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项目、课题三者与论文“孰重孰轻”
课题和论文的区别

课题和论文的区别1. 引言在学术领域中,课题和论文是两个常见的概念。
虽然这两个概念经常被用在研究和写作中,但它们在性质和目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课题和论文在定义、目标、结构和要求等方面的差异。
2. 定义2.1 课题课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指对某个研究领域或问题的系统研究。
课题的范围可以很广泛,可以是一个学科的整个领域,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问题。
课题的选取通常需要考虑实际应用价值、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者的兴趣等因素。
2.2 论文论文是一种学术写作形式,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并以学术论证的方式进行表达。
论文通常包括问题的描述、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等内容,最终得出结论。
论文的目的是展示研究者对特定课题的理解、贡献和创新,并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推进学术研究的进展。
3. 目标3.1 课题课题的主要目标是对某个研究领域或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研究者希望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增加对该领域的理解和知识,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和方法。
课题的目标通常是对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解决。
3.2 论文论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特定课题的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学术论证。
论文的目标是为了向学术界传达研究者的观点、创新和贡献,并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进展。
4. 结构4.1 课题课题的结构通常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根据具体研究的需要自行确定。
主要包括问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和问题、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等。
4.2 论文论文通常具有固定的结构,包括引言、相关研究、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结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有着特定的目的和内容,以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学术性。
5. 要求5.1 课题在选择课题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实际应用价值:课题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学术创新性:课题是否对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创新性的贡献;•可行性:课题是否可以通过可行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进行研究。
5.2 论文论文的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术论证:论文需要通过充分的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以确保结论的可靠和有效性;•文章结构:论文应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概念框架,以确保读者对论文内容的理解和跟进;•学术规范:论文需要符合学术写作规范,包括引用格式、文字表达和学术道德等方面。
课题论文和普通论文有什么区别

课题论文和普通论文有什么区别
投稿发表的论文,有的带课题,有的不带课题。
而带课题的论文为课题论文,其他论文有的被称之为普通论文。
虽然同样都是论文,但有差异。
那么,课题论文和普通论文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期刊认可度上有差异
期刊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越高,影响力越大的期刊,是不愁稿源的,为了保障期刊文章的高质量。
在众多投稿文章中进行优中择优,而标有课题的论文,往往比普通论文,更受期刊欢迎,认可度相对更高一些。
从这方面来说,课题论文发表难度也更小一些。
区别二:一些期刊只录用课题论文
期刊不同,有着不同的规定,有的期刊会明确规定只录用课题论文。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期刊,是普通论文不能选择的。
不过课题论文再好,也必须确保质量,质量达不到,哪怕再是课题论文,也会被拒稿。
区别三:论文内容来源不同
课题论文,其写作的内容是与课题研究息息相关的。
我国很多课题研究是由国家行政部门组织的,且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予经费支持和监督。
而普通论文,就是用其他方式来得出的结果。
换句话说,课题论文内容是有保障的,更容易得到期刊编辑的信任。
而普通论文,质量足够好,也会得到重视,但相比较而言,不如课题论文容易脱颖而出。
区别四:发表要求不同
课题论文作为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与普通论文不同的是在满足期刊要求的同时,还要符合课题主办方的要求。
即课题组在完成课题论文怎么发表的过程中,还要符合课题主办方提出的要求,否则会影响到课题结题。
论文与课题的不同

教育创新
关于“知网“的使用
“CAJViewer7.0浏览器”
3.数据库操作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知网-CNKI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IP自动登录
3.1检索项(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作者、单位、刊名、全 文、
智能检索、参考文献、年、期、ISSN、统一刊号
)
14大检索项 多角度入口
研究,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即可进行课题立项, 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研究,以求问题解决,这 即是课题立项的超前性。
三、课题研究是个完整系统的过程
从课题研究的内容程序看: (1)课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立项研究?背景、必要性?); (2)课题的内涵(主要概念的界定)及主要内容; (3)解决课题的理论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 (4)解决课题的实践操作过程(过程、方法、途径); (5)各种必备资料、数据的调查整理; (6)成果验证; (7)课题的特色、意义。 重在研究过程,重在过程中做法与效果的不断反馈及相应的调 整完善。最终文字材料只是客观研究过程的记录或理论化、系 统化。
《松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四、立论依据(国内外对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述
评;本研究的意义(背景、必要性);主要参考 文献。) 五、研究方案[研究问题(对所研究问题的陈述, 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的内涵);研究目标、研 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过程、方法、途 径;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 课题的特色,与众不同之处] 六、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 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研究 经费和设备等。)
五、课题研究的可容性
如果某一方面偶有所得可以形成论文。几篇论
文如果有内在联系,便可构成统一思路。进而 可立项为课题,再通过系统梳理思路,进行实 践验证,便可产生课题研究成果。 这里的论文,成为了课题研究的参阅资料,论 文中的观点便成为课题的理论依据。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课题也可以由教师个体 独立完成。但决不是短期便可完成的,而是多 年的实践、长期的积累、系统综合及理论升华 的结果。
课题研究与论文研究的区别

