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33846_地方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专栏
内江市多举措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内江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积极开展“回头看、回头帮”,通过帮扶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督导帮扶责任人落实动态帮扶责任、宣传落实就业政策为农户脱贫致富添门路,坚持“思想认识、措施落实、帮扶成效”三到位,组织单位职工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提高认识重扶贫
内江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促和谐、凝人心、积蓄正能量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在全中心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真抓实干助扶贫
关心关爱“一老一小”。
今年年初,内江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为资中县发轮镇敬老院孤寡老人送去猪肉、棉絮等春节慰问品合计6000元;为资中县发轮镇庙沟村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牛奶等春节慰问品合计9000元。
今年“六一”儿童节为庙沟村的孩子送去新书包、新文具,让大家感受到关心与关爱。
全员参与爱心帮扶。
为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内江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组织单位职工积极认地方动态
—
17—
攀枝花市全面完成对口帮扶木里县2020年就业扶贫目标任务
为促进凉山州木里县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按照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攀枝花市人社局将木里县就业帮扶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多次就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前往木里县调研,在政策支持、培训助力、搭建平台、贴心服务四个方面狠抓落实,收效良好。
目前,赴木里县举办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1场,培训木里县贫困劳动力100人,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54人,全面完成今年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整合政策,营造就业好环境。
将木里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面纳入扶持范围,并参照攀枝花市“就业扶贫十七条”提高奖补标准。
企业吸纳木里县贫困劳动力就业,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企业1000元/人一次性奖补,并参照就业困难人员政策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
被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并吸纳木里县贫困劳动力10人以上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奖补。
按照规定落实吸纳企业以工代训、创业贷款及贴息政策,鼓励木里县贫困劳动力来攀就业创业,给予贫困劳动力300元/人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200元/人交通补贴。
同时,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木里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给予专项服务补助。
培训到村,提升就业硬实力。
攀枝花市主动对接木
里县,协调十九冶技师学院开展“送培到村”活动。
9月,攀枝花—木里就业扶贫培训班在木里县牦牛坪村开班,此次培训是攀枝花市2020年度援助木里县就业扶贫重要项目之一。
培训共组织100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开设焊工、电工两个工种,每个工种各培训50人。
搭建平台,畅通就业多渠道。
攀枝花市、木里县两地人社部门紧密协作,摸清群众就业意愿,加大岗位收集力度,建好“就业需求”和“用工需求”两本台账,重点促进“9+3”免费教育计划未就业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
攀枝花市人社局赴木里县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木里专场招聘会,共组织企业提供用工岗位近80个,吸引当地群众150余人入场求职。
其中,50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现场还发放了400份就业扶贫宣传资料和企业宣传品。
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岗位定向投放力度,为招聘企业和木里县群众搭建起双向互动交流平台,有力拓宽了劳动者的就业渠道。
贴心服务,开通劳务输出专车。
开通“攀枝花—木里就业扶贫劳务输出专车”,集中接送转移攀枝花市就业的木里县贫困群众。
同时,为提升转移就业群众的技能水平和“造血”能力,攀枝花市人社部门协调用工企业开展岗位培训,促进其持续稳定就业。
攀枝花市人社局
通江县四举措促就业扶贫显成效
近年来,巴中市通江县坚持以提升就业技能为手段,促进转移就业为路径,强化兜底安置为保障,实现增收脱贫为目标,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提升贫困人员就业创业能力,全县贫困家庭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成效。
技能培训长本事。
