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大交通 促进经济大发展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资讯News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纲要》的编制,是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栏目编辑/郑雪芹| 国内 | Domestic News国内政策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
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
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拥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运输供需有效平衡、服务优质均等、安全有力保障。
新技术广泛应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
出行安全便捷舒适,物流高效经济可靠,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先行。
【 纵横点评 】今年是我国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起始之年,《纲要》印发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件强调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优化等措施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
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它不仅能够连接各个地域之间的关系,也能够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就业机会、拓展市场空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繁荣。
其次,交通运输对于提高劳动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缩短物品和人员的运输时间,提高运输的效率。
特别是在现代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的商品需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而大量的劳动力也需要从居住地到工作地。
交通运输的高效便捷可以确保产业的正常运转和人员的灵活就业。
例如,现代的物流运输系统可以让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的手中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让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满足各种消费需求。
再次,交通运输对于增加就业机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有效推动就业问题的解决。
一方面,交通运输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工程建设、运输管理、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人员。
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物流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就业机会。
此外,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旅游业作为一种以交通运输为前提的服务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最后,交通运输对于拓展市场空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的便捷可以加快商品和服务的流通速度,推动市场的互通和融合。
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也可以扩大国内的消费市场,增加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分工和合作的深化,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的空间。
例如,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工具的连接,不同地域的企业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合作和交流,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化和协调。
总之,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连接各个地域之间的关系,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就业机会、拓展市场空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

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其中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交通发展作为国家重要议题,加大对交通建设和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下面,我就从多个方面阐述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 交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交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
交通运输是连接各地的纽带,也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物流、旅游、商贸等行业,其发展都依赖于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的支持。
如果一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不完善,或者交通方式单一,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甚至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因此,为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必须注重发展交通运输系统,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铁路、水路等交通工具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以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为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开发提供便利。
2. 交通设施扩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交通发展也可以通过扩建交通设施,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例如,修建高速公路,可以缩短各地间的距离,加速物资、信息、人员等的流通,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交易的速度,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尽管修建高速公路对财政预算的投入大,但由于在建设的同时可以刺激就业、扩大消费等,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
3. 交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改善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可以增强区域间物流能力,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在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便利性。
此外,在交通运输系统发达的地区,企业可以得到更便捷的物流服务,交通、人流量也会增加,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商业机会,从而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交通运输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之一,交通发展可以进一步升级和转型产业结构,推动企业加强产业竞争力。
例如,发展高铁可以加速企业贸易和生产链的整合和交流,进一步补齐落后地区的交通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企业得以实现不断升级和转型,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及部分省市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中国及部分省市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车辆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驶。
传统方式是钢轮行进,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
铁路分类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根据技术、路网、行政、速度、功能和轨道等不同类别进行划分和分级。
国家层面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为了促进铁路建设行业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7月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中规划:到2025年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实现地级城市高铁全覆盖,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
地方层面铁路建设行业政策
显示,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铁路建设行业发展,如2020年11月发布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规划:构建“通道+枢组+网络”互联互通立体交通格局,推进沈白。
丹通高铁建设,推动省际高铁互联互通,加快既有线路提速扩能改造以及沿边国道和铁路建设。
如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如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文/奚卫菊新时期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满足经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需求,形成立体化交通模式,切实发挥交通运输在国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文中分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探讨如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业占据着关键地位,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保障货物运输与人员流动的流畅性、安全性。
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内交通运输业发展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直接制约社会经济建设活动的进行。
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活动顺利进行,一定程度解决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基本实现了交通运输行业与经济发展匹配。
