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习题精选五十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文无定
格贵在鲜活习题精选五十六
第1题【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
_______,正体现了文人们对粗犷和细腻相结合这一审美理想境界的追求。
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_______。
①远山借青、远水借碧的宏观构思,园中有园、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②园中有园、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远山借青、远水借碧的宏观构思③近水如镜,兰舟轻漾,一湖幽静④近水如练,新荷满布,郁郁青青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种树郭橐驼传》通过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讽喻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老百姓休养生
息。
B、孔子对“率尔而对”的子路“哂之”,对结伴而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晳“与”之,可见
人无完人,即使被尊为“圣人”的孔子有时也厚此薄彼,不能一视同仁。
C、《阿房宫赋》是开一代文赋先河的作品,它把散文的章法与诗歌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句式灵活多
变,骈散相间,错落有致,气势畅达,流动着一股清新质朴之风。
D、《项脊轩志》通过记“百年老屋”的兴衰,表达了物是人非、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深厚感
情。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称“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友”,此
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B、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
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已成为千古名句。
王勃与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C、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与欧·亨利、
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清代长篇小说。
一般认为是施耐庵著。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家工厂采取不正当手段非法利润。
②要大胆和积极培养成千上万中青年经济管理干部。
③某杂技团试行了“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分成”的办法,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在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局面。
A、谋取起用节余
B、谋取启用节余
C、牟取起用结余
D、牟取启用结余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比较下列句式特点,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不能喻之于怀
B、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对下列作品的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楚辞》②《诗经》③《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④《岳阳楼记》⑤《滕王阁序》⑥《项脊轩志》⑦《子鱼论战》⑧《与朱元思书》⑨《与陈伯之书》
A、①②⑨/④⑤⑥/③⑦⑧
B、①②/③⑤⑧⑨/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②⑨/①⑤⑥/③④⑦⑧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之”作为代词,其指代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羞,不忍为之下(他,指代蔺相如)
B、而相如廷叱之(他,指代秦王)
C、且庸人尚羞之(他,指代廉颇)
D、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指代廉颇)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______,______。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天地就是空间,①______,这是我们把握现实的两大坐标。
西方人也常常说,所谓人是在生死之间的一个旅客。
旅行是有不同动机的,
②______。
中国以前的读书人赴考是要到京城去,这就是教育的旅行。
孔子去拜见老子,司马迁为了他的史学大业,去访问名山大川,这些也都是为了教育。
《徐霞客游记》是一本非常生动的记游之作,值得一看。
徐霞客不仅文笔好,而且是地理学家、科学家。
他认为长江的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所以他从杭州一路往西旅行,一直到昆明,到金沙江。
旅行的另一个动机是政治,是不得已的,③______。
唐朝韩愈被贬到潮州,宋朝苏轼被贬到最南边的海南岛,这都是政治的旅行。
还有一种旅行的动机是宗教,宗教的旅行也叫“朝圣”。
你到罗马,到普陀山,到宗教圣地去,都要跋山涉水。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______,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答案】:
【解析】:
第13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游沙湖(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是日剧饮而归。
注解:①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
世代从医,颇有名气。
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③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因往相田②书不数字③辄深了人意。
④余戏之曰⑤谁道人生无再少?⑥是日剧饮而归。
""
在以上这篇文章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
【答案】:
【解析】:
第14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湖觞芰^①图序
【清】曾燠
去年此日,湖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
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
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合离,已殊于前度。
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
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暑欲收。
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
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
老僧来迎,群贤毕至。
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
桥亭暂过,天水忽空。
入香海之慈云^② ,有琅玕之别馆。
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③。
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
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飔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筩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④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
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
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
一庵半掩,千树交阴。
竹露品茶,林风醒酒。
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
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
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
可以娱嘉宾,容拙吏。
谓非厚幸,宜得纪传。
爰有董、巨^⑤山水之家,徐、黄^⑥丹青之手。
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
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序。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秋湖觞芰:秋湖,指江苏扬州的瘦西湖,作者曾燠(yù)于乾隆五十七年出任两淮盐运史,并在扬州设有驿馆。
因在闰六月游湖,故称“秋湖”。
“觞”,古代称酒杯,此处含有饮酒欣赏的意思。
芰,指菱、荷一类水生植物。
②香海之慈云:指香海慈云,它是位于湖中小金山上的一个私家园林,也是古代扬州二十四景之一。
③远公之社:指佛教领袖慧远在庐山为弘扬佛法而开创的莲社。
④双蕖之怨:“双蕖怨”为古代乐府曲名。
⑤和⑥中的“董、巨”“徐、黄”指的是董源、巨然、徐熙、黄筌,他们都是南唐至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晓凉犹嫩,残暑欲收嫩:轻、微。
B、桥亭暂过,天水忽空空:空旷、开阔。
C、或因人事之乖乖:不顺、不和谐。
D、可以娱嘉宾,容拙吏拙:笨拙、不聪慧。
下列各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胜游”(即“畅快游览”)感觉的一组是( )
①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
②朋友合离,已殊于前度
③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④晓凉犹嫩,残暑欲收
⑤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
⑥竹露品茶,林风醒酒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这篇给诗集作的序文中,采用了大量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乐趣,颇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蕴。
B、本文不但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们游览瘦西湖等主要景点的行游过程,而且交代了《秋湖觞芰图》中每幅作品的创作背景。
C、本文不仅行文有序,而且描写生动,议论精当,说明简明,语言朗朗上口,有一种音韵之美。
D、本文虽然只是简要叙述与文人墨客一起闲游秋湖、作画吟诗的情形,但从中也蕴含着一种对当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赞美。
用斜线(/)给上面文段中画横线并字体加粗部分断句。
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飔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筩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
②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
【答案】:
【解析】:
第15题【默写】
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
君子以文会友,______。
(《论语》)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答案】:
【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