 募金重修, 求二
一起
募集
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船桨,这里 竟然 指划(船) yè 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 zhà o
拖着
踪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 之笑曰:“ 尔辈不 设馆授徒,即教 听说 顺流打捞石 你们这 书 兽这件事 些人 fè i 能究 物理, 是非 木杮,岂能 为暴涨 推究 事物的道理 这 木片 怎么 被 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带 yān 是 坚硬沉重 松散轻浮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 埋没 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荒唐 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精当
新课导入
• 导入:这篇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庙靠近河, 庙门倒塌之后,门旁的两只石狮也掉到了河里。 后来要修庙,决定要把石狮打捞上来。有人说, 到下游去找,因为石狮被水冲走了,结果在下 游没找到。一个读书人说,石狮肯定沉到沙泥 里去了,因为石头重,沙泥轻,结果在庙前的 沙泥里也没找到。一个老水手最后说,这两个 石狮在上游,结果果然在上游打捞到了。 怎么 会到上游去呢?阅读完课文后我们便知道了。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 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 • 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 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 • 转转不已, 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翻来翻去停不下来,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 相反的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颠倒了;在河底寻找, 不更加颠倒吗?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A、水不 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 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
B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 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 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 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0、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121、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 122、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123、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124、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125、出路出路,走出去了,总是会有路的。困难苦难,困在家里就是难。 126、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127、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 128、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129、你不要一直不满他人,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 130、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131、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132、人生就像一个动物园,当你以为你在看别人耍猴的时候,却不知自己也是猴子中的一员! 133、把事情办好的秘密就是行动。成功之路就是有条理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行动! 134、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135、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佩恩 136、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13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 罗兰 138、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39、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140、就算全世界都否定我,还有我自己相信我。 141、人的缺点就像花园里的杂草,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快就会占领整座花园。 14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143、在必要时候需要弯一弯,转一转,因为太坚强容易折断,我们需要更多的柔软,才能战胜挫折。 144、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 145、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 146、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郭沫若 147、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148、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14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50、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151、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多次精心修改,才能不断完善。摘自:读书名言 152、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53、一个懒惰的少年将来就是一褴褛的老人。 154、坚持最难,但成果也最大。 155、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156、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57、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58、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60、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61、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162、学的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学不到的是磨练。 163、命运就像自己的掌纹,虽然弯弯曲曲,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164、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165、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166、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167、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68、你能做到的,比想像的更多。 169、天道酬勤。也许你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回报,但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 170、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71、在生活中,我跌倒过。我在嘲笑声中站起来,虽然衣服脏了,但那是暂时的,它可以洗净。 172、放弃谁都可以,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173、尝试去把别人拍过来的砖砌成结实的地基,生活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174、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会让自己大吃一惊。 175、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76、上帝从不抱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抱怨上帝的不公平。 177、没有所谓幸运或厄运,每件事情有因必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