通过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融合,实现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构建的必要性我国的经济正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于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完善工作,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并且也适合我国可持续化发展要求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经济能够得到稳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所以这也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升级以及转型的相关工作是离不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经济的转型,这就决定了在我国进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优化升级工作有着必要性。
由于市场化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所以市场经济也可以通过公平的竞争来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运输系统。
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地做到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并且有效地通过相关税率以及价格方面来调控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市场,提升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经济升级工作,同样,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经济的优化工作又能够巩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与社会环境出现了诸多变化,包括社会生产力的高速提升与发展,其中各产业对于交通运输需求力度加大、人民的出行方式变化等等,也表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交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交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市场扩大随着交通工具和运输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商品流通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市场范围也得到了拓展。
这使得生产者能够更加迅速地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也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加多样化、高品质、低价格的商品。
2. 提高了生产效率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使企业之间更快地进行物资运输、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配送等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企业正常运营所必须依赖的环节,如果这些环节存在瓶颈或者效率低下,则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最终影响其盈利能力。
3. 促进了人员流动和就业机会增加交通的发展可以使得人们更加方便地出行,从而促进了人员流动。
这种流动不仅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交通对于经济发展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交通条件需要依赖于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铁路、机场等等。
这些建设不仅能够为交通提供支撑,同时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使得城市之间更加互联互通,从而促进了城市之间产业合作和资源共享。
3. 提高了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众多领域,包括餐饮、住宿、景点门票等等。
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使得旅游业更加繁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之,交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25•【字号】冀政办字〔2021〕109号•【施行日期】2021.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城乡规划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遵循,按照《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立足打造一流设施、技术、管理、服务,优化网络布局,加强统筹融合,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当好先行。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六纵六横一环”综合通道能力更加充分,基本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京津雄及环京津1小时交通圈得到强化,市县间实现一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县县间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
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运输航空服务覆盖所有市,通用航空服务覆盖85%的县(市、区)。
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进一步优化,各运输方式衔接更加高效。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面向全球的陆海空立体互联大交通格局全面构筑,联系全国主要城市群的综合运输通道全面畅通,京津冀高效便捷交通体系全面形成,城镇节点干线交通网络全面覆盖,有力支撑“513出行交通圈”(中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0.5小时连通、京津冀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2.24•【文号】•【施行日期】2021.02.2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社会治理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编制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设施建造、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交通运输建设现代化加快推进,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交通运输对外开放持续扩大,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交通运输发展有效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产力布局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结构有待优化,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还需增强;综合交通统筹融合亟待加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协同融合尚需深化,全产业链支撑能力仍需提升;综合交通发展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现代物流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二)形势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支撑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思路

中国经贸导刊■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和2021年经济工作的统领。
着眼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一中长期战略目标,围绕新发展格局内涵和“十四五”规划建议的相关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应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把握“循环畅通”“联动融合”“系统治理”三个核心要求,实现方式路径、着力重点和作用机制的三个转变,以综合协同、联动融合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要素和资源的时空组织,提升自身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引领能力。
一、新发展格局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核心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核心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完整性和供求动态平衡,关键在于实现经 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 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深人理解这一内涵,需要把握三层 关系:一是供需关系,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 和创造新需求;二是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关 系,“大循环”是“双循环”的基础,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 源要素的依托双循环”有助于提升“大循环”的效率 和水平,本质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 对外开放;三是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关系,改革创新是 发展的根本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本质是改革问题,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围绕 这一内涵,交通运输行业需要深刻把握“循环畅通”“联 动融合”“系统治理”三个核心要求。
(一) 循环畅通“循环畅通”主要是指交通运输能够高效支撑经济 要素及资源在供应链、产业链上的畅通流动和在空间 上的互动循环。
流通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交通 运输作为实现客货位移的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是 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通的重要载体。
支撑 经济要素及资源的循环畅通,要求交通运输能够精准 对接国际国内供应链、产业链需求,优化提升经济要素 及资源的时空组织效能。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健康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探讨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的几个方面。
首先,交通运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为商品的流通和人员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果没有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各种生产要素无法充分流动,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将大幅下降。
