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开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启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课文练习中的句子,根据带点词尝试提出问题。

3.围绕“用这样的方法开启易拉罐好不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

2.通过读文,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

3.品读细节描写的妙处,抓住其中关键词,感悟妇女“这个的方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准备:
1.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这是一个易拉罐,你能把它打开吗?
2.导入:开启易拉罐对大家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
有喝过这种易拉罐饮料的农村男青年来说,却是一件难事。

3.板书:开启
4.揭示课题:40、开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个的男青年,
(满脸稚气、来自农村……)(不知如何开启一罐健力宝饮料)
这时,一位的妇女用帮助了他,使他深受感动。

(善良、热情、善解人意)(巧妙的方法)
2.学习生字“罐”,教师指导梳理笔画。

3.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质疑:
如:
a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
b男青年会怎样打开这罐饮料?
c这位妇女的方法巧妙在哪里?
……
三、读中理解,品中悟情。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男青年不会开启这罐饮料的呢?
a读课文第5节,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b出示句子:他把健力宝拿在手上,颠来倒去看了看,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一把水果刀,试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

撬了两下,他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

c当他几次尝试都失败后,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说话练习:
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

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

男青年,心想:。

2.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
a默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年轻人不会开易拉罐原因的句子。

b讨论后出示句子:
他是个农村娃。

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大学。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奢侈的饮料。

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

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

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

c随机学习生字“倚、饮、奢、侈”,理解词语“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的含义。

师:这时,坐在对面的妇女默默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用一个非常奇妙的方法教会了男青年打开了这个易拉罐。

3.这位妇女究竟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a指名朗读母子的那段对话。

b细细品读: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见“嘭”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

c找一找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妇女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男青年怎样开启这罐饮料的方法呢?她这样做是在告诉男青年什么呢?
四、读写结合,体验真情。

1.讨论:男青年开启易拉罐后,从中喝出了一种特殊的滋味,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
师:这位善解人意的妇女,以她的的善良与真诚,深深地感动了这位男青年。

许多年过去了,男青年仍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充满了感激之情。

2.引读“许多年后,男青年……”
3.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把心灵之锁。

而开启这把心灵之锁的钥匙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寻觅。

相信只要我们耐心地寻找,就一定能找到开启这把锁的“钥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