课题研究与论文研究的区别科研行为的社会认可程度研究过程的可信程度研究成果的物化程度“乡镇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高中数学研究性理论”论文、最终成果:“乡“初中数学研究性理论”镇中学生心理与论文、“中学生心理与研究性学习关系”研究性关系”论文、论文、“乡镇中“高中数学研究性模式”学数学研究性模论文、“初中数学研究式”论文、“乡性模式”论文、“高中镇中学数学研究数学研究活动活动效果”性效果”论文论文、“初中数学研究活动效果”论文我的课题应该如何做下去?你想得到什么?教育科研最关键的是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小学数学低年级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成果: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习惯。
只有目标,没有成果。
所以论证报告中缺乏课题运作过程、阶段、方法、要求,体现不出研究的可信度教育科研最关键的是要设计如何研究?“教育科研成果,是针对某种教育现象,某一教育课题或某种教育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实验或论证后得出的新的教育观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或新的教育理论。
”形式可为:论文、报告、专著一、教育科研课题申报阶段成果设计的意义为课题申报增加科研含量为课题过程的科学化提供内驱力为课题评价提供一个现实的平台“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思路:推行“八个一”(一个课题、一节研究课、一个案例、一次反思、一本读书笔记、一次学习机会、一次科研例会活动研究目标:1.着眼于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2.着眼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3.探索建立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创新教学模式。
研究结果:“语文创新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自学指导”。
成果和实验脱节、无必然联系“新理念作文教学与模式构建的研究”:成果体系:1.《新理念作文教学与模式构建的研究》实施总纲;2.《新理念作文教学与模式构建的研究》教学模式;3.《新理念作文教学与模式构建的研究》实验班学生成绩相关性研究报告。
评职称,是论文重要,还是课题重要

评职称,是论文重要,还是课题重要
评职称,是论文重要,还是课题重要?都重要。
论文和课题是评职称两种不同的加分方法,各有各的优势和突出作用,我们没有必要在论文和课题之间论个高下,应该要依据职称要求看看自己更需要或更合适哪个。
关于评职称论文。
论文是最早使用的评职称加分方法,到目前为止,各方面的要求更加规范化,相对也会更严格一些。
即参评人想要用论文评职称,却可能因为写的论文水平低,而达不到职称认可刊物对论文录用的标准,从而很容易错失论文的加分。
依据当下的职称要求,论文还是很常用的职称加分方法,参评人也都在想各自的方法,发表对评职称有用的论文。
关于评职称课题。
自从课题被纳入职称考核标准之中,就快速地凭借其高含金量,处于比较高的地位,备受参评人的欢迎,以及职称单位的认可。
但同样也意味着获取这样课题的难度。
先是由主办方组织课题,我们才会有课题申报,再是有了课题申报不一定会成功立项,最后是有了课题立项还不一定及时的结题或成功结题。
总而言之,评职称用论文重要,用课题也重要。
单就加分上来说,课题的加分要比大多数论文还要多,相对来说是课题更好一些,具体参考论文和课题在职称评审中的加分标准。
但实际上,获取不到课题,还不如用论文更好一些。
因而,评职称论文和课题没有必要比较谁更好,两者互不冲突,各参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选择自己更需要的或更合适的那个。
课题研究与论文研究的区别

课题研究与论文研究的区别第一篇:课题研究与论文研究的区别课题研究与论文研究的区别科研行为的社会认可程度研究过程的可信程度研究成果的物化程度“乡镇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高中数学研究性理论”论文、最终成果:“乡“初中数学研究性理论”镇中学生心理与论文、“中学生心理与研究性学习关系”研究性关系”论文、论文、“乡镇中“高中数学研究性模式”学数学研究性模论文、“初中数学研究式”论文、“乡性模式”论文、“高中镇中学数学研究数学研究活动活动效果”性效果”论文论文、“初中数学研究活动效果”论文我的课题应该如何做下去?你想得到什么? 教育科研最关键的是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小学数学低年级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成果: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习惯。
只有目标,没有成果。
所以论证报告中缺乏课题运作过程、阶段、方法、要求,体现不出研究的可信度教育科研最关键的是要设计如何研究? “教育科研成果,是针对某种教育现象,某一教育课题或某种教育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实验或论证后得出的新的教育观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或新的教育理论。
”形式可为:论文、报告、专著一、教育科研课题申报阶段成果设计的意义为课题申报增加科研含量为课题过程的科学化提供内驱力为课题评价提供一个现实的平台“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思路:推行“八个一”(一个课题、一节研究课、一个案例、一次反思、一本读书笔记、一次学习机会、一次科研例会活动研究目标:1.着眼于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2.着眼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3.探索建立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创新教学模式。
研究结果:“语文创新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自学指导”。
成果和实验脱节、无必然联系“新理念作文教学与模式构建的研究”:成果体系:1.《新理念作文教学与模式构建的研究》实施总纲;2.《新理念作文教学与模式构建的研究》教学模式;3.《新理念作文教学与模式构建的研究》实验班学生成绩相关性研究报告。
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的异同

