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溶解度复习题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解答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解答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2022•湖北)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丙(填“>”“<”或“=”)。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丙。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2)丙;(3)C。
【解答】解:(1)t1℃时,甲、丙两种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甲、丙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丙。
(3)A、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甲、乙溶液均仍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但选项说法无法确定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的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甲、乙溶液是t1℃时的饱和溶液,t1℃,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2)丙;(3)C。
2.(2020•朝阳)如图,请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C 。
(4)在t3℃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 g。
【答案】(1)A=B>C;(2)降温结晶;(3)C;(4)70。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中的溶剂最少,C中的溶剂最多,降温到t1℃,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4)在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0g的晶体,所以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1.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下面是一些化学溶解度相关的练习题,大家可以通过解答来巩固对溶解度的理解。
题目一:某种物质在水的溶解度为80g/100ml,如果将20g该物质加入200ml水中,问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80g/100ml,即1ml水最多能溶解80/100=0.8g该物质。
而现在20g该物质加入20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20/200=0.1g该物质。
因此,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题目二:某种物质在80℃时的溶解度为40g/100ml,若将3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温度保持在80℃不变,问该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40g/100ml,在80℃下,如果将3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30/100=0.3g该物质。
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题目三:某种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60g/100ml,若将40g该物质加入150ml水中,温度保持在20℃不变,问该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60g/100ml,在20℃下,如果将40g该物质加入15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40/150=0.267g该物质。
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题目四:某种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100g/100ml,若将2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温度保持在30℃不变,问该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100g/100ml,在30℃下,如果将2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20/100=0.2g该物质。
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溶剂的数量、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只有在溶质的质量小于溶解度的情况下,溶质才能完全溶解。
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复习考点精练—溶解度

李佳回答:“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陈军回答:“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如果用实验回答王华的问题,则应该选择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李佳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包括绘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列出了从探究实验中获取的部分数据,李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了一条溶解度曲线,它是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4)要使乙 饱和溶液中溶质大量结晶析出,应该采用________的方法。
(5)若要从甲、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则主要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干燥。
16.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1)。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________。
C. 在4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 NH4Cl能形成饱和溶液
D. 将50 ℃时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 ℃,有17.1 g晶体析出
6.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 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 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中考化学经典题型专题练习之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题一: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其中氯化钠、碳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钠俗称小苏打B. 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 gC. 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D. 将Na2CO3和NaCl均达到饱和的混合溶液,从40℃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物质主要是NaCl 题二: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 g a的饱和溶液B. 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 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D. 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题三:在a、b、c、d四支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5 mL水或汽油(如图所示),振荡,观察现象。
(1)a试管中的现象是,c试管中的现象是。
(2)对比(填字母)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对比a、c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3)【提出问题】物质的溶解性除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
【设计方案】。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题四: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其中的棉球落在了小明的白色衬衣上,白色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片紫黑色痕迹。
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几位同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无水酒精洗;③用汽油洗;④用四氯化碳洗;⑤用肥皂水洗;⑥用淀粉溶液洗。
(1)你认为留在白色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2)如果用白色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实验条件?(3)一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是⑤、⑥几乎完全褪色;②略带颜色;③、④略微变浅;①几乎不变。
人教版中考化学 溶液 溶解度专题复习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专题复习练习(含解析)一、溶液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a2℃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60 g 甲,形成 160 g 溶液D.a1℃时,甲和乙各 30 g 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不是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错误;C、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并有10g甲溶解不了,错误;D、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所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D。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B、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故B不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故A不正确;B、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然是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2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g100%39%32g+50g⨯≈,故D正确。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溶解度》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溶解度》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为甲、乙两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B.T1℃时的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60g甲放入100g水中,可以得到160g甲溶液D.降低温度可以使不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2.小明在家中用蔗糖和其他常见物品进行了以下家庭小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温度/℃01020406080100蔗糖的溶解度/g181191204238287362497A.甲中得到的是蔗糖饱和溶液B.0℃时,可配得70%的蔗糖溶液C.蔗糖在水中无法解离出离子D.丙中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3.将5g固体M分别投入到盛有不同温度下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均有固体剩余,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20℃时,M的溶解度为20gC.烧杯I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将I、℃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升温至40℃,此过程中,析出的固体质量相等4.提纯含少量NaC1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不变B.℃→℃,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C.℃→℃,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5.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粉末,如图是溶液中溶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溶液始终处于饱和状态B.