例如,交通运输的先进和便捷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基础,原材料的输送、成品的运输以及各种供应链的畅通无阻对于企业的运营至关重要。
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开放和对外交流,有助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其次,交通运输对于就业的创造有着巨大的影响。
发展健全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创造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包括建设和维护交通基础设施的工作、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各类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等。
交通运输在就业机会创造方面具有较高的劳动密集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业通常是最大的雇主之一、这些就业机会不仅提供了工资收入,还带动了消费支出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交通运输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的分工,加快商品和人员的流动,从而推动区域间经济的开放和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的不平衡发展会导致区域不平衡,因此,政府需要通过投资和政策来改善不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例如,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将偏远地区与主要经济中心连接起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最后,交通运输对于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和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运输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业的高效运作的关键条件之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饭店、餐饮、零售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的繁荣。
同时,流畅的交通运输也可以提高服务业的效率,确保服务的及时性和质量,提升经济的竞争力。
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

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交通发展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经济发展也为交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一、交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 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交通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快速、便捷的流动,使得各地区之间的资源得以有效配置。
例如,交通网络的完善可以使得农产品、工业品等在不同地区之间迅速流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2. 促进市场的扩大:交通发展可以打破地理限制,扩大市场范围。
通过交通工具的运输,商品和服务可以迅速到达更广阔的市场,从而提高销售量和销售额,促进经济发展。
3. 促进产业的升级:交通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在交通条件良好的地区,企业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原材料、技术和市场,从而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4. 促进人员流动和就业:交通发展可以促进人员流动和就业。
交通便利可以使得人员在不同地区之间更自由地流动,促进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二、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支撑作用1. 投资支持:经济发展为交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政府和企业会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推动交通发展。
2. 技术支持:经济发展为交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技术不断更新,使得交通更加安全、高效、环保。
例如,高铁、地铁等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促进了交通发展。
3. 市场需求:经济发展为交通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交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交通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运力和线路的调整,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推动交通发展。
4. 人口流动: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也为交通发展提供了支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会选择到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生活和工作,这就需要交通设施的支撑,使得人口流动更加便捷和高效。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04| New Economy Leader | 2021年第01期摘 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经历了认知探索、理念形成和基本成熟三个重要阶段,取得了非凡成就,是几代人艰辛奋斗的结果。
我们要遵循“倒逼市场主体主动竞争、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培育驱动运输服务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提升区域交通协同能力、综合运用前沿技术”这个总体思路,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投融资政策和新业态监管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推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和全面跃升。
关键词:交通强国;综合交通运输;市场竞争;产业政策;创新发展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夏杰长一、前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交通运输业发展,一直致力于推进交通运输业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意味着在新时代,我们要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完成党和人民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使命。
“综合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集约化发展阶段,其通过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促进资源有效利用、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
这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由于各国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性,综合交通运输理论较为薄弱,且涉及复杂的竞合关系,科学处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各种关系和衔接融合是颇有难度的挑战,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有前瞻性预判和切实解决方案。
本文将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思想为引领,紧密结合《“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有关部署,剖析“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各种运输方式如何按其技术经济特点分工协作、衔接融合、连续贯通和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提升交通枢纽功能 促进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江苏正处在转型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枢纽经济发展,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和部署安排,全省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加快推动全球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在江苏交汇融合,以枢纽经济的创新发展推动形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
充分发挥基础优势,突出交通枢纽的重要支撑江苏是制造业大省、贸易大省和人口大省,地处“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交汇处,发达的实体经济、高效的物流体系、活跃的商贸市场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为推进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展枢纽经济,建设枢纽是基础,提升功能是关键,要素集聚是核心,辐射带动是根本。
交通枢纽作为链接各类要素最紧密的纽带,是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高流动性经济要素的关键配置点,对枢纽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基础性作用。
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大力加快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推动枢纽经济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纵观国内外枢纽经济发展的路线图,以强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为突破口,推动枢纽经济发展已成共识。
美国孟菲斯发挥航空货物集散分拨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空港枢纽经济,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陕西省加快建设以西安市为核心的国际航空枢纽、米字形高铁网和高速公路网,加快打造国际陆港,枢纽经济蓬勃兴起;成都市加快构建国际铁路港、国际航空港、陆上物流服务网络、航空物流服务网络、航空客运服务网络“两港三网”,正在成为内陆枢纽经济崛起的代表。
