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市东城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
28分,每小题2分。
)
D .瓦特(W)
B .铅笔在水面“折断”
图2
C.树在水中的倒影D•花瓶在镜子中的像
4 •将经过冷冻的瓶装矿泉水从冰箱中取出后,发现瓶子的外表面附着了一层小水滴,其物态变化过程正确
的是
A .液化放出热量
B .熔化吸收热量
C .凝华放出热量
D .升华吸收热量
5.如图3所示是小东制作的昆虫观察盒,在盒盖上端安装凸透镜便于观察盒内小昆虫放大的像,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
他应该选择
A .焦距为5cm的凸透镜
B .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 .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吹长笛时发出的声音是长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 .吉它能弹奏出不同的音阶,是拔弦时用力大小不同
C .我们能区别两个同学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
D .我们听不到真空罩内的铃声,是因为只有空气能传声
7.将一金属块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测力计的拉力为F1,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与F2
B . G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 . G与F1是一对平衡力
D . G与F1是一对相互作用力G,金属块对弹簧
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 •牛顿(N)
B •帕斯卡(Pa)C.焦耳(J) 2.图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3•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电器金属外壳B•擦拭用电器 C.在咼压线附 D.用绝缘棒挑开
&图4是某物理小组设计的拍摄机动车辆闯红灯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红灯亮时,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会 闭合;机动车驶过时,安装在路面下方的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
当摄像系统的电路自动拍摄 违章车辆时,关于开关的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光控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B •只有压力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C .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同时处于闭合状态
D •若将两开关并联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9•如图5所示是一种风速测定装置。
其中风速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R 为定值电阻,R i 为滑动变阻器,
“ T 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活塞通过轻质细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
则
风速变大时
A .活塞上方气压变大,活塞向下移动
B .活塞上方气压变小,活塞向下移动
C . R i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风速表示数变大
D . R i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风速表示数变大 10 •图6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地漫游机器人,重为 5000N ,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
接触面积约为1000cm 2。
机器人耗时3h 在南极冰面上完成了
30km 的自主行走。
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A .机器人在冰面上自主行走的平均速度为 10m/ s
B .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为
1.25 K 04Pa
C •机器人使用履带可以增大对冰雪地面的压强
D •机器人使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
11•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 7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绳子受的拉力分别为 F 1、F 2,保持甲
乙两绳自由端的速度相同,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若不计绳重及轴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 F 1和F 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 . F 1和F 2大小不相等,F 1和F 2的功率相同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F 1和F 2做的功相冋
电 源
图4
风:
摄 像 系 统
△U 2表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u 0
B
.
C . A U 0= A U 计
A
D . A U i = A U 0+ A U 2
14.
密度计如图9所示,A 点处的刻度为1.0 X 03kg/m 3, B 点处的刻度为1.6 >103kg/m 1 A 、B 间距离15cm 。
把这个密度计放入甲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 点下方5cm 处;放入乙液体
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
A
3 3 A .甲液体的密度是 1.23 >10 kg/m 3
3
B. A 、B 中点处的刻度为 1.3 10 kg/m
C.
乙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是 3:4
D .甲、乙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6: 7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
12分,
每小题3分。
全部选对的得 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B .晶体加热到熔点需要继续吸热才能熔化
C .将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可以减慢蒸发
D .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这是汽化现象 16. 关于图10所示的各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12.某品牌的电热水袋部分性能指标如下表,当袋内的水初温是 20C 时,在额定电压下加热至自动断电需
要的时间为210s ,设电热管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水的比热容为4.2 >103J /(kg °C ))贝9
A .加热时电流为 2.25A
B .加热电阻为 48.4 Q
C .额定功率为 500W
5
D .水吸收的热量为 4.2 X 0J
13•在如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U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R 。
滑片P 从a 移动b 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变化量和三个电阻两端电压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
A I 、A U i > A U 0>
A B 图 10 C
D
A .运动快慢和方向相同的收割机与卡车是相对静止的
B .击出的门球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力维持它的运动
额定电压 袋内充水 自动断电温度
220V
1kg
70 C
C.自行车运动员在爬坡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18.如图12所示电路中
R 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
0.5切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
的电阻为 ______________
Q 。
D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降落时动能减小
17. 图11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与时间的关系
质量的关系
B
图11
将滑片P 置于电阻丝中点,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A •电源电压为3V
B .电阻丝的总电阻为 7.5 Q
C •当电压表示数为 2 V 时,滑片P 向左移动了 5 cm
D .电阻丝的总长度为 30 cm 三、填空题(共12分,每空2分)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减小时,电路中的总电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填 增大”或 减小”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凉水冷却滚烫的煮鸡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鸡蛋内
能的。
21.