生石灰溶解导致bc段溶质增加C.c点时未溶解固体为加入的生石灰D.d点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点溶质质量分数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甲溶液B.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为乙>甲=丙KNO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如图,是3A.饱和硝酸钾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B.60C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C升温到60C时,仍是饱和溶液60gKNO,得到不饱和溶液D.60C时,向50g水中加入38.室温下将一铜块悬挂在盛有含少量硝酸钾固体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另一端与弹簧秤相连(铜块不参与反应),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恢复室温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弹簧秤的示数减小B.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C.烧杯内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不变D.烧杯内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9.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9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专题9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一、溶解度曲线(10年9考)例1[一题多设问] 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命题角度1点的含义、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及比较(10年8考)(1)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含义是该温度下________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固体________g。
(2)图1中交点P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0 ℃时,KNO3、NaCl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4)当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
命题角度2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情况(10年3考)(1)KNO3、NaCl、Ca(OH)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三种物质中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命题角度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10年2考)(1)将50 ℃时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所得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0 ℃时,将15 g NaCl固体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时保持温度不变,将NaCl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4)将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指导]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第1步:将溶剂的质量按比例关系转化为100 g。
第2步:将溶质的质量按同比例转化。
比如将15 g NaCl加入到50 g水中,相当于将30 g NaCl加入到100 g 水中。
第3步:比较30 g与Na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S)大小。
若30 g≥S,为饱和溶液;若30 g<S,为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1)改变溶质或溶剂质量(适用于所有物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增加溶剂(2)改变温度,升温或降温取决于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上升型: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下降型: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降低温度饱和溶液命题角度4物质结晶或提纯方法的判断(10年5考)(1)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溶解度(含答案)

2020 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溶解度一、选择题1.(2019•安徽)压强为101k P 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0℃时,K N 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的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D.NH3 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答案】C【解答】解: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氨气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 A 错误;B、20℃时,K N O3的溶解度是31.6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故 B 错误;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 60℃的 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 30℃,有晶体析出,故C 正确;D、NH3 是气体,NH3 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C。
2.(2019•铜仁市)下表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请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B.随着温度变化,甲的溶解度变化最小C.0℃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3gD.分别将 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故 A 错误;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温度变化,丙的溶解度变化最小,故 B 错误;C、在30℃时丙的溶解度是36.3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30℃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6.6g,故C错误;D、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 T℃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分别将 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3.(2019•株洲)如图为K N O3和N a C 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时,K N O3的溶解度为31.6gB.a点处K N O3和N a C 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100g水中可溶解K N O3固体63.9gD.0℃时,N a C 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7%【答案】D【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 N O3的溶解度为31.6g,故A 正确;B、a点处K N O3和N a C 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 正确;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100g水中可溶解K N O3固体63.9g,故C 正确;D、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7g,所以N a C 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5.7%,故D错误。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20 ℃40 ℃水109 g129 g酒精17.3 g40 g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C.40 ℃,40 g NaOH溶解在100 g酒精中达到饱和D.将等质量40 ℃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 ℃,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溶剂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温度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也不同,所以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故A说法正确;B、在室温下,物质溶解度大于10g 为易溶物质,由表中数值可知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故B说法正确;C、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刚好达到饱和,故C说法正确;D、4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29g,2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09g,所以差值是20g;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20℃NaOH 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17.3g,差值是22.7g,所以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少,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2.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40℃时,若将40g乙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m(乙)D.20℃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若将40g乙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将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g200g100%=20%,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m(乙),故C错误,符合题意;D、20℃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溶解度增大,所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考总复习化学5-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5)60 ℃时,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
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 B (填“A”或“B”)
的饱和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2•湖北鄂州)化学庄园中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
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
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在 t1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将t2 ℃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 温到t1 ℃,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 > (选填“>”“=”或“<”)丙。
(1)图①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A (填“A”或“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图②中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大小关系为A = B(填“>”“<”或“=”)。
(3)图③中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是 甲 (填
“甲”或“乙”)。
(4)当温度为 40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10 ℃时,分别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 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2•江苏宿迁)“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
