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复习专题之文化常识五十练(A3打印)
2018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

2018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检测30题(含答案与解析)(共53张PPT)

宗:太宗、世宗、高宗、显宗、仁宗、中宗、孝宗、英宗、穆宗、神宗和 德宗 穆宗 穆宗都是短命君主,唐穆宗、高丽穆宗、明穆宗、清穆宗同治帝无一不是 英年早逝。 神宗和德宗 这两个庙号也不是褒义,宋神宗的王安石变法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 加剧了党争,明神宗万历的所作所为大家更是清楚了。所以,清朝也不选 神宗作为庙号。德宗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的庙号,唐德宗、清德宗都是一生 遭遇离乱。
祖:太初祖、始祖、太祖、烈祖、高祖 圣祖 中国历代皇帝用“圣祖”来做庙号的仅有”唐圣祖李耳”、“大长和圣祖 郑买嗣”、“前蜀圣祖王子晋”、“北宋圣祖赵玄朗”、“清圣祖爱新觉 罗·玄烨”五人,除了郑买嗣和爱新觉罗·玄烨二人以外,其余都是死后 被后世子孙追封的。 此庙号创始于唐朝,为唐玄宗李隆基专为老子李耳所创设,后来成为历代 皇帝专门追封自己家族中有圣德的祖先,最后被游牧民族吸收,正式作为 帝王的庙号。 在中国以“圣”为庙号的皇帝,还有辽圣宗耶律隆绪和元圣宗孛儿只 斤·察合台。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 其先人追授者。此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庙号。 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以外 的继承人一般要减等袭爵。具体制度因朝代而异。 C.刺史为古代官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 官,后成为地方官职名称,相当于后代的县令。 D.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文中即是后一种含意。 《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中亦是如此。 【解析】“相当于后代的县令”错误。地位要高于县令。汉武帝分全国为 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 司令员。
宗:太宗、世宗、高宗、显宗、仁宗、中宗 仁宗 正统王朝中有四个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总体说 来都是他们各自王朝中中等以上的皇帝,像元仁宗居然恢复了科举制度, 这在蒙元只有世祖时期才有过的事情。 中宗 知道中宗庙号的一般都是从唐中宗那里得来的,中宗,顾名思义就是 中兴之宗。最早起于汉朝的汉宣帝,而后正统王朝中分别是晋中宗(东晋 元帝)、唐中宗。三位中除了汉宣帝还当得起中兴之名以外,其他二位都 是尸位素餐,晋中宗是被王敦气死的;唐中宗是被老婆给灭了的。 封建王朝之所以成为封建,从意识形态上说是非常迷信的,这也是封 建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个庙号不能说有什么贬 义,但是,后代没有再使用这样的庙号送给他们的先帝的。特别是明清两 代尤其严重,所以,宋明清以来,再也没有皇帝的庙号叫做中宗了。宋高 宗可以说是中兴宋朝的皇帝,但是,宋孝宗也没敢送给他中宗的庙号。康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精心整理)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一、语言文字运用(共4题;共17分)1.(2018•天津)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AB. BC. CD. D2.(2018·江苏)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3.(2018·江苏)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4.(2018·江苏)简答题(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
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
(2)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
2018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精编专用)

高中语文资料精目录第一章精编古代文化常识备考要点 (3)一、年龄称谓二、主要节日三、纪年法四、刑罚五、官职的授、升、降、免、调、代六、六部职能七、地理及行政区划八、汉代的察举与征辟九、明、清科举制十、学校称谓十一、风俗礼仪十二、其他第二章古代文化常识好题集萃 (8)第三章2017年高考国标1-3古诗文题及答案 (18)附录:文言文阅读解题法:倒读反推第五章高考语文攻略 (31)一、新考标新题型新对策二、作文(一)总纲 (25)(二)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及范文(三)思辨型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及范文(四)审题立意拓展训练(五)概念泛化: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六)关于“正能量”“美德”及其他………………第六章考场作文范文选评 (49)第七章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及范文 (58)第八章语用专题病句、成语 (64)……前言语文是高考各学科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在高考中所占分值高(150分,未来可能达到180分),而且,它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表达工具,深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
语文还是高考的第一个科目,它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后几科的发挥。
从2017年开始,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客观题分值达到创记录的58分(比2016年增加11分)。
这个变化的结果是:高考语文区分度明显提高(语文优生和差生得分差拉大)。
从全省统计来看,2016年我省语文平均99.6分,2017年不到92.5分。
语文越好的学校平均分降得越少,全省的高分段和往年一样在130到140分。
也就是说,2017年高考中我省语文高分段并没有比2016年明显下降,这说明语文尖子的高分优势明显放大!因此,说语文是如今高考全局的重中之重,绝不为过。
除了客观题58分明显拉开分差,作文得分也是语文成败的关键。
每年高考,都有大量考生作文偏题(得分很可能低于40),甚至离题(不及格)。
而近几年我省作文平均分在45~46分。
作者把自己二十多年专心研究所得的部分成果汇集精编而成这本资料,希望它对你的语文学习和考试有帮助。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第一篇: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高三文言文文学常识专题练习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科举时代用来称呼殿试考取的人。
考中进士的人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B.“博士”古为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服除”指守丧期满,“五服”制度是中国统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
D.“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需离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2)

