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 2014 届毕业资格审核标准
南京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目 录CONTENTS第一部分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一、数据来源 (4)(一)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5)(二)2014届毕业生跟踪调查 (5)(三)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5)(四)校内职能部门深度访谈 (5)二、方案设计与数据采集 (6)(一)研究方案确定和调查问卷设计 (6)(二)问卷调查实施 (6)(三)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6)三、主要分析方法 (7)(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7)(二)列联表和相关分析 (7)(三)回归分析 (8)第二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 (9)一、总体规模 (9)二、性别分布 (9)三、学历分布 (10)四、性别与学历交叉分析 (10)五、学科分布 (10)六、生源地分布 (11)第三部分 就业创业服务及学生求职状况 (13)一、学校就业创业服务概述 (13)(一)招聘服务 (13)(二)就业指导服务 (15)(三)创业服务 (17)(四)就业权益保护 (22)二、学生求职状况调查 (23)(一)薪酬期望 (23)(二)求职偏好 (24)(三)求职努力程度和结果 (25)第四部分 就业状况及就业质量分析 (26)一、就业率 (26)(一)初次就业率 (26)(二)年终就业率 (26)二、就业去向 (27)(一)就业省份分布 (27)(二)就业地区分布 (30)(三)就业城市类型分布 (31)(四)就业行业分布 (32)(五)就业单位性质 (33)三、就业质量 (35)(一)名校深造和名企入职 (35)(二)对口就业 (35)(三)教育适度 (35)(四)薪酬水平 (36)四、满意度调查 (39)(一)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39)(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40)第五部分 毕业生细分群体分析 (41)一、部分奖学金获得者就业状况分析 (41)(一)就业概况 (41)(二)就业去向 (41)(三)对口就业与就业满意度 (43)二、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就业状况分析 (44)(一)就业概况 (44)(二)就业去向 (44)(三)对口就业与就业满意度 (46)三、待就业毕业生分析 (47)(一)群体基本特征 (47)(二)未找到工作的原因 (47)(三)求职行为 (47)第六部分 政策建议 (48)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各类指导与服务活动 (48)二、提早介入就业能力不足学生的指导与服务 (48)三、将国家发展战略作为高校调整结构的重要指引 (49)南京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创新能力的拔尖领军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性人才和高科技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国际接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接轨”,强化就业创业工作,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
中国新闻社新闻专业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新闻社新闻专业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一、适用范围我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
二、外语能力要求(一)具体标准参评新闻专业技术职称应参加职称外语综合类考试。
1、申报中级职称,需参加C级水平考试达到45分以上;2、申报副高职称,需参加B级水平考试达到45分以上;3、申报正高职称,需参加A级水平考试达到45分以上;若当年全国通用标准低于45分则参照全国通用标准。
京外人员职称外语成绩合格标准参照当地职改部门文件要求。
(二)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属地原则就近参加全国职称外语考试,考试要求参照当地人事考试中心的具体通知。
(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试外语:1、至申报年度6月30日以前,工龄满30 年或累计从事新闻专业技术工作满25年的;2、取得国家承认的外语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的;3、获得博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参加《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通过中级(B 级)者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称,通过高级(A 级)者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5、参加TOEFL(托福)考试、IELTS(雅思)考试或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取得分数超过该考试满分50%以上;6、出版过外文专著、译著的并经2位在职译审审定或经国家级外文翻译机构认定具有较高翻译水平;7、申报正高职称参加职称外语综合B级水平考试达到60分以上的;8、申报初级职称的;9、转评新闻专业同级职称的。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一)模块要求1、申报中级职称,需取得三个模块合格证(①Windows,②Word,③Internet,④Excel任选三);2、申报副高级职称,需取得四个模块合格证(①Windows,②Word,③Internet,④Excel);3、45周岁以上申报正高职称需取得四个模块合格证(①Windows,②Word,③Internet,④Excel);45周岁以下申报正高职称需取得六个模块合格证(①Windows,②Word,③Internet,④Excel,⑤PowerPoint,⑥Access或Photoshop);其中申报上一级别所考模块合格证申报下一级别时继续有效。
新闻学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
学校名称(盖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校主管部门:河南省教育厅
专业名称:新闻学
专业代码:050301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新闻传播学
学位授予门类:文学
修业年限:4年
申请时间:2014年7月
专业负责人:贺晓宏
联系电话:0371-- 86175601
教育部制
目录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2.学校基本情况表
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6.教师基本情况表
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填表说明
⒈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
专业(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
⒉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
⒊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
