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6第2单元 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山地多平原少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③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
④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耕地的不足一是与自然条件有关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 平地比重小第二就是人们对耕地的占用和破坏
故选B
2.(1)如图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生态环境问题描述连线不正确的是()
2.(2)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 ①—草场退化
B. ②—水土流失
C. ③—土壤盐碱化
D. ⑥—土地沙漠化
【答案】D
【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以环境问题不可能是土地荒漠化
故选D
【答案】B
【解析】(2)根据经纬度数值可知图示位于我国其中①大致位于甘肃省和宁夏区域所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大致位于黄土高原在秦岭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大致位于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在太行山以东④大致位于汉水谷地和四川盆地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秦岭以南⑤大致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巫山以东
⑥大致位于江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该火车经过的区域是从②到④
故选B
3.(1)图中A~D所显示的问题分别是()
3.(2)关于问题C起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3.(3)下列解决问题B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随手关灯②使用一次性餐具
③减少空调使用时间④用淘米水浇花
⑤减少电脑等电器的待机时间⑥禁止使用私人小汽车
A. 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臭氧层出现空洞
B. 臭氧层出现空洞、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
C. 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
D. 全球变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臭氧层出现空洞
【答案】D
【解析】(1)图示A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反映全球变暖问题 B反映能源短缺问题 C反映环境污染问题 D表示南极臭氧空洞
故选D
【答案】D
【解析】(2)图示C 环境污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向环境大量排放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故选D
【答案】C
【解析】(3)B问题反映能源短缺需要从节能方面分析随手关灯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减少电脑等电器的待机时间可以节约能源①③⑤正确用淘米水浇花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④错误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森林资源②错误禁止使用私人小汽车不符合实际⑥错误
故选C
4.(1)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该生态问题分布面积占省级行政区总面积比重最高的是()
4.(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新疆
B. 青海
C. 山西
D. 江苏
【答案】C
【解析】(1)A.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非季风区降水较少荒漠化是其主要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占比不大故A错
B.青海位于我国青藏地区属非季风区降水较少荒漠化是其主要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占比不大故B错
C.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占比大故C对
D.江苏以平原为主水土流失不明显故D错
故选C
【答案】B
【解析】(2)图中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故选B
5.(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5.(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答案】C
【解析】(1)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及轮廓判断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区域位于海南岛塔里木盆地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大有夏讯属于内流河水系呈向心状海南岛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属于外流河有明显的夏讯水系呈放射状
故选C
【答案】B
【解析】(2)读图判断甲是塔里木盆地夏季光热充足经济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价格低乙是海南岛位于热带一年四季热量充足经济开发晚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价格较低
故选B
6.2015年哈尼梯田(如下图)稻鱼鸭生态种养高产高效模式攻关通过省级验收该模式是将种稻、养鱼、养鸭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直接目的是()
A. 节省劳动力
B. 促进生态循环
C. 提高经济收入
D. 提高土壤质量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推知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
故选C
7.(1)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矛盾是()
7.(2)关于城市垃圾填埋场的选择错误的是()
A. 转移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C.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D. 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
【答案】C
【解析】(1)由题从发达国家把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只是把污染问题转嫁他人而已对于全球而言没有效益可言只能是局部与整体关系
故选C
【答案】A
【解析】(2)由于垃圾填埋可能造成大气污染故城市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在当地最小风
频的上风向对城市的大气污染小
故选A
8.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地区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的粒度分带图” 黄土高原主要由
细颗粒物(黄色粉尘)组成读图完成下列小题给黄土高原带来黄色粉尘的风主要有()
①盛行西风②东北信风③冬季风④夏季风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读图可以知道黄土高原的黄色粉尘来自西北方位的黄土故给黄土高原带来黄
色粉尘的风主要有有中纬度盛行西风和冬季风
①③正确 C正确
ABD错误
故选C.