古文学常识训练(2)每小题3分,共90分,时间40分钟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
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
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包括除了皇帝宫中私生活外的种种言行,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B.制诰,皇帝的诏令。
知制诰,官名,指承命草拟诏令。
南北朝时已有知诏诰、掌诏诰、典诏诰等名称出现,到唐代发展成为知制诰这一专门的职称。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训练50题(一)答案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训练50题(一)答案1.B(缮在此处意为修补,修缮铠甲兵器,准备作战。
)2.B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3.A(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4.B(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5.(3分)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6.C(“除”指任命、授予官职。
)7.C(“除”,任命官职。
)8.答案C。
“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9.D 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10.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1.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12.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13.答案:A,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
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14.答案: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15.答案:C “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16.答案A【解析】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
“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17.答案.C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
践事:供职、充役之意。
践袭:蹈袭,沿用之意18.C 【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
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19.答案A “左迁”必是降职。
20.【答案】D。
【解析】皇帝的庙号。
21.C【解析】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22.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23.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
2018届高考文学常识复习(曾文华)

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了。
记忆方法二、文体记忆法
中学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按‚语录体、编年
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去优选文章:《论 语》,语录体,是孔子的学生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 想的记录;《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编年体, 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 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记 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历史巨著,
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都是‚断代史‛。
记忆方法三、雅号记忆法 ‚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 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诗 杰‛王勃等等。 记忆方法四、基数记忆法
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
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 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星宿四象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记忆方法五、年龄记忆法 不满周岁:襁褓之年。 婴儿:黄口。 一岁:周。 幼儿时期:孩提时期(2~3 岁)。 童年时期:垂髫,总角(7 岁左右),始龀之年(7~8 岁)。 10 岁:幼学之年。 12 岁:金钗之年(女)。 13 岁:豆蔻年华(女)。 15 岁: 及笄之年(女), 束发之年(男), 志学之年(男)。 16 岁:二八年华,破瓜之年,碧玉年华(女)。
日积月累。下面就介绍八种巧记方法:
一、科举记忆法 明清时期的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 殿试‛。院试中榜者为‚秀才‛,乡试中榜者为‚举 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 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士‛中的第一名为‚会 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假若能连
答案:C项,‚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 级官员‛不正确。‚有司‛应指有具体职务、做具 体工作的官吏。
综合基础知识560题(打印版)