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⒋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
⒌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⒉学校基本情况表
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
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6.教师基本情况表
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8.办学条件情况表
—17 —
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18 —。
安徽新闻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

安徽新闻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
安徽省新闻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如下:
一、职称评定条件
根据《新闻职称评审办法》,安徽省新闻职称评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历要求:申报高级职称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申报副高级职称须具有本科学历。
2. 工作年限要求:申报高级职称须具有5年以上新闻工作经验;申报副高级职称须具有3年以上新闻工作经验。
3. 专业技术职务要求:申报高级职称须具有中级记者(编辑)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副高级职称须具有初级记者(编辑)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4. 业绩要求:申报高级职称须具有一定数量的重要新闻作品或学术研究成果;申报副高级职称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新闻作品或学术研究成果。
二、职称评定流程
1. 申报材料准备:申报人需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证书、职称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工作经历证明、作品清单等。
2. 材料初审:由评审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认符合条件的申报人进入下一步评审环节。
3. 评审组织:评审机构根据评审需要组织相应的评审组,由专家组成。
4. 评审过程:评审组对申报人的材料进行评审,重点考察申报人的学术研究成果、新闻作品质量、业务水平等。
5. 结果公示:评审结束后,评审机构会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
6. 结果确认:公示期结束后,评审机构根据公示情况对评审结果进行确认,并向申报人发放职称评定证书。
以上是安徽省新闻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及流程,具体细节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请申报人在申报前详细了解相关规定并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新闻学专业)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1、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主要是为新闻界培养人才的专业,但近年来很多新闻单位都提高了求职门槛,更喜欢复合型新闻人才,很多财经专业、政法专业的学生“抢”了新闻学毕业生的饭碗。
主要就业单位:南方传媒、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媒单位;企业的内部宣传、企业文化等部门。
2、广告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这些专业目前比较热门,在自媒体泛滥的今天,很多企业继续懂广告和传播(尤其是网络传播)的人才来担任市场、公关部门职员。
3、编辑出版学可参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不过,由于部分院校在开设过程中,侧重“出版”这一块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出版策划、选题、营销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科线高出数十分,这样的分数也体现出了新闻人才的素质之高。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近几年市场竞争加剧,国内的新闻传播业迅速整合。
这方面人才的“门槛”也会逐渐提高,只有那些具备一定专业基础以及良好外语优势的国际化新闻人才才被看好。
所以,导致一部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比较一般,毕业薪酬没有竞争力,很多人也因此选择转业。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涉猎知识广泛,能力发展全面,在就业方面受到的专业局限很小。
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口的方向有三个:新闻业(包括专业媒体及一些单位的新闻宣传部门)、公关业和广告业,就业领域很宽。
需要注意的是,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低,但是就业质量根据个人情况不同,会有很大差别。
比如有人可能去4A广告公司做策划,但有的人只能去Alex排名5万以下的网站做“网络搬运工”。
就业方向高校教师因为新闻传播学既具有理论的成分,又很实务,因此就业的前景也非常广阔,其属新兴学科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科研咨讯机构进行理论研究。
级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2014级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学科门类:文学专业代码:050301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69.5学分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
院部负责人:何村审核:汪小飞校长:汪建利日期:2014年8月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本专业培养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网络传播、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媒介管理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地方应用型新闻学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报纸、杂志、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互联网站、新型社交媒体等相关单位工作。
2、培养要求(1)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熟悉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西方主要国家新闻工作发展动态,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3)熟练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新闻报道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具有新闻深度报道的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较强的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与综合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应用能力。
