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商的近似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2)-人教新课标

教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 (2)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商的近似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的近似数的含义2.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3. 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商的近似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应用:布置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商的近似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商的近似数的含义2.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3. 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数的商的近似数2. 提高题: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3. 拓展题:研究商的近似数的性质和应用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巩固?2. 学生在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时,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解决?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商的近似数?4.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5.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实例:选择学生熟悉的情景,如购物时找零、测量物体长度等,让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是整数的商,从而引出商的近似数的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说07 板书设计
说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2. 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 注意事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说08 教学反思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 意义和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 知识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和练习巩固, 学生对求商的近似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并能正确应用于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教 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商的近似 数的理解,引导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灵活 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让学 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进步。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目录
01. 说教材
02. 说学情
03. 说教学目标 04. 说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法与学法 06. 说教学过程
07. 说板书设计 08. 说教学反思
敬爱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内容 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的第 3节《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内容。 接下来,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 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进行详 习与巩固
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3.41
19.4÷12
62.8÷3.14
讲解与示范
总结归纳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解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 结归纳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题目中的要求, 例如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以及四舍五入的规则。
说03 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 标:能理解商 的近似数的意 义,掌握小数 除法计算中用 “01四 舍 五 入 ” 法求商的近似 数的一般方法。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2页例62.地位与作用:《商的近似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
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继续。
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
所以对商的近似数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前面已经学过求积的近似数,为本节课学习“商的近似数”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时,结合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懂得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
还会按照要求和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的引入计算器的使用,让学生通过对计算器的使用,亲身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勇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4、教学重点分析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1.学情分析:(1)有利因素学生已经具备了小数除法的知识与技能;有了对小数除法运算“快”,“准”的积极心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基础。
(2)不利因素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实际问题中商的近似数如何取舍,部分同学对小数除法的计算不够熟练和准确,而且还存在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2.教学难点分析: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法分析:遵循小学数学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巩固性原则,本节课将采用引导发现、启发讨论、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之方式来启发学生讨论,以“变”之方式诱导学生举一反三,以“梳”之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训练应用3.学法指导:复习旧知在学法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脑、动手、,自己归纳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说课稿新人教版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商的近似数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小数除法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商的近似数的概念。
简短介绍商的近似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商的近似数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小数除法中商的近似数的求法,理解“四舍五入”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将得到提高,能够熟练进行小数除法运算,并求出商的近似数。
3. 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得到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讲解示范: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举例示范。
3.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求法。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提升: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目标: 让学生了解商的近似数的基本概念、求法和解题步骤。
过程:
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定义,包括其主要求法和解题步骤。
详细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商的近似数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商的近似数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求商的近似数的案例进行分析。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 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解决办法: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巩固。
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五(1)班胡苗一、说教材:求商的近似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还有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本知识窗是通过求“一个羽毛球的价格”的应用题,让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数。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四、说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四舍五入、进一法和去尾法。
五、说教法、学法由于本学段的学生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
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这正是他们的认识基础和新知识的生长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商进行四舍五入,以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
这一节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这一节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包括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
2.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应用场景。
3.能够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五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他们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接触过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不清楚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2.对于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应用场景不够了解。
3.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包括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
2.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应用场景。
3.能够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1.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包括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
2.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应用场景。
3.能够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场景。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求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2.讲解新课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包括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小学说课稿——商的近似数(1)

商的近似数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前面:小数除法,后面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 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一个这样的动画情境,熊二为了招待客人去买蜂蜜,100元可以买三瓶蜂蜜,可是熊二不知道买一瓶蜂蜜该付多少钱?同学们,你们能帮一帮熊二吗?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
导入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感悟新知本环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层次一:我用课件出示例题6,爸爸给王鹏新买了一桶羽毛球,这桶羽毛球19.4元,每个大约多少钱?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列式计算,并指名汇报:用19.4÷12,并列出竖式。