NaCl+NH4HCO3 NaHCO3↓+NH4Cl。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
1
2
3
中考化学专题--溶解度附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溶解度(附解析)溶解度一、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2.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 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3.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B.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铁元素引起的C.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4.T℃时,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至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的是()①溶质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质量④溶质的质量分数⑤溶解度.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④D.④⑤5.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向一定的氧化铁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6.下表是KCl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27.634.040.045.551.1A.KCl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80℃时,KCl固体的溶解度是51.1gC.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D.2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0%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蔗糖水属于溶液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D.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8.小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d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9.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溶解度/g20.931.645.863.9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溶液都为不饱和溶液B.②③中都含有末溶解的固体C.①②③中溶液的质量相等D.③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0.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规律,下列具体物质的性质符合对应规律的是()A.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B.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氢氧化钙和氯化钠C.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例如:汞和金D.某些非金属单质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11.如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溶解度/gNaCl35.836.036.336.637.037.3KNO320.931.645.863.985.5110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NO363.9g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40℃温度围相交C.在60℃时,KNO3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D.在20℃时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NaCl12.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KCl30g33g35g38g41gKNO321g31g45g65g88g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KCl 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13.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0.180.160.140.110.09根据表息,判断下列说确的是()A.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2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6gC.40℃时,降低Ca(OH)2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D.60℃时,向100g水中加入0.20gCa(OH)2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14.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下说确的是()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2.615.320.025.038.2A.0℃时,15.9gM溶于1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B.20℃时,M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5.3% C.若要配制200.0g20.0%的M的饱和溶液,对应温度必须是60℃D.80℃时,M的饱和溶液138.2g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0.0g15.硝酸钾在不同的溶解度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1:21C.20℃时,10g水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g 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硝酸钾溶液从60℃降温至20℃,没有晶体析出16.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t℃时,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丙C.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D.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17.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要依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A.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B.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C.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D.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二、填空题18.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g)温度(t)90100溶解度(s)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 KNO313.320.931.645.863.985.02246分析上表,回答问题(1)60℃时,KNO3的溶解度为g(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3)20℃时,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g).(4)温度为t℃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且为S克,则S的取值围是.19.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2)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20.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溶解度/gKCl34.040.045.651.156.7KNO331.663.9110169246(1)20℃时KCl的溶解度是;(2)20℃时将20gKCl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3)上表两种物质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2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90100KNO313.320.93245.86485.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g/100g水.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填写编号).I、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II、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III、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开IV、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22.下表是固体A和固体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固体A35.736.036.637.338.4固体B13.331.663.9110169(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体A和固体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20℃时,把5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g.(3)4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4)若B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A,可用下列法提纯B(填序号).①趁热过滤②蒸发结晶③冷却热饱和溶液.2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溶解度/NaCl35.736.036.637.338.439.8KNO313.331.663.9110169246(1)40℃时,NaCl的溶解度是.(2)20℃时,称取31.6gK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为.(4)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1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都是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KNO3>NaClC、溶液质量:KNO3<NaCl.24.下表是NaCl,K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KCl27.634.040.045.551.156.7KNO313.331.663.9110169246(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g;(2)若NaCl和KCl的溶解度相等,对应表中最小温度围应在℃之间;(3)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最大的是,在一定温度下,要将该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最好的办法是.25.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90100KNO313.320.93245.86485.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2)50℃时,KNO3的溶解度是g/100g水;(3)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4)对(3)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填写编号)A.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B.剩余溶液一定不含有NaClC.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26.下表是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1)40℃时,将70gKNO3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为g.(2)6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的一种方法是.(3)依据表中数据,请在如图坐标图中画出KNO3溶解度曲线的草图.温度/℃0204060溶解度/g13.331.663.9110三、解答题27.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1)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53.2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填标号).28.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A.CO2B.CaCO3C.Fe(OH)3D.CuSO4.29.