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泉中学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第1小题,8分,2-4小题,每小题2分,第5题4分,共18分)
1.依据语境,完成下列各题。

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呤,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粱,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2)请给加点字注意(1分)
①直窜.向云霄里()②攒.成()
(3)请给拼音写出汉字(1分)
①皂jiá ( ) ②斑máo()
(4)请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1分)
()→()()→()
(5)在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1分)
A.碧绿光滑高大紫红 B.绿色光滑高大深红
C.嫩绿光亮高高深红 D.碧绿光滑高高紫红
(6)请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子写一句话。

(2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这样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的老师的报告。

C.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D.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①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⑤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A.②①④③⑤ B.④③⑤①② C.②①⑤③④ D.④②①⑤③4.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等。

C.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作家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5.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0.5分,共4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咏雪》一文中赞誉为“咏絮之才”的谢道韫的咏雪之句子是“”。

(5)“求知至乐”这一教育思想正是对《论语》中的孔子“,”
的教育思想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6)“草”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写出两个含“草”的完整诗句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6-9题,共8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6.“调查阅读情况”是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

下列表格是对你们学校学生阅读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

你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2分)
种类
初中生人均阅读时长(分钟)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纸质书16.5 13.4 9.2
电子书10.3 11.6 12.1
7.活动中第一小组的同学朗诵诗歌《园丁赛》,紧接着,第二小组的同学将表演小品《送》。

请你帮主持人为这两个节目之间写一段串词。

(3分)
(二)汉字书写与鉴赏(3分)
8.请仔细观察下边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

(2分)
9.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等字体。

以“家”字为例,A为篆体,B为行体,为楷体。

(1分)
三、阅读(10—24题,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0-11题。

(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作简要赏析。

(2分)
1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12—l4题。

(6分)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

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

”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

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A .
B .
C .
D .
E .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

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

”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

你们在半空中作证。

”众神都在云端看着。

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2.该故事的情节是。

(2分)
13.请你仿照示例任选一个人物作出评价。

(2分)
示例:猪八戒:爱挑拨是非、贪吃好色。

14.读后你有什么启示?(2分)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15-19题。

(12分)
甲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乙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割席断交》
注释:①乘轩服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

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

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②席:坐具,坐垫。

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

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
(3)饭.疏食,饮水(4)华捉而掷.去之
16.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意思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太丘舍去.华捉而掷去.之
B.与朋友交而不信.予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子.非吾友也子.曰
D.曲肱而枕之.学而时习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子非吾友也。

18.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有很多交友的名言、警句、故事、成语等,如“君子之交淡如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请你再写出一个(1分)。

19.每个人都有自己交友的原则,请围绕“交友之道”来谈谈你的交友原则。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

(12分)
敬畏一粒米
林文钦
①一粒米能有多重?我一直以为,它重如一座山。

②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在深秋的时候总是出去“捡地”,就是去大地里捡拾农人秋收后遗落在地里的粮食。

每次母亲都要走上好几十里的地,背回来半麻袋瘦瘦的稻秆儿,脱了皮,最后能收获一海碗那么多的大米。

母亲一点点地积攒着,然后用它给我们当口粮,那是儿时我们所有的营养来源。

粒米之恩,能与皓月争辉!
③米吃多了,就有了想法。

诗人说“米是漫山遍野的精灵,是生长绿色的种子,是
陆地结的珍珠”,我也有这个感觉。

有时我看到掉在桌上的一粒米,会产生一番联想:这粒米,不知道是哪粒种子被种在土里,经过了多少风霜雪雨,又被哪个农民精心养育,浇水、施肥、捉虫、打药,顶着酷暑烈日收割了来,再冒着酷暑高温脱了粒。

脱一遍还不算,再脱一层皮,再脱一层皮,成为白白亮亮的精米,大有缘法落到我的饭碗里,结果不等吃它入口,就被轻轻抛弃,假如这米有灵,不知道会不会伤心?
④对于米,汪曾祺先生有过经典描述。

其笔下有一个叫作八千岁的人物,开着一个米行,他店里一溜排开几个大米囤,从“头糙”“二糙”“三糙”到“高尖”应有尽有。

挑箩把担卖力气的吃头糙米,一老碗紫红的糙米饭,上面堆上岗尖岗尖的腌小鱼和小青菜,大口大口吞食;住家铺户吃二糙三糙米,比头糙精致,米色亮白一些;所谓高尖,精致透亮,只有高门大户才吃,普通百姓不是吃不起,只是总觉得有些糟蹋。

中国人自古惜福心理就十分强烈,字纸尚且不肯浪费,更何况养身的米?
⑤此外还有糯米和晚稻香粳。

糯米不用说,常用来蒸八宝饭、包粽子:香粳米煮出粥来米长半寸,颜色浅碧如碧螺春茶,香味浓厚。

《西厢记》里有一个章回专门说到崔莺莺吃的一顿便饭: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碗虾丸鱼皮汤,一碟腌的胭脂鹅脯,另还有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⑥我更是留意《红楼梦》里上上下下各色人等吃的米。