(板书竖式)计算后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除不尽。
在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我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取商近似数,引导学生思考:保留两位小数和保留一位小数分别是多少?然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汇报,预设学生会得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需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是6,6>5,向前一位进一,得到近似数1.62元。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是1,1<5舍去,得到近似数1.6元。
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保留两位小数和保留一位小数分别是精确到钱的哪一位?学生能说出:计算价钱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进而引导学生总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层次二:接下来,我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导入中的问题和做一做的习题,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对胜利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暂时落后的小组给予鼓励。
板书:保留两位小数:19.4÷12~1.62(元)保留一位小数:19.4÷12~1.6(元)课题下面是商的近似数的探究过程,这边是学生利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上册 商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商的近似数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小学数学课程,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共计1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商的近似数。
通过人民币的计量单位引出商的近似数,说明求商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学生将通过用近似数表示钱数,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为后面研究循环小数做铺垫,为学生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一、复教师展示市场电子称图片,引导学生把“四舍五入”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讨论得出精确到角和精确到分的应付金额,理解了“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二、新课1.情景教学教师引出商的近似数,在情景中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通过购买水果的例子,学生将学会如何用近似数表示钱数。
2.计算方法教师讲解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巩固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研究中明白商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体会商的近似数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研究相结合,发挥学生研究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动手计算,质疑、合作交流,当商除不尽时,老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近似数表示。
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后加强练,巩固新知。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计算时注意取商的近似值是否正确。
学生需要计算出商的小数位数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解题时使用了哪些技巧。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6课时_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6课时_商的近似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商的近似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但是,对于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生动的动画和图表,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商的近似数的求法,让学生参与计算和推理。
4.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商的近似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商的近似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求积的近似数。
而商的近似数的学习,既是对小数除法计算的巩固和深化,又为后续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例 6 呈现了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商的近似数。
这样的编排,既注重了知识的连贯性,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计算。
但是,对于求商的近似数的意义和方法,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而且,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时,为什么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留的小数位数。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索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学法: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2023秋)

(2)学会运用估算方法求解商的近似数,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快速估算商的近似数,提高解题效率。
(3)培养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举例: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商的近似数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准确性。
2.教学难点
(1)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特别是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并能熟练应用于求商的近似数。
(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求解商的近似数。
难点解析: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估算》中的第二节内容——《商的近似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商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整十、整百数的近似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商的近似数的基本概念。商的近似数是指在实际问题中,通过四舍五入法得到的一个大约的商值。它是帮助我们快速估算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商的近似数在购物时快速估算价格,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商的近似数》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商的近似数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2.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3. 商的近似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3. 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5. 布置作业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及数学思维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教学。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解释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并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一方法。
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近似数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要保留的位数的后一位数字来决定保留位的值,如果后一位数字大于等于5,则保留位进1;如果后一位数字小于5,则保留位不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说课稿第【1】篇〗《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说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的例题7。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按题意求出商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3、在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及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能正确的按题意或根据实际情况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0.63÷7 0.24÷0.3 0.65÷0.1372÷144 1.44÷0.6 5.6÷0.082、按“四舍五入法”求出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2.94560.5429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学生讨论交流算法)二、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学校准备组织一次羽毛球比赛,杨老师买一打羽毛球共花去了19.40元,那么一个羽毛球多少元呢?课件出示例题7,提问:1打是多少个羽毛球?生:12个。
师:那你们能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自己列出算是吗?生:19.4÷12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付钱时,最小的单位是什么?生:角或分。
师:如果是角,我们要保留几位小数?生1:一位小数。
师:如果是分,我们要保留几位小数?生2:两位小数。
师:那么,现在同学们就根据刚才的方法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吧!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生:19.4÷12≈1.6(元)师:如果是保留一位小数,我们只要除到小数部分第二位就可以了,然后根据“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生:19.4÷12≈1.62(元)师:如果是保留两位小数,我们要除到小数第三位就可以了,然后根据“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商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商的近似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关于商的近似数。
我们将学习到,当我们进行除法运算时,如果除不尽,我们可以用一个接近它的整数来表示它,这个数就是商的近似数。
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到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数,以及如何进行四舍五入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四舍五入的运算,同时能够理解商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学习难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数,以及如何进行四舍五入的运算。
而学习重点则是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今天的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练习题,孩子们需要准备的是他们的课本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小明有32块糖,他想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块糖?”通过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然后,我会带领孩子们学习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我会用PPT展示详细的步骤,并且通过一些例题来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四舍五入的运算规则,方便孩子们学习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运用所学,求商的近似数,并且进行四舍五入的运算。
我会选择一些不同难度的题目,以适应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孩子们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进行四舍五入的运算时,还有一些孩子出现了一些错误。
在课后,我会个别辅导这些孩子,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运用所学,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尝试用商的近似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妈妈买了5斤苹果,你想知道一斤苹果可以切成多少块?”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让孩子们理解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一、说教材《商的近似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位于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数的运算”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主要围绕“商”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在生活中对商进行近似计算的必要性,并掌握求商近似数的基本方法。