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的异同
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都是评职称加分的方法,且两者之间有紧密的关系。
不过学术论文不等于课题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两者,我们需要了解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的异同。
首先,学术论文展示的是结果,而课题研究则是过程。
科研人员或其他作者,有了要写的内容后,想要公开发表,可以写成论文来展示。
即学术论文是有价值内容展现的载体,体现的是结果。
课题研究则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经过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开题、课题实施和课题结题几个步骤。
其次,学术论文是文章,课题研究是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就是写的一篇文章,而课题研究是要通过实践研究得出科研成果的。
恰好课题科研成果科研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
可以说发表学术论文,很多时候离不开课题研究,而学术论文却又是课题结题常见的基本要求。
其三,学术论文要找期刊发表,刊物等级越高,学术论文体现的价值越高,成功发表的难度也越大。
而挂课题的学术论文,发表起来相对一般论文更容易些。
课题研究要向主办方申报,通过严格的择优限额遴选过程,才能获得研究的资格。
其四,学术论文和课题研究的价值不同,评职称加分就不同。
评职称课题和论文各占多少分,要看本单位的加分政策。
通常情况的,一般的学术论文加分,比不上课题研究的。
比如一篇国内核心学术论文的加分在6分左右,而一个市级课题的加分差不多在10分左右。
另外,学术论文和课题研究评职称加分并不冲突,想要发表学术论文,申报研究课题,可以找我们匹配合适的期刊以及合适的课题资源。
关于期刊、著作、课题分类

关于期刊、著作、课题分类与科研成果量化的规定为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向高层次发展,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档次和水平,鼓励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深入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同时结合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年度工作量考核》以及教职工职称评审过程中科研成果量化等方面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学校对于科研成果的量化分为六类: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研课题、专利成果、获奖成果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一、著作类著作分为两类:A类:学术专著不少于15万字(不足15万字的按编著计分)。
分值为30分。
20万字以上每增加1万字增加1分,最多增加5分。
B类:编著、译著及科普出版物,分值分别为20分、20分、15分(限第一作者)。
参与撰稿者按每万字(4舍5入)0.5分计分。
合作完成而著作权页未载明每位参与者的具体工作量,将总字数除以所有参与编写人员后再折计分。
以上两类的分值是以C类即省级出版社为基础的。
在A类出版社出版的成果要在以上各个分值的基础上加10分,在B类出版社出版的成果要在以上各个分值的基础上加5分。
二、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指政府有关部门、学校下达的研究项目(不包含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的项目)和企业及社会组织委托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学校级及委托研究等五类。
其分值分别为:国家级80分、省部级40分、市厅级20分、学校级8分。
委托课题根据委托内容和经费单独制定计分办法。
前四项课题中的重大课题按上一级课题计分,重点课题按150%计分,无资课题按70%计分。
以上分值是以通过结题为标准。
结题前均要有公开发表(按照课题批准部门要求)的阶段性成果。
三、专利成果专利成果分为三类:A类:发明专利,分值为40分;B 类:实用新型专利,分值为20分;C类:外观设计专利,分值为10分。
四、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分为6类即:特类、A类、B类、C类、D类、E类,分值分别为50分、30分、20分、10分、6分、3分。
(一)期刊分类1、确定特类学术期刊的标准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院级学术研究类期刊;《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通报》2、确定A类学术期刊的标准是:一级学科中最具权威的期刊;被SCI(科学引文索引) (SCI分区:1区50分、2区40分、3区30分、4区20分)、EI(工程索引)(EI论文集15分)、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及人文学引文索引)、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收录的期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发表的文章。
课题和论文有什么区别

课题和论文有什么区别课题和论文是两种不同的评职称成果,课题属于业绩成果,论文属于论文论著或者学术成果。
论文一种内容表现的形式,是体裁。
课题是项目,是为了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题材。
课题可以用很多表现形式来结题,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报告、专利、专著等等。
下面小编带大家来理解课题和论文有什么区别。
1、课题和论文研究的对象不同。
论文是以论点为核心,可以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往往是对成功尝试的总结或者理论升华。
课题往往是一个项目,解决的问题都是待解决的,具有超前性,课题往往不知道有没有期待的结果。
2、课题和论文完成方式不同。
论文往往是一个人或者两三个人就可以完成,比如一个实验,少数几个人完成就可以出结果发表。
课题往往需要一个课题组来完成,需要有主持人参与人,人数在5-6个,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工作,需要一个整体来共同协作。
课题需要先申请立项,立项通过后才可以着手操作。
而论文不需要经过立项,自己有好点子就可以开干,灵活性很大。
3、课题和论文的成果方式不同。
课题结题方式可以是论文表现,也可以是专著,也可以是专利,也可以是报告。
论文就是一种学术成果形式,论文往往直接发往期刊杂志,以杂志发表为完成成果。
4、课题和论文的周期不同。
论文从撰写到发表成功,只要作者有一个想法,写下来,发表即可。
论文是篇文章,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内容,写完发表即可,时间灵活可长可短。
有的人,一周完成一篇论文1个月发表成功也是可能的,也有的人一年做一个实验,用一年的时间发表。
而课题则不然。
课题从申报到结题,需要1-2年的时间。
课题需要一个漫长的完整的研究过程,包括课题提出、申报、立项、实践操作、数据调查检验、成果验证、结题等。
课题的整个过程是按照逻辑顺序展开的。
5、课题和论文的职称评价方式不同。
课题往往是按照业绩成果来参评的,而论文往往是在论文论著或者学术成果中参评的。
课题往往被看做,你做了一个事,你参与了一个项目来看待,是你工作的业绩。
论文往往被看做是一个学术成果,是个人思想经验学识的精华,是总结。
课题和论文的区别