身份不同,吃的米也需论资排辈。

咱们吃的精白米饭在那个富贵乡里是下人吃的,老祖宗看到有人盛了一碗白米饭给珍大嫂子,会笑嗔:“怎么盛这个饭给你奶奶?”主子们吃的不是红米就是绿米。

红的,颜色嫩红,味腴粒长,香气扑鼻,叫做“御田胭脂米”;那绿米,就是芳官吃过的“绿畦香稻粳米”。

⑦关于米,还有不少的传奇典故。

据说远古时候,上帝虽说把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命令他们流汗才有饭吃,但到底对自己的造物心怀恩慈,命令地下的麦子长得如同一棵树一般,分出七股八叉,每一个枝头都有一个麦穗,于是天下万民不缺粮食。

有一日上帝到人间巡行,发现麦子烂倒在泥里,上帝一怒之下改了规矩,下令麦株从今以后只结一穗,且不时有风雹雷灾、水患火欺,以此惩罚不知惜福的凡间生灵!
⑧真正有品德、有修养的人不肯怠慢了世间万物,尤其是珍珠一样的米。

在弘一大师的眼里,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白菜好,咸苦的蔬菜好,倘跋山涉水之际能有一碗白米饭,更是好上加好。

⑨我在闽东太姥山的摩宵庵吃过一次素斋,那些不起眼的素菜素饭,盛在清素的餐盘里竞是那样的温润有致,不由心生一丝感恩,细细把一碗米饭装进胃里,生怕丢弃一
个米粒。

⑩对生命的敬畏,源自一粒米,粒粒凝结了血和汗。

(鲁言摘自《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第7期)
20.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说“一粒米重如一座山”,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概述。

(3分)
2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敬畏一粒米”的理解。

(2分)
22.请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

(2分)
米粒是漫山遍野的精灵,是生长绿色的种子,是陆地结的珍珠。

23.第⑦段中讲述的传奇典故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分)
24.读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悟?(3分)
四、作文(40分)
25.题目:那一次,我真
提示: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600字。

2.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

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

3.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通泉中学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第1小题,4分,2-4小题,每小题2分,第5题8分,共18分)1.(1)(2分)百草园的美景
(2)(1分)①(cuàn)②(cuán)
(3)(1分)①(荚) ②(蝥)
(4)(1分)吟梁
(5)(1分)A
(6)(2分)略
2.D 3.C 4.D
5.(4分)(1)山岛竦峙(2)海日生残夜(3)断肠人在天涯(4)未若柳絮因风起(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6-7题,共8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6.(2分)示例:七、八年级学生阅读纸质书的时长多于电子书,但是九年级阅读电子书的时长却多于纸质书,总体阅读时长短。

要增强同学们阅读纸质书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7.(3分)示例:第一小组同学的深情朗诵,讴歌了浩荡的师思,让我们久久回味;第二小组的同学接着将为我们吹响送别的笙箫,在魂牵梦萦的离情别意中让我们带着彼此的祝福走上新的征程。

(二)汉字书写与鉴赏(3分)
8.(2分)略
9.(2分)C
三、阅读(10—24题,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0-11题。

(4分)
10.(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11.(2分)表达了作者对故友被贬谪遭遇的关心、同情、思念,以及无奈、惆怅之情。

(二)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12-l4题。

(6分)
12.(2分)三打白骨精
13.(2分)示例:孙悟空:除恶务尽、机智过人、疾恶如仇。

唐僧: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14.(2分)①不要被事物的外表所蒙蔽,应当仔细辨明真相,防患于未然;②要听信忠言,不要不加思考,听信谗言;③要顾全大局,不能因为个人小的怨隙误了大事;④除恶务尽,否则坏人总会卷土重来。

(答对一点即可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的选段,完成15~ 19题。

(12分)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同“悦”高兴、愉快(2)自我检查(反省)(3)吃(4)扔
16.(2分)B
17.(4分)(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2)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18.(1分)管鲍之交,伯牙绝弦,患难之交等
19.(3分)围绕诚信,志同道合,友善等来谈即可
翻译: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

(12分)
20.(3分)①米是我们一家人的营养来源,粒米之恩,能与皓月争辉;②一粒米要经过农民的许多道辛勤劳作才能换来,它凝结了血和汗;③米粒之缘,赐予惜福之人,赐予饥饿之人,对于他们,米粒之恩重如山。

(意思相近即可)
21.(2分)“敬畏”指严肃、认真、谨慎、不懈怠的意思。

(1分)米粒是人的养身来源,凝劳动者的
血和汗,“敬畏一粒米”是对这种神圣事物保持一种严肃、谨慎的态度。

(1分)表达了作者对
米粒的珍惜、感激和敬重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1分)(意思相近即可,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
22.(2分)比喻修辞手法,将米粒比作精灵、种子、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粒恩
泽大地的情景。

(1分)表达了作者对米粒的赞美之情。

(1分)
23.(2分)传奇典故意在警示人们应当珍惜粮食,因为粮食来之不易。

(1分)照应文章题目,为文章增添了文采,丰富了文化内涵,引发读者的想象,达到了情感共鸣。

(1分)(意思对即可)
24.(3分)围绕“珍惜粮食”“敬畏粮食”“敬畏生命”等来谈即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济南的冬天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