(1)作用与地位《商的近似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既是前面学习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小数乘除法的近似计算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商的近似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近似数的概念: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近似数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常用数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估算结果,简化问题;- 求商的近似数方法:介绍两种常用的求商近似数方法——四舍五入法和截位法,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近似数的应用: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求商近似数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求商近似数的两种方法:四舍五入法和截位法;(3)能够灵活运用求商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估算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商近似数的两种方法:四舍五入法和截位法。
这两个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此外,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近似计算结果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提高他们的估算意识。
四、说教法在教学《商的近似数》这一课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1. 启发法:- 通过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购物时如何快速估算价格”,来启发学生对近似数的思考。
-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如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引导学生发现商的近似数计算的必要性。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商的近似数_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商的近似数_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商的近似数人教版新课标一、说教材:求商的近似数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还有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本知识窗是通过求“三峡大坝的高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的应用题,让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四、说教学难点: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概念,逐步完善对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的认知结构。
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由七个基本环节组成:复习——创设练习情境——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求出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巩固练习——总结——作业。
(一)复习一上课,我先指导学生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的,为后面求商的近似数作好准备。
1.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用竖式计算,导入新课。
19.4÷12(二)创设练习情境,学生提出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解决问题”里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这是本教学模式的依据。
因此,我设计:列竖式计算185÷33(1)指导:185÷33除不尽,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商的末尾总是606060…哪怎么办呢?根据实际情况没有必要必要算出这么多位。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说课稿新人教版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商的近似数》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商的近似数》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商的近似数》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 《数学故事会》:讲述数学家在探索小数除法过程中的有趣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小数除法的应用》:介绍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货币计算、测量、统计等,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小数除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
2. 课程平台:无需特定课程平台,适用于传统课堂环境。
3. 信息化资源:无需特定信息化资源,教学活动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和练习本进行。
4.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练习、小组讨论、互动提问、实际操作、例题解析。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商的近似数》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 学生需要观看提供的视频资源,加深对小数除法概念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 学生需要在阅读和观看资源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小数除法的读后感或观后感,字数不少于200字。
- 学生需要将完成的读后感或观后感上传至班级群组,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 教师将在学生上传读后感或观后感后,进行批改和反馈,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说课(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说课(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说课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课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说教学内容:教材P32例6及练习八第1、2、3、8题。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说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说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 3.452 12.71 18.64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
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
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商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商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能力,提高计算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2.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3. 商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除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商的近似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除法运算中商的小数部分有时不需要精确计算,可以估算出大致的数值,这就是商的近似数。
(2)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以实例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商的小数部分,根据四舍五入法,将小数部分进行近似处理,得出商的近似数。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4. 实际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除法运算,尝试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2.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3. 商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关键。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商的近似数-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商的近似数人教版新课标一、说教材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所以本节课注意是让学生明确,商的近似值只要算出的小数位数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就可以了。
二、说教学目标: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教学的(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相关的旧知识,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学生通过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这里多媒体出示生活情境图,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1: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时,教材提示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而教参中也有说到教学这个知识点可用计算器也可以不用。
到底用不用,考虑到学生都有很大的惰性,如果将计算器引入课堂,怕以后学生会乐此不疲,这样对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十分不利,于是我决定不用计算器而用笔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商的近似数人教版新课标
一、说教材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所以本节课注意是让学生明确,商的近似值只要算出的小数位数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就可以了。
二、说教学目标:
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相关的旧知识,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学生通过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这里多媒体出示生活情境图,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1: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时,教材提示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而教参中也有说到教学这个知识点可用计算器也可以不用。
到底用不用,考虑到学生都有很大的惰性,如果将计算器引入课堂,怕以后学生会乐此不疲,这样对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十分不利,于是我决定不用计算器而用笔算。
而在笔算时学生有可能算很长时间也不能算出结果,教师要巡视观察,适时指导。
之后的取商的近似值要让学生明确只要算出的小数位数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就可以了。
问题2: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坝的多少倍?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在教学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时,对循环小数的知识只要学生简单了解即可,但还要让学生注意循环小数的写法,能看出循环的规律。
如:2.1756756……不能写成2.175675……。
(四)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问题,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是对本课新知识点的巩固,限时完成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既省时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2和第3题是对本课知识的延伸,生活中会有很多时候不是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第2题:有一种油桶,最多能装油2.6千克,要装40千克油,需要这种油桶多少个?就是采取了“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第3题:一件衬衫要钉6粒纽扣,现有100粒纽扣,能钉多少件衬衫?是采取了“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
第4题是拓展题,难度不是很大,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挑战,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总结能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
通过归纳、整合知识,让学生明白如何求商的近似值及其他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