3、理论教学体系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新闻报道策划、广告学概论、深度新闻报道写作、新闻评论写作、传播学概论、媒介批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媒介经营管理。
理论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1。
4、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专业实践环节:新闻采访实践,新闻写作实践,新闻摄影、新闻报纸编辑实践,电视新闻编辑实践,新闻评论写作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2。
注: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含通识实践环节、学科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创新实践环节及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实验学分;8、教学计划表附图1:理论教学体系鱼骨图附图2:实践教学体系鱼骨图。
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流动性分析

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流动性分析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新闻传播学专业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是否能够获得满意的工作机会以及是否存在流动性成为了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流动性的分析,探讨这个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流动性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流动性定义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和跨领域移动的能力。
简单来说,流动性可以衡量一个毕业生在找工作或者改变职业方向时面临的挑战程度。
在考察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流动性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传媒行业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就业机会不断涌现,但同时,也有一些传统岗位可能面临着挑战。
通过调研行业需求以及掌握就业趋势,本科毕业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挑战和机会,从而做出明智的职业规划。
其次,就业市场的竞争状况也是影响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毕业生们需要具备与众不同的技能和优势,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因此,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和技能,同时发展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在就业市场上具备更大的流动性。
此外,教育背景和实践经验也能够影响毕业生的流动性。
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不断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来提升。
参与实习、项目合作以及学术研究可以让毕业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增加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除了以上几个因素外,地域因素和个人因素也会对毕业生的流动性产生影响。
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往往受制于所在地区的就业市场。
在一些大城市,新闻传播行业的岗位相对较多,而在一些小城市或农村地区,可能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此外,个人因素如人际关系、专业技能、求职态度等也会对毕业生的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毕业资格审核规则及流程

毕业资格审核规则及流程毕业资格审核细则我校本科生的基本毕业要求学分为160学分(国防生166学分),学生修读情况需满足其所修专业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毕业资格审核的细则规定如下。
一、各类课程修读要求序号号课程类别要求备注1必修课(包括通修类、学科群及专业类必修课)每门课程均需通过。
2选修课(包括通修类、学科群、专业类及方向类选修课,超出最低学分要求的课程学分可以算作自由选修学分。
)英语学生需按其所在级别修读课程。
按所在级别通过的课程学分均为有效学分。
数学(微积分类)体育课4学分在校期间因身体原因不适合修读正常体育课程的同学,经校医院负责老师审核签字,可以修读以下课程中的四门以满足体育课要求:(养生1;养生2;传统健身;茶与健康;桥牌)综合素质类课程4学分自由选修课160-其它各类课程的基本毕业要求学分包括非计划内课程的有效学分及计划内课程超出最低要求的有效学分。
其他课程模块需达到该课程模块的最低学分要求。
二、有效学分核算注意事项:1.有替代关系的课程,按修读通过的最高学分课程进行有效学分核算,其余课程学分属于无效学分。
2.大研、机器人、MIGEM及国创项目:对于2011--42014级学生:毕业资格审核时共算作综合素质类或自由选修类2学分,其余属于无效学分。
对于52015级及以后学生:毕业资格审核时共算作自由选修类4学分,其余属于无效学分。
三、特殊学生毕业审核要求:1.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可以按入学年级或毕业年级的执行计划进行审核。
(对于留级前已按入学年级执行计划修读通过某类课程,可视为已满足此类课程的毕业要求。
)2.国防生国防生除需满足所修专业的毕业要求,还需通过《军事装备与军队建设》(4学分)及《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2学分)。
3.少年班学生:按修读学期分段审核一年级:按少年班执行计划审核,已确定专业的学生按其所修专业的执行计划审核;二年级秋季学期:修读数学、信息专业的学生分别按少年班数学、信息平台的执行计划审核,修读其他专业的学生按其所修专业的执行计划审核;二年级春季学期至四年级:按学生所修专业的执行计划审核。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评级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评级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评级主要根据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社会声誉等方面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评级体系:
一流:该学校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拥有卓越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师资力量雄厚,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广阔,社会声誉良好。