课题和论文的区别在学术领域中,论文和课题是两个常见的概念,在研究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虽然它们两者都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区别。
本文将对课题和论文的概念、特点以及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和比较。
课题课题通常指的是一个研究领域内的一个具体研究课题或者一个研究计划。
在学术研究中,课题往往是一个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主题,需要系统性地进行探究和深入分析。
一个课题可能是一个学术机构、学者或研究团队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探索一个领域而确定的一个具体研究方向。
课题的确定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讨论、论证和审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个好的课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往往会被进一步细化、拓展和深化,形成具体的研究方案以及研究方法。
论文论文是对某一个研究课题进行系统性总结、分析和阐述的学术性文本。
在学术研究中,论文是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学术研究的最终产品。
一个优秀的论文应该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严谨的论证过程以及准确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论文的写作通常需要符合一定的学术规范和要求,包括文献引用、参考文献格式、学术语言的运用等方面。
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最终形成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
课题与论文的关系课题和论文在学术研究中是密切相关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课题是论文的源头和基础,没有课题就没有论文可言。
一个好的课题能够为论文的写作提供清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为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奠定基础。
同时,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和呈现方式,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结果。
通过撰写论文,研究者能够将研究成果向学术界和社会进行展示和传播,促进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一个优秀的论文不仅对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能力和水平有一定的检验和锻炼作用,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发表论文 专著

期刊发表论文专著在学术界,期刊发表论文和专著是学者们展示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期刊发表论文和专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它们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区别。
首先,期刊发表论文是学术界交流和传播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在学术研究中,学者们通过撰写论文来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新观点和发现,并通过学术期刊的发表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
期刊发表论文不仅可以增加学者的学术声誉,还可以为其研究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提升学术地位。
此外,期刊发表论文也是评定学者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准,对于学者的职称评定和学术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专著是学者们展示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重要形式。
专著是学者们对某一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的成果,通常包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专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可以为学者赢得更多的学术声誉和认可。
同时,专著也是学者们申请科研项目、学术基金和学术奖励的重要依据,对于学者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期刊发表论文和专著的区别方面,期刊发表论文通常是学者们对某一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成果,篇幅较短,注重对研究成果和观点的准确陈述和逻辑论证。
而专著则是学者们对某一学科领域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的成果,篇幅较长,通常包括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内容,注重对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深入阐述和论证。
综上所述,期刊发表论文和专著在学术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发表论文是学者们展示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加学者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而专著则是学者们对某一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因此,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中既要注重期刊发表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又要重视专著的撰写和出版,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论著含金量和论文含金量哪个更高

论著含⾦量和论⽂含⾦量哪个更⾼
论著和论⽂哪个含⾦量⾼?不确定。
论著和论⽂都有⼀定的含⾦量,但论著和论⽂都不⽌⼀种情况,含⾦量有的⾼,有的低,不清楚具体是什么论著或论⽂,就没有⽐较的必要性。
论著和论⽂哪个含⾦量⾼
论著,可能是论⽂,也可能是著作,发表单篇论⽂不如出版著作的含⾦量⾼。
论⽂,可能是期刊论⽂,也可能是会议论⽂,期刊和会议级别不同,所发表论⽂的含⾦量有⾼低之分。
所以,⽐较论著和论⽂含⾦量时,不仅要考虑论著属于出书还是杂志,也要考虑论⽂的级别。
当论著属于杂志作为论⽂,与论⽂⽐较哪个含⾦量⾼时,要从论⽂发表刊物等级⾓度出发,发表刊物等级越⾼,含⾦量越⾼。
⽐如论著发表在sci期刊上,论⽂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此时论著的含⾦量⾼于论⽂;再⽐如论⽂发表在省级期刊上,论⽂发表在核⼼期刊上,此时论⽂的含⾦量⾼于论著。
当论著属于出书作为著作,与论⽂⽐较哪个含⾦量⾼时,若是论著和论⽂属于同等⽔平,出版论著的含⾦量更⾼⼀些。
若是不同等⽔平,有的论著含⾦量⽐论⽂⾼,还有的论著含⾦量⽐论⽂低。
总之,论著和论⽂的含⾦量⾼低,没有绝对的答案。
若是评职称时,参评⼈在出版论著和发表论⽂之间进⾏犹豫,可以根据论⽂可以发表的刊物等级,对⽐两者的职称加分,谁的加分更⾼⼀些,就选择谁。
专著和学术论文