下表是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60溶解度/g27.631.034.037.0x42.645.5小明为测定x的值,取4份40℃的水各50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KCl质量/g5152535溶液质量/g5*******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只写一种).(2)要使实验2的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方法是.(3)由实验可知,40℃时KCl的溶解度x为g.(4)小明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100g,为达实验目的其主要操作是.30.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KNO313.331.663.9110169246(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若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其方法为(填一种).若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 时,提纯的方法是(填一种).(3)下列有关说确的是.A.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KNO3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NaCl固体C.从表中数据可以判断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40℃之间.溶解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在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液的组成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故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D、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2.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 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解决此题时用到的知识点有: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低;②溶液与溶质共存说明溶液是饱和状态;③溶质的质量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的质量;④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的量应该是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的质量.【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低,升温会使溶解在水中的氢氧化钙析出,所剩溶液仍饱和,故A错误.B、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 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所以t℃时100g水中溶解熟石灰的质量小于0.3g,所以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0.3g,故B错误.C、0.15g熟石灰的烧杯加入50g水,烧杯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说明氢氧化钙未全溶,溶质的质量应该小于0.15g,所以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故C正确.D、溶质的量小于0.15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3%,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一般情况下,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氢氧化钙特殊,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B.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铁元素引起的C.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食盐有咸味分析;B、根据碘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C、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规律分析;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特性分析.【解答】解:A、由于食盐有咸味,“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故A说法合理;B、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碘元素引起的.故B说法不合理;C、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说法合理;D、分子间有间隔,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故D说法合理.故选B.【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4.T℃时,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至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的是()①溶质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质量④溶质的质量分数⑤溶解度.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④D.④⑤【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温度不变饱和石灰水不能再继续溶解氢氧化钙的特点,判断对于此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解答】解: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水减少,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因此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减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由于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④⑤正确.答案:D.【点评】生石灰遇水生成的氢氧化钙因溶液已为饱和溶液,所以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会增大.5.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向一定的氧化铁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氧化钙能够和水反应分析;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D、根据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立即产生硫酸钡分析.【解答】解:A、生石灰和饱和石灰水中的水反应,因此会使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则会析出部分溶质,因此溶质的质量会减少,故坐标错误;B、横坐标代表稀盐酸,相等质量的酸提供的氢元素质量相等,则产生的氢气相等,因此是同一条斜率;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则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Fe+2HCl═FeCl2+H2↑562Zn+2HCl═ZnCl2+H2↑652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铁生成的氢气大于锌,故坐标正确;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会减少但不会减少为0,故坐标错误;D、硫酸应该和氯化钡立即产生硫酸钡沉淀,因此起点应该是0,故坐标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6.下表是KCl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27.634.040.045.551.1A.KCl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80℃时,KCl固体的溶解度是51.1gC.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D.2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0%【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由表格,可查出80℃时KCl的溶解度;C、根据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是否析出固体;D、20℃时,100g水最多溶解KCl34.0g,34.0克为此温度下的溶解度.【解答】解:A、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80℃时,KCl固体的溶解度是51.1g,正确;C、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正确;D、2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3%,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蔗糖水属于溶液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D.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和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比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B、蔗糖水属于溶液,正确;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正确;D、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是因为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小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d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转化以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从溶液c和溶液d可以看出,降低温度则溶液中会析出晶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溶液b中加入20g固体得到的溶液c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加入的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正确;C、溶液d变成溶液e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说明溶液d中的固体除掉,可能是升高温度使固体溶解,则溶液d中溶质质量可能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错误;D、若是溶液d中的固体是经过过滤除去,则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变化特点以及溶液的转化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溶解度/g20.931.645.863.9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溶液都为不饱和溶液B.②③中都含有末溶解的固体C.①②③中溶液的质量相等D.③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判断.【解答】解: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将3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5g时得到的溶液②为饱和溶液且有硝酸钾剩余30g+5g﹣31.6g=3.4g,将②溶液升温到30℃,因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因此得到的溶液③为不饱和溶液.A、①、③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②为饱和溶液,故A错误;B、②中含有末溶解的固体,而③中不含有末溶解的固体,故B错误;C、①②③中溶质的质量不相等,所以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C错误;D、③中溶质质量最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剂的判断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析出晶体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需认真分析图示中溶剂溶质的质量与溶解度的关系.10.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规律,下列具体物质的性质符合对应规律的是()A.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B.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氢氧化钙和氯化钠C.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例如:汞和金D.某些非金属单质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等,故A正确;B、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故B错误;C、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如金等,汞在常温下为液态,。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9溶解度曲线与溶液的稀释