与兄弟省市相比,江苏枢纽经济发展亟需强化系统性思维,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突出问题导向,发挥特色优势,牢牢抓住重大交通枢纽这个“牛鼻子”,不断提升“通”“融”“聚”功能,加快形成以交通枢纽高水平建设推动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在“通”上下功夫,补短板、建枢纽以交通枢纽为节点加快各类要素的通达流通,是发展枢纽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产业链新格局促进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产业链新格局促进经济全球化近年来,随着中国提出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全球产业链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区域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构建起覆盖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广泛合作网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如何构建全球产业链新格局,以及该格局对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一、加强区域互联互通,促进产业链分工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合作。
通过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一带一路为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如,中国正在积极建设的海上丝绸之路,将加强亚洲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和物流连接,促进跨国企业的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分工。
这种深入的产业链分工有助于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和竞争力,增强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动力。
二、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经济合作空间一带一路倡议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在传统的全球产业链格局中,发达国家往往在掌控核心技术和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同时,也占据着更多的利益和话语权。
而一带一路的推进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其能够参与到全球产业链的更多环节中来。
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加强投资保护和促进经济合作,一带一路有助于建立更加平等、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格局,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全球经济整体水平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经济合作,还有助于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全球经济的整体水平。
例如,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国与相关国家可以共同设立跨国合作研发中心,联合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推动技术和知识的传播,也能够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
同时,一带一路还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促进了经济的互利共赢,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有力地促进全球产业链的构建,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关于综合交通助力陕西“三个经济”发展的思考

COMOMICFORUM经济论坛关于综合交通助力陕西“三个经济”发展的思考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1韩宁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高鹤明摘要:交通基础设施是陕西省”三个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综合交通与新基建、物流、贸易等领域融合发展也是陕西省“三个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本文就陕西省公路、铁路、民航等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希望能为金融支持综合交通的重点领域提供参考。
同时,本文还指出区位优势、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是综合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并从探索模式创新、发挥综合经营优势两方面对开发性金融支持举措提出建议。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三个经济开发性金融新基建自2017年9月,陕西省首次提出“枢纽经济、流动经济、门户经济”概念以来,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已成为陕西推动经济高质:M:发展最重要的战略举措枢纽经济的核心嘤义是发展交通运输,门户经济的核心要义是做强贸易、促进交流.流动经济的核心嗫义是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的流通,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统一T”三个经济”的战略目标即扩大开放;而综合交通的发展程度又显著影响着区域流通和贸易发展.因此在加快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行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综合交通与新基建、物流、贸易、特色产业等融合发展,将成为推动陕西省“三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弓摩。
一、陕西省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一)公路行业趋于成熟,智能出行将成为新增长点2019年,陕西省各级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全年新增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约900公里,截至年末全省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5593公里;新建成通车干线公路500公里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约1.2万公里。
从发勰蚪看,一是高速公路里程增长仍有空间。
根据《陕西省省级公路网规划(2018-2035年)》,陕西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8470公里,目前仍有约2800公里增长空间;二是智戕交通、智能出行等交通领域新基建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2019年,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向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项目授信21.5亿元,发放10亿元,有效支持了全省高速公路ETC门架、车道改造工程。
大力实施“一核引领一廊提升两翼齐飞四轮驱动”思路

大力实施“一核引领一廊提升两翼齐飞四轮驱动”思路展开全文理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
树立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决定着商丘未来发展的质量和高度。
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必须登高望远观大势,在谋全局中谋一域,用清晰的思路明确目标和实现形式,用正确的路径选择确保取得预期成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央、省委要求又具有商丘特色的发展思路。
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市五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一核引领一廊提升两翼齐飞四轮驱动”这一思路,真正切中了商丘发展的肯綮。
这一思路,既保持了全市整体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了工作指导上的与时俱进,是新时期指导全市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思想引领,更是加快建设魅力商丘的行动指南。
一核引领,就是以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为引领,构建大交通,培育大物流,发展大产业,促进大发展。
交通优势,是商丘最鲜明的印记:陇海铁路、京九铁路“黄金十字架”在商丘形成,310国道和105国道在商丘交会,连霍高速和济广高速在商丘交会。
9月10日郑徐高铁客运专线通车,又将商丘带入高铁时代。
释放交通枢纽动能,挖掘枢纽经济潜能,是商丘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优先发展路径。
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抢占先机,加快发展枢纽经济,提升我市在全省、全国的区位优势,提高商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助推商丘蓄势崛起。
一廊提升,就是实施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提升发展工程,带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黄河故道有典型的河谷自然景观、弯曲苍莽的黄河故堤、古朴厚重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古老的水上长城”。
黄河故道沿线县(区)要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创新开发思路,加强沿线四省八市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一条生态因子完善、经济发展科学、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可观的生态廊道、经济廊道、文化廊道、旅游廊道,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两翼齐飞,就是推动中心城市和产业组团发展两翼齐飞。
坚持中心城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带动全域经济发展,要重点加快高铁商贸区、古城文化旅游区和商务中心区“金三角”开发建设,切实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提高中心城区建设规划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
对接大交通 就业先突破——巴中“构建大交通”发展战略的思考

贷款+ 信用社 区+ 创业培训 ” 联动机制 。 加强评估考核 , 降低反
担保 门槛。成立创业专家指导 中心 。 实行创业项 目全程跟踪服
劳动者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 . 掌握求职技巧和创业 技能 . 引导
求职者正确认识 自我 , 树立正确 、 积极 的人 生 目标 、 职业价值
线搭桥 。把产业园区作 为人才创业的载体 . 依托 园区引进项
目,通过项 目吸引人才.将产业园区建成 “ 优秀人才引进基 地”“ 、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和集孵化、 生产、 服务于一体的人才
创业基地 。 ( 作者单位 : 南江县就业局 )
模式为导向 , 整合优 势培训资源 , 出优势专业 , 突 突出市场需
失业人员 、 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 抓住大交通带来 的发
通的宏伟蓝 图正在变成现实 . 地处川北 山区交通不便的南 江 县迎来 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 有了大交通 。我们怎么办”
— —
南江县就业局在县委组 织开展的大讨论中 .认 为必须 树
立“ 等不起 ” 的紧迫感 、慢不得 ” “ 的危机感 和“ 坐不 住” 的责任
感。 坚持把 “ 加快” 提前 ” 和“ 的要求 认真落实到就业服务工作
的方方面面 。 苦干实干 . 实现就业工作先突破 。 努力 先行一步 。 超前运筹。 实现就业理念先 突破
.