专著和学术论文一、专著定义: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课题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著作。
一般是对特定问题进行详细、系统考察或研究的结果。
专著通常是作者阐述其“一家之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而较少单纯陈述众家之说;专著的篇幅一般比较长,因此能围绕较大的复杂性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全面论述,具有内容广博、论述系统、观点成熟等特点,一般是重要科学研究成果的体现,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专著出版前,作者的研究成果往往先以论文的形式出现,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并展开阐述,从而形成专著。
专著通常都附有参考文献和引文注释,包含丰富的书目信息。
学术专著: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
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
当然,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学术专著的字数可能还要更多些。
学术通常是指专深而系统的学问,而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
因此,所谓学术论文就是在科学领域内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
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学术论文一般也可以称为科学论文。
在理解学术论文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把握下面两层含义:其一,学术论文的范围限制在科学研究领域,非此领域的文章,不能算学术论文,如新闻报道、报告文李、散文和杂文等就不能算学术论文。
其二,我们说学术论文限制在学术领域,但并非说,科学领域的所有的文章都是学术论文,而只有表达科学研究新成果的文章才是学术论文。
照这样理解,科幻和科普作品就应被排除于学术论文之外了。
从上述两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科学论文的灵魂必须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科学领域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前者包括理、工专业,有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后者则包括文、史、哲、经等。
我们美术教育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二、学术论文的分类依据撰写者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或社会需要,学术论文可以分为:1.投稿论文——研究人员写给学术期刊、杂志或学术出版社要求发表的文章。
2.命题论文——上级领导部门根据社会的.需要提交给科研人员的研究项目文章,或者由指导教师提交给研究生、大学生的研究课题文章。
专著和论文的区别

专著和论⽂的区别
专著和论⽂在评职称或其他场合,往往成对出现,有时候两者要同时具备,还有时候可以⼆选⼀,到底选择哪个更好,各代表什么含义。
关注专著和论⽂的区别。
区别⼀:篇幅长短不同
论⽂的篇幅要⽐专著更短⼀些,⼀般的论⽂字数在⼏千左右,上万字数也有,⽐较少见⼀些。
专著的字数要在4-5万字以上,可以⼏⼗万字,⼏百万字,甚⾄更多。
⼀般常见的专著字数在20-30万左右。
区别⼆:公开发布⽅式不同
论⽂公开发布,是要找期刊投稿发表,可能是普刊,国内核⼼,也可能是国际核⼼。
刊物等级越⾼,论⽂的含⾦量往往也越⾼。
专著公开发布,可以找期刊发表,也可以找出版社出版,且以后者为主。
区别三:学术价值不同
单篇⽂章发表的学术价值要低于出版出书。
论⽂发表相当于单篇⽂章发表,⽽专著出版相当于出书,即专著的学术价值⽐论⽂更⾼⼀些。
区别四:职称加分不同
论⽂和专著作为评职称加分的⽅法,学术价值不同,获得的加分也不同,即专著的职称加分要⽐论⽂更⾼⼀些。
另外,发表含⾦量⽐较⾼的论⽂评职称,难度⽐较⼤,匹配期刊的同时,还得等刊期。
不像出版专著评职称可以随时投稿安排出版,即论⽂和专著⼆选⼀时,可以优先考虑出版专著。
关于论⽂和专著还有其他⽅⾯的不同,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深⼊了解⼀下。
若是着急发表论⽂或出版专著,可以找我们推荐合适的期刊或出版社。
谈谈专利与项目、论文的区别和联系

谈谈专利与项目、论文的区别和联系在专利申请实务中,经常碰到一些论文或者项目材料,要求改写成专利。
也有人朋友询问,专利申请后,材料是否能改写成论文去发表。
其目的,希望能够相互弥补,既能拥有论文,也可以拥有专利,或者希望项目中能够出现专利,作为知识产权予以保护,以便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论文发表要求、专利保护数目。
实际上,这几者还是存在一些区别和联系的。
项目、论文与专利所保护的侧重点存在较大区别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
这些层面作为论文来申请和保护,主要是用于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者在学术刊物予以发表,也有一些形成项目文件作为项目申报或者答辩的依据。
一丰君(公众号:发明与专利)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论文可以是完全纯理论的东西,如一些数学公式、算法推理等等。
对于论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无太多限制。
论文带给作者的很多时候只是荣誉以及著作权。
项目则是根据需要而作为一个系列产品,往往是科研评审的重要依据。
不同于上述项目和论文,专利可保护的内容有限制,象数学公式、科学发现、外科手术方法、克隆技术等可以用论文形式发表的,但不能用专利来保护。
这些在专利法中被归结为智力活动或者治疗方法,不属于专利法保护范畴。
本公众号(发明与专利)多次谈到专利申请的范围和保护方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详细参阅。
另外,从法律层面来看,专利实际上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国家或地区给与专利权人的一种排他权保护权。
除非专利权人允许,他人不得实施同样的专利技术,法律强制性很强,但是论文则完全没有这种法律约束,论文即使发表了,别人依然可以实施论文相关技术或者实验。
一丰君(公众号:发明与专利)认为,申请专利的重点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发表科研论文的目的在于知识传播和分享。
当然,两者都不允许抄袭。
论文、项目成文和撰写方式存在重大差异,但也有关联之处首先,作为专利申请的一部分中,说明书的第一部分为背景技术介绍,要求申请人对背景技术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描述和总结。
教师评职称课题能不能当论文用