重5N 的物体从高处下落,受到空气阻力为 ___ 0.2N ,则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是 N 。
22.
风筝在离湖面100米的上空飞舞,若湖水深为 5米,则风筝在
湖里所成的像与风筝的距离是 _________ m 。
23.
三个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两端,其阻值 R 1=7 Q, R 3=18 Q 。
某同学将一只电流表接在
R 2的两端,如图13所示,发现其示数为 0.8A 。
若将电流表的位置改接一只电压表,其示数为
15V 。
则R 2
24.
如图14为儿童练习游泳时穿的一种救生衣 一一背漂,穿上这种
背漂,泡沫塑料位于人的背部,为确 保人的安全,必须使人的头部露出水面,
人的密度约为l.06 X 03 kg/m 3,人的头部体积约占人体总体积的十
分之一。
洋洋想知道儿童安全使用这种背漂所允许的最大体重是多少,于是进行了下列测量,他先用台秤 测出了背漂
水凝固成冰时温度 与时间的关系
A
冰熔化成水时温度
m/kg
m/kg
质量的关系
D
1.5 V 和0.2 A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R 1
R 2
R 3
占 ----------- U ----------------- —
图13
图14
的质量为0.5kg ;将背漂放在装有水的水桶里放在台秤上称量,台秤示数为 2.5kg ;再用手将背
漂压入水中使背漂刚好完全浸没时台秤示数为7kg。
则为保证安全,穿着此背漂的儿童的体重不能超过
________ kg。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25--30、32、33、37题各2分;31、34--36题各3分;38题5分)
25. 图15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它可看成一个杠杆,支点在O点,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
A B O
廿]|]彳]*1电11111「]
mL —50
言40
1-30
图20
50g
a 10g
21甲所示,则液体的体积
30g ,然后他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用
21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26. 图16所示是平行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路,请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7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V 。
29•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 19所示,焦距为15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 50cm 刻
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小明将蜡烛移至 2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
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_____________ (选填:放大” 等大”或 缩小”的实像。
如将蜡烛移至
40cm 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 则根据这一现象制成的是 ____________ (选填 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
30. 用图20所示的装置做杠杆平衡的实验,在 A 点挂重为6N 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
在B 点施加一个力 F , F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 N ,这个力的方向是 ___________
31. 小成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先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 为 ___________ cm 3。
接着小成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 g 。
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_____ kg/m 3。
32•下表是在“用电热法测定海水比热容”的实验中得到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归纳出一定质量的海水吸收 的热量Q 与升28•如图18所示实验,抽去中间的玻璃隔板,两种气体逐渐混合。
这个现象说明
图18
寸
三10
二f-匸
高的温度△ t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越小。
图25
△ t /C
2 4
6 8 10 12 Q/J
1.56 X 0
~4~^
3.12 氷0
4.68 K 0 6.24 X 0
5
7.80 X 0
9.36 10
33•小强分别在甲、乙烧杯中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
当把压强计探头分别放入其中时,压强计的两液 面高度差如图22所示。
由此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 甲”或 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34•如图23所示是探究 焦耳定律”的实验电路。
在相同的烧瓶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分别用电阻丝(
R
甲
〉R 乙=R 丙)加热。
然后观察插入密封烧瓶里的相同的细玻璃管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就可以比较电阻 丝放热的多少。
(1) ______________ 探究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时,闭合相应的开关后,,所观察对比的两个烧瓶中电
阻丝的阻 值应该是 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
(2) 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时,闭合相应的开关后,所观察对比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选填 甲”、 乙”或 丙”)两烧瓶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
35•如图24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使同一辆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 开始滑下后,
接着在材料不同的、足够长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讨论了一些问题,请 你帮助他们把答案补充完整:
毛巾 棉布
木板
图24
(1) 为什么要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
为什么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通过的距离最远? —
(3) 将此实验进行科学推理,如果不受阻力小车做什么运动?
