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 春天的雨点课件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会写
mǎ
玛
书写指导
“王”下横变为提,且 整体上移。左窄右宽, 右部长竖要垂直。
nà
娜
书写指导
右部稍宽,“阝”的竖 为悬针竖。
bā
叭
书写指导
“口”写得小一点, “八”捺画舒展。窄右 宽,右部长竖要垂直。
hào
号
书写指导
“口”较小,中横长而 平,最后一笔写流畅。
rěn
忍
书写指导
上小下大,“心”的卧 钩弧度适度。
1.默读课文,品读课文,理清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
物,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把握故事的主要内 容。(重点) 2.理解课文题目“春天的雨点”的含义,感受老师对学 生无私的爱,产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这样描写春天的小雨:“好雨 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多么惹人喜爱的春天的小雨啊,淅淅沥沥,柔柔
的,细细的,落在山冈,洒在田野,滋润着大地万
物。可是,你们一定不知道,这春天的小雨还会落
在乌罕娜老师和达丽玛的心上,催开了一朵爱的鲜
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乌罕娜
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乌罕娜是一
位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负责、辛
勤地忘我工作的老师。
文章记叙了乌汉娜老师为乌汉娜老师
关心爱护这位学生的祟高的职业道德。
1.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溜号(liū liù) √ · 蒙古(mēng méng měng) · √ 调皮(diào tiáo ) √ · 犄角(jī qí) · √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达丽玛坐在教室里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正看着老师 乌罕(hǎn)娜,但是,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在大草原上:
yǎ
哑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口”略小 偏上。
yìn
印
书写指导
左高右低。注意左边笔 顺是撇、竖提、横。
bì
毕
书写指导
“十”横宜长,托住上 部,竖在竖中线上。
sǎ
洒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西”横折 有力。
我会认
guì
jié
piān
tiáo
跪 蒙 萌
竭 蓬
偏 仿
调
fú
méng méng péng fǎng
2.看拼音写词语。
niǔ shēn
sǎng zi
shā yǎ
扭 身
lǐ cǎi rěn zhù
嗓 子
jiǎo yìn
沙 哑
理 睬
忍 住
脚 印
3.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1)绿茸茸(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金灿灿 (2)绵绵春雨(AABC):____________ 源源不断 井井有条 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彬彬有礼 ____________ 红彤彤 ____________
佛
易读错字
jié
zhàn
méng
竭力
绽开
朦胧
多音字
调
tiáo(调解)
diào(调查)
号
hào(小号) háo(号啕)
理解词语
游荡:闲游;闲逛。 拱出:向上或向前推,顶。
造句:小羊的头上拱出两个小犄角。
竭力:尽力地。 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造句:他们发誓一辈子都做好朋友。
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课文讲述了哪几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找出描写乌罕娜老师和达丽玛的言行、神态
等方面的语句,说说体会。
2.二思: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师生的感人故事,为什么以 “春天的雨点”为题?
3.三探:20 段末尾,达丽玛站在细雨中“一直望到老师的身 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那么她站在那里会想些什么呢? 4.四悟:“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乌罕娜和达丽玛的 心里”,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疲劳: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息。
抑制: 压下去;控制。 朦胧: 不清楚;模糊。 答理: 对别人的言语行为表示态度(多用于否定式)。
消融: (冰、雪)融化。
造句: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枝头的冰雪渐渐 开始消融。 萌发: 比喻事物发生。 蓬勃: 繁荣,旺盛。
第一部分( 第1-5自然段)留下补课。写上课时达丽玛不专 心听讲,老师要她放学后留下来补课。 第二部分(第6-14自然段)补课情景。写乌罕娜给达丽玛补 课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15-20自然段)冒雨回家。写乌罕娜老师冒雨送 达丽玛回家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21、22自然段)回报老师。写第二天早上,雨 还在下着,达丽玛早早地来到老师家的门前,接老师一起去学校。
3 春天的雨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调”“号”; 理解“竭力、渴望、朦胧、消融”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资料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蒙古袍从材料、工艺、 款式到穿着方式及使用过程都体现了本民族的风俗特点。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袍的4 个主要部分,妇女 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元代是蒙古袍的 发展期,清代是蒙古袍部落特色的形成期。蒙古袍是蒙古 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2004 年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 工程试点项目,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黑溜溜 )的眼睛
( 认真 )的表情 ( 鲜红 )的雨伞
( 善良 )的面容
( 绿茸茸)的草地 ( 细细 )的雨丝
5.按要求写句子。 (1)达丽玛站起来,她怎么能听到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 (反问句变陈述句) 达丽玛站起来,她不能听到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身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缩句) 身影消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丽玛的笑脸像绽开的花朵。(仿写比喻句) 学校里的梧桐树像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