教师评职称课题能不能当论文用
教师评职称课题能当论文用吗?不能。
在教师评职称文件中,课题和论文是两种不同的考核标准,各个标准都是互相独立的,并不存在课题当论文用的情况。
当然可以二选一时,没有论文,可以只选择课题。
教师评职称过程中,有很多考核标准。
不管是课题还是论文,都备受教师欢迎。
但不管是做课题研究,还是写作发表论文,都有一定的难度,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晋升职称有时间限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在评职称期间内,同时有能用的课题和论文。
因而,在教师心中就出现了“用课题当论文用”的想法。
“用课题当论文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用课题代替论文,而是用课题的加分代替论文的加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课题和论文都可以评职称用,也可以二选一。
教师当下只有合适的课题却没有论文,因而只提交了课题的评审材料,获得的只是课题的职称加分。
二是论文是职称的要求,没有论文时,可以用于与论文成果相当的课题。
教师评职称时,用了课题没有用论文这一行为,不管大家是否把
课题加分当论文加分,理解为“课题当论文用”,只要用的课题满足了教师评职称课题要求,且论文不是硬性条件,那就可以用课题提升教师晋升的几率。
至于教师评职称课题怎么弄,可以从本单位申报,也可以找我们匹配推荐选题资源。
评正高用课题和专著的区别

评正高用课题和专著的区别
评正高职称时,参评人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还会采用其他加分方法,来提高自己晋升的可能性,比如课题、专著等。
方法不同,在职称评定上也有区别。
关于评正高用课题和专著的区别,如下介绍。
区别一:要求不同
课题和专著是两种不同的加分方法,职称单位对它们的要求也不相同。
评正高对课题的要求,涉及课题级别、课题专业方向、课题数量、课题作者位置、课题结题证书、时间等。
评正高对专著的要求,涉及出版社、书号、作者位置、编写字数、时间、专业方向等。
区别二:加分不同
课题和专著都能评正高加分,但两者的含金量是有差异的,量化的加分也不同。
评正高时,以认可国家级课题,获得的加分一般是在几十分左右,比如某职称单位是25分,而一本专著的加分大概是16分左右。
区别三:获取难度不同
课题要比专著更难获得。
一是因为课题申报立项是有限额的,而专著是没有限制的,可以随时投稿出版。
二是因为国家级课题时间周期较长,大概需要2-4年。
而专著出版时间,办理自费出版的话大概是3-6个月。
三是课题申报要以主办方组织才能启动,而专著可以随时启动。
评正高,作者可以根据本单位职称要求,二选一,也可以同时选择。
而二选一时,哪个能够为自己拿到加分,就优先选择哪一个。
论文与课题的区别

论文是一种体裁,是内容的表现形式。
当然在实践中它也可以演化成一种题材,比如,要做好某项工作或某件事情,人们也常常说,要把这篇文章做好。
课题则主要指题材,是已经解决或待解决,需要研究的各类问题、题目的统称。
它可以采用多种文体材料的表现形式,论文就是其中的一种,还有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其他形式。
可见,二者是有联系的,主要是体裁与题材,形式与内容的联系,而究竟采用何种体裁,利用何种文字表达形式,完全由题材或内容决定。
课题与论文截然不同,有着自己的特点:一、课题的针对性更强论文以中心论点为轴,内容题材十分广泛,论文所要解决或能解决的问题,只是说明论点的实践指导意义;课题是以问题为中心,具有对问题的鲜明针对性,重在如何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
新的理念(或观点)只是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即指导研究和实践全过程的思想或灵魂。
课题针对的是问题,解决的是问题,所以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过程更具有操作性。
二、课题立项的超前性论文往往是对成功尝试的总结或理论升华。
而课题则不同,虽然它也有必要对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但也必须进行再尝试,以求实践验证。
特别是它更多或主要是针对待决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即可进行课题立项,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研究,以求问题解决,这即是课题立项的超前性。
如果教师个人、教研组或科室不能完成课题立项,只能说明你的教研科研任务不明确,没有科研目标,起码还不知道影响自身教学或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主攻方向不明。
三、课题研究是个完整系统的过程从课题研究的内容程序看:(1)课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立项研究?问题的负面影响?必要性?);(2)课题的内涵及主要内容;(3)解决课题的理论依据;(4)解决课题的实践操作过程(方式、方法、途径);(5)各种必备资料、数据的调查整理;(6)成果验证;(7)课题的特色、意义。
整个过程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展开,形成系统的统一整体,更具客观性。
重在研究过程,重在过程中做法与效果的不断反馈及相应的调整完善。
晋升职称文章和著作哪个加分高

