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白林红
bailh123@ 林木果树
1.果树叶螨
危害症状:既危害叶片又危害果实,危害叶片后,叶片失绿,危害较轻时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危害严重时叶片发红,远看呈红褐色,影响光合作用,导致营养失调,叶片脱落,使果树生长受阻,花芽分化的数量减少,影响来年的果树产量。
危害果实后,果面失去光泽,果个小,商品率低,严重影响果农收益。
防治方法:专性长效杀螨剂有螨死净、噻螨酮、螺螨酯、乙螨唑等,专性速效杀螨剂有哒螨灵、三唑锡、溴螨酯、苯丁锡等,杀虫杀螨剂有毒死蜱、阿维菌素、虫螨腈、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等。
2.食心虫类
主要有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两种害虫。
危害症状:钻蛀果实和新梢,第一代幼虫只为害桃树的嫩梢,不为害幼果,第二代开始为害桃果,第三代开始为害苹果和梨果实。
幼虫危害果多从萼、梗洼处注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
防治方法:化学防控多采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维盐、啶虫脒、高效氟氯氰菊酯。
也可以释放迷向剂,使雄虫难以辨别雌成虫的准确位置,雌虫因不能产生有效卵,从而达到防治目的,放置时
文/ 临清市林业局 王永菊 范春秋 孙雪晗
果园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58
第6月
上半月刊
59
间应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芽萌动
期)为好,其次为第一代成虫羽化前。
3.潜叶蛾类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苹果、梨等果树叶片,以叶片为食,严重时可造成落叶,影响树势。
防治方法:潜叶蛾较难防治,特异性杀虫剂有较好防效,如灭幼脲、虫酰肼、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
4.半翅目类
主要有绿盲蝽和茶翅蝽两种。
危害症状:危害寄主广、周年发生时间长、较难防治的一种重要害虫,危害嫩叶、嫩梢、花、幼果。
危害幼叶时,叶片出现不规则孔洞,果实被害后,先在吸孔处溢出红褐色果胶,后期则形成凹凸不平的瘤或锈疤。
防治方法:防治半翅目类害虫有效药剂有吡虫啉、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氟啶虫胺腈、啶虫脒、灭多威等。
5.蚜虫类
⑴苹果绵蚜:以成虫在苹果树近地根颈部皮下或根孽苗处越冬,芽萌动期迁移至树上,胎生无翅雌蚜扩大并扩散群体,5月中旬危害高峰,7月下旬群体再次增长。
有效药剂:毒死蜱效果较好,螺虫乙酯、氟氯氰菊酯为有效药剂。
⑵苹果黄蚜:以卵在苹果树的
芽腋处越冬,芽萌动期孵化,胎生无翅雌蚜扩大群体,5月中旬危害高
峰,产生翅蚜扩散,麦收时群体减退。
有的在7月下旬再次为害高峰。
蚜萌动期喷药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有效药剂:氟啶虫胺腈、螺虫乙酯效果较好。
⑶梨黄粉蚜:以卵在果台橛、剪锯口、翘皮下越冬。
开花时,卵
孵化为干母,在翘皮下的幼嫩组织处取食树液,发育繁殖。
每代若虫逐步向外扩散,6月中下旬后,开始为害果实,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为害果实的高峰期。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有性蚜,进入粗皮缝内产卵越冬。
梨果套袋后,黄粉蚜喜欢在套袋的袋口折叠缝内大量繁殖。
有效药剂:吡虫啉、啶虫脒、螺虫乙酯等。
6.介壳虫
危害症状:危害叶片、果实和枝条,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萌芽前和卵孵化期是关键时期,有效药剂有石硫合剂、机油乳剂、毒死蜱、螺虫乙酯等。
萌芽前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干枝”,或95%机油乳剂50~70倍液+48%毒死蜱乳油500倍液喷布。
卵孵化期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00倍液均匀喷布枝干和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