展机遇, 充分挖掘就业潜力. 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
型产业和服务业 。 大力开发社会 管理 、社会服务等公益性岗 位.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 系。 完善保障体系 , 确保就业高效。就业服务机构要通过转变
工作作风 , 狠抓工作落实 。 完善工作规范 和惠 民便民措施 。 提
交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例子

交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例子1. 想想以前那些坑坑洼洼的土路,每次运输货物都提心吊胆,生怕货物受损,这多影响经济啊!但现在呢,高速公路遍布各地,那物流速度蹭蹭上涨,经济能不腾飞吗?就好比血管通畅了,身体能不健康吗!比如电商的发展,不就是靠着发达的交通才如此火爆嘛!2. 你们看以前农村的小路,农产品运不出去,农民们只能干着急,收入也上不来。
现在路修好了,大卡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农产品能快速运到各地,农民们的钱包鼓起来了,这不就是交通推动经济最直观的例子吗?这就像给农村经济装上了翅膀啊!3. 还记得以前去个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得辗转好久,多浪费时间和精力啊。
现在有了高铁,嗖的一下就到目的地了,人们出行方便了,交流合作也多了,经济可不就活力满满嘛!像那些旅游城市,不正是因为交通便利了才吸引了更多人去,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吗,多明显啊!4. 以前港口设施落后的时候,贸易能好到哪里去呀。
但现在大型的现代化港口建立起来了,货船来来往往,贸易做得风生水起,这可都要归功于交通的发展呀!这就如同给经济发展开了一条快车道!比如上海港,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5. 你说要是没有便捷的交通网络,那些企业怎么可能安心地扩大生产和投资呢?现在有了高效的交通,企业发展有了保障,就业机会也增多了,经济能不好吗?这不就像大树有了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一样嘛!想想那些因交通改善而兴起的工业园,多厉害呀!6. 过去城市里交通拥堵的时候,多耽误事啊,办事效率那么低,经济能发展快吗?现在地铁建起来了,交通拥堵缓解了,大家工作生活都更有效率了,经济自然就上去了。
这跟人的血脉畅通了才能活力四射不是一个道理吗?看看那些地铁发达的城市就知道啦!7. 没有好的交通,怎么能吸引到外来投资呢?现在路好了,交通方便了,投资者纷至沓来,带来资金和技术,让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这简直就是打开了经济发展的大门啊!就像某个小县城因为交通改善而迎来大发展,多牛呀!8. 要是交通不给力,那些特色产品怎么能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呢?但现在不同啦,交通助力,让这些产品得以畅销,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交通促进经济发展的例子

交通促进经济发展的例子
以下是 6 条关于交通促进经济发展的例子:
1. 你想想,高铁的出现那可真是太厉害啦!就说那些经常需要出差谈业务的人吧,以前坐普通火车得晃悠好久,现在呢,坐上高铁,“嗖”的一下就到目的地啦!这时间节省下来不就能谈更多的生意,赚更多的钱了嘛,这交通不就妥妥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嘛!
2. 咱就说城市里的地铁啊,多么重要!它就像城市经济的大动脉一样!以前大家上班可能得在路上堵半天,心情也不好,工作效率能高吗?有了地铁后,人们能快速到达公司,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这不就是交通为经济做贡献嘛,你说是不是?