9.(1)那考河上游内涝发生几率低的月份是()
9.(2)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是主要为了()
A. 1~3月
B. 4~5月
C. 6~8月
D. 9~10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10.(1)结合红树林生长环境下列关于气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0.(2)下列关于红树林的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气根密布不利于鱼虾的生存
B. 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促淤保滩
C. 能有效抵御风浪袭击增强植物体的支撑力量
D. 当红树林被海水淹没时气根可以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A
【解析】(1)气根密布为鱼虾提供了安全庇护场所鱼虾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鱼虾的生存 A错误符合题意
红树林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促淤保滩 B正确不符合题意
发达的根系能有效抵御风浪袭击增强植物体的支撑力量 C正确不符合题意
红树林被海水淹没时气根能独立进行气体交换可以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 D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D
【解析】(2)红树林会阻拦海浪降低海水在海岸边的速度从而做到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在红树林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红树林减缓红树林面积减小的幅度大量红树林因围海造陆、填海造陆而被破坏因此严控红树林分布区内的围填海活动有利于保护红树林制定保护红树林的相关法规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有利于保证科学决策、合理利用海岸从而保护红树林赶走在红树林栖息、觅食的动物会破坏红树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简析巴西东南部、南部地区电力负荷大的原因
11.(2)简析巴西乙醇能源快速发展的条件
11.(3)根据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与巴西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异同点
11.(4)简要说明巴西发展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原因以及带来的积极作用
【答案】(1)人口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政治、文化中心位于东南部居民收入高对电力需求大
【解析】(1)巴西东南部、南部地区电力负荷大的原因人口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政治、文化中心位于东南部居民收入高对电力需求大
【答案】(2)巴西位于低纬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光热水充足地形平坦热带经济作物产量高矿物能源短缺政府支持
【解析】(2)巴西乙醇能源快速发展的条件巴西位于低纬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光热水充足地形平坦热带经济作物产量高矿物能源短缺政府支持
【答案】(3)相同点能源消费量大、增长快能源生产和消费多样化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平衡消费大于生产需要进口
不同点中国能源以矿物能源为主巴西以水电为主
【解析】(3)中国与巴西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异同点
相同点能源消费量大、增长快能源生产和消费多样化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平衡消费大于生产需要进口
不同点中国能源以矿物能源为主巴西以水电为主
【答案】(4)巴西一次能源水电比重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负荷中心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等东南部地区需要远距离输电采用特高压技术损耗少经济成本低带动国内电力设计、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建设施工、运行维护和人才培养等技术提升
【解析】(4)巴西发展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原因及积极作用
巴西一次能源水电比重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负荷中心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等东南部地区需要远距离输电采用特高压技术损耗少经济成本低带动国内电力设计、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建设施工、运行维护和人才培养等技术提升
12.(1)简述格陵兰岛南、北两端主要自然地理现象的差异
12.(2)说明格陵兰岛中部地区气温较沿海地区低的原因
12.(3)分析格陵兰岛上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北海岸和东海岸的原因
12.(4)你是否赞同大规模开采格陵兰岛上的石油资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北端位于北极圈以内夏半年昼长较南端长有极昼现象冬半年昼长较南端短有极夜现象且极光现象出现频率较南端高北端纬度较南端高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南端低南部有苔原等植被生长北部为严寒的荒原
【解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格陵兰岛北端位于北极圈以内夏半年昼长较南端长有极昼现象冬半年昼长较南端短有极夜现象且极光现象出现频率较南端高北端纬度较南端高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南端低南部有苔原等植被生长北部为严寒的荒原
【答案】(2)中部地区为内陆高原海拔高沿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中部地区终年冰雪覆盖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的热量少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冬季降温慢等【解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格陵兰岛中部地区为内陆高原海拔高沿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中部地区终年冰雪覆盖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的热量少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冬季降温慢等
【答案】(3)内陆为冰原地区食物缺乏野生动物难以生存沿海地区有海洋里的鱼类等水生生物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自然条件较内陆地区优越受自然环境限制岛上居民主要分布在西南等沿海地区北海岸和东海岸大部分地区为严寒荒原野生动物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解析】(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地区食物缺乏野生动物难以生存沿海地区有海洋里的鱼类等水生生物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自然条件较内陆地区优越受自然环境限制岛上居民主要分布在西南等沿海地区北海岸和东海岸大部分地区为严寒荒原野生动物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答案】(4)赞同理由岛上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巨大开采石油资源能带动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等
不赞同理由岛上冰层厚自然地理环境恶劣石油开采成本高且难度大岛上生态环境脆弱石油开采可能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解析】(4)赞同或不赞同言之有理即可赞同主要从石油资源开采的效益分析不赞同主要从开采难度和环境破坏分析
13.【环境保护】
2017年5月18日10时许在距离祖国大陆300多千米的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蓝鲸一号”海上钻井平台上我国进行的首次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稳定产气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首次可燃冰试采宣告成功
简述我国重视可燃冰的原因并分析在南海海域开采可燃冰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答案】我国重视可燃冰的原因可燃冰储量大为清洁能源燃烧值高我国的开采技术先进开采可燃冰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减轻我国的环境污染
面临的障碍狂风、暴雨、风暴潮、海雾
【解析】根据材料提示可燃冰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是清洁能源燃烧值高开采使用可燃冰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也有利于减轻我国的环境污染我国南海可燃冰储量大随着我国的开采技术不断提高开采技术成熟了所以我国在南海开采可燃冰南海是热带海域所以会出现台风灾害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该海域还可能出现海雾等恶劣天气
14.(1)Ⅱ地区和Ⅲ地区共同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 Ⅳ地区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V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14.(2)说明Ⅰ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14.(3)Ⅵ地区常发生沙尘暴简述其对种植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水土流失, 地震, 滑坡(崩塌或泥石流), 青稞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Ⅱ地位于黄土高原Ⅲ地位于两广丘陵和东南丘陵两个地区共同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Ⅳ地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Ⅴ地位于青藏高原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答案】(2)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
【解析】(2)由图可知图中Ⅰ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处于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
【答案】(3)风力吹蚀肥沃的表土土壤肥力降低吹走作物种子、拔起幼苗损毁大棚等农田基础设施沙尘覆盖作物叶面影响光合作用
【解析】(3)Ⅵ地区处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常发生沙尘暴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是风力吹蚀肥沃的表土土壤肥力降低吹走作物种子、拔起幼苗损毁大棚等农田基础设施沙尘覆盖作物叶面影响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