专题09 溶解度曲线与溶液的稀释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1·湖北荆门)有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A的溶解度比B的大B.t2℃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t1℃,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高温度至t2℃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恰好相等D.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低温度至t1℃时,析出的固体质量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2.(2021·柘城四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D.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 3.(2021·平顶山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B.a1℃时,100g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a2℃时,30g甲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D.a2℃时,用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4.(2021·新乡二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B.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乙>甲C.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需加水50g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都变为不饱和溶液5.(2021·天一大联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C.在t2℃时,将a物质2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70g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6.(2021·三门峡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正确的是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1℃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C.t2℃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降温到t1℃,析出的固体甲>乙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7.(2021·青岛)如图是氯化钠、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度相关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度相关计算一、选择题1.线上学习,居家实验。
小明查阅资料后,利用食盐、纯碱等进行溶液相关实验的探究,不考虑食盐中除氯化钠外其它物质的影响,他的做法或思考正确的是A.食盐的溶解度大于纯碱B.25℃时,将纯碱加入适量水中至不再溶解,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C.纯碱的饱和溶液从25℃升温到50℃,先无晶体析出,后有晶体析出D.含有食盐的饱和纯碱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可用白醋区分晶体中有无碳酸钠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40℃时,38g乙溶于50g水中,得到88g的溶液C.T℃时等质量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含有等质量的溶质D.80℃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析出的晶体多于乙3.X、Y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Y的溶解度比X的溶解度大B.t1℃时,X、Y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C.升高温度,Y的饱和溶液有溶质析出D.t2℃时,若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4.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中,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形成的“液球”在接触绳子的一端后瞬间变成温热的“冰球”。
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吸收热量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D.将A点的醋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5.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65.6B.将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没有晶体析出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D.0℃时,100g饱和醋酸钠溶液的中含有溶质为36.2g6.KNO3、KCl可用作钾肥,对大豆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KNO3、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表示在18℃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B.在70℃时,将238g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析出74gKNO3C.d点对应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D.e点对应的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表示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C.30℃时,45g甲物质完全溶解到100g水中得到145g溶液D.10℃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加水可使乙溶液从M 点状态变为N 点状态B.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3℃时,将4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D.将T3℃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应再加入15g 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a、b和c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cD.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g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00g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B.升高温度溶液中可能析出溶质C.所有的溶液都具有均一、稳定性,且是无色透明的D.洗洁精、汽油均能洗去油污,二者去油污原理相同11.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关系:B>C>AC.t1℃时,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g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3℃时甲、乙溶液降温至t1℃,一定可以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D.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二、填空与简答13.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现象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现象一、单选题1.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D.将甲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减小2.下面关于溶解度及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物理性质,不受溶剂种类的影响B.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含溶质较少,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硝酸铵可作制冷剂,因为其溶于水吸热D.溶液都是无色、均一、稳定的3.下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 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有()甲同学: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且两溶液质量相等乙同学: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都有晶体析出丙同学:从a →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丁同学:从b →a:保持温度不变,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A.1B.2C.3D.44.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有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C.溶液的质量都增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5.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也不能再分B.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所以汽油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C.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6.广州健力宝公司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魔水"会自动喷出.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三种物质混合后溶解度不干扰,且它们不发生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B.配置c物质的浓溶液时,必须在低温时进行C.将50℃时10%a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无晶体析出D.将50℃时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初步提纯a8.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食盐10克B.加入水50克C.蒸发掉水50克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9.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
2025年中考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

1、下表是KNO 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 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
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
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2、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
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
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___。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填编号)。
备战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解度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解度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正确;B.微观上看,物质溶解时都有扩散过程(吸热)和水合(放热)两个过程,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正确;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相互混合的微粒间以几乎相同的速度远动着,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错误;D.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因此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溶质、溶剂、温度的影响,所以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正确;选C。