以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按需培训、实用有效的原则,针对贫困劳动力技能需求和培训愿望,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班250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0597人,实现转移就业4300余人。
扩大就业增收入。
联合中国移动向贫困户精准发送岗位信息90余万条。
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26场次,组织850家企业提供岗位4.3万余个。
依托域外劳务基地,加强省际劳务协作,促进贫困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1.7万余人次,其中通过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转移就业2100余人次。
落实政策送福利。
鼓励企业和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兑现104家企业和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794人,共计96.7万元。
认定就业扶贫基地19个,兑现奖励资金95万元。
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落实贫困户创业奖励283万元。
认定5个就业扶贫车间,兑现奖励资金10万元。
岗位兜底强保障。
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按照救急救难原则,安置贫困劳动力特别是大龄、残疾和零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共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0532人次,兑现岗位补贴3705万元。
通江县就业局
—
扶贫专栏
阆中市就业局举办“就业扶贫行动日”专场招聘会江油市五措并举超额完成就业扶贫目标任务
万源市就业局扎实开展2020年扶贫日活动
南充阆中市就业局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前组
织开展了“就业扶贫行动日”专场招聘会。
此次招聘
会为期两天,共有26家阆中市内外企业参与,提供就
业岗位3500余个,岗位类型主要以服务员、销售员、
普工为主。
招聘会现场还设有网上招聘区、培训报名区,
为前来求职的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求职指导、培训
报名等服务。
据统计,此次招聘会共发放政策性宣传资料1000余
份,提供政策咨询5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90余人。
阆
中市就业局还将组织开展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到村社、
入企业的暖心行动,帮助更多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阆中市就业局今年以来,绵阳江油市以建立就业脱贫信息系统、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岗位技能对接、鼓励群众创
业就业为重点,精准施策,超额完成就业扶贫目标任务。
精准管理促脱贫。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电话访问、
微信交流等形式,依托各乡镇(街道)掌握疫情前劳动
者就业岗位、技能状况、薪酬待遇等情况,摸清疫情后
劳动者就业去向、培训意愿和就业创业需求等,实时掌
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务工详细情况,并建立台账,
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就业帮扶。
每月对乡镇进行就业扶
贫专项督导,督促各乡镇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转移、“一
库五名单”更新、公益性岗位管理等工作。
搭建线上线下平台,促进转移就业。
通过线上平
台发布招聘信息11期,提供岗位2.3万个。
在贫困户
集中的乡镇开展送岗位下乡暨就业扶贫精准对接活动
8场,帮助贫困户通过就业实现脱贫。
今年举办了3场
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共373家企业参加,累计提供
岗位14415个,现场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2952个。
依
托江油市人力资源市场等定期发布招聘信息,为求职
人员“面对面”地介绍职业。
目前,实现贫困劳动力
转移就业1208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09%。
技能提升促脱贫。
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实名制培训
需求台账,实施动态管理,精准掌握有劳动能力的贫
困户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信息,及时
根据摸排需求确定培训工种。
在武都镇、石元乡,以
村为单位开展扶贫专班培训,培训涉及禽养殖及果树
栽培技术。
开展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已培训建
档立卡贫困户232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5.45%。
政策兜底促脱贫。
充分考虑贫困家庭劳动者的贫
困程度、就业愿望和能力,开发乡村道路维护、保洁
等公益性岗位。
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原有开发的651个公益性岗位基础上再开发444个
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081人,完成计划
的270.3%。
典型引领,促进就业。
积极开展就业扶贫示范基地、
就业扶贫示范村和就业扶贫示范车间建设活动,鼓励
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
江油市亿宝合作社、四川翔风
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被评为2020年江油市就业
扶贫示范基地(车间),武都镇永放村等4个村被评
为2020年江油市就业扶贫示范村。
江油市人社局 张光海为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达州万源市就业局采
取多种形式开展了2020年扶贫日活动,增进帮扶感情,
促进贫困群众就业。
开展招聘会,为群众宣传惠民政策。
10月17日,
开展了以“城市联动 精准服务”为主题的万源市2020