常识练习题560 题一、常识练习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A.《史记》 B.《春秋》 C.《论语》 D.《汉书》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汉书》C.《诗歌总集》D.《尔雅》3.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4.下列哪一样茶不是半发酵的茶?() A.包种茶 B.铁观音 C.冻顶茶 D.龙井茶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国家副主席B.中央军委副主席C.国务院副总理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6.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
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
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合适,因为刘律师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B.合适,因为刘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C.不合适,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D.不合适,因为刘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同意7.下列哪一种菜描述的口味与实际不同?()A.四川菜、湖南菜重辛辣B.江苏菜、浙江菜重鲜嫩C.广东菜重甜味和变A.改革开放B.展才是硬道理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化 D.台湾菜重酸味8.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A.软玉B.寿山石 C.钟乳石 D.滑石9.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军队 B.政党 C.政权 D.思想10.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A.75 年 B.76 年 C.77 年 D.78 年11.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1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A.萌芽、酝酿阶段B.初步形成阶段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D.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1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14.1980 年5 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本质 B.优越性 C.目标 D.基本特征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D. 建立经济特区17.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C.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8.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A.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B.切实减轻农民负担C.实行规模经营D. 发展科技和教育19.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实行公司制 B.实行股份制 C.抓大放小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B.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2.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价格的形成机制是()A.市场形成价格为主B.国家制定价格为主C.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D. 各方自由定价23.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化生产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24.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 万元,他的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C.按资分配D.按技术这一要素进行分配25.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基本方针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略 D.指导思想26.我国的国宝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东北虎 D.大熊猫27.行政机关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封存证据B.经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可以先行扣押证据C.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证据D.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提存证据28.下列有关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B.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C.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而诉讼法、民法、商法属于私法D.“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
秦是井宿的分野,蜀是参宿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称“扪参历井"。
B.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城城东十里的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据蜀,自号白帝,曾在白帝山筑城,名白帝城。
C.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D.青衫,黑色单衣,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也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官职低。
2.以下哪一个人最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A.陶渊明B.王维C.文天祥D.蒲松龄3.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金帝国建立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令完颜希尹和叶鲁创造文字,他们"依仿汉人楷书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B.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C.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汉字的“六书”即六种构成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D.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孝廉"是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
汉武帝时开始令州郡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曾流行一时。
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2021年整理)

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word版可编辑修改) 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监察御史,官名,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陆军,品秩不高而权限广。
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B.轩辕,姬姓,名伯荼,号轩辕氏。
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其为天子,后人把他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C。
钟,金属制成的响器。
编钟,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万钟,概指编钟数目很多,代指大贵族.D。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他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办法和名额相同.B.除,授予官职。
“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指南录后序》)、“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中的“除”与文本中“除”的意思相同.C.《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D.鹰扬将军,武官名,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有郭洽、司马泰、桓石秀、王舒,西秦有徐成、王腾、吕光等均曾任此职。
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50题(含答案)

•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 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 “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 C.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 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 伍”泛指军队。 • 8.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 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 B. 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 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 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 相反。 •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 有 “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7.C(“除”,任命官职。) •8.答案C。“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 • • • • • • •
•
•
9.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校尉,官名。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西汉,汉 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 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 B.游徼,乡官之一。原为泛称,意为有秩禄的官吏中最低级人员。秦末始为官 名。汉沿设。掌巡察缉捕之事。魏、晋、南北朝多沿设。 C.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 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 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D.爵,在文中指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 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爵称和爵位制度 虽然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10.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 “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 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 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 的年号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 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 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 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 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含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无论男女,都在二十岁时取字,字和名在意义上有联系。
B.名、字与号: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
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C. 谥,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欧阳修谥号“文忠”,陶渊明被私谥“靖节征士”。
D.斋名,指用书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我国历代名流雅士大都建有自己的书斋,并为之起名为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等雅号。
如“项脊轩”即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愚,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不聪明。
如“愚以为……”,就是“我认为”的意思。
B. 鄙,见识肤浅,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如“鄙人才疏学浅”。
C. 卑,出身低下,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如“卑职知罪”D.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实际上就是承认对方地位比自己高。
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孤家(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B.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谦词有微臣、老臣、下官、末官、末将、小吏、哀家、足下等。
C.古代读书人自谦小生、晚生、晚学、晚辈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D.古代读书人常称自己为不才、不佞、不肖,也表示自谦,说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B.“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C.古代女子对别人说话时,往往自称妾、臣妾、贱妾、奴婢、拙荆等。
D.中国人含蓄内敛,出家之人亦不例外。
老和尚自称“老衲”,尼姑自称“贫尼”,道士自称“贫道”。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民或官吏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殿下等。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特色训练53古文化常识分类积累练(文化典籍)

特色训练53 古文化常识分类积累练(文化典籍) 一文史典籍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年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
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2.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
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3.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
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4.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
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穀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
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
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5.《三字经》: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
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至清初为一千一百四十字。
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
全部用三言韵语,便于儿童诵读。
句法灵活丰富,语言通俗易懂。
自编成后广为流传,一直使用至清末民初。
6.《千字文》: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
南朝梁代周兴嗣编,梁武帝大同年间编成。
全书将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无重复的字。
自隋代开始流行,至清末一直被广泛用作儿童识字课本。
宋代以后,有种种续编和改编本,但都没有旧本流传得广泛、长久。
7.《千家诗》:旧时蒙学读物。
有《五言千家诗》《重订千家诗》两种。
前者题“王相选注”;后者题“谢枋得选注”,为七言律诗。
两种选本大都为唐、五代、宋作品,宋诗尤多。
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检测30题

