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六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骨头六连】
作者:李耀岗
来源:《军营文化天地》2017年第08期
一个人的骨头有多硬?这不只是一個医学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精神上的命题。
听过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一个复员老军人为了拦住一辆刹车失灵、正在滑向悬崖的公共汽车,情急之下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车轮,救了一车人。
在这之前,村里人曾经说他是部队的逃兵,是软骨头;在这之前,老军人用石头垫车轮,石头被压碎了,他是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一把老骨头垫住了下滑的车轮。
后来,获救的旅客同时看到了这样令人心碎的一幕:一个老汉瘦瘦的脑袋垫在一个车轮下,两条腿垫在另一个车轮下面,再有不到一米,就是那个令人恐怖的深渊……这位老军人的骨头无疑是坚硬的,他在危难关头抵挡住了一切软弱和退缩。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骨头的软硬不只是骨骼的疏松程度,而是精神上缺不缺钙。
“硬骨头六连”就是精神上从不缺钙的一支英雄连队。
硬六连,即原南京军区1军1师1团2营6连,是全军唯一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两次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196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连“硬骨头六连”称号;1984年1月,中央军委赠予该连“发扬硬骨头精神,开创连队建设新局面”的锦旗。
他们以“勇当尖刀、善打硬仗”著称,是连队建设过得硬的英雄集体,于1939年3月组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作战138次,用刺刀杀出了“硬骨头”的英名,涌现出“拼刺刀英雄”刘四虎、“孤胆英雄”尹玉芬、李恩龙、高家凯等15名战斗英雄,荣获“英勇善战,杀敌先锋”等奖旗和“战斗模范连”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出色地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战备训练、抢险救灾、施工生产等任务。
1962年,开赴东南沿海地区执行任务,以“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而闻名。
两次荣获“英勇善战杀敌先锋”“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一身战功的六连官兵曾经6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接见。
“硬骨头六连”硬在哪里?硬在刺刀见红,杀出威风,千锤百炼战旗红,也硬在一身是胆敢攀最高峰,满嘴钢牙敢啃硬骨头。
近年来,随着我军现代化进程加快,“硬骨头六连”改装成为两栖机械化步兵,“硬骨头六连”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训练标准由体能型“米数、环数、秒数”向“体能、技能、智能”合一的综合型转化。
不管时代怎样发展,“硬骨头六连”的硬度不变,刻苦训练的雄风不减。
“硬骨头六连”有三件宝——三股劲: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坚持到底的后劲,百折不挠的韧劲。
新年的历史时期,六连官兵在科技强军的道路上又形成了“新三股劲”:敢攀登科技高峰,不怕一切风险和困难的狠劲;盯牢“打赢”目标,坚持到底百折不挠的恒劲;面对一切困难迎难而上,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拼劲!
“硬骨头六连”有多硬?在六连,随处可见、随处可触、随处可感的传统气息,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激励。
有报道,一次六连与师侦察连进行400米障碍比武,一名新战士因起跑用力过猛右脚解放鞋被蹬脱,他毫不犹豫抓起鞋子往前冲,翻越高墙不便就用嘴咬着,跑道上的煤渣把他右脚扎得血肉模糊,但他仍以优秀成绩跑完全程。
“硬骨头六连”精神培育和塑造了一茬又一茬官兵。
“硬骨头六连”的底色是血性,有血性才能打胜仗,有血性才能在困难面
前不低头,有血性才能咬牙坚持拼到底,有血性骨头才能硬。
对于六连来说,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骨头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