3. 嘿,你再看看那些港口城市,海上交通那叫一个繁忙啊!来来往往的船只运来了各种货物,货物一到,贸易不就搞起来啦?这贸易一搞起来,钱不就滚滚来啦?这交通简直就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啊!
4. 曾经去一个小县城玩,那里通了高速公路后,旅游业一下子就火了起来!游客那是呼呼地来啊,当地的老百姓开民宿、卖特产,赚得盆满钵满!这高速公路不就像是给这个小县城打开了财富的大门嘛,你能说交通对经济发展不重要?
5. 还记得有个很偏的村子,以前呀就是与世隔绝的感觉。
后来修了条好路通到那里,哇,各种农产品能运出去卖啦!外面的投资也进去了,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这不就是交通改变命运,推动经济嘛!
6. 我朋友原来住的那个地方交通不方便,买个东西都难。
后来新修了条路,周围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各种商店都开起来了!哎呀,这交通可真是厉害啊,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经济发展的大门!
我的观点结论:交通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没有良好的交通,哪来的经济腾飞啊!。
交通建设对旅游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

交通建设对旅游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旅游地区的交通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交通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旅游地区的交通运输效率,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交通建设对旅游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旅游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提高旅游地区的知名度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带来更多的游客和资金流入,从而提高旅游地区的知名度。
高速公路、机场、高铁等的建设可以大大减少游客的出行时间,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这些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当地的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旅游收入和知名度。
2. 促进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旦旅游地区的交通建设得到了改善,将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交通建设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这将为当地的就业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并间接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餐饮、住宿、零售等。
而且,更多的游客来到当地旅游,也将为当地的商品销售、服务行业等带来可观的收入。
3. 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交通建设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在交通建设完成之后,旅游地区可以开展更多的旅游项目,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从而丰富旅游地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竞争力。
二、交通建设对旅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1. 中国西部地区的高铁建设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高铁建设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藏、新疆等地,这些地区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吸引游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交通条件欠佳,限制了这些地区的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随着高铁的建设,大大提高了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效率,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 泰国曼谷的地铁建设泰国曼谷是东南亚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
由于曼谷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给游客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曼谷地铁的建设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立体大交通促进经济大发展
作者:柴桂英
白河县东、南、北三面与湖北省接壤,316国道、襄渝铁路、汉江穿境而过,公路、铁路、水运快捷而方便,交通要塞位置十分明显,历来是由鄂入陕的重要交通枢纽。
随着十天高速公路的全面贯通,将会形成白河1小时至十堰,2小时至安康,3小时至西安的交通运输圈,使白河与都市的现代文明紧密融合在起来,依靠立体大交通,对于推动白河大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力支持好十天高速公路建设。
十天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从时空意义上讲,白河将真正融入“关中—天水”、成渝和武汉这三大经济区中,打通了连接全国其它省市的出口,给白河带来了一条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大通道,势必有效的改善我县区位和物质条件,从而极大地改善白河经济环境。
十天高速公路自去年初开工建设以来,通过路地双方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设、援建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就,今年是十天高速公路建设的决战时期,沿线8个乡镇和相关部门要紧紧围绕高速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统观全局,全力抓好征迁安置,人畜饮水工程还建、房屋受损理赔等各项中心任务,深入开展“矛盾大排查、问题大化解、环境大整治、项目大推进”活动,有效保障高速路建设环境,力争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1.64亿元,年底路基基本贯通,确保尽快建成通车,造福白河人民,带动白河发展。