二流:该学校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好,师资力量较强,学生就业前景较好,社会声誉较高。
三流:该学校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教学和科研水平一般,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学生就业前景一般,社会声誉一般。
四流:该学校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弱,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差,社会声誉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评级结果可能因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评级只是一种参考,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还应考虑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和学校地理位置等因素。
新闻类中级职称评审条件

新闻类中级职称评审条件
经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研究决定,在出版专业实行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并印发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根据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本规定适用于在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单位(包括出版社、期刊社)中从事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所以目前新闻类中级职称评审为考试方式,并且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管理,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统一证书。
出版专业实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后,不再进行该专业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报名参加出版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具体要求,除具备本规定第七条所列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5年。
(二)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4年。
(三)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2年。
(四)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1年。
(五)取得博士学位。
(六)本规定发布之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满4年。
(七)本规定发布之日前,受聘担任非出版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
以上内容要求仅供参考,具体还应该以官方相关文件要求为准。
新闻学(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3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网络技术,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在新闻、网络、出版等行业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宣传助理、文秘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新闻、宣传、文秘、公关、管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并富有创新精神。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新闻学的基础理论,具有新闻(网络传播)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专业技能。
3.了解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闻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掌握一门外语。
4.具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5.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能力要素、课程对应关系表三、主要支撑学科新闻传播学四、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一)专业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网络新闻实务、网络传播学(二)特色课程:网络新闻实务、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公共基础类实践(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形势与政策等),专业类实践(科研综合实践活动、暑期新闻专业小实习、新闻课外专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素质拓展与创新类实践(社会实践、专业素质拓展)。
天津市教委关于开展2014年本科新专业评估暨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

天津市教委关于开展2014年本科新专业评估暨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4.24•【字号】津教委办[2014]35号•【施行日期】2014.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教委关于开展2014年本科新专业评估暨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津教委办〔2014〕35号)各市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为进一步规范我市高校新专业建设,提高新专业的学位授予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和《天津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予专业审批办法〉的通知》(津学位〔2010〕6号)要求,我委决定对市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开展2014年本科新专业评估暨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以下简称"评估审核")。
现将评估审核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审核范围(一)市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在2011年首次招生的四年制本科专业;(二)市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在2010年首次招生的五年制本科专业;(三)按照《市教委关于公布对2010年首次招生的本科专业评估结果的通知》(津教委高〔2013〕28号)要求,需要参加评估的专业。
二、评估审核内容对照本科专业建设基本要求(附件1),主要从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六个方面对新专业建设进行评估审核。