晋升职称文章和著作哪个加分高
职称晋升的加分项选择有很多,比如文章、教材、著作、课题、专利等。
通常我们为评职称晋升加分常用的就是文章和著作,这也是评职称文件中的大多数要求。
因此也是有人问,那么用来晋升职称,文章和著作哪个加分高呢?
虽说晋升职称文章和著作都可以加分,但是因为两者的含金量不同,所以也各有各的加分标准,因此并不能绝对的说谁高谁低之分。
比如职称文章加分,就与其文章发表的期刊级别有关,期刊级别越高的那么文章加分也就会越高。
在核心刊物发表的文章肯定要比普刊上发表文章的加分更高一些,再就是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积分肯定是最高的。
而职称著作加分,一般著作的职称加分多在10-20分,当著作是独著时,即独立作者加分是20分。
当著作是合著时,第一、第二、第三作者的总加分是20分,也是说,署名作者位置靠前,对应作者获得的职称加分越高,比如第一作者10分,第二作者6分,第三作者4分。
所以说,文章和著作的加分都是又高有低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的。
不过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作者有能力的话,可以选择用著作来晋升职称,因为著作的含金量相对于来说要比文章高一些,但难度也是有的,所以要看作者自己的选择,适合的就行。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著、项目、课题三者与论文“孰重孰轻”
一、课题与论文:
高校教师有三大职责:创造新知识、培养好学生、服务社会。
对于研究性大学来说,创造新知是最重要的职责,要拓宽知识的边界(expand the boundary of knowledge),增进人类对某些事物的理解。
因而论文作为科研成果扩散的最主要的形式,理应是最重要的。
课题是什么?课题只是说你负责做一件事情,仅此而已。
论文是途径,是拿到钱后去做某项事情,仅此而已。
当且仅当课题取得了成果,增进了新知,那才算是你的贡献。
否则,主持过课题能算是学术贡献吗?如果这样,那写过投向AER 的论文,是否也算是贡献呢?
论文是拿着写出来的东西给别人看,课题是拿还没有做的事情给人看。
因而课题具有更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容易高估或低估教师成就,误差很大。
我们看到,在课题中,很多老师的科研能力被高估了,又有好多老师的科研能力被低估了。
论文的竞争审稿更为严谨,课题容易草菅人命。
要发表顶尖的期刊,需要多次审稿、多次改稿,多数审稿人基本上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而且都是细细读你的文章的。
而课题呢,在几个关键环节,就是上会讨论,一天决定数百个课题的命运,能经过认真琢磨吗?
课题容易产生马太效应,造成学霸学阀和学棍。
既然课题申请书根据你没有出来的成果判断,没有具体的细化的研究步骤和结论等,所以对课题进行判断,往往依据的是前期的研究成果。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如果你命中过国家课题,OK,说明有能力,会再给你一个课题;如果你没有命中过国家级课题,评审人会觉得你“项目经验不足”,于是这就导致了拿到课题的人,会更容易拿到新的课题,;而拿不到课题的人,可能一直拿不到课题。
课题偏向老的知识,论文偏向新知识。
如前所述,课题依照过去判断将来,所以年龄大的人,更容易胜出!所以,你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的是,那些写不动论文的老老师,照样会命中一个个课题,而主持的课题,是30 年前的老话题!即使那些能写东西的老师,也往往中课题的密度大于中论文的密度。
课题可能会产生严重抄袭和重复申请,而论文不会。
课题申请书是不对外公布的,因而抄袭是没有人知道的;而论文公之于众,抄袭很容易被发现。
所以很多课题申请人,申请很多课题,用的申请书变化不大。
你能想象,如果论文不让别人看,会有多少人重复发表吗?如果那样,很多人一辈子就写一篇论文,然后不停发表啦。
--- 那你能估算出,会有多少人重复立项吗?
课题更容易滋生腐败和利益交换。
课题,与论文很大的不同是,需要将前期成果列出!国家自然采用实名制,即使国家社科基金,隐藏了作者姓名,但照样也可以根据申请人列出的论文成果判断申请人是谁。
于是,就会产生你今年照顾我,我明年照顾你的事情。
于是很多人,在还没有上会就知道自己课题必中,而很多人,傻傻地等待奇迹的发生。
重视课题,必将会造成资源配置扭曲。
课题是通过申请书来拿钱,因而竞争主要在申请书的准备上,因而为了竞争胜出,大家会争相将时间投在申请书上,从而造成“重申请轻执行”的结果。
我们看到好多学校的老师,每年,都花好几个月的时间申请课题,都在做无用功,时间资源严重地扭曲了。
这样,他们貌似走了一条最近的道路,实际上是距离学术成功最远的道路。
课题有身份歧视。
正因为课题反映的信息不足,所以课题必须借助其他信息来判断申请人的科研水平。
例如有些课题必须要求正高级推荐、有些课题必须副教授、而重点课题或重大课题申请人必须主持过好几个国家级项目。
这样做的确是稳妥的,避免过多的金钱砸到一个不能胜任的人手中,但这样做,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学术难以进步!年轻人很难胜出。
我们要想一下,论文发表为什么几乎没有这样的歧视?论文发表为什么没有规定让教授写推荐
信,或者要求“该论文期刊只登载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文章”?因为大家看论文水平就足以决定发表了。
有歧视的,就是不公平的。
将课题视为成果,会产生重复计算。