2018年高考文化知识检测30 题1.以下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有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祖先追授者。
此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庙号。
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继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之外的继承人一般要减等袭爵。
详细制度因朝代而异。
C.刺史为古代官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
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成为地方官职名称,相当于后辈的县令。
D.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文中即是后一种含意。
《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中亦是这样。
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 “兵家”指军事学着作,它原来指中国先秦与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有时也是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B.“再迁”指再次提高官职,“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就是降低官职,“左迁”就是提高官职,汉代贵左贱右的习惯已被后辈沿用。
C.“留守”是官职名称,隋唐皇帝出巡或亲征时指订婚王或大臣为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也常设留守,由地方行政长官兼任。
D.“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关东”由秦汉期间开始,与自明朝开始称山海关以东的“关东”不一样。
3.以下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黜陟”中的“黜”指贬职或免除,“陟”指荣膺、进用,词语指人材的进退、官吏的起落。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
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旧典”,“典”有能够作为标准的书本、标准或法例等意思,“旧典”在文中指旧时的文籍,即四书五经等。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廉价行事,担当这类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4、以下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朔望,即朔日和望日。
朔是指每个月的初一,望一般是指每个月十五。
近似还有“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是指每个月三十号。
综合基础知识560题(打印版)

常识练习题560 题一、常识练习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A.《史记》 B.《春秋》 C.《论语》 D.《汉书》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汉书》C.《诗歌总集》D.《尔雅》3.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4.下列哪一样茶不是半发酵的茶?() A.包种茶 B.铁观音 C.冻顶茶D.龙井茶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国家副主席B.中央军委副主席C.国务院副总理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6.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
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
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合适,因为刘律师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B.合适,因为刘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C.不合适,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D.不合适,因为刘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同意7.下列哪一种菜描述的口味与实际不同?()A.四川菜、湖南菜重辛辣B.江苏菜、浙江菜重鲜嫩C.广东菜重甜味和变D.台湾菜重酸味8.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A.软玉B.寿山石 C.钟乳石D.滑石9.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军队 B.政党 C.政权 D.思想10.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A.75 年 B.76 年 C.77 年 D.78 年11.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1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A.萌芽、酝酿阶段B.初步形成阶段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D.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1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改革开放 B.展才是硬道理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化14.1980 年5 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本质B.优越性 C.目标 D.基本特征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D. 建立经济特区17.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C.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8.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A.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B.切实减轻农民负担C.实行规模经营D. 发展科技和教育19.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实行公司制 B.实行股份制 C.抓大放小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B.改革与发展的关系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2.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价格的形成机制是()A.市场形成价格为主B.国家制定价格为主C.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D. 各方自由定价23.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化生产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24.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 万元,他的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C.按资分配D.按技术这一要素进行分配25.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基本方针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略 D.指导思想26.我国的国宝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东北虎D.大熊猫27.行政机关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封存证据B.经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可以先行扣押证据C.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证据D.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提存证据28.下列有关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B.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C.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而诉讼法、民法、商法属于私法D.“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复习专题之文化常识五十练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
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B.阴,山南水北为阴;阳,与“阴”相反。
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
C.乾隆:是清高宗皇帝的年号。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指刚成年,也指二十岁。
古人二十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通判是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统兵作战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C.阙是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是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为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这里借指宫廷。
D.中书舍人是中国古代官职,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
宋初亦设此官,实不任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官吏任免、考核、升降以及户口、财政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文中“征授御史”一句中的“授”是“授予、任命”的意思;“以久之当擢京卿”中的“擢”是“提升、提拔”的意思。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
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