三、评估审核方式及时间安排本次评估审核采取学校自查与专家组入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各学校要认真总结新专业建设工作,填写《天津市高校2014年本科新专业评估审核汇总表》(附件2)和《天津市高校本科新专业评估审核自评报告》(附件3)。
(二)9月19日前,各学校报送附件2、附件3、新专业2011-2014级的培养方案各两份,同时提交电子版。
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

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大纲:一、前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目的和意义二、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的概述2.1 专业名称和定位2.2 专业学制和学位授予要求2.3 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2.4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三、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所学具体内容3.1 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3.2 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3.3 新闻编辑与排版技能3.4 新闻媒体与行业发展四、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发展趋势4.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影响4.2 数据新闻和数字化新闻报道的兴起与发展4.3 新闻传播学专业与跨学科的结合发展趋势五、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就业前景5.1 媒体行业就业前景5.2 跨行业就业前景5.3 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六、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的未来发展6.1 为应对新技术、新形态的挑战,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变化6.2 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和实践能力强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七、结论7.1 研究总结7.2 存在问题和展望摘要: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也使得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来探讨它的潜力和前景。
一、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1. 基础理论在学习新闻学专业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理论知识。
比如,新闻学基础、传播学原理、新闻传播史、新闻伦理、新闻调查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内涵和本质。
2. 新闻采编技能新闻采编是新闻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等方面的技能。
学生可以在实践课程中通过模拟新闻事件、采访人物、撰写新闻稿件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采编技能。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教学计划(2014年1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教学计划(2014年1月)主办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目标:培养既熟练掌握外语、又精通国际新闻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内外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新闻单位提供高端国际传播专门人才(包括驻外记者),能独立运用外国语从事国际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及翻译以及与国际新闻与传播相关的工作。
学习目标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两年,40学分,完成后获新闻专业辅修第二专业证书。
第二阶段为期一年,学习对象为完成前两年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课程学习且主修专业属非文学类的学生。
学分为20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学位论文后,可获得新闻学专业辅修文学学士学位证书。
招生要求:招收本科在校完成一年级基础课程的非新闻专业的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一、三晚上3学时,周五下午4学时授课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收费标准:220元/1学分教学计划:1、《国际新闻概论》(3学时)本课程将着重讲述国际新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介绍国际新闻传播的相关知识以及新闻传播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本课程还将我国国际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探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变革背景下的中外国际新闻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讲课过程中,重点突出国际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有机结合,并重点介绍国内外国际新闻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动态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趋势对同学作为一名“全球国际新闻人”提出的新要求和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机会。
本课程希望不仅能帮助同学初步掌握国际新闻学的基本知识,也能为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和综合应变能力打下基础。
2、《英语新闻作品分析》(双语,3学时)本课程使用英文授课,通过分析英美报刊中的新闻报道,帮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体裁、报道的结构、报道的重点以及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与风格等。
该课程为基础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文新闻采访与写作奠定基础。
3、《新闻采访与写作》(中文,4学时)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是新闻学专业集合新闻采访与写作、通讯采访与写作学于一体的课程。
2014中国人民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就业信息匹配度 用人单位行业分布 连续 n 年来校招聘的单位频次
面试次数 接收函数量
综合素质 通用就业能力
就业率 专业匹配度 生涯发展规划 实际月平均薪酬与期望月平均薪酬之比