课题不是科研成果,课题是告诉别人你想做什么成果!如果课题算是成果,那么依据课题的经费支持发表的论文也算是科研成果,是否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二、论文重要还是项目重要?
一直都想说个事情,就是成果和项目的关系也就是重要性问题?二者谁重要呢?是成果还是项目?所谓成果就是科技产出,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应用研究的专利、转化成果等;这其中,尤其是对高校教师而言,论文占得比重最大。
我个人一直认为论文,尤其是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是第一位的,基本能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科技贡献,项目是第二位的。
有人或者有很多高校认为项目很重要,比如国家基金等。
但是一个显然的事实是,有不少人拿到了国家基金,做项目的过程中却没有好的产出,没有像样的文章;甚至还要请别人代为完成项目;由此可见,申请下项目和完成项目并不对等。
在中国目前的人文环境中,有的人成果不多却能拿到很多项目,另外有些人成果不少,好文章也不少,但就是拿不到课题。
我想大家明白其中的原因的。
项目评审中的人为因素比高水平论文的人为因素要大得多,非学术因素或者误判很多;论文因为有修改这个过程使得误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国际高水平期刊的编辑本身就有很高的水平,他们了解谁的文章好谁的不好,所以更客观。
论文的重要性显然大于项目,然后大于科研奖励(这里面操作、运作的成分极大,更不靠谱)。
这是我的看法。
您的看法如何呢?还有,项目的获得与否还与其所在的科研平台以及背后有无牛人撑腰有关系。
我强烈建议今后大家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不要过分看重项目,而把论文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这才是水平,这才是能力。
国家拨款支持您搞科研,并不想当冤大头,它希望有好的产出,对得起纳税人;有的人项目拿到了,不好好做或者是没有能力做好,没有像样的产出,确属坑蒙之举,有浪费甚至犯罪的嫌疑。
三、谁说“专著不如论文”
【核心提示】没有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的所谓“研究论著”,其本身就不是学术论著。
新意是专著和论文的生命线,有新意的专著不一定不如有新意的论文,因此“专著不如论文”之论过于武断。
有人提出,学术专著不如论文:时下某些“学术专著”大都因袭旧谱、拾人牙慧,比不上一篇新意迭出的论文。
真正有水平的学术论作,大都是同类论作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后付梓问世的,特别是发表在较高档次报刊上的论文,通常都有“过五关、斩六将”的竞争史。
这种论调颇有影响,使许多人对于专著淡漠,不读书成了普遍的现象。
无对象的学术和无学术的民族一同产生,必然带来民族的愚昧和黯淡。
这对于百年以来梦想复兴的民族是值得警惕的。
笔者认为,“专著不如论文”是伪命题。
“专著不如论文”的提法不成立。
没有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的所谓“研究论著”,其本身就不是学术论著。
新意是专著和论文的生命线,有新意的专著不一定不如有新意的论文,因此“专著不如论文”之论过于武断。
在学术论文崇拜及“垃圾论文”满天飞的情况下,“专著不如论文”论荒谬绝伦。
专著是一系列创新论文的集大成者。
创新是学术的灵魂,创新是学者的追求,创新是学品才智与勤奋和合的产物,创新是现实性与“思来者”和合的产物。
没有创新的“专著”和没有创新的“论文”,同样都是装腔作势,“白白耗费读者生命”。
任何有重要价值的专著都是十年磨一剑的产物。
专著自有其特点,如专著具有全面性。
它与单篇论文相比,论述更为全面,或者专著本身就是对于所论问题的单篇论文的整理、加工和提高;专著具有系统性,它是经过科学抽象和逻辑证明,构成一个新理论体系;专著具有成熟性,专著的全面性、系统性相辅相成,达到比较深刻完备的科学性,因而具有成熟性、稳定性,对于学术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专著在当代境遇尴尬。
时下,专著发行数量很少,多在1000—3000册左右。
笔者认为,某些“专著”印数寥寥,了无新意。
这些是所谓“职称书”和“课题书”。
但是,也有一些得到专家比较高评价的专著发行也很艰难的情况,这不是缺乏创新的问题,而是学术界浮躁、学者不自觉的必然结果。
在一些重要学术争鸣中,争论者对于对方的相关著作甚至主要著作并没有认真研究,出现了洋洋万言却没有读懂论敌思想的怪事。
这与某些学者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和治学能力有关。
学者不读专业书情况的出现,是专著陷入出版和发行低迷的最重要原因。
面对社会空气浮躁,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 工作企鹅2: 766085044学者应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坚守。
学者“做学问要以仁慈为心,以苍生为念,恬淡虚无,淡泊名利”。
社会愈浮躁,学者责任愈大,愈需要淡泊名利,涤心澄虑,立言立行。
鲁迅曾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批仁人志士充作民族的脊梁。
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相信,在当代中国,这样一批学者还是有的,他们的专著未必不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