36•如图25所示的是小明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
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 分析序号为1、2、3的数据可说明: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大,电 压与电流的 ___________ 是不变的;
(2) 图26是分别用R 1、R 2、R 3进行多次实验所作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和数据记录表,将表中序号 为7的实验数据补全;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序号为 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
的电流
图23
电阻R/ Q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A
R i 120.2 2 「40.4 360.6
R2420.4 540.8 66 1.2
R372 84 96
37. 小红认为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就一定会产生电流,请你说明如何利用如图27所示的装置,证明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
38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稳压电源一个(两端电压不变) 、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
关一个、阻值为R o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阻箱(符号' )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
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在并联电路中,当其中电阻R o不变时,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小随另一个
电阻阻值变化的情况”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实验数据记录表
五、计算题(共13分,39题6分,40题7 分)
39•如图28所示的电路图中,把端点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闭合开关S i,断开开关S2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U i,电流表A i的示数为l i。
把端点C、D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断开开关
S i,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A2的示数为12。
把端点C、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
源两端,当闭合开关S i、S2时,电流表A i的示数为13,电流表A2的示数为14。
把端点A、D接在电
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断开开关S i、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15。
已知:U i:U2=3 : 4,
l3 : l4= 5 : 3, R i= R2, U2=i0V。
求:
(1)R i : R3;
(2)I2 :丨5;
(3)电源两端电压U。
40.废弃空矿井的底部固定一减震弹簧,弹簧上端与装有监控仪器的长方体空心铁盒A相连,A放在弹簧
上平衡时,弹簧被压缩了10cm。
当在井中注满水的过程中,A缓慢上升20cm后就不再升高。
此时将另一
个体积形状与A相同的有磁性的盒子B用绳子系住释放到水下,B碰到A的上表面后二者在磁力作用下
吸在一起。
与此同时,A与弹簧脱开,绳子的另一端与如图29所示的滑轮组相连,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将A和B 一起完全拉出水面,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30所示,已知铁盒
A的高度I为30cm,减震弹簧的弹力大小F弹随注水时A上升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31所示,不计绳重,滑轮轴处的摩擦和水的阻力,g=10N/kg。
求:(1)铁盒A的体积。
(2)动滑轮的总重。
(3)假设人拉绳的速度保持恒定,求A、E出水前人的拉力F的功率。
图29图30
图31
11
1
分
25. (2分) 见答图 1 26. (2分) 见答图 2
27. (2分) 2.4
28. (2分)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9. (2分) 放大 放大镜 30. (2分) 10 竖直向上 31. (3分) 30 3
63
1.1 10
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B
A
D
A
B
C
D
B
A
B
C
D
、多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 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题号 15 16 17 18 答案