B.朕,我,我的。
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
C.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
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更重的责任。
D.秘器,指棺木。
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博士”是指古代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古代表示敬称的词有君、子、执事、公、足下、在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C.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等。
D.古人表年龄的用语中,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兴府”中“府”是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比县高一级,明清时相当于汉朝的郡,府的长官称知府。
B.“御史台”,古代官署的名称,长官为御史,在历史上御史的职责一直是监察中央及地方官吏。
C.“罪己”,检讨自己的过错。
“罪己诏”是帝王在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危难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D.“萧国公”中“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生”,是在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因国子监又称太学而得名。
B.“中书”即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军事机构之一。
C.“缞服”指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之意和哀悼之情。
D.“太子少保”是皇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一般作为荣誉性的官衔賜给重臣近臣。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史”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
B.“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C.“出”与“除”在这里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D.“潜龙”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或贤才失时未遇。
文中指高祖还没有登基。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中国古代帝王常用庙号。
汉代以后,王朝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通常为“太宗”。
文中的太宗是唐太宗李世民。
B.《易》,古代有《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现在的《易经》一般即指《周易》。
C.唐虞,传说中上古明君舜和禹的并称。
舜有孝道,是“二十四孝”之首,禹治大水有功,二人都是通过禅让制获得君位的。
D.给事中,中国古代官名。
顾名思义,供职于宫禁之中,常常陪伴于皇帝左右,给皇帝提供咨询,唐朝时给事中隶属于三省六部中的门下省。
10、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等,《礼记》中将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
文中的“五等”,特指五等爵制。
B.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
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文中的“谥”是官谥。
C.民部,官署名,后在唐代因避讳而改为户部,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
D.高祖、炀帝均为皇帝的庙号。
高祖指开国之君,“炀”是贬义,隋炀帝是中国声名较差的皇帝之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进士,古官名。
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始见于《礼记王制》。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B.天圣,是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年号并非一成不变,皇帝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更改年号。
C.徙,指调动官职,多为平级调动。
文中的“迁”“改”“罢”等均是官职变动的用语。
D.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太子太保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
太傅教武,太师教文,太保保护其安全。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褐,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开始做官。
褐,可以用来指粗布或粗布衣服。
B.契丹,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C.贼,古时指偷东西的人,而一般称严重危害或背叛人民和国家的坏人为盗。
D.金紫,唐宋时将金鱼袋及紫衣称为金紫,是唐宋的官服和佩饰,也可用以指代贵官。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科举时代称新进士及第授官。
B.改元,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庙号,称为“改元”。
也有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庙号,亦称“改元。
”C.鱼袋,是唐宋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自己身份的物品。
三品以上穿紫衣者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者佩银鱼袋。
D.岁己未,即己未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己未年的前一年是戊午年,后一年是庚申年。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庙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真宗、仁宗。
B.泰山封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帝王受命于天的典礼,目的是巩固皇权,粉饰太平。
C.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长官为礼部尚书。
D.我国古代以铜壶滴漏计算时间,夜漏就是深夜时分。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之称,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进士出身,三等同进士出身。
C.“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
典籍中习见的“致事”“致政”“视事”“告归”“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
古代丧礼仪式之一。
即除去丧礼之服。
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
C.“五谷”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谷物。
中国古代重视农业生产,而且特别重视这五种基本粮食的收成,因此魏知古能随时报告。
D.“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17、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河”这里特指黄河。
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前面,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D.“投壶”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酒壶中,投中多者为胜。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
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B.坟典,即三坟、五典的并称。
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其中《三坟》指伏羲八卦、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三部书。
C.十乱,出自“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原指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定叛乱的大臣,后泛指辅佐帝王的有才能的人。
D.经传,指孺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传,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及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与解释经文的书的合称.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按”有“巡行,巡视”的意思,古代官员按巡某地,多带有考察吏政、民情之意。
B.“太傅”为官职名,起初为辅弼天子之职,也指老师,后多朝沿用,常为大官加衔,没有实职。
C.“伯”为古代五等爵位之一,我国古代五等爵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公、侯、子、伯、男”。
D.“衔枚”指“横衔枚于口中,以防喧哗、叫喊”,“枚”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弈,六博和围棋。
前者是古代棋戏的一种,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非常盛行。
B.博士祭酒,汉魏以后学官名。
科举考试会试优秀者方可担任,位居于博士之首。
C.经义,“经”指儒家的经典,包括“四书”“五经”等经书,“义”就是儒家经典的义理。
D.凤凰二年,以年号纪年。
古代纪年方法另有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视事,指就职治事。
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后来也经常用来指官员的任职。
B、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称阼阶,天子祭祀升阼阶,后用践阼指皇帝祭祀祖宗。
C、大司农,官职名,始置于汉,掌钱谷之事,为九卿之一。
由魏至明,历代相沿,或称司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