年金秋招聘月、高校毕业生秋季暨就业扶贫行动日专场
招聘会,为广大求职者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岗位。
共有10余家万源本地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岗位涉及服装织造、家居装饰、电商服务等行业。
招聘
会现场有16名求职人员初步达成求职意向。
开展走访活动,掌握社情民意。
万源市就业局干
部职工到对口帮扶的丝罗乡郑家坪村开展走访慰问活
动,收集社情民意,送温暖。
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
进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
万源市就业局将加
大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扶贫帮困系列活
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以实际行动帮助困
难群众,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万源市就业局
18—
—
利州区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内江市社保中心开展扶贫“走基层、送温暖”活动
广元市利州区盯紧就业增收目标,集中一切力量,着力抓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和创业带动,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全面落实问题整改。
实行半月调度制度,加强滚动排查,对零就业家庭,就业不稳定、质量不高的贫困劳动者,分级建立问题清单,实时提供就业援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逐项逐条落实自脱贫攻坚以来各级考核、督查、审计、自查等反馈的60余个问题整改,确保整改问题按期全部清零,巩固提升就业扶贫质量。
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
区、乡、村上下联动,通过“村村响”、进村入户等方式推送匹配度高的招聘信息1.2万条,常态化举办大小型现场招聘会115场,就业小分队送岗进村入户500余次,重点发挥人力资源公司和零散工集散服务中心作用,促进外出转移就业。
巩固提升已有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就业扶贫车间等载体吸纳就业能力,新建7个就业扶贫车间,实施政府扶贫项目323个,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开发农村保洁、生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1256个,实现
兜底就业。
目前,全区10352名贫困劳动力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转移就业7970人。
精准开展培训。
组织村组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和方向,逐户逐人详细摸底调查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整合相关部门培训资源,紧扣生态康养旅游、家政、电商等领域的急需紧缺职业,组织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参加各类培训,共培训167期6774人次。
落实专人加强对参训人员的资格审核和培训等过程的监管检查,通过购买第三方评估机构服务的方式开展绩效评价,培训结束后组织微型招聘会,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
积极引导留乡创业。
落实有关文件,给予贫困劳动者在土地支持、平台搭建、财政扶持等环节从项目立项到创业成功全过程的政策支持。
依托广元创业孵化园等创业示范载体,组建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队,建立健全创业项目库,完善返乡创业信用评价机制,为287名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目前,已帮助贫困劳动者落实创业担保贷款4人48万元,发放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补贴65万元。
广元市利州区人社局
内江市社保中心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前,组织帮扶责任人到帮扶联系村隆昌市石燕桥镇净土村开展了“走基层、送温暖”活动。
活动中,内江市社保中心14名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慰问贫困户,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贫困户及其子女近期务工等情况。
通过“廉政内江”微信公众号的惠民惠农一卡通平台查询贫困户各项补贴落实到位情况,及时掌握贫困户近期收入,确保各项惠农政策、
帮扶措施落地见效。
帮扶责任人还对贫困户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的收入进行了测算,从测算情况来看,帮扶贫困户的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达到了2020年脱贫标准,无返贫风险和监测户。
活动期间,内江市社保中心牵头,联合内江市运管处和隆昌市统计局为全村72户帮扶对象送上了油、米等生活物资,给他们送去了温暖与关怀。
内江市社保中心
南溪区办好技能培训 助力就业脱贫
近日,宜宾市南溪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联合宜宾市锦绣职业培训学校在仙临镇高新村和两木村开展了两期烹饪原料切配专项技能培训。
此次培训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共计48课时,有100人参加,其中,建卡贫困户33人。
培训期间,建卡贫困户还享受50元/人/天的生活费补贴。
除系统学习烹饪原料初加工、烹饪原料
切配技术、刀工的基本姿势与要求、烹饪知识与技能等知识外,还学习了防疫知识、艾滋病预防、消费安全等内容。
通过培训,学员熟悉了成品切配、加工烹调的过程和要求,增强了安全饮食责任意识和科学健康饮食观念。
培训结束后,学员还获得了烹饪原料切配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宜宾市南溪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