理想单位 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
说明
正相关
负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二、 中国人民大学 2014 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5
(一)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率.............................................................. 5 (二)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12 (三)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16 (四)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19
中国人民大学 2014 年毕业生 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 2014 年 12 月
中国人民大学 2014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一、导言 ............................................1
(一)中国人民大学 2014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背景.................... 1 (二)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2
02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全国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科研基地之一,一直致力于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培养新闻与传播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基础教育水平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宽视野、厚基础,有专长,强实践,能创新”的培养目标,为现代传媒业和其他部门输送了大量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多年来,我院培养的毕业生分配到新华社系统、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新闻单位的有百余名。
在西部各新闻单位,我院毕业生常年在艰苦条件下默默无闻从事最基础的工作,他们已成为许多新闻单位的主力军。
在“全国好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等全国新闻作品评选中,我院的毕业生经常出现在获奖名单上。
2014年新闻院继续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的重要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学校相关部门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件与通知,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过硬的人才培养经验作为就业质量的重要依托,将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目标,把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实习机会,解决毕业生的遇到的难题等服务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校的领导下,新闻学院不断提高就业管理与服务水平,圆满完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届毕业生共有237人,其中本科生163人, 其中男生59人,女生104人。
截至2014年10月24日,本科毕业生已就业人数为140人,就业率为85.89%。
其中,男生已就业人数为52人,占全院毕业本科男生总人数的比例为88.13%;女生已就业人数为88人,占全院毕业本科女生总人数的比例为84.62%。
研究生毕业总人数共7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52人。
截至2014年10月24日,毕业研究生已就业人数为69人,就业率为93.24%。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方向)介绍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方向)介绍一、专业简介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前身是兰州大学“2+2”培养模式的特色优势专业——网络新闻专业,按照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本科专业最新目录,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际,已于2011年正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该专业是国内新闻院系中最早创办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专业之一,2001年招生以来,本专业已培养本复合型专业人才300余人。
本专业根据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对新媒体人才的需要,在传统新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结合新媒体的发展现实,培养既具备新闻传播学基本素养,同时熟悉现代新闻传播新技术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该专业面向全校招生,前两年学生在原招生学院学习,后两年通过考试选拔在本专业学习。
二、培养定位与目标本专业凭借兰州大学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优势,通过独具特色的“2+2”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原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旨在培养以新媒体应用为主的复合型、应用型兼具研究型的高素质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
培养学生在接受一定原学科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上,具备新闻传播学基本素养,掌握新媒体技术与传播规律,能够在各级各类媒体、网站和其它文化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宣传、音视频编辑、动画创作、节目策划主持、媒介管理,互联网编辑运营等工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相关机构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媒体管理与运营人才;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输送优秀生源。
三、专业的基本要求在原有专业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为期两年本专业的学习,要求毕业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网页设计、数字出版、新媒体编辑等业务知识与技能;3.具有社会调研和社会活动能力、具备一定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及科研能力;4.了解新媒体发展动向、掌握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技能和艺术素养;5.具有较为宽广专业和职业发展可能性,富有创新精神,能驾驭新技术、新媒体发展以及相关工作的能力。