二、切实抓好农村立体公路网络建设。
2006年以来,县上抓住通村水泥路建设机遇,四年来,全县累计修建通村水泥路149条72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通村率达118%,累计修建的通村水泥路占乡村路总里程的80%。
虽然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通村水泥路今年还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但我县农村公路网络仍然不够完善、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如:中环路与冷厚路相互衔接不够顺畅。
据统计,今年全县15个乡镇需要硬化水泥路68个项目207.62公里,新修路基48个项目12 4.8公里,便民桥52个项目583延米,通车桥19个项目704延米。
老百姓对修路、架桥的愿望要求十分迫切。
作为交通部门一定要积极争取项目,加大项目投资,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建设。
一是要搞好环县交通主干线建设。
受高速路施工影响,我县环县路路面目前基本全部损坏,晴通雨阻十分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全县人民的出行,高速路建设期间,要维护好运行,高速路完工后,要迅速进行修复,处理好路面。
今年要积极争取小双乡至桃元乡中环路尽快立项,力争年内启动实施,当前要尽快完成施工图设计和评审工作,为早列入计划争取主动,为早开工建设赢得时间。
二是要搞好重点路、桥建设项目。
积极争取卡子镇至茅坪镇出口路建设项目、白河公路大桥维修加固工程项目。
切实加快茅坪枣树、西营喇叭山、中厂七里碥、双河4座大桥建设进度,做好西营朱良桥建设的协调工作,力争年底前竣工通车。
三是抓好高速公路使用便道建设。
根据去年我县与高速路建设方签订的高速路使用便道损路赔付协议,要尽早开展高速路使用便道损坏情况的摸底调查和修复评估工作,鉴于县上无财力支持,省市又无投资的现状,要争取十天高速公路项目业主的支持,力争早日实施。
三、积极发展汉江水上交通运输。
汉江在白河境内长达37公里,襄渝铁路没有建设之前,汉江属于我县黄金水道,南来北往船只在我县停泊,白河码头热门非凡,因此历史上把我县称为“小汉口”,虽然后来随着公路、铁路事业的发展,我县汉江码头日渐失去昔日繁华景象,但随着今年国家实施汉江安康-白河16 4公里高等级航道建设,加之白河麻虎电站、湖北孤山电站的开工建设,汉江水运又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要按照“大汉江、大水运、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切实做好白河麻虎电站库头、孤山电站库尾航道建设的前期工作,要与码头建设一并编入我县“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之中,并积极争取完成1-2个农村渡口改造工程,再现当年“小汉口”景象。
四、千方百计养护好农村公路。
道路在于“三分建、七分养”。
目前,我县共修建通村水泥路149条725公里。
这些村级公路若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养护,将在新一轮大规模建设期后出现大面积的失管失养,甚至毁坏,晴通雨阻的局面将会重新出现,要切实将通村水泥路全部纳入管养范围,今年要创建村级文明示范路100公里,以带动养护管理工作健康开展。
一是要切实落实村级道路养护责任。
按照《公路法》农村公路分级管理的原则,乡镇政府要树立“道路建设是发展,道路管护也是发展”的硬道理,充分发挥乡镇农
村公路管理所的职能和村委会“一事一议”的功能,在广大村民中唱响“人民道路人民养,养好道路为人民”的口号,把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村委会对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将群众季节性养护和合同日常性养护相结合,采取群众筹资投劳、当地能人捐助、企业帮扶、政府补助等多渠道筹资方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农村公路市监管、县考核、乡管理、村负责,市、县公路管理机构规范检查、考评的村公路养护生产管理机制。
二是积极推进养护体制改革。
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将是道路养护的大趋势。
要逐步推行“养护市场化、运营企业化、操作规范化、责任合同化”的养护模式,选择一个乡镇或一条路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三是要加强公路治超工作。
公路治超工作市政府已纳入对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
为此,建议以“春雷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责任,夯实任务。
县公路段要负责境内316国道治超工作,县农村公路管理局要负责农村公路治超工作,县道路运输管理所负责沙场、采石场、水泥厂等货物源头治超工作。
采取“源头治理与道路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将农村超限超载率稳定控制在4%以内,货物源头装载超限率稳定控制在2%以内。
五、不断加快农村通村客运发展。
有了路必然要有运输,才能推进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县山高坡陡、道路狭窄,要选择适合我县道路运输条件的车型,以适应通村客车健康安全发展。
针对农村客运客源分散,运行距离短,时段性和季节性强,农忙和农闲各不相同的特点。
在发展通村客运时,要充分认识通村客运的特点和农民出行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创新通村客运组织模式,优化和调整通村客运市场结构,探索通村客运经营模式、根据通村客运特点,开通隔日班、周未班,预约班等多种形式的客运服务,要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促进通村客运全面发展。
同时,要建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
交通主管部门要相应制定通村公路各项管理办法、规定和规范,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机制已趋完善,但是作为通村客运的其他附属设施,特别是农村客运的停车、候车、汽车维修设施,包括客运站、候车停、招呼站站牌等设施如何布局,由谁去负责养护管理等,应做出明确规定,形成合理的运作机制。
这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