2.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利用金属的年代 B.铁元素质量分数C.碳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的活动性越弱,使用的年代越早,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其次是铁和铝,错误;B、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硫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正确;C、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60是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错误;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金属的活动性与使用年代的关系,元素质量分数的求算,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的溶解性等知识。
3.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t2℃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2.如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t1℃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4.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B.在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丙C.相同温度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D.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蒸发结晶提纯甲5.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B.t1℃时,分别在100g水中溶解了等质量的MgCl2、KCl,两溶液都可达到饱和C.t2℃时,KCl和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时,均能析出晶体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B.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C.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D.乙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比甲多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图.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D.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在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C.在t1℃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在t2℃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0.工业上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粗产品为二者混合物),请分析如图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并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上C点两侧,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B.曲线上A、B两点,对应温度下氯化铵与硫酸钠溶解度不同C.结晶法分离出氯化铵,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上D.结晶法分离出氯化铵后的母液是硫酸钠溶液11.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硝酸钾晶体B.70℃时,在100g水中加入110gKNO3固体,可形成饱和溶液C.70℃时,KNO3与Na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KNO3与NaCl的热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溶质只含氯化钠12.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C.分别将a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晶体析出D.a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二、填空题13.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如图是A、B的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 B(填“>”、“<”或“=”);把t2℃时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g.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a2℃时,P点的含义.16.(1)图1是甲、乙两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甲”或“乙”填空:①20℃时,物质的溶解度为40g;②30℃时,把甲、乙两物质各100g分别配制饱和溶液,需要溶剂质量较多的是.③30℃时,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0℃,则析出晶体较多的是.(2)从C、H、O、N、S这5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填空(答案有多种的只需要写出一种即可).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②2个硫酸根离子.③相对分子质量为34的化合物是.④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肥是.(3)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图2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①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种.②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③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填“阴”或“阳”)离子.17.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②④⑥B.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填“>”、“<”或“=”).(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18.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2)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法提纯B;(3)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19.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曲线图,根据图象回答:(1)t°C,KNO3的溶解度(填“>”“等于”或“<”)NaCl的溶解度.(2)KNO3溶液中含少量的NaCl,将KNO3从溶液中析出,常用(填“降温”或“蒸发”)结晶.(3)向某温度下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则KNO3(填“能”或“不能”)溶解.(4)读图,你能获取的一条信息是.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3)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35℃时,向l00g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2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甲的溶解度为;(2)t3℃时,甲、乙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3)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B.t2℃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质量分数为10%C.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D.升高丙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2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P点的意义是;(2)t2℃时,甲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乙的溶解度.2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0.1%).(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方法提纯甲物质.2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2)t1℃时,将3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烧杯内的物质加热至t2℃,该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25.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的是(填“甲”或“乙”).(2)20℃时,乙的溶解度为.(3)下列实验中:10ml水X Y Z为饱和溶液的是(填“X”或“Y”或“Z”);若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用“<”或“>”或“=”表示出来)26.如图是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氯化钾含有少量氯化钠,若要提纯氯化钾,可采用的方法是;(2)100℃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4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和.A.托盘天平(带砝码盒) B.钥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27.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M点的含义;(2)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3)在t2℃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2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2)t1℃时,B、C的相等;(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9.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或“<”或“=”表示)(2)t2℃时,将30g的a物质放入50mL(水的密度约为1g/cm3)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图二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试管里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填“a”或“b”或“c”)三、解答题30.(1)如图所示是KN0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当温度为℃时,KN03与NaCl的溶解度相等;②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③当KN0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若要提纯KN03可采用的方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④t1℃,将15g KNO3固体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A;5.B;6.D;7.D;8.D;9.B;10.BD;11.C;12.C;二、填空题13.CBA;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60;37.5%;14.>;100;15.甲>丙>乙;a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6.甲;乙;甲;N2;2SO42-;H2O2;NH4HCO3;三;26;阴;17.A;D;9.1g;<;降温结晶,过滤;偏小;18.;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B;19.等于;降温;能;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理均可);20.丙;降低温度;不变;甲溶于水放出热量;21.25g或25g/100g水;甲;降温结晶;AB;22.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15g;大于;23.>;28.6%;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24.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60g;饱和;3:8;25.甲;36g;Y;c>b>a;26.降温;硫酸镁溶液;CF;27.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增大;乙>甲>丙;28.C;溶解度;加入A(合理方法均可);29.b>a=c(或b>c=a);75;c;三、解答题30.t2;KNO3;降温结晶;饱和;。