职称量化考核评审标准及细则

工程技术系列科研、设计岗位量化考核评审标准工程技术系列非科研、设计岗位量化考核评审标准工程技术系列量化评审评分参考细则一、“学历”项符合申报条件的学历包括普通院校、“五大生”学历(经组织人事部门验证),党校学历只限政工专业。
符合《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要求,学历项得8分,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的破格人员得0分。
二、“资历”项1、资历:是指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的年限。
达到《试行条例》规定的任职年限要求,资历项得8分,未达到规定资历年限要求的破格人员得0分。
2、聘干人员资历计算方法:(1)先聘为干部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其资历从取得学历后算起;(2)先取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后聘为干部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资历从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算起。
三、“外语”项符合免试条件或按规定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在60分及以上或合格者,得8分;按规定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成绩符合降分条件当年有效的,得6分。
外语成绩降分标准,以当年度职称评审规定为准。
四、“答辩”项专业答辩是评委对参评人员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考核。
答辩实行百分制,正常晋升答辩为60分合格,破格晋升答辩为85分合格,达不到规定分数和无故不参加答辩者,取消参评资格。
五、“专业工作经历”项1、工作经历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时间。
2、由工人聘为干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经历从聘干后算起。
因工作需要,从事的专业技术岗位发生了变化,其工作经历可以连续计算。
3、科研和非科研单位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及以上计8分,20年以下每年按0.4分计算;参评技术人员现岗位在野外一线队,工作8年及以上计8分,8年以下每年按1分计算。
六、“绩效评价”项1、现岗位已实行绩效考核的参评人员,必须对应“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量化计分。
2、现岗位未实行绩效考核评价的参评人员,按量化考核评审标准中所列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并量化计分。
河南新闻职称评审条件

河南新闻职称评审条件《河南新闻职称评审条件》我有个朋友小李,在河南的媒体圈儿也混了有些年头了。
有一天大家凑一块儿吃饭,他满脸的纠结,一边夹菜一边嘟囔:“你们说这河南新闻职称评审,到底是咋个评审法儿啊?我都想努力努力晋升一下呢。
”这一说,把我们这堆人兴趣都勾起来了,纷纷开始各种猜测,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可都是瞎蒙。
得嘞,所以今天我就来好好讲讲河南新闻职称评审条件这回事儿。
首先呢,关于学历方面的条件。
要是想评初级职称,你一般得有大专学历以上,学的还得是新闻相关专业呢。
这就像是入场券的第一步。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新闻行业的小聚会上,有个刚入行的小伙子,特有热情,但是学历条件差点,他就着急。
旁边一位前辈就说:“小伙子,基础条件得满足啊,学历是个硬杠杠,你赶紧去瞅瞅有没有啥办法弥补下,比如说上个在职的进修之类的。
”中级职称的话,那对于学历和工作年限就更严格些了。
如果是本科毕业,从事新闻工作得满5年才够资格;要是硕士学位呢,这个年限就降为3年。
这就好比是升级打怪,每一步都有对应的要求。
我认识的一个老记者,他那时候本科毕业,苦心熬了5年,年年盼着材料能合格,就为了评那个中级职称。
期间还和审核材料的工作人员产生过一点儿小摩擦。
他觉得自己的成果挺多的,可工作人员就得按照规定来啊,就在那给他解释:“哥呀,你成果确实不少,但这工作年限不到,我想帮你也没辙啊。
”高级职称可就更难喽。
学历大多数要求得是本科以上,而且要有足够的工作年限,还得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和成果呢。
比如说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新闻稿件,或者是参与省级以上的新闻奖项评选,并且最好能获奖。
我同事的一个前辈,想评高级职称,那真是咬着牙地收集整理自己这些年的成果,天天愁白了头。
找以前的主编求佐证自己作品影响力的材料。
那主编就打趣说:“你早干嘛去啦,临时抱佛脚,不过看你这么执着,材料我能给你出就出喽。
”再说说获奖方面的事儿吧。
在新闻职称评审里,获奖可是个加分项。
不管是单位内部的,还是省级乃至全国的新闻大奖,要是有个几件在手里,就像手里握着几个沉甸甸的砝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5 27 17 35 8 8 8 1 147.5 大学英语四级 300 分以上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 或天津市高校计算机一级、二级
英语专业 2014 届毕业资格审核标准
课程/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计算机基础 体育概论 公体课田径 大学语文 基础英语(一) 英语阅读(一) 英语听力(一) 英语语法 中国近代史纲要 公体课(二) 军事理论课 基础英语(二) 英语阅读(二) 英语听力(二) 英语口语(一) 英语写作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公体课(三) 基础英语(三) 英语阅读(三) 英语口语(二) 英语视听(一) 英语国家概况 英美文学(一) 体育英语:组织与竞赛(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公体课(四) 基础英语(四) 英语阅读(四) 英语视听(二) 英美文学(二) 笔译基础(一) 体育英语:组织与竞赛(二) 日语(一) 课程类别一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别二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学分 3 2 2 1 2 6 2 2 2 2 1 2 8 2 2 2 2 3 1 6 2 2 2 2 2 2 6 1 7 2 2 2 1.5 2 2 学时 54 36 36 32 36 112 32 32 32 36 36 36 144 36 36 36 32 54 36 108 36 36 36 32 36 36 108 36 108 36 36 36 32 36 36 开课学期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5
课程/环节 多媒体课件制作 数据库技术 网页设计与制作 体育测量与评价 流媒体技术与远程教育 教学系统设计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计算机图形学 .NET 程序设计 体育信息管理系统 学分合计: 公共必修课 专业基础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限选课 公共任选课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军训 合计 英语等级 计算机等级
学时 72 36 36 36 36 72 48 36 36 36 36 专升本 11 27 22 14 8 8 8
开课学期 5 5 5 5 6大学英语四级 425 以上或专业四级 40 以上 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或天津市高校计算机一级