BCD
A C
BC
ACD
三、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 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9 减小 20 热传递 21 4.8 22 200 23
75
24
29.8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35分,25--30、32、33、37题各2分;31、34--36题各3分;38题5分)
33. ( 2分)甲
34. ( 3分)(1)不相等 (2)乙 丙
35. ( 3分)(1)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等;
(2) 木板对小车的阻力较小 (3) 匀速直线运动
36. ( 3 分)(1)比值 (2) 0.8
(3)
1、4、7
(或 2、5、8,或 3、6、9)
37. (2分)当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让导体棒沿着磁感线的方向运动,电流表的 指针不偏转。
L F
10
38. ( 5 分)
(1) 实验电路图如答图 3。
(1分) (2) 实验步骤:
① 断开开关S,用调节好的电流表、电压表按答图 3连接电路。
调节电
连入电路阻值为
闭合开关S ,将定值电阻R o 、电阻箱的阻值 R 1及
表、电压表的示数U 1,记录在表格中。
(1分)
② 断开开关S,调节电阻箱连入电路阻值为 R 2,闭合开关S, 将电阻箱的阻值 R 2及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12、U 2,记录在 表格中。
(1分)
③
仿照步骤②,再做4次实验,将R 3— R 6和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l 3—16 , U 3— U 6记录在表格中。
利用公式R=U/I 计算出每次并联电路总电阻值
R 并1 — R 并6 ,记录在表格中(1分)
(3)实验数据记录表(1分)
R o = ______________
R/Q
U/V
I/A
R 并/ Q
五、计算题 39. ( 6 分)
解:电源U 接在A 、B 两端,当闭合开关 S 1,断开开关S 2时,电路连接如答图 5甲; 电源U 接在C 、D 两端,当断开开关 0,闭合开关S 2时,电路连接如答图 5乙; 电源U 接在B 、C 两端,当闭合开关 ◎、S 2时,电路连接如答图 5丙; 电源U 接在A 、D 两端,当断开开关 0、闭合开关S 2时,电路连接如答图 5 丁。
电路图正确1分
(1 )丙图中:
并联电压U 相等,旦4 =匕=-
R 3
丨4 3
甲、乙两图中:U±
=虽=
3 可得“=-
U 2
I2&
4
I
2 4
阻箱 电流
R 1
F 3
'_1_IZZI _'
11
—U 1 --
八I 1
x --------- U ---------- «
甲
11
1
分
电源两端电压U 不变,-I 1 = R 2—R 4 =—
②
=200N , F 浮=400N
=4 10^m 3
G A
|'GA 【F 弹
答图5
(2)由n t 图象可知h=4s 时,
2F 浮 +T 1
G A + G B
答图6
+ G B
答图7
n = 40%,对应B 的上表面刚到达水面的状态,
A 、
B 的受力分析如答图
12 R\ R3
4
由R 1=R 2,及①式②式可得, R 1=R 2=R 4
.......................................................................... 1 分 •••旦=5
........................................................................ 1 分
R a 3
(2) 乙、丁两图中:
电源两端电压U 不变,匕=-R —R —R 2 = 3 ...................................... 1分
I 5
R 2 + &
2
(3) 乙图中:
R + R
电压 U = —2
- U 2= 2X10V = 20V
........................................ 1 分
R 4
40. (7 分)
解:(1) A 在弹簧上平衡时受力分析如答图 5甲 G A =F 弹,
由F 弹-h 图象知上升高度 h=0时, F 弹=200N
••• G A =200N ..........................1 分
当A 上升了 20cm 后不再升高,说明此时 A 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力分析如答图 5
乙,
此时有F 浮=G A +F 弹,,由图象知上升高度h=20cm 时,
F 弹
F 浮 = 400N
7
水g
103kg/m 3山 ON / kg
受力分析图正确 ............. 1 分 绳的拉力T^G A G B -2F 浮,
T 1
,
代入数据有0.4=
G B
一
600N
①
「G轮G B - 600N G轮
由n t图象可知t2=7s时,n= 80%,对应A的下表面刚离开水面的状态,A、B的受力分析如答图7,
的拉力T2 =G A - G B ,
代入数据有
200N+G B 200N+G B亠G轮
的速度v =■
七 2 —tl 4 0.6m
7s - 4s
0.8 m/s,
出水前人的拉力G A G B
G
轮-
2 F
浮=200N+760N+240N-800N
4
=100N ,
①②联立解得G B二760 N, G轮二240N
(3)由n t图象可知t i=4s到t2=7s是A、B出水的过程,这段时间内上升的距离为2l=0.6m,所以人拉绳
功率P = Fv = 80W
T2 G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