注:专业限选课《体育营销学》、《体育传播学》二选一。
课程/环节 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 体育统计学 体育科研方法 专项理论与实践(六) 运动训练学 网站管理与维护 体育信息传播技术 学分合计: 公共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限选课 公共任选课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 军训 合计 英语等级 计算机等级
课程类别一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类别二 限选课 限选课 限选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学分 4 2 2 2 2 4 2 2 3 2
学时 72 36 36 36 36 72 36 36 54 36
开课学期 5 5 5 5 5 6 6 6 6 6
教育技术学专业 2014 届毕业资格审核标准
课程/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英语(一) 计算机基础 体育概论 公体课田径 大学语文 心理学 计算机数学(一) 体育摄影 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英语(二) 公体课(二) 军事理论课 教育学 计算机数学(二) 程序设计基础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大学英语(三) 公体课(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平面动画制作 色彩与构图 教育技术学导论 数据结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学英语(四) 公体课(四) 媒体理论与实践 三维动画制作 体育统计 教育传播学 体育信息技术概论 电视节目制作 视频编辑技术 课程类别一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类别二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学分 3 3.5 2 2 1 2 2 3.5 2 2 4 1 2 2 3.5 4 4 3 4 1 2 4 2 2 2 6 4 1 3 4 2 2 2 4 4 学时 54 64 36 32 32 36 36 60 36 36 72 36 36 36 66 72 72 54 72 36 36 72 36 36 36 108 72 36 54 72 36 36 36 72 72 开课学期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5 5 5 5
学时 36 36 36 36 36 36 18 36 72 36 36 36 36 36 36
开课学期 5 5 5 5 5 5 6 6 6 6 6 7 7 7 7
39.5 17 32 28 8 4 6 8 1 145.5 大学英语四级 300 分以上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天津市高校计算机一级 2094
课程类别一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类别二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限选课 限选课 限选课 限选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学分 2 2 2 2 2 2 1 2 4 2 2 2 2 2 2
电子竞技 2014 届毕业资格审核标准
课程/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英语(一) 计算机基础 体育概论 运动解剖学 专项理论与实践(一) 田径 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英语(二) 军事理论课 应用文写作 运动生理学 专项理论与实践(二) 运筹学概论 电子竞技概论 图形图像处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大学英语(三) 体育运动心理学 教育学 专项理论与实践(三) 裁判法与竞赛规则 二维动画设计 视频采集与制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学英语(四) 体育史 专项理论与实践(四) 赛事策划管理 三维动画设计 游戏软件设计基础 专项理论与实践(五) 体育主持与解说 网络基础与应用 流媒体技术 课程类别一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类别二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学分 3 3.5 2 2 3 6 3 2 4 2 2 4 6 3 2 2 3 4 3 2 6 2 2 4 6 4 2 6 2 2 4 6 2 4 2 学时 54 64 36 36 54 96 64 36 72 36 36 72 108 64 36 36 54 72 54 36 108 36 36 72 108 72 36 108 36 36 72 108 36 72 36 开课学期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5 5 5 5
课程/环节 媒介经营与管理 网络新闻传播 体育新闻英语 广告学概论 中外文化概论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 体育文化产业策划 媒体操作实务 新闻写作(双语) 舆论学 广告策划与创意 体育新闻作品选读 电视节目策划与写作 新闻语言学 学分合计: 公共必修课 专业基础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限选课 公共任选课 专业见习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 军训 合计 英语等级 计算机等级
新闻学专业 2014 届毕业资格审核标准
课程/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英语(一) 计算机基础 体育概论 公体课田径 新闻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英语(二) 公体课(二) 军事理论课 传播学 外国文学 体育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现代汉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大学英语(三) 公体课(三) 中外新闻事业史(一) 报刊编辑 体育电视新闻制作(前期、后期)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一) 体育文化学 奥林匹克运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学英语(四) 公体课(四) 中外新闻事业史(二)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二) 体育传播学 新闻评论 体育新闻学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课程类别一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别二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限选课 限选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学分 3 3.5 2 2 1 2 2 2 2 4 1 2 2 2 4 2 2 3 4 1 2 4 4 2 2 2 6 4 1 2 2 2 2 2 2 学时 54 64 36 36 32 36 36 36 36 72 36 36 36 36 72 36 36 54 72 36 36 72 72 36 36 36 108 72 36 36 36 36 36 36 36 开课学期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